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2)
五、明永乐甜白釉暗刻龙纹碗
此碗高约10.3厘米,口径达16.7厘米,造型优雅大方,线条流畅自然,整体呈现出纯净无瑕的白色调,犹如羊脂般温润细腻,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碗身上通过暗刻手法表现出了精细的龙纹图案,线条流畅自然,充满了韵律美。这种设计不仅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对于自然美和简洁美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局面。
![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2)](https://qnam.smzdm.com/202501/22/67909ac9db48d3529.jpg_e1080.jpg)
六、五代十国吴越国鎏金纯银阿育王塔
五代十国吴越国鎏金纯银阿育王塔,出土于雷峰塔地宫,高35.6厘米,基座边长12.5厘米。塔身镂刻清晰,四面都刻有佛本生故事,每一面都不相同。此塔内部据说还藏有金棺和“佛螺髻发”,但由于至今尚未打开,内部实际状况仍不得而知。这座塔不仅是吴越国金银器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研究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2)](https://qnam.smzdm.com/202501/22/67909ac92e09c3529.jpg_e1080.jpg)
七、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元代赵孟頫创作的《鹊华秋色图》是一幅绢本设色画,画面构图严谨,层次分明,用笔细腻入微,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绘画功力。特别是那些生动逼真的山水形象,仿佛跃然纸上,呼之欲出。《鹊华秋色图》不仅是赵孟頫个人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元代宫廷绘画风格及其审美取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曾被乾隆皇帝收藏,并题诗赞誉,足见其艺术价值之高。
![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2)](https://qnam.smzdm.com/202501/22/67909ac96d1c53529.jpg_e1080.jpg)
八、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描绘了富春江畔的山水景色,笔墨流畅,意境深远。然而,由于明朝时期流行焚画殉葬,富春山居图被烧成两段,最开头部分被烧毁,现存的前半段名为《剩山图卷》,藏于浙江博物馆;后半段名为《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尽管《剩山图》只是原作的一部分,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依然不可估量。
![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2)](https://am.zdmimg.com/202501/22/67909ac99ccaf3529.jpg_e1080.jpg)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