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满速PCIe 5.0无缓SSD终问世:海康存储C5000 2TB专业向评测
前言
大家好,我是爱玩SSD的飘雷。
当我们回顾PCIe 4.0固态硬盘的黄金时代,海康存储凭借C4000系列首发了联芸MAP1602主控与长江存储232L X3-9070颗粒的组合,一度在存储领域引发了地震。

而这套无缓高性能的创新硬件方案也撕开了一道技术突破口,凭借极为优秀的性价比表现暴打了许多国外产品,使得国产SSD真正在国内消费级市场站稳了脚跟。
而如今,随着DeepSeek引发的全球AI浪潮,SSD也恰如其分正式迈入全新的PCIe 5.0时代。
当AI算力逐渐下沉至终端设备,存储系统的响应速度已成为制约生产力跃迁的关键隘口。
无论是超大规模训练集的数据吞吐、多任务并发运算中的实时读写,还是边缘侧推理引擎对低时延IOPS的严苛需求,存储设备的性能都直接与运算效率挂钩。

在这场AI革命中,消费级SSD的峰值速度已不再只是跑分榜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开发者构建本地化大模型、极客玩家部署实时渲染管线时不可或缺的底层基建。

在此背景下,海康存储再次推出了首款PCIe 5.0满速无缓SSD——C5000,凭借同样创新的方案和优秀的性价比,又开启了一场国产存储技术的进阶之战,而或许这就是揭开PCIe 5.0时代平民化序幕的关键一役。
那么海康存储C5000能否和它的前辈一样重新定义无缓SSD,甚至挑战传统有缓旗舰的统治地位?

又是否能一扫群联E26等初代PCIe 5.0主控给玩家们造成的高温刻板印象?

今天咱们就按照惯例,从技术角度对C5000进行一系列深入的测试,尽量全面地为大家展示这款SSD的各项性能表现,也希望本期的测试报告能为大家的选购过程提供一些参考。

产品解析
海康存储C5000目前提供了1TB、2TB和4TB三种容量版本,从标称参数来看,最高顺序读写速度分别达到了14800 MB/s和13200 MB/s,几乎可以完全跑满PCIe 5.0 x4通道的带宽上限。
另外在最大随机读写性能方面也分别达到了2000K和1500K IOPS,仅从纸面参数上来看,已经贴近了致态TiPro9000、三星9100 Pro等PCIe 5.0旗舰SSD产品。

而质保方面海康存储一向非常良心,以我手头这款海康存储C5000 2TB版本为例,提供了5年/1900 TBW的标准,比其他原厂SSD 2TB/1200TBW的标准高一大截,而且还支持个人送保,基本算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保修政策之一。
包装方面,海康存储C5000和我之前入手过的C4000类似,也用了硬质纸壳的包装,黑紫配色比当年的蓝黑配色显得更漂亮了。

同海康存储C4000发布时一样,这次的C5000也分为有/无散热器两种版本,像我手上这一条,因为包装中附带了散热器,所以NAND颗粒和主控都直接裸露,方便与散热器直触加强散热效果。而无散热器版本则会标配石墨烯散热贴用来扩大散热面积。

附件方面,包装盒里附赠了3张散热器用的导热垫,以及用来安装SSD的螺丝刀和M.2槽位固定螺丝。

说起来,海康这次送的SSD散热器倒是挺让人惊喜,正面做了棱角分明的切面设计,白色漆面配合LOGO处的透明亚克力,整体观感非常精致,比市面上很多售价不菲的散热器产品都要漂亮得多。

大家从这个散热器尾部的线缆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一款主动式散热器,我透过缝隙看了一下,有两个小风扇藏在散热片内部向下吹风,然后空气会流经内部的沟槽,再从两侧处吹出。

这里剧透一下,其实我用热电偶温度计实际测试过了,海康存储C5000这款SSD虽然是PCIe 5.0满速带宽,但功耗和发热控制得相当优秀,即便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仅用被动散热片也能稳稳压住,所以不用主动散热也没啥问题。

由于海康没有在SSD正面粘贴散热贴纸,所以我们能非常清晰地看到海康存储C5000的PCB布局:
所有元器件都布置在正面,通过4枚NAND颗粒组成了2TB容量,并且没有搭载独立的DRAM颗粒,确实是DRAM-Less无缓方案。

保修标签则贴在了C5000的底部,这里标注了SSD的具体参数和序列号等信息,撕毁将导致失去质保资格。

在之前的多篇文章中咱们都讨论过,对于消费级领域来说,搭配DRAM颗粒的DRAM-Based有缓SSD,其实在大多数实际场景中发挥不出理论上的性能优势。

像致态TiPro9000、佰维X570 Pro、三星9100 Pro之类的旗舰产品采用有缓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的是存储厂商为了展示自家技术实力而研发,换句话说就是作为当家门面来秀肌肉用的,并且由于相对高昂的售价,就销量来说其实远不如各家次旗舰的无缓型号。
而采用DRAM-Less无缓设计的SSD,可以在中轻度负载体验几乎不变的情况下,降低15%以上的物料成本,同时还能大幅度减少SSD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耗和发热,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性价比高得多的选择。
像PCIe 4.0时代,以致态TiPlus7100、海康C4000、DK4000为代表的一大批联芸MAP1602方案无缓SSD,就凭借极为优秀的性能表现,在国内存储市场获得极高认可。

而到了2025年,联芸推出的MAP1806无缓主控延续了这个优良传统,依然由海康存储首发,还是熟悉的剧情,拉开了PCIe 5.0满速无缓SSD领域群雄争霸的序幕。
联芸MAP1806主控采用了俗称铁盖包胶的LID封装,虽然说实话不如镀镍封装的芯片帅,不过成本确实是进一步降低了,散热效果也比直接灌胶封装更强。

与上一代的联芸MAP1602一样,MAP1806采用了4个ARM R5核心,只是这次将频率拉升到了1GHz。与竞品相比,联芸一贯倾向于给到主控更多的处理器核心——作为对比,慧荣2268XT就只有2个AMR R8核心,最新的SM2508也只是有4个ARM R8核心而已。

而在性能方面,联芸MAP1806也有了很大升级,由MAP1602的4通道4CE升级为8通道4CE设计,NAND接口速率支持3600MT/s,顺序读取速度最高可以达到14800 MB/s,顺序写入速度最高为 14200MB/s。
接下来,我们来通电上机,首先通过CrystalDiskInfo查看海康存储C5000的S.M.A.R.T信息,可见其支持NVMe 2.0协议标准,并且没有预留二级OP,所以可用容量为足容的2048.4 GB(10进制)。

需要说明的是,我手头这块C5000的固件为MAP1806的初版固件,难免有不成熟的地方,按经验,后续应当会通过固件更新来进一步提升性能。
在S.M.A.R.T信息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海康存储C5000实际只提供了1个温度传感器,并且温度墙设置出乎意外地比较激进,分别是90℃和95℃。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我在文章末尾也对它的实际温度表现进行了实测,实际是很凉快的。

由于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关系,海康存储C5000 2TB在Windows中的实际可用容量为1907.71GB,这并非是厂家虚标,几乎所有消费级固态硬盘都是如此,具体的换算关系可以翻阅我之前文章中的介绍。

基础性能测试
本次测试使用的测试平台配置如下:
CPU:Intel i9-14900K
主板:AORUS Z790 XTREME X
内存:阿斯加特 女武神II DDR5-8000 16GB x2
系统盘:Intel傲腾900P 480GB
对拷盘:致态TiPro9000 4TB
系统:Windows 11专业版 23H2、Ubuntu 24.04 LTS
1.CrystalDiskMark
大部分SSD厂商也是通过CrystalDiskMark来测试标称参数的,这款软件能够非常直观的展示SSD在SLC缓内的读写性能表现,也是广大SSD爱好者最常用的硬盘测试软件之一。
在对海康存储C5000进行格式化后,使用CrystalDiskMark测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海康存储C5000 2TB顺序读取速度为14204 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2703 MB/s。虽然由于Intel处理器256字节MPS的关系,无法和AMD平台一样测出14800 MB/s的标称参数,不过这个读取速度也已经达到了我这套测试平台的带宽上限。
现在可以肯定地说,海康存储C5000就是全球首款量产的PCIe 5.0 x4满速无缓方案SSD。
同时可以看到,这款SSD的最大4K随机读取性能为1937K IOPS,接近官方标称参数,基本算是在误差之内;而最大4K随机写入性能达到1595K IOPS,则比厂商的标称性能更强。

不过我发现个问题,MAP1806初版固件的调校方向,看起来好像是更偏向于多队列下的读取性能?海康存储C5000在Q32T16下的随机读写性能都和致态TiPro9000齐平了,而Q1T1 4K下的随机读取速度反倒要比MAP1602有所下降。
初步感觉这应该是固件调试的倾向性导致的,更像是针对AI部署进行特攻调校,将重点放到了深队列下的高随机和高并发性能。
考虑到还是会有很多用户买来海康存储C5000用于普通工作和游戏娱乐,所以后续可能会通过在线更新固件的方式进行解决,提升性能。
不过不管如何,大家也不用担心,这毕竟只是SLC缓内的理论性能,真正剔除SLC Cache后的性能表现,接下来我们还会完整测试。
2.FastCopy大文件拷贝速度展示
众所周知,Windows资源管理器性能非常拉胯,在我们在直接进行复制粘贴时,速度上限会被卡在4.5GB/s左右。这样的表现不仅发挥不出PCIe 5.0 SSD的实力,实际就连PCIe4.0 SSD都会被它影响,只能说近年来微软产品中都透着一股子沟槽的咖喱味,属实让人上头。
所以我自己是建议大家入手PCIe5.0 SSD后,在需要转移大容量文件时,最好采用Fastcopy之类的软件来提高效率。
这里我们使用不可压缩的100GB伪随机数测试文件,在海康存储C5000 2TB和致态TiPro9000 4TB之间进行对拷操作,并在这个过程中记录下使用时长和平均带宽。

可以看到,海康存储C5000 2TB在Fastcopy的辅助下,实际写入文件的速度能达到8821 MB/s,读取速度更是能达到9988 MB/s,这已经比PCIe 4.0 SSD的多队列极限速度还要快了,对于经常有高负载文件拷贝场景的朋友来说,升级PCIe 5.0 SSD确实有实际意义。
3.PCMARK 10系统盘基准测试
很多朋友很关注将SSD作为系统盘时的使用表现,但是实际这个关于是否流畅的体验很难用语言描述,毕竟主观感受真的没有量化数据来得清晰。

所以这里我们使用PCMark10的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功能,来对SSD实现量化评估。这项测试包含23项测试场景,每个场景都会运行三次,通过对来自常用应用程序和常见任务的相关实际硬盘轨迹跟踪,全面反映现在最新存储设备的性能。

在这项测试中,海康存储C5000 2TB取得了4632分,超过了之前我测试过的所有PCIe 4.0 SSD。

不过有一说一,海康存储C5000并没有达到我预想中的5000-6000分水准,结合后面的其他测试项目,只能猜测目前MAP1806的初版固件似乎没有像1602一样更倾向于优化低队列读写,而是将调校重点转向了AI等生产力领域要用到的深队列并发读写上。
4.3DMark存储基准测试
如果说PCMARK 10的完整系统盘测试是从系统盘角度来衡量SSD的性能表现,那3DMark的存储基准测试则更加注重SSD的读取性能,从游戏盘性能的角度对SSD进行性能评估。

3DMark同样通过回放脚本来模拟游戏加载、安装包复制、游戏录像等操作,从过程中中衡量存储设备对游戏体验的影响,对游戏玩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FOB状态下,海康存储C5000 2TB的得分达到了5085分,反倒比PCMark 10的得分更高些。不过个人感觉这个分数应该也还是有较大的进步余地,只要低队列读取性能堆上来,那涨分幅度会非常明显。

5.游戏载入时长测试
接下来还是从实际的游戏载入场景来看看它的表现吧。
为了量化变量,这里使用最终幻想14 7.0的官方Benchmark程序,在测试过后会生成日志文件,记录下SSD在5个测试场景中总的加载耗时。

为了排除SLC Cache造成的误差变量,在测试过程中会在Benchmark程序复制到海康存储C5000后,将SSD的剩余空间全盘填满,以强迫SLC Cache将刚写入的Benchmark程序释放到到TLC区域内。
最终的测试结果如下,海康存储C5000 2TB的加载总耗时为5.945秒,这倒是真的出乎我意料了,比我测试过的其他SSD都要快,甚至超过了此前排名第一的致态TiPro9000 4TB。

6.DirectStorage功能测试
3DMARK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存储基准测试外,还在24年12月全新发布了DirectStorage功能测试模块,这项测试可以模拟DirectStorage实施的近乎最佳情况,为我们展示启用DirectStorage功能后,高速SSD能发挥出的满血实力。

DirectStorage是一项由微软开发的技术,目的在于优化游戏和其他应用程序的数据加载性能,特别是在使用高速NVMe SSD存储设备时,效果更加明显。其核心优势在于,使用该技术能够让显卡绕过CPU,直接与SSD进行数据交换,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SSD的多队列读取性能,减少操作系统层面的开销,实现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和IOPS。

DirectStorage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可以使得游戏过程中能够更快地从SSD加载大量数据,减少加载时间和屏幕等待时间,提升游戏的响应速度和整体体验,所以说这是最适合发挥PCIe 5.0 SSD超高读取性能的技术之一了。像《瑞奇与叮当》,就是凭借了DirectStorage技术,来实现各个绚丽场景的无缝切换。

DMARK的DirectStorage功能测试包含9个测试子项,涵盖了DirectStorage功能关闭、开启、开启+GPU解压缩三种场景,每个场景中都会分别测试从SSD读取到内存、从内存读取到显存、从SSD直接读取到显存等数据传输路径的速率。

在测试结束后,DirectStorage功能测试会显示该功能开启后,读取带宽提升的百分比程度。比如在我这套硬件平台上,海康存储C5000 2TB最高能实现194.1%的带宽提升。

分析实际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到,在未启用DirectStorage功能的情况下,SSD加载数据至显卡时,带宽为7.80 GB/s,这已经超过了PCIe 4.0 SSD全速读取的上限;

而启用该功能后,即便不采用GDeflate压缩,带宽也能增加至11.41 GB/s,而在GDeflate压缩后,带宽还能一步到位暴涨至22.95 GB/s,只比致态TiPro9000 4TB 23.47 GB/s的速度略微慢了一点点而已。

7.SpecWorkStation 3.1
SPEC Workstation 3.1是一款衡量专业工作站性能的综合测试软件,其测试多针对于专业性极强的程序,包括大量文件的解压缩、生命科学运算的脚本回放和影视编辑软件的脚本回放等等,其测试特点是负载很大,对SSD混合读写性能要求也很高。

考虑到海康存储C5000毕竟是一款PCIe 5.0满速SSD,估计会有不少用户买来用在高端工作站里使用,所以这里还是来测测它的表现吧。
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海康存储C5000 2TB在SPEC Workstation 3.1中取得了41.19分的总成绩。

虽然得益于DRAM-Based架构,致态TiPro9000等昂贵的旗舰SSD在这类专业测试中成绩会比DRAM-Less无缓盘更好,但这C5000的得分已经是我测试过的无缓SSD里的最佳水平了,相较于MAP1602方案普遍不到30分的成绩,提升更是明显。
再者说,购买无缓SSD的用户大多会更注重性价比和温度表现,咱们平时以游戏和办公为主的话,其实也很难遇到如此高的负载要求。
专业向深入测试
1.全盘读写曲线分析
为了深入探索海康存储C5000的SLC缓存方案,这里我们对其进行RAW格式下的全盘范围顺序读写测试(128KB,Q32T1),并以曲线图的形式为大家展示。从下图中可以看到,海康存储C5000的顺序读取线条十分平稳,平均读取速度为13534 MiB/s。

在顺序写入方面,海康存储C5000与C4000趋势一致,表现为常见的三段式结构,是经典的动态SLC缓存处理方案,既能保证充裕的SLC Cache空间,适合大容量数据集中写入的操作,又能有效减少频繁GC带来的写放大效应。

空盘状态下,海康存储C5000 2TB的SLC Cache容量为310 GiB左右,缓内平均写入速度在12110 MiB/s左右。从容量推算,此时SSD调用了一半的剩余空间,并以1:3的比例模拟SLC缓存,也即是我们俗称的“半盘模拟”。
在SLC缓存写满后,海康存储C5000 2TB立刻进入第二段TLC直写阶段,并且此时的直写速度达到了平均3043 MiB/s左右,这不仅远超一众PCIe 4.0 SSD,而且还吊打了三星9100 Pro 2TB,就算与致态TiPro9000 2TB相比也相差不远了。

当TLC区域用光后,海康存储C5000 2TB进入第三段GC回收阶段,此时SSD面临WriteBack速度惩罚,要一边将SLC缓存中的数据重新释放至TLC状态,一边还要兼顾新数据的写入,所以写入性能下降至最低谷,这是很正常的事。
在这一阶段,海康存储C5000 2TB的平均速度为1287 MiB/s左右,虽然也比PCIe 4.0 SSD更高,不过优势就没那么大了。
2.长时间顺序写入测试
在全盘写入测试过程中,根据经验,其实已经可以初步判断海康存储C5000在写入曲线的第二段即为TLC直写阶段。
不过出于严谨性考虑,我又在Linux环境中,使用FIO对其进行了两倍于全盘容量的128K Q32T1顺序写入,以观察SLC缓存完成释放后,再次进入TLC直写阶段后的速度,并记录写入曲线如下: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首先可以看到海康存储C5000 2TB的GC速度非常快,即便在持续不断的写入过程中,也仅用约430秒便完成回收,并且恢复到3040 MiB/s左右的TLC直写速度,很好很强大。
3.SLC缓外4K随机读取性能
关于SLC Cache缓外随机读取性能的重要性,在我之前的测评报告中几乎每篇都会提及。
简单来说,SSD的低队列、小粒度随机存取性能,是影响我们日常使用电脑时是否流畅的关键指标之一,比如我们在进行开机、打开软件、加载图片缩略图等操作时,都会用到这项性能。
虽然SSD的真实使用场景是包含了各种粒度、各种队列、各种读写比例混杂的复杂流程,但从4KB小粒度随机读写的性能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对SSD进行初步的评估。
我们使用CrystalDiskMark、TxBench等测试软件时,软件在进行测试前,会先向消费级SSD的SLC Cache中写入一个测试用的文件,然后在这个测试文件的容量范围内进行一系列读写操作。这也即是说,使用此类软件对这个测试文件进行随机读写测试时,实际是在SLC Cache中内进行的。
由于SLC Cache机制会对保存其中的数据提供更加精简、准确的FTL映射,这也意味着使用CDM这些软件测试时,SSD的随机读写性能都会被显著加强,虽然成绩很好看,但其实不够准确。
所以实际上,我们日常使用电脑时,打开软件或者加载游戏等操作,所访问的基本都是已经被挪出SLC Cache外区域内的数据,像CrystalDiskMark这类软件的测试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的实际使用场景。

这里为了保证测试前SSD排除SLC Cache影响,先以128KB QD32顺序写入填盘1遍后,再对海康存储C5000 2TB进行了15分钟的Q1T1 4K随机读取测试,最终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SLC缓外4K随机读取速度曲线。

经过测试,海康存储C5000 2TB的缓外直读4K随机读取速度在26.53 MiB/s左右,估计联芸对MAP1806的调校重心不在低队列,这个表现和MAP1602很相似。
4.FOB状态混合随机读写
为了观察SSD在最佳工况下的性能发挥,我在Ubuntu 24.04中,使用FIO 3.36又对海康存储C5000 2TB进行了一遍更加完整的,不同队列深度、不同混合读写方案下的测试。
在测试前,会确保SSD均处于FOB状态,并且测试流程中未排除SLC Cache影响,这也意味着测试结果会受到SLC Cache的加强,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衡量SSD的性能上限。
将相关测试结果整理成下图的表格,这样以后与其他SSD横向对比就比较轻松了。


而从FOB状态下的低队列测试结果来看,更能明显感觉出来MAP1806的初版固件调校倾向性,它的低队列读取性能没有达到我预想中的水平,个人猜测这可能与主控的处理器核心数量更多有关系——
毕竟MAP1806有着比同类竞品更多的4个ARM R5核心,核心数量多的优势在于,并发工作时更有利于处理深队列、高负载的随机读写任务,比如在CDM测试中Q32T16下2000K IOPS的成绩就堪称亮眼。
但主控内部核心越多,同时也意味着内部数据链路越长,可能导致延迟更大,进而影响低队列下的性能发挥,例如许多企业级SSD,就在深队列下才开始真正发力。
所以说对于主控固件的调校是一个零和博弈的过程,无法做到低队列与高队列同时兼顾,不能既要又要,这就要就看厂商的调校优化倾向了。找业内朋友打听了一下,联芸方面可能很快就会推出新版的固件了,届时咱们再来测试对比一下。
温度测试
根据我自己测试TiPro9000和三星9100 Pro的经验,当进行全盘顺序写入测试时,SSD的温度会明显比全盘顺序读取时高,所以这里我们也采用了负载最大的QD32 128K全盘顺序写入项目来对海康存储C5000进行测试。
首先来尝试一下这款SSD在被动散热状态下的温度表现,要是这都能轻松压住发热,那也就没必要测试附赠的主动散热器了,效果肯定要比被动散热更好。
这里我给它装上了某宝8块钱购入的被动散热片,然后在没有主动气流散热的情况下,装上开放式机架,对其进行了几项温度测试,测试期间的室温基本保持在20.7 ℃左右。
与之前不同,本期咱们专门采购了新设备!不仅要记录SSD温度传感器读数,而且还会将开普森KPS-02热电偶温度计的贴片式探头放到主控和NAND表面,记录下整个测试过程中二者的最高温度。

为了避免探头上的醋酸胶带影响芯片散热,尽量为大家呈现真实数据,所以这里把胶带给直接撕了,采用探头直触芯片表面的方式,用被动散热片将探头给直接压住固定:

在全盘顺序写入测试后,将记录到的写入速度和SSD传感器回传温度汇总成图表,可以看到在全过程中写入曲线都很正常,没有发生意外降速,并且SSD温度传感器显示,全过程的最高温度为45℃:

而通过热电偶温度计的记录,整个测试过程中主控的最高温度为68.8℃,NAND颗粒表面最高温度为58.2℃(照片中的结果不太准,是因为我测试途中手贱摁错了一下,重新记录的结果比之前看到的MAX温度低了点儿)。

二者相结合,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坏消息是,海康存储C5000 2TB温度传感器回传数据不太准,估计应当是个加权值,尚不能代表真实的主控/颗粒温度;
好消息是,联芸MAP1806主控真的极其凉快,如此高负载的情况下全程都没超过70℃,甚至在性能翻倍的情况下远比MAP1602凉快得多,令人惊叹。
联芸MAP1806的温度表现甚至和台积电6nm制程的慧荣SM2508都不遑多让,这说明其在低功耗方面的调校做得相当哇塞,值得点赞。
总结
从C4000到C5000,海康存储再一次用实力证明,国产无缓方案不仅能打,甚至能打得比有缓旗舰更漂亮。

联芸MAP1806主控在PCIe 5.0赛道交出的首份答卷堪称惊艳——14800 MB/s满血读速、3000 MB/s直写速度、6.5W超低功耗、68℃主控烤机温度,再加上同级别最低的售价,硬生生把隔壁群联E26按在地上摩擦。

当然,客观来讲,MAP1806的初版固件确实存在一些调校倾向上的小问题,但参考C4000当年通过固件迭代逆袭的历史,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后续固件更新能让C5000彻底解锁六边形战士的潜力。

毕竟谁能拒绝一块跑分炸裂、温度凉快、质保给力,甚至还附赠散热器的真香盘呢?
如果说PCIe 4.0时代是国产SSD的突围战,那C5000的登场无疑吹响了PCIe 5.0平民化的冲锋号。对于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实用党,或是想尝鲜PCIe 5.0满速的极客玩家,这款产品基本已经提前预定了年度好盘的席位。
——至于那些动辄两千大洋的E26方案初代旗舰?
只能说时代变了,大人。

周日不上班
校验提示文案
楼兰乱
校验提示文案
楼兰乱
校验提示文案
周日不上班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