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种草 篇二:双11 DIY装机指南,值得买的CPU推荐清单
是返乡过年?还是就地过年?最新一届#双面过节指南#开始啦!本次征稿活动分为A面返乡和B面就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享自己的春节攻略,优秀的投稿文章还有可能能获得优厚的大奖哦,快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创作立场声明:DIY装机的特色本来就是丰俭由人,CPU的选择更是根据各位的实际需求用途出发。所以本文更多是希望给准备双11装机的用户,小白用户在选择CPU上理清思路,算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双11,让DIY王道的“性价比”来的更猛烈一点
又到了每年双11“剁手节”,相信也有不少准备下手DIY装机的用户玩家。其实相比其他数码终端产品,DIY由于需要各个硬件配件整合的特点,所以一个配件便宜个百十块钱,汇总起来很可能节省上千元都很正常。所以双11,618这样的促销季,更能回归DIY的王道本质:性价比!
DIY三大件,CPU的选择容易被误导
DIY装机最重要的核心,就要数“CPU、主板、显卡”这三大件了。其中显卡,由于主要是输出图形性能,直接和游戏性能挂钩,性能指标比较单一,消费者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和游戏需求,来挑选就好了。
但CPU相对而言,除了单纯的玩游戏,由于多核心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的生产力,专业应用的需求。 本身的性能指标并不单一,很容易被网上的舆论所误导,而且也绝对不是越贵的CPU就越好,按需有的放矢的选择,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CPU。
这里笔者对值得推荐的CPU,价格从低到高进行了一个梳理,并提供一个录屏视频,有时间的小白用户(相对有点话痨,请拍砖哈),也可以有一个更系统的了解:
当然倾向于传统图文阅读的朋友们,下面我们就正式进入本期的主题:Intel vs AMD:玩游戏选Intel,多核性价比AMD完胜
Intel和AMD两个阵营,在口碑上其实有点一边倒,主要是前几年AMD羸弱时期Intel没有竞争压力,所以一直在核心规格上没有升级,只有频率上的小幅提升,也被戏称为牙膏厂。不过随着AMD推出了Ryzen锐龙处理器,单核性能也赶上Intel了,再加上多核心规格,性价比上的优势,确实赢得了不少AMD Yes的青睐。
综合理性的来讲,个人认为如果是不想麻烦的小白用户,或者需求明确就是玩游戏,那么选择Intel平台还是更稳妥的。但如果您对DIY有一定了解想要折腾,或者需要进行视频剪辑,有一些生产力需求,那么选择AMD是没什么问题的,多核性价比优势确实很明显。
不过话说回来,上述所说的只是intel/AMD阵营整体的特色,具体到每一个款产品,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OK,这里我们还是预算从低到高,给大家逐一介绍双11,各个价位最值得买的CPU清单:
PS:由于价格有时效性,故双11促销价还需要及时关注,才能薅到更多的羊毛
千元以下价位(700元左右)推荐
AMD 锐龙3 3200G — 749元
规格参数:4核心4线程,默认主频3.6GHz,最大睿频4.0GHz(AMD其实叫动态超频,为了统一,就都称睿频啦)
推荐用户:一般家用,不追求单机游戏,核显能解决LOL游戏需求
锐龙3 3200G,入门核显家用平台;两大关键字:够用、省钱!
▲首先,推荐的是AMD的锐龙3 3200G,这是一款APU处理器。APU其实就是AMD对自己CPU包含核显(CPU中集成显卡)的一个称呼,最大的特色就是核显性能确实不错。虽然无法和独立显卡性能相提并论,但相比Intel的核显性能确实要强不少。其采用了AMD Vega架构的核显,应对LOL和一些性能需求不高的网游,还是可以的。
这里不免要吐槽一下,AMD在京东官方称这颗U可以无需搭配独显畅玩主流游戏。。。这显然是有点过誉了。难不成,除了LOL这样的游戏,吃鸡、大部分的单机游戏都不是主流游戏?
回到CPU规格上,要说明的是这颗处理器并不是基于7nm工艺制程的第三代桌面锐龙,而是采用12nm工艺的第二代桌面锐龙。虽然CPU单核性能并没有更新,但4核4线程,默认频率3.6GHz,动态超频到4.0GHz,日常家用办公,简单的影音娱乐都是绰绰有余的。
综上所述,这颗U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无需搭配独立显卡的核显平台下,可以做到家用够用的性能,同时核显还具有一定的娱乐可玩性。APU性价比的优势,就是在核显平台上,我这边也建议玩家不用想未来增加一张独立显卡,给APU平台升级。因为CPU性能确实算是入门,不妨选择Intel入门平台来直接配独显来装机。
Intel 酷睿i3 9100F — 629元
规格参数:4核心4线程,默认主频3.6GHz,最大睿频4.2GHz
推荐用户:预算不多,入门的单机独显游戏玩家
▲入门独显游戏平台的话,这边推荐的CPU是Intel酷睿i3 9100F。作为预算紧张并有游戏需求的用户,大家不要小瞧了药膏厂的i3:虽然定位是酷睿中的最入门产品,但4核4线程的规格其实已经是6、7代酷睿的i5规格级别了。当然这还要感谢AMD给了竞争压力,让酷睿i3在更看重单核频率,而非多核数量的游戏应用上,这一代也拥有了一席之地。
这里也要科普一下这个型号后缀“F”,这是Intel给不带核显的CPU型号的命名规则。也正因为去掉了核显,让酷睿i3 9100F在双11期间售价来到了600出头的价位,而且对于本来就要配显卡的玩家,是相当实惠的选择。从游戏性能上,Intel的CPU确实比AMD要强一些,所以在千元以下的CPU中,这颗搭配独显装机,预算真的紧张也是不错的选择。实际上大部分游戏,CPU的4核来应对,其实也并不会有明显的瓶颈出现。
在对应显卡的选择上,我建议千元左右起步比较合适,比如GTX 1650,RX580等独显。当然如果预算不多,CPU维持在i3,显卡上GTX 1660我认为也是完全ok,毕竟这颗i3我们当作前几年的一颗入门i5就好了。
千元价位(1000元出头)推荐
Intel 酷睿i5 9400F — 1119元
规格参数:6核心6线程,默认主频2.9GHz,最大睿频4.1GHz
推荐用户:主流预算玩家,千元爆款CPU,最大限度减少CPU主板支出,显卡选择空间大
▲在千元价位的CPU推荐上,怎么能少了酷睿i5 9400F这颗爆款游戏处理器。Intel为了提升走量产品的竞争力,第一波后缀F的无核显版本,就是酷睿i5 9400F。其拥有6核心6线程的规格,单核频率也属于够用水平,千元出头的价位,确实是不少主流玩家甚至是很多网吧游戏装机的标配选择。
对于一般的小白玩家,或者绝大部分主流游戏玩家,酷睿i5 9400F这颗处理器的推荐度确实高。特别是在AMD第三代锐龙处理器(3XXX系列)出来之前,英特尔CPU在单核性能上确实有明显优势,再加上Intel处理器在内存兼容性、游戏软件上的优化一般会更好,所以确实是不少人无脑推荐的选择。总之不想折腾的人(比如超频等相对晋级操作),如果在1000-1100元价位确实可以入手。(淘宝散片,价格更低,但为了更好的质保。如果价格差别不大,我还是建议大家购买电商盒装)
AMD 锐龙5 3500X — 1049元
规格参数:6核心6线程,默认频率3.6GHz,最大睿频4.1GHz
推荐用户:主流预算玩家,对超频、高频内存有需求,喜欢折腾的玩家
▲为了在千元价位,这个主流游戏走量CPU中分得一杯羹,AMD对Intel i5 9400F进行了一次“精准投放,对位打击”,就是在上个月发布的锐龙5 3500X。这颗CPU,在原有的锐龙5 6核心12线程规格的基础上,去掉了超线程,不再追求多线程生产力的需求,专注在游戏应用上。
同样是6核心6线程,最大睿频也恰好都是4.1GHz,AMD给出了明确的型号,就是主打千元游戏神U这一点。实际的游戏表现上,通过网上媒体和玩家的测试,基本上和i5 9400F属于五五开,不同的游戏帧数上互有胜负,帧数差距也就在2%-3%左右甚至更低,所以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AMD 锐龙5 3500X还是有自己的优势:内存支持频率更高,可以超频有一定的可玩性。因为AMD对于超频放的更开,并不像Intel那样只有带K的型号才可以超频,内存频率也都统一能支持到3200MHz,甚至更高。加上AMD平台的性能,对于内存频率的敏感性还比较高,通过超频还能进一步小幅提升性能。所以锐龙5 3500X相比9400F除了便宜100元左右,可以超频的特性适合有一定DIY经验的非小白玩家。
当然了,可玩性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如果要超频,需要选择更好的CPU散热器,更高频率的内存价格相对也会贵一点点。 对了,这里温馨提示大家,如果选择桌面第三代锐龙处理器,搭配例如B450芯片组的主板,建议在购买前咨询电商的客服,看看主板厂商是否已经原厂升级了BIOS,从而让相对较老的芯片组主板,支持新U。否则一些库存主板BIOS没升级,你又没有可以点亮的CPU,这就很尴尬了~
1500元价位推荐(主流用户,这个价位基本足以满足需求了)
再次升级,来到了1500元左右的价位段。其实理性的来说,除非你的预算非常充足,或者有特别高的专业生产力性能需求,否则1500元价位的CPU,无论是绝对的玩游戏取向,还是一般简单的Vlog剪辑制作,都能满足需求了。除非预算特别充裕,否则我们不如把预算放到显卡,SSD的投入上,带来的效果收益更大。
AMD 锐龙5 3600 — 1399元
规格参数:6核心12线程,默认频率3.6GHz,最大睿频4.2GHz
推荐用户:游戏玩家,另外对多线程性能有需求的用户,1500元以下这颗U性价比不错
▲首先推荐1500元价位综合性价比最高的一款CPU:AMD 锐龙5 3600。这颗U其实可以理解为刚才锐龙5 3500X处理器的“完整体”,在6核心的基础上,拥有完整12线程的多线程规格。
其实在第三代桌面锐龙处理器推出之初,由于锐龙5 3500X还没推出,锐龙5 3600的定位还有些尴尬。因为对于打造高性价比的游戏装机,3600这个1500元价位,游戏性能其实和i5 9400F也差不多,多线程优势对于游戏其实没啥意义,所以入门游戏玩家会选择i5 9400F,高端玩家则会选择更强的i7。
不过现在好了,有了“小弟”锐龙5 3500X在千元游戏CPU的占位,锐龙5 3600反而可以更好的展现其1500元这个价位段的多线程优势。当下,比如你是一个B站的自媒体UP主,或者单纯的想要剪辑渲染个视频,6核12线程的CPU还是可以满足应用所需的。所以,综合这颗U的特点,如果您是一个游戏玩家,并且有一定生产力需求,那么这颗U的性价比和适应性就相当完美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那锐龙5 3600X是否值得选择呢?我个人认为是一般。这主要是因为3600X相比3600,最主要是频率上提升了200MHz,TDP(热设计功耗)更高更宽松一些。而多出来的频率,优势其实并不明显,况且这颗U最大的特点和价值,还是在6核12线程的生产力属性上,多线程性能其实差不多的。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我觉得选择锐龙5 3600就ok了。
Intel 酷睿i5 9600KF — 1349元
规格参数:6核心6线程,默认频率3.7GHz,最大睿频4.6GHz
推荐用户:专注游戏玩家,可超频充分发挥频率优势,1500元以下最强游戏CPU
▲如果只是玩游戏的需求,那么我们就完全不用考虑更多线程上的优势了,酷睿i5 9600KF可以说是1500元价位下的最强游戏CPU了。在酷睿i5 9400F这颗千元U的基础上,最大特点就是频率上的有效提升,并支持进一步手动超频,最大限度的满足游戏性能需求。
其实在酷睿i5 9600KF推出之前,原版带有核显的i5 9600K其实定位也相当尴尬,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当初接近2000元的售价,性价比确实不高。但i5 9600KF,去掉了核显带来售价优势,再加上Intel官方在两三个月前对CPU整体价格的下调,超频的顶级i5瞬间“真香”!更不要说,目前双11只需要1350元,如果维持这个售价,i5 9400F这颗千元U的风头,都会被抢过去!
其实目前绝大多数游戏,对于多核心优化并不完全,能吃满6核心性能的真的很少。所以讲真,个人认为酷睿i5 9600KF即便不超频,6核最大睿频4.6GHz的性能基础上,应付95%的游戏都不会有啥瓶颈。另外第九代酷睿代带K可超频的处理器,还采用了钎焊散热材料,再加上i5的6核相比i7、i9的8核在控制发热和超频潜力上要更高,所以我们只需要搭配一张Z390主板(Z370也可以),将这颗处理器超频到5GHz,或者接近5GHz长期使用都不成问题。一定程度的CPU散热设备就ok,也不用投入太多整体平台的费用。而整体的游戏性能表现,不客气的说,9600KF随便超超频,无论搭配多高端的显卡,真的很多游戏都和i7没啥区别了。
当然对于搭配Z390主板,这里也拓展提一下。从节省预算的角度出发,建议选择一些供电规格还不错(不会太缩水),千元出头价位,最高不超过1500元的Z390主板,来搭配i5 9600KF就可以了。毕竟一张主流价位的B360/B365主板只需要700元左右,而为了超频选择太贵的Z390主板,额外多出来的预算,从游戏投入产出比上看,其实就不如选择升级一张更高级别的显卡了。
2500元价位推荐(定位高端,预算充足可以上)
接下来再往上推荐的CPU,直接来到2500元左右的价位,其实定位已经是高端了。毕竟一颗CPU的预算在2500元左右甚至更贵,对于最多的游戏用户需求来看,显卡端我认为至少是可以上到3000-3500元以上价位的显卡了,所以在不过于节省预算的基础上,整机配置全套成本应该在8000元以上了。没关系预算充足,我们也有推荐,只不过任何产品都一样,预算越往上走,相对投入产出比就不会那么明显。
Intel 酷睿i7 9700K — 2799元(我看的时候真是2799,文章截图变到2899了。。。)
规格参数:8核心8线程,默认频率3.6GHz,最大睿频4.9GHz
推荐用户:预算充足,满足高端游戏玩家,超频后游戏性能不输i9
▲对于专注于游戏的玩家,在酷睿i5之上自然就是i7了。我推荐干脆直接上酷睿i7 9700K,核心规格在6核6线程基础上升级到了8核8线程,而这也是intel第一次将桌面i7处理器的超线程给取消掉,但增加了物理核心,当然了这也是为了给最高端的酷睿i9规格上让步。
对比第八代旗舰酷睿的i7 8700K(忽略特别纪念款的i7 8086K哈),其拥有6核12线程的规格,有些人可能认为九代酷睿i7是缩水了。但实际上由于频率的提升,真实物理核心提升到8个,游戏性能还是更强的,而多线程性能方面,其实8核8线程并不会明显比6核12线程要弱,甚至一些应用上互有胜负。再加上intel官方给酷睿i7的定义:为游戏而生。我反倒认为第九代酷睿i7产品定位是没啥问题的。
酷睿i7 9700K在8核心的基础上,最大睿频也提升到了4.9GHz,另外还可以进一步超频挖掘潜力。不过从游戏性能上看,对比同样可以超频的酷睿i5 9600KF,多出来的两个核心可能只有少数游戏能发挥优势,比如游戏优化相对较差的“吃鸡”(绝地求生),大场面多单位AI需求的“全战三国”,亦或者是无论GPU还是CPU都异常吃性能的新硬件杀手“刺客信条:奥德赛”。
所以这么看来,酷睿i7 9700K确实是预算充足,高端玩家专属的选择。有些人可能会建议还可以选择i7 9700KF,但实际上去掉核显的版本,只便宜100块钱真的不够看。况且CPU带有核显,在应对显卡出问题等特殊情况,其实也可以临时救急,9700KF这个价格确实没啥竞争力。
那么酷睿i7 9700F,这颗U便宜400块值得选吗?答案仍然是“NO!”因为不仅仅是去掉K不支持超频,最大睿频也从原先的4.9GHz降到4.7GHz了。所以面对稍微超超的i5 9600KF,游戏性能上9700F还真有可能败下阵来,这就相当尴尬了。所以到这个定位级别,追求绝对的游戏性能,酷睿i7 9700K的高频和超频特点还是少不了的,钱都花了不差这一点。
综合看来,我个人给酷睿i7 9700K的定义,就是一颗高端的游戏U。而8核8线程的规格,由于同价位区间有更值得选择的产品,所以有更强生产力需求的用户,这里我推荐下面这颗U。
AMD 锐龙7 3700X — 2399元(满2000减200)
规格参数:8核心16线程,默认频率3.6GHz,最大睿频4.4GHz
推荐用户:视频剪辑等有多线程需求的用户,游戏性能也ok,综合性价比高
▲对于更明确的生产力需求,AMD 锐龙7 3700X则是一款特点和优势相当明显的产品。毕竟在2500元价位下,提供8核16线程的规格,确实给不少有剪片子需求的主流消费级用户,提供了一款干活相当利索,而且投入成本完全可以接受的好产品。而且相比上一代锐龙7 2700X处理器,由于采用了7nm工艺,加上IPC单核性能效率的显著提升,3700X多线程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受惠于单核性能的提升,锐龙7 3700X的最大睿频4.4GHz面对游戏应用也是ok的,虽然相比Intel平台游戏性能还是差上一点点,但帧数差距基本都在个位数,并不会影响游戏体验。不过正如我在推荐用户中写到的一样,选择3700X的用户,首先要确认肯定是有生产力性能需求的,否则单纯为了追求游戏性能,甚至降低预算选择i5 9600KF即可。总的来说,锐龙7 3700X可以说是综合性能很强的选手,兼顾游戏,还能提供充足的生产力,在2500元价位的性价比可谓无出其右。
对于更高一个定位的锐龙7 3800X,其实有点同理我之前提到的3600和3600X之前的区别,主要还是频率上的小幅提升,以及TDP解锁65W到105W而已,加上AMD这一代U“出厂即灰烬”的体质,想要碰到好体质超频提升性能的玩家,我建议也赶快别折腾了。除非3700X和3800X两者价差只有一两百元,否则换来的性能提升真的很有限,并不太值当。
对于锐龙7这个级别以上的CPU,主板选择搭配供电规格高的X570为宜,因为虽然用上了7nm工艺制程,但在CPU动态超频后,或者进一步手动超频,CPU发热量还是相当大的。不过好在各个主板厂家在X570主板上,也都不遗余力的尽情堆料,2000元左右价位的主板也能找到相当良心的高规格型号。关于主板选择今天就先不拓展了,但越高端的CPU平台,主板的选择就越不能忽视,毕竟决定了整体平台的稳定性。
4000元价位推荐(定位旗舰,不差钱的同学可以上)
最后就是主流消费级平台的旗舰定位CPU了,Intel和AMD阵营的取向其实还挺明显的,因为在旗舰产品上双方都将自己的特点优势发挥到极致:Intel是极致的高频游戏处理器,AMD则是超值的多核生产力U。
Intel 酷睿i9 9900K — 3999元(截图的时候,双11价格变动涨到4099啦~)
规格参数:8核心16线程,默认频率3.6GHz,最大睿频5.0GHz
推荐用户:不差钱的顶级游戏玩家,为了稳妥超频和散热,CPU建议上240冷排以上水冷
▲Intel阵营这边,最高端的信仰图腾,自然是酷睿i9 9900K了,拥有8核心16线程,最大睿频单核心已经可以默认达到5.0GHz,在目前14nm工艺优化制程下,频率确实在出厂就快榨干了。作为桌面九代酷睿处理器的首发旗舰型号,官方也声称这是当时世界最快的游戏处理器,只不过4000元的售价确实也够信仰的。(卖的贵不是Intel的错,穷才是我的错~ )
但真的要发挥这颗处理器的全部性能,一套顶级风冷是最最基础的配备,想要稳定的超频一套240冷排的水冷才是起步,而如果要在5.2GHz、5.3GHz如此高频长期稳定运行,除了需要撞到一颗大雕体质的9900K,分体水冷才应该是不差钱玩家的最终归宿。
而既然CPU已经上到了4000元价位的9900K,理论上为了不浪费性能,显卡十有八九都应该是RTX 2080Ti的旗舰了。所以为游戏而生的旗舰游戏平台,除了CPU散热不能马虎怠慢,整体功耗也相当可观,这里建议上850W电源甚至1000W电源,当然了土豪们的预算很充裕,这都不是问题哈。
当然,除了5GHz高频优势,8核16线程的多线程规格也是具有不俗生产力的,只不过夹在锐龙5 3700X、或者更强的锐龙9 3900X之间,生产力取向上确实没有性价比。
▲就在10月底,双11前夕,Intel再次发售了特别版至尊级信仰牙膏:酷睿i9 9900KS特别版。8核心16线程的规格没有区别,只不过出厂全核心都睿频到5GHz,可以理解为Intel官方超频全核心5GHz版本,即开即用。有人可能会说,9900KS芯片体质会更好一点,但细心的玩家可以看到,相比其他盒装CPU的质保3年,9900KS的官方质保只有一年,这也恰恰反映了全核心睿频5GHz的超频并非是轻而易举。再想想,即便全核心5GHz后,带来的实际性能提升微乎其微。。。除非真的是有信仰,非旗舰不买,否则我是不推荐啦
AMD 锐龙9 3900X — 3999元
规格参数:12核心24线程,默认频率3.8GHz,最大睿频4.6GHz
推荐用户:多核性能强悍,生产力甚至是越级表现,推荐给专业工作用户,游戏绝不是他的性能取向
▲由于AMD此前公布最强的锐龙9 3950X(16核32线程)尚未发售,预计应该在11月中旬解禁,所以AMD旗舰桌面锐龙的带头大哥还是锐龙9 3900X。相比于同价位的Intel阵营产品,12核24线程的3900X在多线程规格上的优势明显,虽然AMD官方也给予它游戏CPU的取向,但我个人认为3900X应该专属在生产力需求取向。
其实12核24线程的规格,再加上超过4.0GHz的频率,光看参数放到几年前看,这完全是一个服务器处理器的水准。所以除了一般的视频剪辑渲染,一些专业软件的计算需求,搭配一些专业计算绘图卡,才应该是这颗处理器的最佳打开方式,其大大降低了专业生产力平台的搭建成本。
通过上图,我们来看AMD 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的2920X处理器,这颗更高一个级别定位的处理器也不过12核心24线程,当然了其拥有4通道内存以及更多带宽优势。但不可否认的,锐龙9 3900X确实在规格上已经越级存在了,加上目前内存和SSD价格都处于低点,用3900X来组建生产力平台真的是不错的选择,推荐给所有创意设计、专业领域需求的工作者。
最后总结和小白快速导购:
基本上写到这里,从入门几百元到旗舰4000元价位的CPU我们整体梳理了一遍。总得来说,就是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到底是玩游戏,还是追求多核生产力,亦或是兼而有之。
对于小白用户,笔者再列一个快速CPU选择导购,个人认为是满足各种预算和各类需求,最值得购买的CPU型号,应付80%需求和预算没啥问题,照方抓药就可以了:
1、准备装一台家用机,无单机游戏需求,偶尔玩玩LOL:锐龙3 3200G,特色就是不配独显最值。
2、主流游戏玩家装机:Intel i5 9400F/AMD 锐龙5 3500X,搭配独显建议1500-2000元价位(如GTX 1660S、1660Ti)
3、主流游戏玩家装机(晋级版):Intel i5 9600KF(目前真的很值),搭配独显建议2000-4000元价位(如RTX 2060S、5700XT、2070S等)
4、主流兼顾游戏及生产力需求:AMD 锐龙5 3600,搭配显卡根据游戏需求决定,丰俭由人
5、高端游戏玩家装机:Intel i7 9700K,搭配独显建议 RTX 2070S及以上
6、高端兼顾游戏及生产力需求:AMD 锐龙7 3700X,游戏性能同样不是这颗U的最大特色,所以搭配显卡根据游戏需求决定,丰俭由人
7、专业生产力多线程需求:AMD 锐龙9 3900X,毫无疑问干活用的,显卡也根据需求选择即可。
8、极致游戏玩家:Intel i9 9900K(土豪专属,但个人认为配到9700K,搭配一张顶级或次顶级的独显,99%游戏需求足以满足)
最后希望每一个值友,都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CPU,并在双11能顺利装一台心爱的主机。
PS:大家的鼓励是本人写作的动力,如果大家喜欢本人的文章,还请多多“收藏”、“点赞”、“评论”哦!
如果您认为内容还够实在,也希望可以关注 @午夜种草 ,后面会带来更多干货内容。有啥关于DIY装机配置上的问题,也非常欢迎评论留言,会尽可能的交流解答。
【往期内容回顾】
《午夜种草 篇一:安利新iPhone用户,Anker Nano 18W PD快充体验分享》

办公随便用的,这两个都随意~ 3200G核显优势,也没啥用了,看和主板套装的价格吧,如果AMD没便宜多少,选intel就ok
办公用r3-3200g和i310100哪款比较适合?
肯定是不够的,至少来个i3、搭配一张千元独显比较靠谱一点
3200g跑2kol这个游戏可以吗?
哦哦,我有主板的文章哦,可以看一下,比较详细的
就看看尽可能选择供电好一些的,我觉得1500元左右的就很不错了,还是看你颜值的需求。
作者你好,请问9600kf可以推荐一些z390的主板吗?分析优劣啥的。谢谢了。
好的,多谢
这块我还真不清楚,理论上应该是有提升的,但至于兼容性和优化,建议你问一些专业的人哈
多线程在虚拟化有提升吗,还有amd在虚拟化方面对比i是否有不足,准备组一台用来虚拟化的主机,拟用3600x或9700,加64内存,不要显卡,跑虚拟机模拟环境。请指教。
我这边有CPU、主板、显卡的三篇干货攻略哦,入门配置可以看好,自行挑选哈。
你好,可不可以给一个入门级别的主机配置单?
3月份出掉了2700X,1500,还算及时
900不到的2700竟然没看到,个人感觉千元内性价比最高的CPU了
950略微有点弱,其实960当时就是不称职的甜品,但950功耗是真低哈
我配的是陈年950
570性能将就用吧,价格太便宜的卡,我就没提了。总觉得都花五六百了,直接来个千元卡,主流游戏玩的更宽松一些,坚持时间也长些
已经入了3800+570,性能够用,温度尚可
多线程可以看做1.3个核
其实还好,8核8线程的i7,理论上应该比6核12线程更好用。另外i9有超线程,频率还很高,价格更是信仰。10代,你看吧,我觉得肯定不会便宜多少的
等10代,9代多线程关掉了,10代多线程又开始了
固态和CPU显卡,并不存在影响的关系,你提到的降低寿命,更没啥关系了哈~~~ 如果两个SSD,NVMe的用来做系统盘就好,SATA通道的SSD做存储部分
想问一下 c2000pro这种固态对低端cpu 和显卡会降低寿命吗,对游戏性能也没啥要求,刚升级了下老电脑换了ssd SATA3,又屯了一块 nvme协议的...
CPU:目前3200G 799不算便宜,2200G 599可以搞定,性能差距不大,省钱可以选2200G;主板:华擎A320M-HDV R4.0,350;内存:芝奇16GB(8G×2>套装 3600MHz,499;SSD:东芝RC500,500G,400左右;电源:振华金蝶450W战斗版,299<未来如果升级,上个千元显卡也行);机箱这个自己看样子<支持MATX主板就行,200元左右搞定);显示器,1080P的700左右,但个人推荐2K 27寸的 1000左右也拿下了,视觉效果完爆1080P。全套下来,基本3000-3500元搞定,算上显示器
配置单能讲下吗?
算上显示器吗?
楼主,来张锐龙R3 3200G配置清单,多少钱全套,不算键鼠,含显示器。谢谢,
主机配置?详细的配置清单吗。。但我总感觉这个见仁见智的事情,后来有发主板部分的科普和选购建议,可以看看新文章哦
大佬再来篇文章写主机配置吧。 在PDD看的都是JS标准套路
设置有问题吧 一个dnf完全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