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只为大银幕而生,美到令人屏息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 环球银幕 ID:world-screen授权发布,原标题:这片只为大银幕而生,美到令人屏息,作者:店长,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2019年末,亚马逊决定对《热气球飞行家》进行流媒体新模式下的小范围放映,这部为大银幕而生的作品,只在部分影院放映了两周后就被匆匆放上了Prime Video平台。
不过,在疫情后逐渐复苏的中国电影市场中,《热气球飞行家》的命运迎来了新转机,国内观众现在有机会在大银幕上欣赏这部特效惊人的冒险作品。
《热气球飞行家》
在一片维多利亚时期的喧哗与骚动中,《热气球飞行家》热闹开场。
马戏团帐篷般华丽的热气球“猛犸号”下,急需证明自己的年轻气象学家詹姆斯·格莱舍,正不耐烦地看着飞行搭档艾米莉亚·瑞恩的盛大表演。
艾米莉亚脸抹白粉身着彩裙,既是出色飞行员又是大娱乐家,她在烟火和人群欢呼中将热气球升空,又抛下穿着降落伞的宠物狗夺人眼球。
一连串花哨动作,高效地渲染出两位旅伴之间的不同,又点出了时代背景下热气球航行中不可忽视的奇观性质。
接下来,艾米莉亚与詹姆斯飞向万米高空的航程将会不负众望地展现惊心动魄和奇观奇景,而银幕前的我们,是比在地面上仰脖的那群人幸运百倍的观众。
1862年,气象学家詹姆斯·格莱舍和飞行员亨利·考克斯维尔从伦敦出发,驾驶热气球飞上近12000米的高空。这趟旅程不仅打破了当时热气球航行高度的世界纪录,更为詹姆斯·格莱舍开创性的天气预报研究提供了宝贵数据。
影片《热气球飞行家》,正是从这一鼓舞人心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不过,出于戏剧效果和角色张力的考量,导演汤姆·哈伯和编剧杰克·索恩在真实历史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虚构与糅合。
在主要人物的处理上,影片把打破纪录时已53岁的詹姆斯·格莱舍降龄成一位尚未得到承认的年轻学者,而詹姆斯身边的搭档亨利·考克斯维尔,则被身上有多位同时代女性冒险家影子的虚构角色艾米莉亚取代。
与此同时,在情节设置上,为了让片中的旅程足够紧凑惊险,编导们从多段该时期的其他热气球旅程中借来险境与美景,做成一个高潮迭起的热气球飞行精彩集锦;
而穿插其间的地面世界闪回剧情,又以伪传记片的形式补全两位主角各自的困境和前情,为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创造可能。
空中冒险的段落,毫无疑问是《热气球飞行家》最值回票价的部分。风暴、低温、缺氧,各种险情挑战着主角的生理极限,也不断唤醒观众对高度和恶劣自然条件的双重恐惧。
特效加持下,当艾米莉亚奋力攀登或悬荡于高空,脚下是冰霜风雨或是在云雾里若隐若现的伦敦近郊,观众们想必也会大张着嘴在座椅边缘焦躁不安。
而在三场主要危机之间供主角们喘息的缝隙里,大自然又换上另一张柔情的脸,犒赏着打破纪录后仍不断上升的学者和冒险家。日晕、云海、蝶群、星辰,敞开的天空之门下,有最纯净的沉默和无法用数据描摹的自然之美。
或许是因为空中旅程过于惊险刺激和美轮美奂,穿插于其中的闪回段落,相比较之下就有些无聊苍白,主角们的困境设置和身边的配角支线都不乏刻意的陈词滥调,像是升空气球下一股笨重的拖拽之力。
詹姆斯得不到学界承认的困局,展现得略显轻描淡写。在那个普遍认为天气不可预测的年代里,醉心气象的詹姆斯整日遭受同僚的白眼和公开嘲笑,因此迫切需要这趟热气球旅程证明自己。他的身边,站着两位过于功能化的配角:对着天空说突兀金句的好友,和曾教会詹姆斯观星的病重父亲。
艾米莉亚的故事相对丰满些。
两年前的一次事故中,艾米莉亚的探险家丈夫为了减轻热气球负重,在她眼前坠入虚空,从此艾米莉亚怀着愧疚和思念一蹶不振。艾米莉亚的身侧,则跟着一位总在担心的姐姐,时刻提醒着艾米莉亚社会对她女性冒险家身份的质疑与不容。
但是,虽然缺乏新意,这些不可或缺的闪回仍然算是完成了剧作上的任务。有了这些背景信息,当镜头从地面转回小小吊篮中,两位主角持续攀升的选择与无惧死亡的追求才变得合理。
从艾米莉亚和詹姆斯登场开始,影片就在强调他们之间水火不容的差异性。他们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探险家,一个拘谨一个外放,他重理论,她擅实践。
然而,随着热气球渐渐上升直逼天幕,他们之间的互补与相似在星光下显露无疑。
在那个即将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科学与冒险本来就是一体两面,面对头顶同温层那片还无人抵达的新疆域,艾米莉亚和詹姆斯怀着同样热忱而纯粹的好奇心。
曾在《万物理论》中扮演霍金夫妇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和菲丽希缇·琼斯,时隔五年再聚首,在《热气球飞行家》里展现出了他人难及的自然与默契。
艾米莉亚和詹姆斯之间没有俗套的浪漫火花,却流动着动人的尊重和理解,她教会他欣赏雪花落下的自然之美,而他把笔记本和性命都信任地交予她。
但可惜的是,两位出色的演员并没有得到同等的发挥空间。虽然詹姆斯对大气科学纯粹的痴狂和缺氧的特殊身体状态,可以解释他固执又缺乏常识的部分危险举动,但在沉着能干的艾米莉亚的映衬下,詹姆斯这个角色仍然少了好几分讨喜。
在影片最重要的一场动作戏中,零下十五度的低温冻住了热气球顶部的阀门,詹姆斯失去知觉蜷缩在吊篮一角,是艾米莉亚赤着手,在万米高空,艰难顺着热气球结满冰的外层爬到顶端解救二人。
《热气球飞行家》上线之初,有许多评论质疑影片里将历史人物亨利·考克斯维尔换成一位虚构女性角色是一种讨巧又刻意的政治正确。对此,导演汤姆·哈伯曾回应,改变主角性别只是一个自然而为的创意选择。
创作剧本时,他和编剧想让主角间的关系有趣一些,又恰巧迷上了19世纪初活跃的传奇女热气球飞行家索菲·布兰查德,多方面考量下最终有了影片里这位勇敢坚毅的艾米莉亚。
因为真实事件中是飞行员亨利解决了阀门冻住的危机,到了《热气球飞行员》里,也就很自然地让艾米莉亚独享了这个高光时刻。
撇开主创们的创作意图不谈,《热气球飞行家》对两位主角的处理,让真实历史中做出英雄之举的亨利·考克斯维尔完全被排除在故事之外,也确实严重弱化了影片中的詹姆斯·格莱舍,使得两位同行的主角间出现失衡。这可能是《热气球飞行家》无法绕开的最大缺憾。
不过,当我们对天气预报和CG技术都熟悉到觉得理所当然,《热气球飞行家》这样的作品,能把我们重新变成在“猛犸号”启航点聚集的那群对大气一无所知的人们,抬头仰望两位孤独的先驱者升入空中驶向无人之境。
从此,人类智识的边界得以扩展,星辰离我们不再遥远。

适合拍成vr的
同是皇帝位+包场看的,感觉和你一样,电影一般般吧
在哪下载的?
侠盗一号菲总主演,就说眼熟
我也奇怪热气球还要什么阀门
电影里他们是人类第一次上到一万米,当时的人们对上层情况一无所知。
小雀斑穿得少是因为他为了能上升到新高度要尽量减轻负重,二是当时他认高度越接近太阳温度就会升高。
天上的部分全屏多,但是因为摄影角度关系并不会觉得腿软。
我也不理解?那时英国难道没有大鹅羽绒服买?上网从淘宝淘个绿色的军大衣和日本鬼子棉帽,总可以吧?
那上厕所不是高空抛物?
马里于斯,是你吗?
IMAX皇帝位“包场”看的,不过说实话,并没有那么惊艳的赶脚。
我的天啊,人家是科学探索,不是游玩,
不是热气球,翻译错误,应该是氢气球
mark!
现在做热气球也没带帽子风镜之类,也许我飞的比较低吧,只是看动物而已。
今年去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看完感觉女主很有魅力。
对呀,所以在家用投影看的。
确实,建议坐飞机,安全些
先mark后看看
用现代的人的知识和100多年前的人抬杠,高手!
下了还未看哦
以前的爱斯基摩人去北极估计也不买羽绒服,雪镜什么的。
坐热气球抓神奇动物???
上热气球都不带帽子 风镜 手套 明显违背实际
本地万达影院这个没上imax厅,不然我也去支持一发,只能在家投影看
最后画面中他们穿着崭新的职业装,很专业的样子,可惜没有一张正面照
前段时间在电影院看了,不错,这是我2020年看得第一场电影,哈哈哈,原获奖电影万物理论的男女主角演的,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