另类学习知识方式,手持手电筒用书上天入地下海,娃学得开心
昨天,我儿子幼儿园大班家长会,老师讲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孩子们在沙坑里发现了一块石头,幼儿园老师问大家:地球上的石头是怎么样形成的?
我儿子回答:这是因为从天上掉下来了陨石。
虽然儿子没有回答正确。但我还是感叹孩子的科普知识和想象力。
儿子刚刚满6岁,他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是我还是感叹于他的好奇心和对科普的求知欲。
而最近,我又发觉了一套非常有意思的科普书——《奇趣手电筒透视科普绘本》。
这套书分为三本,分别是《深海历险记》《地心历险记》和《火星历险记》。这三本书以神奇的探险之旅为故事主线,用船长、助手、海洋生物学家和机器人机械师之间的对话,以科考日记的形式来讲述不同的探险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他们上山入地下海,无所不能也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危险。
比如,海洋探险时,他们的船被海藻缠住了螺旋桨陷入了海底;地心探险时,他们遇到了火山爆发……他们运用了科学和智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真正演绎了科学就是力量。
儿子超爱的《火星探险记》讲述了来自地球的航天员乘坐着飞狐号去月球站送各种鱼类和藻类,却意外的遭遇了太阳风暴,各种设备都失灵了。他们发现无法联系上火星研究人员,又看见许多小行星将要碰上火星,于是乘坐着飞狐号去告诉火星站的工作人员们。
故事设定了不同的人物。比如,海洋知识非常丰富但却并不懂得太多宇宙知识的海洋生物学家,非常可爱执着的机械师机器人,沉稳的舰长,可爱的小狗鲁迪宁等。他们有不同的喜好,海洋生物学家喜欢纹身,船长喜欢吃鱼罐头,颠覆了科考人员一本正经的“刻板印象”。
更神奇的是,在书籍右侧背面使用手电筒会有奇妙的发现。
随着手电筒的打开,透过光线的背面,呈现出光怪陆离的一个新世界。孩子们觉得太神奇了,更愿意去仔细去阅读这套书。
比如,《深海探险》中,从右侧书页的后面打开手电筒,页面上会出现6种不同水母。如果觉得不够清楚,可以翻到反面再具体的看他们的样子。
对了,科考日记形式的记录也很有意思,每一页都有船员的心情的表情包,和微信表情包有重合,我儿子看得乐不可支,很有代入感。反面清晰正面灯光下的朦胧感也展示出了海底世界的神秘感,营造了一种奇特的氛围感。
又比如,随着手电筒的亮起,突然在医生鱼后面看到一只张大嘴巴的大鱼,是不是把孩子吓了一大跳?
这个很精彩的设计,让孩子们更愿意以探索之心去接触火星、深海和地心,因为整个故事妙趣横生。
特别令人感慨的是,那些藏在对白和故事里的科普知识,润物细无声。
比如,他们去月球的时候曾经碰到美丽的极光。在故事中,通过航天员之间的对白,我们了解到情况是由于太阳风暴所造成的。
再加上机器人机械师和月球车都受太阳风暴的影响,出现了失灵的现象,孩子们立刻就能了解到太阳风暴对于电子设备的潜在影响。
还有他们在讨论为什么科考人员去了火星而不是其他星球时,还在若无其事无声中告诉了孩子们这些行星的特点。比如,水星表面的温度非常高,不适合科考。如果孩子大一点,配合着最近大热的《流浪星球》,感觉还能收获一波知识。
又比如,在《地心探险》中,机器人机械师发现那些岩石不是玄武岩而是石灰岩,进而断定这里出现过火山爆发。他们通过发现石头里的化石是海洋生物,进而断定这片区域原来是海洋。虽然没有给孩子们很直白的讲解科普知识,但是孩子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获得这些知识。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学习科普的方式真的蛮多的,手工、观展、观影……只要用心陪伴,真的不是很难的事情哦。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