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华为 3 月 23 日发布的华为 P60 系列?
本次华为P60的更新,可以看作是手机移动影像硬件上的一大突破。
手机传感器已经卷到一英寸大底了,色彩算法上各家分别找了蔡司、徕卡、哈苏等传统影像厂商进行合作,调教出了讨喜的影调风格。暗光环境作为最考验手机计算影像的场景,在硬件水平受到限制的前提下,对于手机的芯片算力有极大挑战。
友商给出了双芯影像的解决方案,利用第二颗芯片补足主芯片算力,以实现夜视仪的效果。但是体验过的用户都知道,双芯方案本质上还是靠算法,而且全部算力都集中在解析暗光环境,没有多余的运算空间去平衡影调以及优化细节,暗光环境下的光影层次成为了弱项,容易拍出傻亮的照片。并且软件无法计算出硬件拍不到的细节,所以在硬件没有突破的前提下,利用双芯加大算力并不是最优解。
近期发布的另一位友商直接把硬件和软件都堆起来了,硬件上给暗光长焦加了超大底,这样拍出的暗光长焦照片既保留了光影层次感,暗部细节也十分清晰。在我们的认知中,这已经很顶了,但还没有带来超出想象的进展。
传统相机最重要的两件物品,一是传感器,第二就是镜头。手机镜头已经很久没有突破性的更新了,而这次华为P60就带来了镜头上的突破。
F1.4-F4.0十档光圈调节,高透镜光镜群以及RYYB超感光传感器可以使华为P60的进光量提升到iPhone 14 Pro Max的191%。这样从硬件上就占据了暗光拍摄的先发优势
但是,华为这是和苹果的进光量比,要知道在拍照这一块儿,国产手机谁都能踩苹果两脚,敢不敢和国内其他一英寸大底的对比一下。在以苹果14PM的等效全画幅F6.34为基准,倒推出来华为P60等效全画幅为F5.41。
这个进光量是12s ultra的153%、mate50 Pro的162%、X90P+的180%。
遥遥领先!
其次呢,在拍摄明暗对比强烈的画面也是对手机进光量和动态范围的极大考验,很容易造成死黑和过曝。但是通过10档可变光圈的调节,可以自动选择动态范围更加平衡的进光量,在拍摄明暗对比的照片也能保留高光和暗部的细节。
本次也没有落下潜望式长焦,华为P60 Pro的长焦端的光圈做到了F2.1。在镜头的感光方面加入了一块凸面玻璃,可以更多的吸收外部光线,在F2.1大光圈的加持下,潜望式长焦的进光量是果子14PM的488%。
进光量加大,再配合潜望式长焦强大的变焦范围,可以实现低亮度环境下清晰的成像表现。
把满月拍清晰,现在对于友商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加快快门降低曝光,让传感器充分的吸收月光的同时保留月亮细节,很容易成片。但需要注意的是,友商需要在环境光弱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环境光一强就会干扰成片,导致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死黑,拍出废片。但是华为P60可以在拍清楚月亮的前提下,还能将映衬月亮的景物同样拍清晰,这是非常强的。
暗部没有死黑,算法也没有迁就亮部而造成整张照片的亮度提升。P60这张照片对比度很高,没有破坏夜色氛围。
通信是华为的主业,这次的P60在通信方面也有突破。之前Mate50的北斗卫星通信就帮助了一次迷路的游客,但是只能实现单向发送消息,这次P60搭载的卫星通信可以双向收发,接收消息更安心。
还搭载了全新天线技术,在低频段信号增强2dB+,终稿频段信号增强1.5dB+,综合天线信号比苹果14PM强2.8dB+
作为旗舰机,手机的外观质感非常重要。P60依然维持了轻薄的机身,200g的重量在一众旗舰机中独树一帜。Pro版和Art版全色搭载昆仑玻璃,还有特殊的“凝光贝母”配色,在机身背壳加入天然矿物粉,让机身充满珠宝光泽,实现天然贝母不可复制的自然纹理,也就是说P60 Pro每一台洛可可白配色的纹理都不相同,每部都是独一无二的。
正面屏幕采用了四曲面的设计,之前的Magic 5同样采用了四曲面屏,手机的手感和正面观感都是绝佳,而且这样的微曲设计也有效保障触控体验,避免误触。
支持1-120Hz LTPO自适应高刷,可以兼顾高刷体验和续航表现。同时还支持全局色彩管理,拥有专业显示器级别的色彩调教,拥有精准的色彩投射能力,也是全球首款支持莱茵色彩专业色准双重认证的手机。
续航方面,华为P60 Pro支持88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以及4815mAh大容量电池。配合新一代自研电池健康管理引擎,实现了续航体验的进一步提升。标配快充头采用了A口和C口一体化设计,方便用户使用一颗充电头为不同设备充电,但是两个接口不能同时使用。
总的来说,这次华为P60在影像的升级上非常成功。曾经一英寸大底出来后,就有人疑惑,手机影像是不是已经接近巅峰了呢?就算未来处理器的算力再高,也不可能突破硬件的上限。但这次华为P60的更新为手机影像的进步再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可变光圈、RYYB阵列、聚光镜群等硬件的突破告诉我们手机影像还能往前大跨步。
华为P系列作为移动影像王者,在历代手机中一直引领影像的突破,P60虽然还是华为被制裁阶段的产物,但在没有被制裁的地方依然奋进,它又一次告诉我们:“遥遥领先”不会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