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拖拉磨叽,家长又该如何应对?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有答案!
【题记】谨以本篇分享给和为孩子拖拉、磨叽操碎了心的伟大爸爸妈妈们!
如果点击此文的恰好是未婚小青年,可以点击如下链接,了解下结婚前的一二三。
说起孩子的拖拉磨叽,每个家长可能都深有体验,从最简单的催促吃饭,催促睡觉,......,到后来的催促完成作业。更多的情况是皇帝不急急太监,而且往往你催的越急,孩子可能拖拉的越厉害,最终升级为武力解决。结果呢?拖拉磨叽并未得到好转。
我的切身体验:每天早上催促大宝起床去幼儿园,就像是交响曲演奏:“一诺,起床啦!”揭开序幕!哭啼声”我不想起床...”接下来是奶奶的“快点,快点!”伴随着爸爸妈妈的怒吼:你还要不要刷牙?你在做什么?磨磨唧唧!或者偶尔的苦口婆心:时间有限,我们赶紧刷牙吃饭,这样多出来时间就可以多玩一会,好不好?......然而,孩子无动于衷!最后都是赶鸭子上架,不迟到就算是万幸。
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二宝休产假的缝隙,并且开始思考:让孩子每天在催促中开始并不是一件好事,玩的时候倒挺迅速,一旦要画画、跳舞、睡觉就磨叽,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再说,要是上一年级了还得了,天天跟着屁股后面催作业真的是我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所以,我和孩子她爸一起商量如何解决,中间也出现过意见相左,后来也参加了一些父母教育沙龙,才认识到这个问题不光光是孩子本身,更多的责任可能在于家长的处事方式。痛定思痛,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在孩子早上起床已经告别了大吵大闹,一切都有序的往好的方向发展。
我知道焦虑孩子拖拉墨迹的父母亲绝对不止我们一家,所以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期间的收获,希望大家看完以后能够有所感触,一起和孩子变得更好。文中如有意见不妥的地方,欢迎留言处共同交流。
开篇先推荐两本书,看完一定有启发:《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和《父母的格局》。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主要讲的是如何与孩子沟通,用“积极倾听”、“我-信息”和“没有输家”代替家庭中常出现的“命令”,不再使用惩罚,让孩子教育变得轻松而高效。
《父母的格局》作者黄静洁,她分享了一种全新的育儿方式,也就是用“大格局”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所谓大格局,指的就是父母要有长远的目光,广阔的胸襟,博大的情怀,用不打不骂不吼的教养方式,轻松育儿。在这样的教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人生也将更有格局
一、孩子为什么会拖拉磨叽?
当孩子在我们眼中成为麻烦制造者以后,我们需要思考两点:第一,孩子是真的拖拉还是我们给ta定义了拖拉的标签。 第二:我们在一味的认为孩子拖沓的时候,是否有认真想过孩子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孩子拖拉磨叽的原因总结如下,不知道你们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1、代办型家长的出现
一些家长太过宠爱孩子,把孩子本该自己完成的一些事情都代办了,甚至看见孩子拖拉就帮孩子做作业,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习惯,遇到问题就等着大人来解决,造成了孩子的做事拖拉。
2、孩子反抗情绪的表达
孩子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是在18岁以后,这也是为何我们会在年满18岁才开始办理身份证,宣告自己的独立。孩子的问题旺旺隐藏着他们的情绪:担忧、愤怒、绝望、伤心等,孩子们还小,无法言语表达清楚的上海就用行为语言来表达。所以拖沓和韧性有时候是孩子反抗父母的软硬两种形式:
我不想做,你不能强迫我。
我想通过拖沓的行为引起重视,让我被看见。
3、内心无助的表现
总是拖沓或者任性的孩子,内心有时候也是无助的,拖沓往往是对父母不断催促的不满和报复。行为背后的无意识语言想表达的是:我这样做才让我舒服。
孩子的教育需要父亲和母亲两个角色的共同协作,就是one team。有爱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成长的根基更加牢固,让孩子在心理层面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在这里,需要分清两个关系。一个是夫妻关系,一个是父母关系。夫妻关系是成年人之间的事情,需要理智的按照成年人的思维去解决。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话:要不是因为孩子,我早就想和你离婚了。也就是我们眼中的将就。在吵吵闹闹的不和谐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理往往都存在一定的阴影。与其这样,还不如和平的分手。关键就在于父母的角色不管婚姻关系存续与否,它都在那。《小欢喜》里英子的爸爸(沙溢饰演)和陶虹饰演虽然离婚,但是他们仍然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和孩子交往,当然其中也发生了一些曲折,好在皆大欢喜又复婚了。
4、父母的成人思维模式
认为孩子拖沓、任性的父母,一定是用成年人对效率的要求在训练孩子。巧妙的是: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在育儿中也有体现。家里有一个做事最快的人,想必也有做事最慢、最墨迹的那个。如果你希望对方快一点,自己就要稍微慢一点。这样才能守恒呀!
拖沓和韧性的孩子的父母的行为模式:性格急躁,思维反应快,处事比较果断,高价值观,高期望值,奖就效率,喜欢控制和教导人
对应的教育方式:说教,给现成的答案,命令:你要... 你应该...你不应该......
这样带来的恶性结果:往往是孩子觉得总有人为我操心、安排、做事,我不需要独立思考,甚至都不考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物质丰富干扰太多
比如被广告狂轰乱炸的小天才电话手表,除了语音通话,现在还增加了拍照摄像、微信功能,孩子可能时不时就会被分心。一些功课需要借助平板、手机来完成,也会给孩子造成困扰、分心和拖沓。
6、珍惜当下,能拖则拖
大人是不是也会这样呢?任务重的时候,当人就缺少了娱乐的时间,所以能行乐时且行乐,孩子也是一样,觉得玩的时间太少,能拖就拖。
7、父母的沟通方式导致
指责性的语言往往导致孩子产生紧张感,反而更慢。比如:
(1)我知道我慢,可是你越催我越慢。我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快了,可是妈妈总是要我写的再快一些。
(2)越催越积,本来事情多心里就急,一催就更赶不出来了,哭或者干脆不做了,最后家长来收拾残局
(3)妈妈一叫我快吃饭,我反而不想吃了。做作业老问我做了多少,真心烦,好像把他们赶出去。
二、孩子拖沓对自己的好处是什么?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包括父母,这会给孩子带来亲近和改变的动力。想象一个场景:孩子放学回家,家长会问的第一句是什么?
**,今天上课怎样?作业多不多? 当有此类问题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会觉得你关注的只是作业、学习,而不是孩子这个人。 比如我们可以尝试问孩子:今天学校里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你今天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想和爸爸妈妈分享的么?我们想听听。这样来一步步引导,让孩子自己觉得被认可,而不是一遍又一遍的质问。
试想一下,角色互换,我们是孩子的话,每天面对学校里的一堆学习任务,回来还要面对家长的一堆质问,有几个不产生逆反心理呢?
所以孩子的拖沓,往往想表达:
1、需求被看见。
2、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的拖沓是想引起己机的效果。比如爸爸经常加班,孩子希望他早点回来,可以通过拖拉、生病来吸引,它其实是对你不停催促的一种报复。
三、哪些情况会让孩子的磨叽拖拉更严重?
以下几种情况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的,所以特地拎出来希望引起重视。
1、隔代教育
2、父母吵架
3、发脾气,甚至动用武力
4、二宝的出现,甚至二宝会模仿大人催促大宝
5、放任不管
这里可能会引起共鸣话题的就是老人可能会参与孩子的教育。 如果老人要参与孩子的教育怎么办?
所谓谁的爹妈谁来管。当初接老人过来是为了照顾孩子,一旦牵扯到教育问题,一定要摆正立场。可以心平气和的和老人沟通,要知道老人帮忙带娃也已经够辛苦了,所以一定要尊重老人。 教育孩子是我们作为孩子父母的责任,所以请相信我们能够教育好孩子,也需要你来协助配合,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绝不偏袒。
四、如何改变孩子的拖拉磨叽?
(一)家长自身找原因
1、我们是不是对孩子期望过高?
降低期望值,每个孩子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2、我们自己是不是急性子?说话语速是不是像扫机关枪一样?
父母的好情绪,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所以我们和孩子说话说话语气一定要平稳,对对方肯定,让对方被看见、被肯定、保证他们的自尊。父母和孩子一起,没有必要争输赢。父母赢了,表面上看是父母赢了,其实伤害的是孩子,自己假装输,你会收获的更多。
对了,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急性子的人的话,可以多练练瑜伽的腹式呼吸,让自己的呼吸变得平稳缓慢,尽可能延长一吸一呼的时间。
3、我们有没有听孩子的发声?孩子为什么拖沓?
往往孩子还没说话,家长已经送出了解决方案,往往还都是打着为你好的名头,如果父母都替孩子做主,孩子就丧失了自主行为的积极性。
4、你的表达方式对不对?
不要说:你应该/不应该balabala......,可以使用”我-信息“,加上具体的事情来表达情感。你不按时睡觉,我有点担心你明天会迟到,影响明天的考试状态? PK 你咋还不睡觉,这样明天考试怎么可能考好?
(二)挖掘潜能+鼓励
1、如果要求孩子在半个小时里完成语文作业,孩子会觉得无法做完。我们可以让她试一试15分钟可以做多少,结果一半的时间完成了一大半,这样孩子发现自己有能力很快完成,提高了积极性,做事也就不会那么拖拉了。
2、对任务的困难进行一点评价,给孩子鼓励和信心
比如:收拾好床铺很不容易,但是你做到了,而且很整齐哦! / 一个小时做好这个模型很难,但是你做到了!
(三)时间观念的树立
也就是说一定要有时间概念,很多时候,你和孩子说还有多久就迟到,多久完成。这个时候家里需要一个时间长老,温和而坚定的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有些规矩不可改变,并且通过行为来教育。关键是一旦规定好,就不要轻易改动。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时间观念的建立还能够让孩子更好的去认识挂钟。
比如,吃饭规定好时间,时间一到就收碗,让孩子知道不按时完成的后果。要知道真正走上社会以后,有谁还会等着你饭吃完?
(四)好习惯列表
这个可以自己亲手制作一张表格,也可以购买一个好习惯磁性版。
先和孩子沟通希望达成的好习惯,每天进行评价,达标了就奖励一个星星。集满多少颗星星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比如:物品记得归回原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注意点】
1、表格内容尽量积极,刚开始做的时候不要设置太难。
2、奖励需要阶段性,完成10个,奖励什么,完成15个,又能奖励什么。
3、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新的目标。
4、家长首先要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并且相信孩子一定会有变化。
(五)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1、和孩子一起商量并确定好各门功课的时间,按时完成给与一些小奖励,比如可以讲故事,父母可以一起玩,周末一起户外活动、打球等等。
2、尽量减少干扰物,把手机、电话手表等暂时收起来。
【注意点】
1、如果孩子能够准时甚至提前完成,告诉孩子可以任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作为奖励。
2、惩罚的话不能一刀切,可以适当的引导,但是尽量减少说不的情况。这一点我们现在也在严格执行。以下几组对话,你更愿意听哪一种呢?
A:你要是不吃蔬菜,就长不高。
B:多吃点西兰花,可以长更高哦!
A:你要是把水弄撒,就不让你玩了。
B:你要是不把水弄撒,还可以多玩一会。
A:不要再敲我键盘,妈妈在工作。
B:你可以在妈妈旁边玩一会儿,妈妈结束就陪你玩。
五、为什么我这样做了,孩子还是拖拉?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印象中有个三年级的二宝妈妈分享大宝要他催着学习让她很焦虑,因为别人说三年级是个分水岭,成绩一旦不好后面就没办法挽回。而现场的另外一个初二的家长却表示,她家小孩四五年级还是倒数第一,六年级已经排名靠前了。所以永远不要用别人口中的定论去给自己增加无畏的烦恼。行动起来永远不会晚!
有句话叫:牵着蜗牛去散步!孩子就像一只蜗牛,它就算想快,拼了命也只是蜗牛的速度,所以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改变我们的态度:耐心地等待!给她时间去成长!

最近买了几个沙漏,效果不错 ,3.5y
软性沟通,类似:你不回来我们有点担心,看到你回来我们终于放心了,下次记得早点回来
如果到点不回来呢?打吗?
这是根源所在啊!现在孩子要做的事情比我们以前小时候多太多。
所以我们可以顺其自然?
有时候想想,是什么让孩子越来越不乖了,我们小时候可不这样,一根笤帚疙瘩,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人类包括万物都是趋向于能量消耗最低态,孩子拖沓懒惰是天性,只有他自己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负熵的那一天才有可能改变,包括成人。
嗯嗯,我眼里你还有可能当个领导,你眼里我就是农村的,这就是眼界的差别,打脸都不知道疼,然后还展示自己素质高,聪明。呵呵,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怎么回事了。 随你便说吧,我出生在省会核心区,你愿意骂我农村人也无所谓,反正你孩子30年之后会狠狠的打你脸。 最后,别再回复了,你连我前面一句短句基础语义都读不懂,然后就是不停的装,秀优越,让这里的人越看越好笑。
听说农村人最爱打孩子,最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你说,是这样吗。
啧啧,就你讲的这话,这水平,我都怀疑你出没出过你们村儿
看你说的话,感觉真可怜。不说40年,就30年后看你后不后悔。停留在表面思考问题,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棒,还看不得别人强。看看领导都怎么培育子女,看看权贵都怎么培育子女,看看哈佛清华的图书馆,再看看你所谓的教育,被洗脑的产物。
送贵族培训班,适合你们。
给你洗脑的,贩卖焦虑的,基本奔钱去的,除非他自己就是被洗脑的。比如我媳妇家大姨丈,整天给大家科普,等5G普及了6G推广了就全社会进步到全无人服务阶段,越来越好,5年之内…………
一个人是不是在吵架吵不赢别人的时候最想打人?因为他无能,说不服别人,只能用武力。觉得打有用的父母是最无能的父母,因为他们笨到不懂用其他方法教育孩子,说直白点就是脑子太简单了。
我真的挨过打,所以我真的讨厌打人的父母,至今讨厌。我不懂被打了还要说好的人
你小时候没挨过打?你现在打你爸妈?
醒醒,这里不是知乎,你走错路了。
呵呵,你这种自己就是个小孩子的自然懂不了其中的过程,满脑子就是世俗的短期效应,洗脑效应,而且过来就给别人贴个上来就打孩子的标签,别人就又懒又蠢,你就那么棒,嘿嘿,虚拟空间用这么找自豪感么? 具体操作方式也没什么好跟你探讨的,争辩的这些事情都要40年后才能见分晓的,结果你现在就开始自我感觉不错分享经验误导人,能说出这些话的眼界真是可怜。以下说的只是针对你意阴我的部分。首先,我就见过严管之下的状元(省会中考状元,一个堂哥),另外,我家堂兄弟7个,全部严管全部成材(个人看法,反正他们孩子本科毕业的时候全都开落地60W以上的车),我是混的最次那个,比较闲,只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以挣钱为核心,但按世俗讲家里省会城市地王楼盘有自己买的洋房,其他城市房子总面积马上过千㎡。 我的眼界看到的不严管孩子基本都废了,除了家里是领导背景的确实不需要严管。你要是厅局以上领导那就当我没说。我认为你可能有机会是厅局以上领导,这点跟你看不起我这样人的看法不一样。 另外,我们这些被严管过的孩子全部都孝顺,比着孝顺,这点我看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多了。几千年来,社会科技进步,但是人的社会几千年一点都没有变过,好好思考吧,别被整天被人洗脑来,洗脑去。 哦 还有,我是被打大的,我们单位就我敢骂领导,而且我骂完之后还好好的,这点跟你意阴的不一样,你的眼界有点~~~~ 最后,你连我上一句短句子都看不懂,就别提什么心思细密教育好孩子了,啥都没看懂,然后接着一顿贬,我就成了那个捧哏,起话的了。
那些嚷嚷着打一顿就好了的人真的不适合当父母,
因为他们但凡聪明一点、肯动那么一点脑子,都不会选择这个最笨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他自己倒从来不会因为被人打了一顿就会感激涕零地感谢打自己的人说:你是我的恩人啊!谢谢你打了我,我准备要变得的更好了!却愚蠢地幻想自己把孩子打了孩子就会听话有出息,还神奇的幻想孩子将来会感谢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却就是转不弯来,简直就是天下最好笑的事。
事实是,他们打了孩子孩子也不会爱上做作业,即使做了作业成绩也不会好(我没见过哪个高考状元是打出来的),将来更不会有出息,因为一个不懂得反抗欺压的弱者到了社会上永远只能是听别人发号施令、被欺压的命运。他们亲自把孩子打成了一个唯唯诺诺只听命令的驴子,还沾沾自喜这样的孩子“乖”、“听话”,竟有人觉得这样的自己还很成功?真的笨到这份儿上也别生养孩子了。
所以长大了换他来打你了是吗
把知乎当真的人随便看看就好
几千年好使的招数到你这不好使了说明是你没掌握,问题在你这。
我儿子没有一点点责任心,啥都无所谓,adhd患者,各种抽动症,学校老师不想管,家里完全不服管,真快被折磨死了
讲到后来该拖拉的还是拖拉。
二年级还喂饭问题真的已经很严重了,但凡有点办法也不会让老人帮忙照顾,一出去就是一天,除了能辅导个功课,其他都问不上,还得生活不是。
找到组织了
不揍一样拖沓!
同款,天天作业磨到11、12点,这还是一直催的,不催到睡觉也不动笔
你这一句就点破这层膜,作者能不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