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POLO Plus:开过之后很心动,看完价格犹豫了
过去一段时间内,上汽大众POLO都引领着A0级市场的销量走势。然而,在日系与自主品牌的持续夹击下,POLO市场份额已大不如前。现阶段,消费者对车的需求并不止于“代步”——渴求对设计、空间、功能等多维度的全面升级。而在大众眼里,这倒是甩开对手并重塑辉煌的好契机,POLO Plus应运而生。
该车以海外第六代POLO为原型,基于MQB A0平台打造。区别是,针对国内市场进行了轴距加长。眼前的体验车为POLO Plus 1.5L 自动炫彩科技版,属车系次顶配,指导价为11.59万。其价格与顶配飞度、致炫相比,均超出了万元有余,在该消费层下,如此差额足以动摇选择答案。那么,自信的定价背后,POLO Plus的产品力能否做到“名符其实”呢?体验后应该有确切答案。
静态亮点
家族化设计不功不过
POLO Plus的外观向高尔夫7靠拢,与“家族血缘”保持了步调。细节上,它运用横贯线条拓展了车头宽度。细看发现,灯腔内部的菱格装饰带有些“GTI”的既视感,视觉级别有所提升。
精良的钣金工艺维系着大众惯有的高水准——车身覆盖件缝隙结合精准,宽窄均匀,平整度极高。锐利的钣金线条是工艺的最佳展现,尤其对冲压技术提出了不低要求。
“VW”LOGO开启后备箱的方式依然特别,这类隐藏式设计并不会扰乱车辆的视觉完整性。
内饰年轻感提升不少
相比早期产品,新车的内饰设计元素更为丰富。与车身同色的仪表台面板为高亮材质,活力感很契合外观氛围。需要解释的是,此车中控屏为后期加装,原车的实体按键、USB/SD外接口已被抹去,内置系统也随之改变,这里就不作测评。据了解,原厂为6.5英寸触控屏,附带了CarPlay/CarLife功能。顶配版可选装8英寸屏以及车联网。在同级合资圈中,功能丰富度不算低。
内饰按键被安置得一目了然,易于读取和操作,阻尼和质感也符合我们心中的大众水准。事实上,这种“熟悉”感正是传承品牌精神的途径之一,在用户心中一遍又一遍固化着品牌形象。在大众思维中,内饰本不该有“风花雪月”,严谨、有序的布局更能提升上手度,正所谓“形式服务于功能”。
一对“桶形”前椅采用皮+织物材质,既美观又透气,包裹感和舒适性也顶满了期待值,算是内饰中为数不多的“运动”元素。
空间布局有亮点
相比老款, POLO PIus版轴距提升明显,长/宽/高分别为:4053/1740/1449/2565mm,轴距:2564mm,略领先飞度(2530mm)和致炫(2550mm),证明“Plus”后缀并非噱头,而的确落实到了对应环节中。以1.78米身高为参照,调至合适视野后,前排头部、膝部空间表现均很理想。后排中,膝盖与靠背距离约为一拳半,头部与前排基本接近,对一台小型车来说并无压抑感。
后备箱标准容积为310L,将后排座椅放平后扩展至1003L,该功能对放置长件物品尤为关键。该车的后备箱内壁规整,开口和内堂宽度足够,只是受车身长度限制,纵深并不突出。
车身尺寸提升后,全景天窗也被纳入其中,提升了车内透光度。虽说只能以外掀方式开启,但总归得到了体现,这在合资小型车中并不常见。
总体来说,“严肃”的大众终于在POLO Plus身上绽放出久违的“笑意”。能愉悦身心的内饰格调与法系车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为其增添了几分精巧。
静态不足
POLO Plus的不足点主要集中于内饰部分。用料上受成本制约,仪表台、内门板几乎全采用硬质塑料,这点不如同价位自主品牌。话说“硬邦邦”的触感在大众家族中并不陌生, T-ROC探歌和朗逸不也如此吗?
炫酷的顶置式挡位指示键并非完全合理,操作时容易被手遮挡,除非以“怪异”握姿操作。
该版本并未配备自动大灯和自发光仪表,光线不足时建议开启示宽灯或近光灯。这点看似难以理喻,却已出现在多款大众车型上,如曾试驾过的高尔夫嘉旅和朗逸(部分配置)。
后排中央空间狭窄,横向移动时腿部会受阻,满座舒适度必然不高。
动态表现
现阶段,POLO Plus仅提供1.5L直列4缸自吸引擎,与之配合的6AT变速器可看作大众的“老相好”,广泛布局在旗下的中低端车型上。该引擎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别为:83kW(113Ps)/6000rpm和145N.m/3900rpm。相比飞度1.5L并不占优势,好在扭矩峰值点略微提前,理论上低速动力体验会稍好。当然,影响动力的因素还包括整备质量、轮胎、变速器等,纸面数据并非绝对。受MQB轻量化影响,该车整备质量被维持在1190kg,缩小了与日系的差距,对能耗、操控、动力均产生了有利作用。
我注意到,POLO Plus的前翼子板内衬同样设置了通风口,可引导冷空气改善制动系统的工作环境,品牌旗下的多数车型也都有体现。
POLO Plus搭载了电子转向助力,力度适中,多数用户能迅速适应。当作出较大动作时,转向力矩回馈足够清晰,易于掌控,不会产生“抢手”感。灵活而精准的动态身姿是欧系小车专属“戏份”。
动力略显贫弱,底盘质感厚沉
动力感受上,POLO Plus低速略感乏力,大力油门下转速攀升也不够迅速,导致超车时需作出更准确的预判。事实上,“转速发力”为自吸引擎的工况特点,在高速上稳住全油门,爆发出的后劲也并非不堪,抵近120km/h上限后,依然能感知那不服输的“冲劲”,虽然也很难改变动力贫弱的事实......
POLO Plus厚沉的底盘质感令人刮目相看。期间,经历了包括市区、省道、高速在内的复杂路况。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市区和省道中,底盘的“隔离”效果十分细腻,悬架系统能将大部分路面细碎“消化殆尽”,传递进车内的所剩无几。驶过减速带、阴井盖时豪无松散感,沉闷的回声略带着些“高级气质”。不止如此,在100-120km/h并线或变道,悬架系统也能维持充足的拉拽力,晃动得到了良好抑制。“稳、准”即是POLO Plus底盘系统全部的量化体现。
问问小结
POLO Plus的外观塑造较为成功,贴近高尔夫的质感一改了我们对POLO的“入门级”认知。参考其定位,廉价的内饰用料到也是情理之中,毕竟级别稍高的朗逸、T-ROC探歌也不过如此。
MQB平台的加持不止拓宽了产品的延展能力,更从机械素质上放大了各级产品间的同质化特征——虽定位、价位不同,但优异驾控质感却如出一辙。这对入门级的POLO Plus无疑是天助,突出的驾控质感已成为抗衡对手的“最终底牌”。仅从底盘表现看,它的确是部能开出“越级感”的A0级车。同家里自用的老POLO对比,两代车的差异就颇为清晰,老POLO底盘表现更为生硬,舒适感略有欠缺。
回归现实,高出同级的定价(差额不少)绝对是制约它扩大战果的最大阻碍。相近的代价让我有理由,有条件来考虑紧凑级车型。面对空间与操控的双重诉求,我认为福克斯、高尔夫、马自达3等等都是更优秀的选择。
撰文|塔玛斯
图片|塔玛斯
编辑|白术
审校|兰青青

风情狂生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423888363
校验提示文案
85hy
校验提示文案
lifeishard
校验提示文案
紫气东来20
校验提示文案
空心菜被注册了
校验提示文案
璃鱼浅戈丶
校验提示文案
三撸子
校验提示文案
花落梦里
校验提示文案
肉嘚嘚
校验提示文案
被迫换昵称
校验提示文案
小小值小师妹
不过现在听说优惠不大
校验提示文案
yuanxin_105
校验提示文案
netwolf
校验提示文案
撒旦1953
校验提示文案
PANZER_VOR211
校验提示文案
狂野小凶许
追求品质的可以买
不过到现在路上没见过活的
校验提示文案
伤寒时尚
校验提示文案
爱数码的小西瓜粑粑
校验提示文案
babu869
校验提示文案
树先生85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808582096
校验提示文案
肉嘚嘚
校验提示文案
花落梦里
校验提示文案
Lenslet
校验提示文案
BG6WHQ
校验提示文案
买台二手途睿欧
大众早把你中国人研究透了,又要国际一线大厂,又要跑起来省油,又要养起来不花钱,怎么什么好事儿都要你占了呢?
校验提示文案
darkblue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493939358
校验提示文案
tantnfeng
校验提示文案
铁柱
校验提示文案
小海者
校验提示文案
杰克木有小鸡
校验提示文案
wallop
校验提示文案
m_jekyll
校验提示文案
KodakBlack
校验提示文案
三撸子
校验提示文案
可以买但没必要
SVW是想把POLO+变成低版甲壳虫的感觉?
看优惠有个1W力度,还是不够,起码-2W才有人看,-3W挺香!POLO手动还是可以的!
要是出个GTI/1.4T+MT应该还是会考虑(12W左右应该也挺有市场,狗夫手波都不做了)
校验提示文案
babu869
校验提示文案
爱数码的小西瓜粑粑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