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硬件十二册】PCIE3.0固态能吊打PCIE4.0固态?张口就来?网上一查还真有。。。
如何才能快速换一种生活方式?参加#牛年Flag#征稿活动,征集你2021年的购物学习生活计划!>>点击查看活动详情<<本次征稿活动欢迎你的敢出敢买Flag、学习Flag以及各种生活Flag,优秀的投稿文章能获得优厚的大奖,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目标吧!
创作立场声明:拿公司采购的盘测的,给大家分享一下数据和使用体验。
一、前言
PCIE4.0协议进入大家视线也已经快三年了,许多固态厂商也纷纷推出PCIE4.0 SSD,AMD和NVIDIA新出的显卡也全都支持PCIE4.0,即便对于显卡来说,PCIE4.0并不是那么必要。
更加令人唏嘘的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有AMD的部分主板支持PCIE4.0,INTEL最新的Z490B460H410芯片组,还是仅支持PCIE3.0,令人汗颜。
就连平常跑个分,INTEL阵营的固态分数也是不敌AMD。
如果想在INTEL平台跑分好看点,就得组个RAID0,但问题来了。
INTEL主板仅仅支持INTEL的NVME固态组RAID。。。此时我也不禁一口老血吐出来。
那有什么办法,能让目前INTEL平台的存储设备跑出AMD一样的水平呢?
一开始听说西部数据一款PCIE3.0固态,能够硬刚PCIE4.0 SSD的速度,我是不信的,PCIE3.0凭什么和PCIE4.0打?
直到我看到公司最近又采购了这张WD_BLACK AN1500 1TB,我才幡然醒悟。
原来一直都是我在云啊!!!
二、产品包装以及外观介绍
测试机会又到手了,自然是要测试一波。
这块固态虽然是PCIE3,但它不像平常的M.2 Nmve固态一样只有四条PCIE通道,而是使用两块Nvme SSD,直接在卡里组了一个RAID 0,所以它的传输规格为PCIE3.0X8,理论数据吞吐量为7.877GB/S,等效PCIE4.0 X4。
产品的包装也是极其拉风,纯黑色的风格符合WD_BLACK一贯的高冷游戏范,但是这次还增加了一些彩色的点缀--没错!WD_BLACK也有RGB啦。至于上机效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产品本体酷似一张声卡,就论颜值,在众多PCIE设备中,他绝对是最靓最酷的仔。
外壳都是金属材质,采用金属喷漆工艺,拿在手里沉甸甸,这散热有多给力,就无需多言了吧。
正面白字印着WD_BLACK LOGO以及型号,反面则是部分产品参数和环保标志。
SSD接口采用PCIEX8接口,兼容目前所有的PCIE显卡插槽。
上面一排白条则是自带的RGB模块。对的,万物皆可RGB!
接下来,我们开始测试吧。
三、喜闻乐见测试环节
1、平台介绍以及SSD详细参数
测试使用的平台如下,主板采用ROG Z490-A,CPU为10700K。
按下开机键的一瞬间,的确有被惊艳到。
开机打开设备管理器,可以看到已经能认到这块SSD了,实际可用容量有930GB。
打开CrystalDiskinfo查看硬盘具体信息,传输模式为PCIe3.0 X 8,标准为NVMe1.3,支持SMART功能,但是由于是RAID,CDI还无法检测出读写总量、通电次数与通电时间。
2、空盘极限速度测试 以及填盘掉速测试
接下来要空盘进行极限速度理论测试。
首先是CrystalDiskMark 8.0,测试数据如下。
顺序读达到6862MB/S,写达到4443MB/S。
4K方面读写分别为54MB/S和191MB/S。
这速度能吊打第一批PCIE4.0 SSD了,比如PS5016-E16,这没毛病吧值友们!
接下来是TxBench,测出的结果和CrystalDiskMark 大差不差。
ATTO方面,文件大小设置1GB,对1MB以上文件进行处理时,就已达到标称速度。
AS SSD方面,1GB文件基准测试和10GB文件基准测试的结果分别如下。
10GB相较于1GB仅衰减了700多分。
然后就是喜闻乐见的填盘环节,填盘至剩余空间剩余一半时。
CDM跑分还算坚挺,4K读写保持如初,顺序读写分别下降到6364MB/S和4254MB/S。
AS SSD半盘1GB得分也是依旧坚挺。
10GB的分数衰减了800分左右,为5715分。不过主要数据:顺序读写和4K基本不变,所以没啥影响。
继续填盘至剩余100GB左右,CDM跑分还是铁打不动,变化不大。
AS SSD的1GB和10GB数据跑分结果如下。
结果依旧和空盘、半盘时AS SSD的得分相差无几。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块SSD无论在剩余多少空间的时候,移动十几个GB数据时,都不会发生明显的掉速现象。AS SSD分数不随着剩余容量变小而衰减,足矣证明这块盘的强悍。
这时候有人会问了,既然这块盘是内置两块盘组的RAID0 ,那么有没有高速缓存这个说法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
现在就是高速缓存测试环节与缓外直写现形环节。
3、高速缓存以及缓外直写测试
空盘HD TUNE测试数据如下,文件大小200GB,数据模式混合。
空盘状态下大概是有17GB的高速缓存,用完之后进行缓外直写,速度足有1750MB/S左右 ,这个还是另我非常惊喜的。读取速度前110GB左右能够保持满速,后来不知何故降到1300MB/S左右,应该和RAID策略有关系,对实际体验来说影响不大。整体固件算法依然是西部数据的风格,比较保守。
半盘HD TUNE测试数据如下,文件大小250GB,数据模式混合。
速度曲线整体和空盘时前100GB差不多。
还剩100GB的时候,HD TUNE 50GB文件基准测试数据如下。
我发现最后缓外速度甚至一度逼近2000MB/S,虽然目前不清楚RAID0算法和缓外直写的换算关系,就把它当做一块SSD来说,性能已经是一骑绝乘!
4、增值服务---软体简单体验
接下来是软件体验,西部数据SSD DashBoard作为增值服务可以用来监控硬盘的状态,测试性能以及更新固件之类的,而且对于旗下不同的硬盘西部数据也会制定不同的UI与服务。还是非常实用的。
特别是对于AN1500,特别添加了RGB功能,里面自带了很多种灯效,满足RGB增加“性能”的条件。
当然也可以连接主板的软体,进行灯光同步,目前支持ASUS、MSI、GIGABYTE,就拿ROG来说,配合AURA设置不同的等效,效果的确非常拉风。
四、真的不是恰饭广告的客观总结
到这里这块SSD的测试就结束了,综合来说这块SSD性能的确是达到了我预期的性能。而且对于我这种ATX主板用户来说,无需占用M.2插槽就能使用,的确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就算有些特别老、没有M.2接口的老主板,只要你有第二条显卡插槽,也能够进行兼容。
如果觉得1TB太小,AN1500还有2TB、4TB容量可供选择,同样提供五年质保,按照西部数据的体量,一般也是只换不修。
所以说,如果你主版上插满了M.2硬盘还是不够用,又不想使用SATA接口的SSD,且多一个支持PCIE3.0X8的显卡插槽的话,完全可以选择AN1500,再次拓展你的存储空间。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心爱主机的颜值,何乐而不为呢?
说了这么多,这又不是我的盘,我好酸哪!!!

西数自家黑盘SN750缓外就1500M/s了,组个raid缓外才2000,效果有限啊
SM961不便宜坑还多,不如亚马逊1800全新的970Pro
吊打5000M/S的残废还行,
和满速7000M/S的 PK一下???
只换不修,那些坏盘嘛去了
1t 2000多呢 豪
缓存速度确实两者一样,但缓外速度貌似还是这3.0*8比较强啊,买两根2t的970evo plus怼上去缓外速度就6600啦
固态坏的几率低,两三个盘组阵列很正常。数据火葬场说的是好几个机械盘组raid0那情况呢
三段式的写入速度大概率是算盘模拟SLC策略
傲腾请求出战
一骑绝尘?
这4k读取,有点尬。。。
我选择905p,这货大坑,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3.0的983zet和905P不香么,要便宜还有PM1725B。要搞阵列还是RAID卡加U2盘比较靠谱
实际还是4k读使用场景最多
你是要把我笑死好继承我的花呗吗?
买了12t
好盘啊 就是价格估计得挺高了 企业级用户用的东西吧
拿个X8的跟X4的gen4比,不厚道
顺序读写pcie 3的固态都有3GB/S的速度了,啥游戏要这么高的顺序读取速度,有这速度都够直接把游戏全部缓存到内存里了。就算100个盘组阵列,该卡还得卡,4K随机就50mb/s,而且延迟巨高影响帧生成时间。你试试用个4K随机读取超过200mb/s的固态,保证打游戏一点不卡
那不是更需要4K随机速度么。PCIE 4的固态除了拷大文件和别的pcie 3固态你用的出区别么。
你这没可比性吧
3.0x8。。。。人家4.0x4就可以。
3.0x8硬打4.0x4
我选SM961
不是为了拷贝大文件,是为了保证软件运行速度和文件读写速度,你没见过硬盘占用100%,cpu基本没动的游戏体验吧。
然而我选择PM981A
4K读取一点没变。正常人谁天天拷大文件
是啊,我十年前就组了raid0,把拉锁丢了,到现在还没拼起来……
算了吧.阵列火葬场
多少钱没说啊
主力机也是I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