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做一位视频工作者,需要哪些设备?
创作立场声明:达人周任务
写在前面
本身就处在一个内容创作公司,部门承担着整个公司的内容业务,有视频组、主播组、导播组、图文组。我就是图文组的一员,各大电脑数码品牌公众号或者是官网的文章都有我的身影。前几天,领导突然召集开会,说我们图文组在明年要彻底往视频脚本上转。
现在也开始了各种视频脚本、视频制作的培训,看各种视频,各种各样的拉片,最近也有幸去听了中国电影学院毕业的某知名导演的讲课,的确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了大体上的整理。我觉得这些内容不管是对于我的工作,还是对于接下来我自己去做的事情,都是非常有用的。
简单的思考了一下,毅然决然的要往视频上靠了。图文看的人越来越少了,包括我自己,如果我想了解什么是接口、总线、协议,我首先去找的就是科普视频,找不到科普视频才会去找图文。
视频相比图文而言优势更大,结合视频画面,很多东西能够讲的更清楚。用耳朵听,比用眼睛看,也轻松的多。之前上下班做地铁,我都喜欢掏出手机看上几十分钟的书,现在不想看了,喜欢上了听书,感觉听比看更轻松一些。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讲到正文内容,前面用这么厚的包子皮给后面的肉馅铺垫,也算是道出了我最近一直在考虑和担忧的事情。最近一直在看相机、镜头、三脚架、摄影灯等产品,也算是做足了要进攻视频领域的准备。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即将转战视频使用或将使用哪些设备。以下介绍的产品部分已经购入,部分准备瞅着低价时购入(整天逛大妈养出的毛病,等等党说的就是我,不过我的最后等待期限是双十二)。
视频生产设备
机身:索尼A7M3
用了3年多的佳能80D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我日常的拍摄需求了,拍照片其实还行,视频的话最高只能支持到1080P,也是个残幅的相机,最后还是考虑换掉。
机身镜头的预算只有1.5W,一直在索尼跟富士之间徘徊,富士XT4的确是神机,部门视频组使用的就是富士XT4跟索尼A7M3,刚好两款纠结的设备都试了一下。富士XT4在参数上要比索尼A7M3更胜一筹,尤其是在视频拍摄方面,支持4K 60P,而索尼A7M3只支持到4K 30P。求求了,双十二来个好价。
富士的色彩也是出了名的棒,但我还是没有选它。只是因为富士相机的操作系统让我接受不了,太难用了,如果富士能够重新做一下操作系统逻辑,我绝对会考虑它。
索尼A7M3就不用多说了,几乎是各大知名UP主必备机。不管是在“信仰”方面,还是在使用方面,都没得说。我个人唯一觉得比较遗憾,就是不支持4K 60P,不过我觉得4K304P也足够我使用了,哈哈哈哈。4K 60P的话,内存卡的预算也就上去了,千数块钱又出去了。
镜头:索尼24-105G F4/蔡司24-70 F4
标题写了两款镜头,并不是两款都买,而是还在纠结到底买哪个好一些。索尼24-105G最低要7K多才能入手,蔡司24-70 5K左右就能入手,成色比较好的二手甚至只要3500。从这两个镜头二手价格行情来看,其实就能看出应该选哪款镜头了。
就是不知道对于非专业用户来说,有没有必要上24-105G?还请懂摄影的大佬帮帮忙,哪一款最有性价比一些,到底值不值得提高预算上大师头。索尼的大师头就不要推荐了,还希望能推荐一下第三方镜头。
辅助拍摄设备:iPhone 12
之前使用的手机是iPhone 11 Pro Max,完全够用。换手机全是为了贝尔金的充电架,只有全新的iPhone12系列才支持磁吸充电。听说这款支架今年年底会上市,到时候学弟一定会入手一台。
AirPods Pro早就拥有了,Apple Watch也是最近刚下单,淘宝百亿补贴,2700多入手44mm S6,还是挺香的。
实际上,我感觉由之前的iPhone 11 Pro Max升级到iPhone12之后有点小亏。之前的手机是三个摄像头,换成iPhone12之后就只有2个摄像头了。不过iPhone12的外观还是相当棒的,直线棱角边框,颜色也比较好看,最重要的是支持5G,就当做拍摄视频时辅助拍摄工具了。可以搭配已经在柜子里吃灰1年半的大疆灵眸3来使用。
视频辅助设备
三脚架:捷宝853炭素黑三脚架
三脚架已经买好了,捷宝853三脚架,刚拿到手拆开试用了一下,非常不错。499元的价格也是我对三脚架预算的极限了,捷宝853这款算是不错的选择,性价比比较高。
之前买的伟峰的摄像机三脚架,使用了两年多已经漏润滑油了,调节脚架高度角度时,总是摸一手润滑油。除此之外,之前的三脚架也显得太笨重了,各方面调节限制都比较大。
下图左边是新买的捷宝853,右边是之前买的伟峰。从图上就可以看出捷宝这款在体积以及重量上比较占优势,其实捷宝853还有Pro版本,更轻更好收纳,只是853 Pro在最大高度上要比853矮一些,最终选择了853。
双十二之前会单独做一个具体的测评,感兴趣的不妨点个关注。
摄影灯:捷宝EX150W K90八角柔光箱+EW150W 65球形柔光箱
摄影灯依然选了性价比比较高的捷宝,只是投入成本有些高,暂时还没打算入手,先用着之前200块钱买的摄影灯吧。之前200多块钱买了两盏,号称100W,测了一下不到40W,我r。除了亮度不太够之外,之前买的这款灯最大的缺点就是根基不稳,一看这家店铺的店主小时候就没扎过马步。
计划入手捷宝EX150W这款摄影灯,一盏肯定是不够用的,最少也要三盏,一个搭配八角柔光箱,一个搭配球形柔光箱,应该是能够满足我很长一段时间的使用了。
收音设备:博雅BY-M1收录音话筒
博雅BY-M1这款收音话筒我已经入了好久了,应该是去年11月份入手的,用了几次。前不久翻出来打算再测试一下,发现坏了不收音了。打开京东看了看购买日期,我去,刚好是一年质保的最后一天。申请售后之后,京东直接给寄了一个全新的麦克风,京东的售后服务一直是不错的。
刚刚尝试视频,不敢投入太多太多,我觉得博雅BY-M1这款百元麦克风足够我日常固定拍摄场景使用了。如果后期有外出拍摄需求,再上up主必备收音设备——罗德Wireless go,1500元的售价对于现在的我而言,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最近亚马逊黑五能以1100多块钱的价格拿到,看中文评论和英文评论,严重怀疑这家店铺发的是二手,就没敢入手。
后期设备
NAS存储:威联通TS551(16TB机械+1TB固态缓存)
威联通TS551这款NAS已经入手了一段时间了,的确是刚需,电脑里的素材实在是太多了,必须要搞起来才行。硬盘搭配的是两块8TB细数红盘组RAID0,两块500GB西数固态组RAID0当缓存用。现在来说,16TB的容量是够用的,也相当豪华了,后期做完评测视频之后,素材以及成片的归档还是挺重要的工作。
威联通TS551提供了5个硬盘盘位,上方是三块3.5英寸机械硬盘盘位,下方为2块2.5英寸硬盘盘位,五个盘位对于大多数UP主来说都够用了吧。最喜欢正面左下角的USB-A接口,同时这也是一个按键,当移动存储设备插入到这个接口之后,按下按键,文件就会自动备份到NAS中去,还是很方便的。
看一下威联通TS551的性能表现,TS551搭配的是Intel J3355双核心2.0GHz处理器和DDR3L 2GB内存的组合。正常使用的话性能够用,如果想外接显示器运行多个软件的话内存有点不够。好在TS551有两个内存插槽,可以自行升级更换,最高支持8GB内存。建议还是自己加一根内存条,2GB内存的确很不够用。好在现在DDR3L的内存很便宜,几十块钱就能买一条不错的内存。
用的千兆路由器,千兆网口。由于其他设备占用路由器局域网带宽的原因,我这边的测试写入速度维持在60MB/s左右。TS551是支持链路聚合功能的,不过学弟的路由器不支持,也没法测试。
网络存储:115网盘
除了NAS之外,网络存储也是有必要的。作为一个资深的115网盘用户,几十TB的空间不用怎么能行?学弟特地将之前的存放的小姐姐尽数删除了,留下空间来给片子备份,多一份保障。
115网盘的功能也比较多的,基本都是经常能用到的功能,比如通讯录备份、分享等。个人最喜欢的是标签功能,跟Mac OS的标签有点类似,可以根据标签去归类文件,寻找文件的时候更容易一些。分享机制也是非常不错的,同样能生成分享链接,并且可以设定分享链接的有效时间,视频等大文件通过分享连接发给甲方审核,会更高效一些。
115网盘的大文件下载速度维持在12.5MB/s左右,用时12分31秒。因为学弟家宽带的最大下行速度能达到30MB/s左右,所以这应该是115网盘最大的下载速度了。上传速度能够跑满学弟家的上行带宽,在4.5MB/s左右。
115网盘的各项表现都不错,但都不算最突出。这也是115网盘一如既往的特性了,115网盘从创始至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能够提供稳定告诉的网盘服务,可见还是有一定的“功底”的。学弟最喜欢它的地方就是因为它安全,特别安全,相信各位“老司机”都知道。如果你的使用需求比较综合,既有小文件的备份传输,又有视频(xjj)文件的存放,那么115网盘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也是有会员优惠活动,500块钱买一年赠一年,很划算的价格了。
移动存储:ORICO雷电3硬盘盒+西部数据SN750 500GB
既然都打算买雷电3的笔记本电脑了,再买NVMe的硬盘盒岂不是low爆了。大家也都知道,雷电3的硬盘盒比较贵,事实的确也是这样。ORICO这款雷电3硬盘盒也是我能买到的最有性价比的一款了,外观方面采用了全铝的设计,外观跟质感都是相当不错的。这款硬盘盒的美貌也是吸引我购买的罪魁祸首,英雄难过美人关嘛。
硬盘盒正面采用了竖栅式的铝制散热鳍片,我猜是能够加大散热面积,NVMe协议的固态发热量的确是挺大的,这样设计也算是很合理的。正面有一个指示灯,能够显示硬盘工作状态。顶部为硬盘的接口,做工什么的还是挺细致的。
天地盖式设计,固定螺丝在硬盘盒背面,使用赠送的特殊螺丝刀才能拧下螺丝。固定硬盘的螺丝同样是特殊螺丝,附赠的螺丝刀最好不要丢了。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一块雷电3硬盘盒,自然要搭配一块速度够快的固态硬盘。我选了500GB的西数SN750作为“鞍”,相比是够用了。
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CrysDiskMark软件1GiBson数据块测试下,连续读取速度能够达到2839.87MB/s,连续写入速度能够达到2477.47MB/s。4K随机读取速度能够达到1226.61MB/s,4K随机写入速度能够达到11.96MB/s。
CrysDiskMark软件32GiBson数据块测试下,连续读取速度能够达到2806.77MB/s,连续写入速度能够达到1846.26MB/s。4K随机读取速度能够达到1070.53MB/s,4K随机写入速度能够达到9.28MB/s。
像SN750这种比较高端的固态硬盘,只有支持雷电3协议的硬盘盒搭配雷电3接口的电脑才能实现如此之快的速度,如果搭配NGFF协议或AHCI协议的移动硬盘盒,是跑不到这个速度的。
反馈屏:CFORCE 4K便携屏
CFORCE这块4K便携屏本来是打算给Switch做拓展屏幕的,现在打算让它来承担反馈屏的工作。学弟今年双十一期间在AMD京东自营旗舰店的直播间直播过十几场直播,深深的感觉到了反馈屏的作用,既然索尼A7M3的屏幕没办法做监视,只能外接屏幕了。
作为一款4K分辨率的便携屏,其色彩覆盖程度还是不错的,学弟使用爱色丽i1 Display pro校色仪对设备进行校准前的色域色准检测,以及校色之后的色域色准检测。
最后测得CFORCE这款便携显示器的色域覆盖达到了97.9%sRGB,平均△E*76标准下,平均△E为0.16,最大△E为1.01。色彩的覆盖以及准确度表现还不错,用来做监视屏也算是比较放心了,不至于出现过于偏色的情况。
写在最后
本篇文章主要诉说了学弟最近的一些打算,这几天的确也想了很多。阅读趋势在改变,视频越来越显得重要,也相信转行视频会淘汰相当多的图文创作者,也感觉挺可惜的。工作之余,我也是一位数码领域的创作者,整天在张大妈上混迹。之前看张大妈也有视频创作计划,希望大妈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爱学弟。视频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但也没有那么难,也感谢我能有一个能学到东西的工作环境,感谢张大妈提供的创作环境。

百度网盘不安全,纯逼偷窥用户数据的存在,115安全多了。
变焦定焦都有,大部分电影镜头是固定焦距拍摄的
摄像机定焦的吗,我记得能变的啊
很多电影都是用定焦拍的
我不是大佬,既然是视频工作者,总该跟业余爱好者拉开差距吧,设备只是一方面(不是辅助>,技术和想法更重要,也更难实现。
其实我一般有图文就不看视频。视频需要开声音,图文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下阅读。所以我看到点开只有一个视频的内容就怕。
115恢复分享了?虽然我一直用来放小姐姐
我记得一直是关了分享的把
索尼也不见得好。同样是反人类
大佬有钱牛p啊……用手机拍视频的人也不少,设备只是辅助,会拍拍的好才是根本。
感觉总结和设备都有些业余,哈哈,我也是前段时间找了些视频学习一下,像景深、越轴、调度说明的不怎么准确,从业者的话A7m3和xt4太入门吧,至少A7S3、S1H起步。
马克一下字数不定
亚马逊发二手,楼主好年轻哦
。亚马逊是全球电商第一巨头。以没有假货,没有二手货,服务好为人熟知。
你真的用的到4k60吗,索尼这么
的菜单被富士吊打,刚卖了索尼,入手s1,真香
a73不上大光定,不如xt4好用,nd跑不掉,115无法工作,只能存小姐姐,因为要分享只有百度网盘,稳定器跑不掉,这种灯撑不住人,16t不如直接多买几个亚马逊12t移动硬盘,雷电3不需要,十万以下单子500m的速度剪辑足够,说重点,个人小单为主尽量Mac系统,优先级iMac→Macbook。无人机,应该也跑不掉。还有头发应该要贡献不少。
买了就是干活的,不干活买了干啥,钱也不是飘来的不是
讲真看视频感觉特别麻烦,图文直接就想看哪就看哪
买一堆然后闲置系列
当你开始用思维导图的时候,就是你由创作转成流水线的时候
RF的usm镜头买全套,好歹是红圈
3090来10张,好歹勉强算新卡皇
这是拍什么视频呢?
需要很多粉丝,不然养不活自己
不要选24-70za,暗光环境会吐血
旅行24-105神器,要是拍人像或产品需要升格的话建议腾龙28-75 17-28
是啊 小剧组我们制片光管甲方的素人调度就已经快累死了
一个人包揽,速度比较慢,兴趣支撑还行,要是做活儿可能不太有效率
可能本行业就想说几句吧。。。你这么所有流程都包办,着实有点恰不消。哈哈哈
兄弟,你这回答似乎跑偏了
你这些机器说实话做不上价,我这配个ursa,镜头全部选三阳手动,再辅助一台a7r2。基本上接6万左右的活儿。 当然,器材不那么重要,毕竟还有跟组的场务,各种灯光组,吃穿住都是费用这些才是大头,当然也少不了一点打点的东西。
A7之前都有很多剧组用来拍电影的 硬件方面如果不是特别高要求,这都没啥吧,好莱坞还拿5d补拍呢 嫌弃画质什么之前先看看是否对机器的全面理解 手册掌握的怎样 时间长了得心应手 都能玩出新花样 况且对于镜头语言 优质内容来说这些简直是最不值一提的了 就像现在有些影视作品 没啥突出的只能以服化道和摄影这种技术层面的东西来给自己挽尊 本末倒置不可取
删掉115小姐姐我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