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干货「免费电子书网站」和我那些读书的事儿
看到张大妈有读书报告方面的征文,之前是不太感兴趣的,所以一直没有动笔写。后来有位朋友写了一篇,我再回头看一下征文的要求是说,哪怕看过一本书也可以写成文章。受到张大妈的鼓舞,所以我也鼓起勇气,瑟瑟发抖地班门弄斧,单纯的记录和与大家分享一下,2018年我看过的一些书,以及关于看书的一些习惯心得等等。毕竟学无止境,山外有山,大妈家的大神还是很多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家都是我学习的对象,本文只是我的粗浅看法,还请值友们指教。
一、干货:几个常用的电子书网站
Kindle官网
虽然有免费的网站可用,但我还是支持正版书籍,毕竟有版权才有创新。经常有一些优惠价格,还是相当划算的。
鸠摩搜书
我个人用得最多的一个网站。基本都能搜到想要的书。
Library Genesis
主要用于查找一些外文书籍和材料,还是不错的。
必应
谷歌不好上,百度不好用,必应有的时候还是不错的,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资料。
二、2018年读过的部分书
《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是《道德情操论》的作者,他的另一本著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国富论》。之所以想看这么一本书,是受到交大一名教授的推荐,想去更系统深入的了解一下社会现象和人类心理,会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有帮助。比如说第一节就讲到同情这一现象或者心理状态,这里所指的同情并不是指怜悯,而是指同理心,或者是说相同的感情。
说回道德情操论这本书,个人觉得翻译什么的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毕竟经过几个版本的修订,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但是个人认为还有些可以提高的地方,比如说书中长句太多,一句话里边可以分成好几句,在文字表达上太忠实于原文的文字形式,如果能更符合中文的阅读习惯就更好了。
《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这本书在乔帮主离世的那一两年非常之火,但我这个人恰好有一种天性,太火的东西自己反而不会轻易去触碰,毕竟我很讨厌人云亦云,那种随波逐流的状态令人觉得自己已非自己,更容易迷失自我。但相应的也会错过很多东西,比如说错过一些大趋势大潮流。之所以接触乔布斯传这本书,是因为自己也是一名非正统的果粉,收受到早期乔布斯主刀的一些产品的影响,而最近几年苹果在乔布斯时代的运营官库克的带领下,个人感觉逐渐失去了创新的灵魂,而走上了奢侈品的邪路。所以才更有想法去深入了解一下乔布斯时代。
读完这本书,感觉还是非常好的,《乔布斯传》并没有把乔布斯捧做神人,该褒扬的褒扬,该实话实说的实话实说,比如对乔布斯的审美非常的肯定,但对其性格脾气,甚至做人方面则保持着质疑但开放的态度。读过此书,会对乔布斯一生有全新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全新认识自己。
《周恩来》
《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我们以前都学过。文章描述了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的动人画面。我们小时候或许能感受到这种感动,但却不一定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周是我们P&P始祖、开创者、缔造者之一(非官方表述),他有着超凡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不是突然间变成的,而是他从小的教育环境和时代背景慢慢培育起来的。
当然这一本周恩来传,并不是由中国人来写的,书中部分内容和细节并不一定十分准确,同时在翻译上仍然显得比较生涩,好在编者在部分内容方面进行了标注。总体上个人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能够系统地认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能从侧面去加深对我们祖国近代历史的了解。
《初心与抉择》
在和大家分享这本书之前,我想给大家理清一个认识,虽然这一本书的封面和标题显得又红又专,但不妨把它当做一本故事书来看,你会对这本书有一个截然相反的认识,会被书中内容吸引住,一章一章地往后读,甚至为书中不少的情节和内容所折服、所感动。比如说,瞿秋白英勇就义的那一章节,“此地甚好”,差点一度让我动容落泪。
虽然这是一部官史之书,但真的不妨从客观的角度去看一看,对于正面的人物不会掩饰他的缺点,对于反面的角色也不会抹去其历史功绩,对于功成名就的人没有忽略他的坎坷经历,对于平凡的小兵小卒也有浓墨重彩的篇章。个人认为这真的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会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历史,认识我们的初心和灵魂。
《美国历史(原版)》
这本美国历史原版,阅读它的目的,主要是想从美国的角度去了解美国历史。同时看原版,是因为想保持一定英文阅读状态。就词汇量而言,这一本书的要求应该是不高的,一页里边可能只有一两个单词不认识,但是通过上下文的理解,生词的大概意思还是会懂的。所以就难度而言,美国历史这本书难度是比较低的,但重点是,可以从细节方面,系统的了解一下美国的历史。如果追求高难度的英文原版书籍阅读,建议可以从科幻类书籍入手,一页书就可以看很长时间,保证是一种虐心(痛并快乐着)
三、个人读书的那点事儿
这一部分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看书的一点心得,或者是体会。真的是单纯只是分享,没有任何其他意思,毕竟看书的事情也是很主观的,大家看看就好,如有共鸣请留言支持就好,若不能认同请忽略不计吧。
(一)买100本,不如只看一本
买100本书不如只看一本书,意思是买再多的书,但是也不看的话,那买书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我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就是,书不在多、关键在读。只有真正去把书翻了、读了,买书这一步才走得有意义,钱财才花的有所值得,自己才算有所收获。
那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地读书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几个小做法。第一,就是书桌上只留一本书。这个书桌是泛指,不管是我们的真正的木质书桌,还是电脑桌,还是我们手机 iPad 上的书桌,或者是 kindle 上的书桌,尽量只放一本书,最多不要超过三本,这样,就能会让你毫无选择的坚持、吸引你把这一本书慢慢的读完。
方法二就是,每天记一个小任务,读书十分钟。每天起码读十分钟,完成之后任务打钩,第二天再循环。其实,读书十分钟是一个非常容易完成的事情,因此每天的任务能很轻松的完成,而且往往会超额完成。毕竟有时候看书看入神,半小时就过去了。就好比制定每天做一个俯卧撑的计划一样,往往每天做的俯卧撑绝对会是任务量的十倍。小任务的不断完成,会逐渐稳固你的阅读习惯,坚持越久越能获得更强烈的满足感,进而会进一步鼓励自己去完成任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就如玩游戏一样。
(二)电子书的优劣
个人一直都是习惯用 kindle 看书,这取决于我的需求,一是 kindle 比纸质书籍要更轻便,更方便携带,比较适合经常上下班通勤、出差旅行的书友。二是有背光,适合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看书,相当于在全天全时段都可以看书,而不受光线变化的环境影响。这是它两个最明显的优点。
当然,Kindle也是有劣势的,说出来大家可以参考参考。第一个就是电池续航的问题,即便把 kindle 的背光关掉, kindle 的电池续航也不会太长,一般不会超过一周,看书看的勤快的话,三四天就得充一次电,还是略有麻烦的。第二个就是书目不全的问题。电子书更新的速度,不一定能赶得上纸质书,有些最新出版的书籍,电子书不一定会有,甚至一些出版过的经典书籍,电子书也不一定会录入。第三个就是阅读体验的问题,虽然Kindle的阅读体验也很好,分辨率等等都不错,但是跟真实的纸质书籍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三)读有所向
读有所向,是指为了什么而读着一本书,读这一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看书之前应该想清楚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为了看书而看书,为了消遣时间而看书(哪怕是阅读一些放松心灵的书籍,目的也就是为了放松心灵吧),那样是不得益的、缺乏意义的。当然,可能有一些书,我们看之前也不知道阅读它的目的是什么,但在阅读之后我们却如获之宝,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而读有所向的另一个意思是指,我们带着兴趣爱好、带着目标去读某一本书,会让我们读书的时候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更能坚持把这一本书读完读好。
以上就是,鄙人的2018 年阅读报告以及一些心得体会。所持观点想法均为个人所想,不代表任何派别立场,单纯的与各位值友分享。
谢谢阅读!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coldfury
校验提示文案
神州小钢炮
校验提示文案
神州小钢炮
校验提示文案
coldfury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