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价位,洗烘万物的石头分子筛洗烘一体机H1 Neo体验
哈喽,艾瑞巴蒂。我是你们的智能家居领路人CT。夏秋交替,魔都上海又经历了整整一周的阴雨天气,不要说洗的内裤晾不干了,在90%以上的相对湿度下,就连之前晾干了的衣物,要是没有即使收下来的话,也都重新返潮了。
所以我今天非常应景的给大家带来一缕雨日的阳光,帮助大家解决连续阴雨天气下的晾衣问题,那就是石头分子筛洗烘一体机H1 Neo:
在详细介绍这台全球唯二(石头H1和石头H1 Neo)的分子筛洗烘一体机之前,不妨让我们先解决两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要选择洗烘一体机而不是购买独立的洗烘套装?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对洗衣烘干的一个需求,像我最近开始在本地帮乡亲们做一些关于智能家居的设计规划和施工时发现,大家对于晾衣服这件事分成了两派。一派是纯烘干派,也就是在装修时完全就舍弃了晾衣架,把阳台作为客厅的延展,对于他们,一个赏心悦目,没有衣物悬挂的阳台是最重要的,所有的衣物都直接通过烘干机烘干,然后直接收纳。对于这样的用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都是极力推荐其购买独立的洗烘套装的,因为对于他们,烘干机的使用频次和洗衣频次是一样高的。而这里所说的条件允许,指的是空间足够,因为独立的烘干机,不论叠放还是横放,都会额外占用一个与洗衣机大小相当的空间。对于大户型住房来说,可能不算啥,但对于小户型住房,虽然洗烘一体机的叠放不会额外占用地面空间,但是洗衣机上方的空间看似不大,但是实用性非常高,进行合理规划,无论是做个吊柜存放日用杂物,或是使用百叶门将洗衣机封闭,将其做成洗衣工具间,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而另外一派则,则是刚需烘干派,也就是其实内心更喜欢晾晒,而不是烘干的用户。对于他们来说,烘干的使用场景,仅限于南方的回南天,次南方的黄梅天,或是我文章开头出现的那种数10日连续阴雨天等自然晾晒已经无法满足自己换衣需求的情况。对于他们,烘干功能的使用频次一年大约也就只有十几二十次。对于这样的用户,其实一台带烘干功能的洗烘一体机,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占用空间上,都有着更大的优势。
问题二:分子筛洗烘一体机有着怎样的烘干优势?
在分子筛出现之前,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烘干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热泵和冷凝,前者主要应用于独立烘干机,后者则几乎是所有洗烘一体机的标配。但是无论是热泵还是冷凝,其核心就是首先加热洗衣机/烘干机桶内的空气,提升空气的湿度饱和点,把衣物上的水份变成气态水转移到空气里,然后再将热空气从桶里转移出来,对其降温,降低其湿度饱和点,等温度低于露点温度后,空气里的水份就会凝结成液态水排出洗衣机,接着就再对这部分空气进行加热,送回桶内,反复循环,直到衣物上的水份全部被带走。这里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桶内空气温度提升到多高,以及我冷凝时能把空气降到多低,两者温差越大,烘干的效率也就越高。
所以对于热泵来说,冷凝器放热,蒸发气吸热,就具有天然优势,即使只把桶内温度提升到40-60℃,也很容易形成40℃以上的温差来进行冷凝。而根据上表,在两者同样相对湿度是100%的情况下,1m³的空气从60℃降温至20℃能够析出112克水份。并且因为热泵是搬运热量而不是转换热量,其所需能耗也比较低。但是冷凝式是靠PTC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再使用自来水对其降温。这就决定了如果只将桶内空气加热到50-60℃的话,两者温差不大,烘干效率会低,时长会大幅增加,所以一般冷凝式烘干的桶内温度都会设到70℃以上甚至最高到90℃来减少烘干所需时长,而高温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损伤衣物,像是羊毛,真丝类面料的衣物都无法使用冷凝的高温烘干。而除了耗电之外,这也是冷凝式烘干最为人诟病的一点。除此以外,在烘干过程中,衣物会扬起毛絮进入机器内部,而热泵烘干机都会设置多重毛絮过滤器来对毛絮进行收集,但冷凝式的一体机基本都没有类似装置,长而久之,毛絮就会囤积在洗衣机内部,轻则造成二次污染,重则影响到洗衣机的传感器,导致洗衣机出现故障,需要拆机清理。
当然,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为啥洗烘一体机就不能做成热泵式呢,这主要倒不是说热泵有多贵,主要是如何在本就不富裕的洗衣机空间内塞入压缩机和蒸发器冷凝器。所以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几台热泵洗烘一体机,要么就是深度很大,超过了700mm,要么就是使用比较小的热泵组件,烘干效率较低。但无论哪一种,其共通点都是一个字——贵。在冷凝洗烘一体机只要3000价位,即使洗烘套装也只要6000价位的市场上,热泵洗烘一体机动辄就要1W+,相信即使心水,也要考虑下钱包是不是够鼓。
那除了热泵和冷凝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烘干技术呢?答案就是石头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分子筛双生循环烘干系统:
这是我在AWE2023展会现场拍摄的分子筛烘干系统的示意模型。其技术核心就是巨大的白色分子筛转盘和黄色的分子筛再生器。
其中分子筛以吸附水分子的方式取代了传统冷凝烘干技术使用的冷凝排水方式,而是直接将空气里的水份吸附进了分子筛组件,这样就直接破解了需要大温差才能实现高效冷凝的需求。在AWE现场也展示了分子筛的绝对实力,使用加湿器加湿空气相对湿度到70%,经过分子筛组件吸附后,出风口的相对湿度仅有10%:
当然,分子筛并不能无限吸附水份,其也需要再生,而分子筛的再生则是通过一套较小的冷凝系统来实现的,由加热器加热分子筛,使其吸附的水份蒸发,然后再通过自来水冷凝结露排出。当然,说到这,可能会有人问,这么做和直接冷凝有什么区别。首先第一点就是低温烘干的效率可以大幅提高,例如如果我将烘干温度设在40℃,如果在夏天,水温30℃进行冷凝的情况下,10℃的温差,不考虑热转换效率,理论状态下,循环1m³的空气,仅能带走20克左右的水,而如果使用分子筛,同样循环1m³的空气,如果能降低60%相对湿度的话,则能直接带走30克的水,效率直接提升了50%。而在再生阶段,因为针对分子筛局部加热,其能耗使用要远低于加热整个桶内空气所需能耗,并且其温度也可以设定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使得其冷凝效率也能比传统冷凝要高上不少。所以,使用分子筛烘干技术,我们除了能够让洗烘一体机获得低温烘干的能力外,还能在电费上省上些许。所以石头的这一创新分子筛烘干技术,被大家戏称为“小热泵”或是“冷凝Plus”。
而至于毛絮,石头也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毛絮自清洁技术:
这一技术非常的简单粗暴,直接用水把毛絮冲走就是。相对于热泵需要定期清理毛絮收集器,冷凝无法清洁来说,石头的这个自清洁,既不用动手,也足够清洁,才是全场最佳。
石头H1 Neo分子筛洗烘一体机的外观
石头H1 Neo分子筛洗烘一体机作为石头H1的Lite版本,在外观上与H1还是有着几分相似。
在交互操作上,H1 Neo使用了旋钮+LED触控屏的设计。
虽然旋钮不如触控那么直接,但是25种洗衣模式一样没少。并且通过按钮,也可以非常直观的设定洗涤温度,漂洗次数,干衣度等参数。
当然,也可以通过Roborock APP进行各类参数设置,并且在APP中,还有诸如防过敏,运动,夜间,新衣等额外模式可以选择:
同样拥有双路智能投放功能,一次可以放入580ml洗涤剂+420ml柔顺剂。添加一次可以用上整整一个月,并且通过RR洗烘算法,会根据衣物重量和洗衣模式,自动配比投放量。而对应不同洗衣液和柔顺剂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在手机APP上对投放量进行微调。
虽然H1 Neo作为H1的lite版本,但是依然继承了H1的DD直驱电机,低温烘干认证,以及1.1的洗净比:
与H1的银离子除菌不同,H1 Neo在门垫LED照明灯旁添加了LED UVC除菌灯,在洗涤内衣等需要除菌的衣物时,可以通过面板将除菌功能打开,这样在洗涤的前后5分钟 ,LED UVC将打开对桶内衣物进行灭菌处理。
同样也使用了抗菌门垫,保证洗衣机长期使用的情况下,门垫也不会发霉。
内外筒均为不锈钢材质,配有3根提升筋。51CM的直径和39CM的深度,使得内筒总容积达到了72L,实现12kg的衣物洗涤和7kg的烘干能力。即使是日常并没有大量的衣物洗涤,大空间也能大幅提升洗涤效果。
标准洗烘模式测试
首先我这先测下洗衣机的标准洗烘模式,衣物重量称重大约为1.6Kg。
因为家里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洗衣凝珠,而洗衣凝珠的用量其实也是比较难把握的,对于这些衣物,1颗有点少,两颗又有点多,所以我这里用了两颗凝珠,然后把漂洗次数增加到了4次,针对不同的烘干程序,干衣度可以在微干/普通/和超干之间进行调整,我这里使用的是普通,也就是洗完即穿的烘干程度。预计洗烘时间为3小时5分钟:
同时打开UVC除菌功能:
启动机器之后就可以看到门垫上的UVC LED被点亮,均匀的向桶内照射,进行UVC除菌洗涤:
而在1200转的高速脱水过程中,机器也几乎没有任何的震动,水杯中的水也仅仅是非常轻微的晃动:
虽然机器并没有标注烘干正反转比例,但是通过观察发现,这台H1 Neo的烘干正反转比为1:1,而1:1的正反转比能够更好的抖散衣物,防止衣物缠绕,使得烘干更加彻底。
烘干完成后取出衣物后也可以看到,所以的衣物都被洗衣机抖散,没有任何的缠绕现象:
而烘干后即时取出的衣物也是相当的平整,毫无褶皱:
最后秤个重:
比洗涤前重量轻了66克,可见烘干效果还是非常到位的。
家纺洗烘模式测试
洗完日常衣物,接着就可以洗烘四件套了,这里我直接从床上拆了一套下来:
称重测得洗烘前为2.525kg。塞进洗衣机未打湿前也仅占桶内1/3空间,所以即使是全家的四件套一起洗,H1 Neo应该也不在话下:
这里使用家纺洗烘模式,漂洗3次,普通烘干,程序最早预计洗烘时间为3小时42分钟,但在开始洗涤,称重后,将洗烘时长更新为4小时03分。这也是RR智能算法自动检测桶内衣物的重量后进行的调整,衣物多,洗的时间长些,如果少,那就会相应短些,完全没毛病,并且这一时长在运行过程中,也会根据洗涤情况实时调整:
同样也打开了UVC除菌,睡了1个月的四件套,也该做个阳光SPA了:
而整个的洗衣过程,我们也可以在Roborock APP上实时观察到:
在烘干时,我也测了下洗衣机的整体功率,测得大约为1500W左右:
并且我也观察到,在家纺烘干程序下,烘干时的正反转比虽然也是1:1,但是转的圈数与标准程序完全不同:
在标准程序下,烘干时大约时每转35圈转换一次方向,而在家纺程序下,基本每转10圈就会变换一次方向,以进一步减少缠绕,并将衣物打的更散,烘干更彻底。
烘干完成后,取出四件套时也可以看到,四件套件件分离,完全没有一丝缠绕。
称重后显示,整体重量要比洗烘前降低了88克。然后洗烘完成也不要收纳了,直接铺上:
还是相当平整的。最后我也记录了洗烘四件套所耗费的总电量为2.67度:
羊毛洗烘模式测试
除了日常衣物和四件套大件这类的基础洗涤衣物外,H1 neo还通过了羊毛洗和真丝洗的双重认证。虽然现在是夏天,我还是翻出了一件羊绒衫进行测试。这件衣服是我干妈送我的,用了某种特殊工艺,所以表面会有明显的拉毛,也正是因为这个,我穿着就会觉得喉咙痒痒的,所以一直都没有穿。
洗烘之前先记录下横宽:
使用羊毛模式进行洗烘,而在羊毛模式下,大约是怕紫外线对面料损伤较大,UVC除菌是不能开启的,这也符合羊毛制品平铺阴干,禁止日晒的晾干需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羊毛洗涤模式仅适用于1kg以下的小件羊毛制品,差不多也就2-3件羊绒衫的样子。
在洗涤时,也可以明显看到洗涤模式的不同:
在羊毛洗涤程序下,洗衣机的水位相对比较高,DD直驱电机以90度转动的方式实现“摇篮洗”以模拟手洗减轻对衣物的伤害,并且每次转动洗涤后都会停止一段时间进行浸泡。
如果大家用过传统热泵烘干机的话,应该都清楚,在烘干羊毛制品时,都会要求使用烘干架来防止羊毛衫在滚筒里转动,最后产生满桶飞舞的毛屑。而对于洗烘一体机来说,显然是没有烘干架的,所以我也很好奇的观察了下H1 Neo针对羊毛烘干有什么特别的:
与标准模式差不多35转,家纺模式10转一反转的程序不同,在羊毛烘干模式下,洗衣机的转数会相对较高,产生足够的离心力让羊绒衫紧贴在桶壁上,而且单一方向转动的时长要更长,长到我靠人肉已经无法计算。这样的程序设定,使得羊绒衫与内筒的位置相对不会变化,间接就等于是把羊毛衫放在了烘干架上。并且通过定时反转,让羊绒衫翻面,烘干效果反而要优于烘干架烘干。虽然手上没有设备对烘干温度进行测量,但通过观察功率计,也可以看到,在羊毛烘干时的整机功率只有460W左右,连四件套烘干时的1/3功率都没有达到:
烘干完成的羊绒衫,手感非常柔软,特殊的拉毛工艺比洗之前还要明显。
再对尺寸进行下复尺:
除去测量误差外,几乎是一致的,并且经过洗烘之后,整件衣服也显得更加平整了。
总结
虽然H1 Neo作为H1的“性价比”版本,把6000价位的分子筛洗烘一体机直接对半砍到了3000价位,但H1引以为傲的低温烘干,25种洗衣程序,DD直驱电机,1.1的洗净比,RR智能洗烘算法等特性全部都得以保留,在使用体验上与H1可以说是几乎无异。并且因为售价近乎腰斩,所以也使得原本预算和空间仅够购买传统冷凝式洗烘一体机的用户也有了额外的选择,毕竟啥都能洗,啥都能烘的洗烘一体机解放的是自己的双手。
特拉法尔加罗罗罗
校验提示文案
阿尔沙文
校验提示文案
AI小值-家用电器
校验提示文案
TreaPo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449445399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684674905
校验提示文案
晨一01
校验提示文案
waer
校验提示文案
waer
校验提示文案
晨一01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684674905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449445399
校验提示文案
TreaPo
校验提示文案
AI小值-家用电器
校验提示文案
阿尔沙文
校验提示文案
特拉法尔加罗罗罗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