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大闷罐?我看不是,九州风神水元素360 ARGB+乔思伯UMX6开箱散热测试
创作立场声明:东西还是上手才知道,钱乃身外之物,他只是会时不时变一种形态陪伴在你身边,自费购入。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前段时间乔思伯给UMX系列新增了一个大哥—UMX6,这个还真是位大哥,体积直接增长到了中塔箱型,与小巧的UMX4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不过在看站内相关信息时候很多人都在吐槽“又是一款大闷罐”。之前UMX4我没用过不评论,不过根据朋友们反应确实是散热不太好,不过这款UMX6我横看竖看也不大像一款焖罐啊,而且那些吐槽的人好像都并没有买到这款机箱啊,怀着各种疑问最后还是选择入手来实际测试一下这款机箱的散热性能。
UMX6隶属于UMX家族系列,所以在外观设计方面依旧是延续了家族式的一体式整铝圆角设计。不过在整体尺寸方面却要比自家的UMX4小弟要大上不少,因此整体给人的感觉更为提拔,没有UMX4那种矮了一点的感觉。
UMX6的背面同样是采用了钢化玻璃侧透,两侧的钢化玻璃厚度均达到了6mm厚度,分量一如既往的足。
机箱正面的前置I/O口标配了两个USB2.0以及两个USB3.0接口,还额外添加了一个全速USB3.0 GEN2的Type-C接口。
不过在机箱顶部位置取消了风扇开口,那么机箱顶部散热出风怎么办呢?
其实UMX6的机箱顶部风口设计了在顶部的侧面,这样的处理避免了破坏机箱的一体性同时还保证了散热需求,毕竟像UMX4那样子顶部做了风扇位的开孔处理,总是显得有点怪怪的视觉上。
其实不单单机箱顶部侧面增加了散热风孔,UMX6在箱体的一圈都加入了散热风孔。机箱整体尺寸为224*482*501mm,体积方面毅然是一个巨无霸级别了。
底部的进风孔。
后部以及前部的进风孔,可以看到乔思伯的确是听到了玩家们的吐槽,在UMX6身上的确有对机箱的散热性能进行大幅加强,不过具体散热效果如何我们等下装完机再来跑测试。
UMX6箱体内部构造基本上还是延续了UMX6家族的前置电源仓设计,不过在版型方面则最大支持到E-ATX的版型,显卡长度限制在330mm以内,CPU散热器高度限制在169mm以内,从数值上来看*级风冷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这次的UMX6电源仓外框并没有设计到灯板,当然,玩家也可以自行设计添加进去。
UMX6机箱顶部则把冷排规格升级到了可支持360水冷安装。
并且机箱顶部的风扇/水冷支架是滑动安装架的设计,这个设计应该是在乔思伯V10 ITX机箱上延伸上来的,这个滑动安装架无疑是能够给安装风扇以及360冷排时候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便捷。
机箱顶部到主板的距离有65mm左右,一体式冷排可以轻松容纳。
机箱底部依旧设有两个12厘米的风扇位,这里的风扇位我推荐大家一定要装上,不单单可以辅助显卡散热,还可以抽入机箱底部的冷空气进入机箱内部,增强机箱的散热能力。
防尘网肯定是必须的。
UMX6是中塔机箱,所以PCIE的槽位也增加到了8条,用来应付高端玩家的双卡玩法也是足够的。不过由于机箱背部有有一个12厘米的风扇口,而且PCI挡板并没有采用封闭式设计,所以UMX6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垂直风道机箱,依然是传统风道机箱。
继续来看看机箱的背部走线区。
巨大的主板背部开窗,在安装散热器或者更换散热器背板时候能带来不少的方便,毕竟不用整块主板拆卸来操作。
背部的两个SSD安装挂位,这里并不支持HDD的挂载,HDD的挂载需要在电源仓下部的HDD硬盘仓。
UMX6的电源仓位可以支持200mm以内长度的电源,如图中这种18厘米的电源是没什么压力,高端玩家一般喜欢动辄1000W功率以上的电源,而往往那些电源体积都比较大,因此一般机箱是没办法兼容那一类电源的,而已UMX6则没有什么问题,更长的也还可以支持得下。
电源仓底部还有一个收纳线材的位置。
底部则是HDD硬盘笼了。
最多可以支持两块HDD的安装。
背部的走线深度有23mm,可以随便塞的程度了。
机箱板材用料表测1.2mm,去掉烤漆厚度后应该是在1mm左右的厚度,用料方面很豪华。
机箱外壳的铝镁合金板材厚度也达到了了2.5mm,因此整个机箱重量达到了11.7KG,很重很重,非常重。装机前还是简单来看看装机配置吧。
CPU是锐龙R7 3700X,到了年末,一直关注的R7 5800X价格又开始断货持续回涨,换CPU计划又只能再一次暂时搁浅了。
主板是华硕ROGSTRIX X570-E GAMING。
内存是XPG龙耀D60 3200 8G*2。
哦对,差点忘了,乔思伯也推出了24PIN电源彩虹发光线。
这个发光线自身并不是转接线,因此不会对供电产生什么不良影响,而且不论是模组线还是非模组线都支持,因为安装它的时候只需要扣上去即可。DY-1采用的是导光线设计。
可以看到线头有一个卡扣,用来专门卡主24PIN电源线的插头。
电源线支持5V的ARGB灯光,主板同步灯效自然也是支持的,得益于没有自带线材,因此乔思伯DY-1电源彩虹发光线的价格非常便宜,只需要百元不到即可,相较于别家几百块的方案,拥有成本明显低得多。
CPU散热器选了九州风神水元素360 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这款水冷是目前九州风扇热门的水元素系列中最新的产品,由之前的RGB灯光全面升级为ARGB灯光,所以灯效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
散热器冷排采用了优化E字形微水路设计,能够提高热循环效率以及热接触面,以此带来更强的散热能力。
冷排还带了自动泄压的设计,能够在一体式水冷运转时候保持内部的压力平衡,不至于压力内部压力过高进而冲破连接口造成漏液的险情,极大提升了冷排运行的安全性能。
冷头灯效升级到了ARGB灯效,可以支持彩虹灯效了。冷头内部的水泵转速为2550RPM,噪音仅为17.8Db,非常安装。
冷头底部是一块纯铜底座,面积还是很大的,能够完全覆Intel以及AMD主流CPU的顶盖面积。
水元素360 ARGB标配了三把ARGB灯扇,可以看到扇叶上面有水波纹的设计,这个设计能够大幅减少风噪的产生,带来更安静的使用体验。参数方面最大转速为1800RPM,风量达到了69.34CFM,参数方面来看是足矣吹透360冷排的。
九州风扇水元素360ARGB一体式水冷的颜值还是非常可以的。
为了填满机箱所有风扇位,还额外增添了三把九州风神的魔影CF120 PLUS风扇。
魔影CF120 PLUS的扇叶采用了明显的水波纹设计,这个设计我在另外一家专门做静音产品的厂家上见过,这种水波纹设计是的确能够减少风噪的产生,并且产生的风压以及风量更强。
魔影CF120 PLUS的光圈有两层。参数方面魔影CF120 PLUS可提供 52.5 CFM 的风量,最大转速为 1800 RPM。
风扇背面同样也有发光带,所以风扇反装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欣赏到灯光的。
显卡是华硕ROGSTRIX RTX3070 O8G GAMING。
由于RTX3000系列功耗猛增了不少,特别是瞬间功耗,因此我还是把我的电源升级到了安钛克的HCG750W,由于我搭配的锐龙R7 3700X,或者是后续的锐龙5000系列功耗还算不上很离谱,所以没有上到更高的850W电源。HCG系列的电源全部都支持十年换新的质保,虽说现在提供十年换新质保电源也有不少,不过在HCG这个价位应该目前还是只有HCG一个能提供十年换新的售后服务。
HCG750依然在14CM的短小身材里面提供了高达750W的功率。
HCG750内部结构是全桥LLC谐振+主动式FPC+同步整流+DC-DC,电容方面全部采用了日系电容,单路+12V输出电流可以达到62W也就是接近750W的功率,用来应付RTX3070以及R7 3700X这种搭配是完全足够的。
HCG750电源还有颗HYBRID MODE的开关按钮,在打开这个开关后电源在低负载低发热的情况下能把风扇完全停转。OK,装机用的配件就简单介绍完成了,下面为大家展示一下装机效果。
啪的一下,主机就装完了,内部空间刚好全部用完,显卡底部还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第二块显卡。
哦对,还有乔思伯的DY-1电源彩虹发光线忘记装了,现在就装上去~
这条电源彩虹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弯折成各种弧度。
330mm的显卡支持长度刚刚好能够满足ROG这种变卡卡的长度需求,不过好像目前也没有几张卡能够超过这代ROG非公显卡长度了,所以显卡兼容性方面都无需担心。
温度测试方面CPU以及显卡同时烤机一段时间后,CPU温度来到了62°C,核心温度为73°C,表现非常不错,很冷静,此时全核频率也达到了3.9GHz;显卡这边温度更为令人吃惊,仅仅为62°C,这还是大火炉的RTX3000系显卡啊,这表现堪称优秀,散热典范了这都。综合来看,CPU以及显卡的温度均在一个很低的状态,所以大闷罐这个称号我觉得扣不到UMX6身上了,大爽罐我觉得应该是他的新称号差不多。
总结
总的来说UMX6体积上的增大也增强了它的散热能力,这跟官方宣传的“乔思伯UMX6是乔思伯顺应现时硬件功耗直线上升散热需求越来越大而开发的UMX系列最新款旗舰级机箱”是一致的,毕竟这散热空间增大了,机箱周围一圈也加入了通风孔,能够取得现在这个散热表现可以说意料之中,但强到如此地步则是意料之外。看来这类机电产品还是得上手实测才能知道真实情况啊,并不能单单通过外表来判断他的实际性能。最后丢图来欣赏一下装机效果吧。

紫健
校验提示文案
下雨的天气
校验提示文案
下雨的天气
校验提示文案
紫健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