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18层,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不低于75%
据住建部网站29日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就《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提到,限制县城居住建筑高度。县城居住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加强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
此外,意见中还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县城新建建筑要普遍达到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鼓励发展星级绿色建筑。加快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不断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
推进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和功能提升。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推行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提升县城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适应当地资源禀赋和需求的可再生能源,推广清洁能源应用,推进北方县城清洁取暖,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例。
你们家现在住第几层?配套设施完善吗?

还好我家刚撤县哈哈哈
小地方羡慕大城市鸽子笼,大城市羡慕乡村独门独户
一起去混吃等死
小将又要来数落你不努力了
都盖高楼房子会多,级别不好上去,另外以后拆迁也没办法拆,要长远的看。
我们这里也叫市,县级市,高层也不少了,都有30多层的,然而我问了消防队,并没有消防云梯……
不是哦,安徽人,不过我们那里好像是山东人南迁的后代?
广东海丰县,一个小县城65万常住人口
看您这倒装句,山东人吧
我所在的国企也没有,上岗时人事就说了无视劳动法。国企、民企、外企中,相对来说外企是最遵守劳动法的。
我来解释下,其实国内一直有人在研究这些住宅,也一直在给上面做建议。从历史层面上看,高层住宅苏联搞过,美国也有过类似设计,但量都很少,功能主要是公寓,并不适合做住宅。苏联二战后搞得这些高层后来都拆了,主要是治安问题,西方人都不听话呀。把高层成功做成住宅的是香港,他们这么做是因为土地太少了,但实际住在里面感受很差,也有很多。反观国内,成为了一种潮流,容积率达到3或者更多的住宅用地,我只能说他们把这个账算的是真够极致的,开发商也不会牺牲一点点面积。降低层数安全性是硬指标,更多的是考虑舒适性,国内设计院已经把户型研究的很透彻了,各种玩法,相信以后设计院会有很多6层,18层的新玩法,容积率下去了,舒适性将得到重视,
18层及以下设一个疏散楼梯,公摊就少了,6层及以下不做电梯,公摊更小。
安全问题放心,有保温层不用怕太冷
我们私企996是没加班费的
我们买的时候小洋房比高层贵接近30%
哦耶,我们这一百多万人的二十八线小县城要喜迎房价上涨了
挺好的,以后县城总体趋势是人口净流出,搞那么多高层变鬼城啊!
少贪点啥都就有了
我这里县城,龙湖都34层了
之前一直不明白老家十八线县城为啥有好多二三十层的房子
别墅最好 现实吗? 房子会更贵的
这个莫名其妙的规定到底怎么出来的?
据说棚改也停了
其实对于消防来讲这样是最安全的,现在好多小区为了提升容积率,楼房已经盖到30多层了,虽然是30多层,但是降低了楼层的高度,这样对用户来说住的也非常的压抑,二是早晚上下班高峰的时候,电梯等不上,三是安全实在是个大问题。
没电梯的6层目前难卖啊,没人要
县城就是县城,谜底就在谜面上
头图好像我老婆老家哦,秦岭那边吗?
应该加上容积率不高于2,除开四大一线城市外,应该全国强制推广
县城缺什么地,怕开发商偷工减料,没实力也硬干高层成祸害,别说电梯大修这些扯皮的费用,消防也是头疼事,上海一线城市高层失火也是束手无策,别说小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