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张爱玲传》
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20位女性。
张爱玲1920年在上海出生,可以说是家庭条件优越了,外曾祖父是晚晴名臣李鸿章,爷爷是张佩纶,属于清流党,擅长给皇上提意见,能言善辩。父亲张志沂是个遗少式子弟,抽鸦片、嫖娼、养姨太太。母亲黄逸梵作为官宦人家的大小姐,深感不齿,生下一儿一女后,在张爱玲3岁那年出国留学,回国后就着手和丈夫离婚,张爱玲的爸爸和后妈对她都不好,妈妈倒是给她树立了一个独立女性的榜样。所以说身在这样的家庭是既幸运又不幸。
张爱玲她 24 岁就成为上海当红作家,她比较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这本传记更多的是作者通过张爱玲的散文中寻找的蛛丝马迹拼凑而来,看这本书更像是对张爱玲作品的串讲。
张爱玲1920年9月出生在上海在公共租界里的张家公馆,两岁的时候,搬家到天津,她回忆小时候常常被带到天津的起士林餐厅去看跳舞、吃蛋糕,有专门的佣人服侍。
八岁那年,张家又搬到了上海。父亲因为抽鸦片,身体已经被掏空,还好这年她妈妈回国了,把丈夫送进医院,并开始教张爱玲学画画学钢琴学英语。其实她妈妈回来并不是要回归家庭、挽救丈夫,而是回来办离婚的。
张爱玲妈妈坚持要让张爱玲上学校,进入上流社会。在中学期间,她就认定自己是有才华的女子,在中学校刊上发表文章。1939年,张爱玲写了一篇文章去参加上海《西风》杂志征文,这篇文章叫做《天才梦》文章的结尾一句,是张爱玲流传甚广的金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1942 年 12 月,日本人进攻香港,张爱玲的老师加入英国军队去打仗,结果因为没听见哨兵的口令,被自己人开枪打死。她这些年的文章中没有什么国仇家恨,更多的是普通人在不太平的日子里所遭受的磨难。
1943 年,张爱玲的小说开始在上海多种杂志上发表。
1944 年,她的小说集《传奇》出版,接着是她的散文集《流言》。接着《传奇》出了第二版。
这时她的文章中,又出现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话
“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其实文章中,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部分
“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
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如果我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只是被断章取义,只有那句出名要趁早流传开来。
1942年,相恋大半年后,胡兰成和张爱玲很快结婚。最开始胡兰成不过是家境清贫的中学教师,当时因为抗战爆发,他用笔杆子赢得了一些名声,后来在胡兰成在汪伪政权中当过宣传部次长、行政院法治局局长,当过汪精卫的机要秘书。当时的文艺青年都认为胡这个人是个渣男,在外面勾三搭四的,舞文弄墨想把自己卖给帝王家。这时期,有日本北京的杂志极力拉拢张爱玲,想用她的文字粉饰太平。
抗战胜利后,胡兰成逃亡,路上还不忘到处留情。从 1945 年 8 月到 1947 年 4 月,她没有发表一个字。1947 年,张爱玲再度发表的小说。小说的风格出现转向,作品中的主角也从落魄贵族,变为了中产阶级男女,多了许多世俗的气息。
1952 年,张爱玲前往香港,要完成因为抗战而中断的学业。张爱玲在美国新闻处找到了工作,她翻译了海明威、爱默生等人的作品。
1955 年秋天,她乘船离开香港,前往美国。
1955 年 11 月,张爱玲到达纽约。
1956 年,她获得一家写作基金会的写作奖金,搬到新罕普什尔州的一处庄园,专事写作。她遇到了比自己大30岁的美国作家费迪南·赖雅。并很快结婚,他们的婚姻生活很艰难,离开熟悉的文化环境,张爱玲的创作力呈现衰退迹象,他的小说《粉泪》却被出版社拒绝,他的丈夫收入也非常有限,主要依靠每月50美元养老金和零星的版税生活。
这期间,张爱玲主要收入来源是在好友的介绍下,给电懋公司写剧本。
1957 年,张爱玲的妈妈黄逸梵去世,一箱古董由张爱玲继承,
1964年,电懋公司老板去世,张爱玲的收入来源断了,一家人只能搬到廉租公寓居住。此时上了年纪的赖雅在街上摔了一跤,而后又中风,瘫痪在床,3年后赖雅去世,那个时候,张爱玲 才47 岁。
1968 年,台湾皇冠出版社重新发行张爱玲的作品,掀起了一股“张爱玲热”,她的作品开始受到隆重对待,一篇小说,就能拿到上千美元的稿费
1991 年起,张爱玲的作品陆续在大陆重新出版。
1992 年,在美国隐居的张爱玲立下遗嘱。
1995 年 9 月初,张爱玲意识到自己不久于人世,在洛杉矶的公寓中安静地等待死亡,9 月底,张爱玲的遗嘱执行人,把她的骨灰撒入大海。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