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它就会被拒赔?择优理赔是什么意思?速看!
创作立场声明:专注保险产品测评,坚持客观中立
大家好,我是未雨姐~
如果你在纠结,重疾新规前后到底哪种理赔门槛低,这篇文章一定要看!
现在有一类产品可以让你放下纠结,那就是:具有择优理赔政策的旧定义重疾险。
择优理赔是什么意思?
简单理解就一句话:新旧定义哪个宽松按哪个赔。
今天,和你们分享一起择优理赔案例。
择优理赔案例
前段时间,信泰保险公司受理了一例脑中风后遗症申请重疾险理赔的案件。
2018年10月,投保人为老公姜先生投保信泰家某款旧定义重疾险,保额30万。
2020年5月,姜先生因突发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住院检查,头颅CT显示 “右侧基底节区梗死灶”,出院诊断急性脑梗死,出院时呈左侧偏瘫状态。
2020年12月,姜先生经康复治疗后,医院检查明确为“左侧中枢性面瘫、 左上肢肌二级、左手萎缩畸形、左下肢肌力三级”。
2020年12月, 申请脑中风后遗症理赔。
根据旧定义重疾险,姜先生体征是暂不完全符合脑中风后遗症申请条件的。
但是,按照新定义重疾险中对于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的定义,姜先生情况明确符合重疾标准。
依据择优理赔政策,信泰保险按新定义重疾险定义,正常赔付重疾保险金30万,同时豁免后续保费179,010元。
当天下午,30万理赔金转到客户账户中。
新旧定义区别
那择优理赔是什么意思?
重疾险新旧定义对脑中风后遗症定义,究竟有何区别呢?
旧定义要求:
新定义要求:
其中“一肢(含)以上肢体肌力2级(含)以下”这一点,姜先生是“左上肢肌2级”完全符合。
所以,按照择优理赔政策,新定义对姜先生更有利,按照新定义赔。
从这起择优理赔案例中,可以看出3个问题:
1.新旧定义在理赔标准上一定有差异
从脑中风后遗症定义变化来看,理赔标准有明显变化。
有些变宽松,有些变规范。
这也是择优理赔政策的价值所在。
2.现在是买重疾险的最好时刻
我们无法控制什么时候生病、生什么病。
可能保险公司也没想到,择优理赔政策刚推出,就出现真实案例。
很多人不知道择优理赔是什么意思,但择优理赔政策一定会帮助越来越多的人。
因为择优理赔政策的存在,现在可以说是买重疾险的最好时刻。
如果再选上性价比高的产品,甚至可以选到历史巅峰。
3.一定要尽早做好保障
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这起案例。
除了30万理赔金,保险公司还豁免了179,010元。
姜先生家是2018年投保,到2020年申请理赔时,一共交了3期保费。
重疾险一般是20年或30年缴费,那么豁免掉的就是17期或27期保费。
根据推算,大概是30岁男性,保30万,交30年。
不讨论择优理赔是什么意思,但30岁,正是家庭责任最重的年纪,就发生脑中风,真的太遗憾。
完全不敢细想,家人会承受多重的压力。
之前分析的2020年理赔数据分析也表明,31-40岁重疾赔付最高。
所以,提前、尽早为自己和家人配置好保障,万分重要!
有没有择优理赔政策重要吗?
既然择优理赔政策的优势如此大,如果有的保险公司未发布择优理赔政策,怎么办?
先看下《保险法》第19条:
简单解释就是,选择哪种方式治疗是我的权利,保险公司不能限制被保险人合理治疗方式。
再看看《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23条:
简单说,如果是根据现行医学诊断标准确诊的疾病,保险公司不能因为我没有按照合同约定为由拒赔。
旧定义中冠状动脉搭桥术必须实施开胸手术,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发展,现在只需切开心包即可完成手术。
从医学角度来看,相比开胸手术,切开心包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患者更有利。
如果保险公司以“没有实施开胸手术”拒赔,在医学发展、法律层面都是站不住脚的,打官司保险公司一定败诉。
择优理赔政策不是噱头,也不是销售手段,更多的是保险公司对我们消费者的重视,减少我们对于新旧定义交替期间的担忧。
如果现在这个时间,保险公司未推出择优理赔政策,根据《保险法》和《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我们还是可以争取到自己应得的权益!
说实话,择优理赔政策是保险公司的本分,不值得骄傲,也不值得吹嘘。
但择优理赔政策的推出,却能最大程度的表达保险公司的诚意,能抚慰人心。
不管择优理赔是什么意思,但我们买保险的初心,就是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为了有勇气面对未知的风险。
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