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籁旗舰全家桶体验之二——Bonn NX
昨天才写了他家的Z1 Plus的开箱体验,本来按照计划今天是准备休息下,和老婆出去转转的,结果从凌晨就开始狂风大雨,只能在家里。所以就再开一个箱吧。面对两个一样大的箱子,随意开一个,能开出来啥,我也不知道。
拆封纸箱,去掉减震泡沫,看到了黑色的正式包装。嗯,看正面还是不知是啥,不过这是拆的第三款产品,居然三种不同的包装方式:线电是直接快递纸盒内部避震,放里面就是电源本体;z1 plus是快递纸盒内一个黑色的纸箱,材质硬且厚;到了这个居然是封套方式:

从里面抽出白色纸盒,打开之后确认了,这次忙拆出来的是bonn nx,他家的波恩nx交换机:

中间正下方是配件,里面是绿联千兆网线和一根国标电源线,看了眼,电源线是3x1平方的,不错:

拿出本体,前后上下的看看:







背面从左到右依次为ac电源接口(用内部的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和dc电源的指示灯,dc电源输入口5.5 2.5规格(这里没有切换,但是如果同时接线会自动选择dc输入作为供电方式),地线接口,时钟接口,时钟切换开关,网口led灯开关,8个网口(这里可以放大图片看,在数字上面有一个很小的洞,led在洞里,整个拆箱我都没在意,结果接好之后切换led灯开关感觉没有看到哪儿有灯光开关的反应,拿手机想录一段视频给厂家问问,结果才发现因为洞有深度,所以能看到灯光的角度很小,确认下开关功能,然后当然选择关闭了)。
看了看厚度,不算厚,目测应该可以放在路由和路由线电的下面,于是直接摆放看看,然后悲剧的发现,不行,放不下:

ax88u的侧面天线和电源顶住了,来张大图看的清楚:

没办法,只好调整下架子每层的摆放,把拖了很久的路由放到最下层的计划实施下,大概半小时左右,终于搞定了,腾空了一层架子,nx终于有了一个合理的空间,等下午或者啥时候有空的时候拆gx就和nx叠放好了:

其实nx已经通电开机了,不过可能是因为不需要关机,所以开关的指示灯做的更暗,更不显眼,来一张近距离的看的清楚(这个灯光没有关闭开关):

通电开机,打开设备听听看。网络功能都正常,数播还是接在z1 plus上,声音往仙籁的声音特质前进了一步,但是差异并不算大。然后把数播接z1 plus的网线拔下来插nx上(接口我随意插的,虽然后来厂家告诉我他们内部测试4口声音他们认为最好,但是我懒得再去插拔了,而且在没有特定处理的前提下,接口之间的差异应该并不算大,同时我后面接了很多网线都快插满了,肯定和只接一个数播有不同),这下仙籁的声音特质体现的就非常明显了。
几年前测试n8的时候,那会的声音特质是宁静,线条好。但是线条好这点和当时用的audio revive的网络隔离器还有泛达网线有重叠,导致三者合一后线条感过于强烈,特别是再叠加一个n8,已经到失去平衡了。所以后来再折腾了自己交换机后,audio revive的网络隔离器就给朋友用了。昨天测试z1 plus的时候,就感觉现在仙籁的声音特质比之前有改观,保持了宁静度的同时并没有强调线条感,而是改进了瞬态,增加了一些声音的重量感,而nx保持了这种特质,表现程度方面往前迈了一大步,如果按照程度区分,大概是2-3倍的z1 plus带来的改观。给我的感觉非常好。
多说两句我个人的听音偏好。很久之前我就觉得hifi产品和一般的消费类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声不吵(控制力驱动力强,细节丰富,所以大声压下不吵);小声不缺(在小音量下因为良好的瞬态和细节,依旧保持了明显的层次感和明暗对比,所以小音量下声音依旧动人)。所以我当时判断一个器材是否及格就两个标准,音量开大一些,能坐住30分钟以上不厌烦;小音量下,播放音乐很快能被声音表现带走心神。nx表现出来的声音特质我认为是符合我的标准的。宁静感带来安定,重量感带来更鲜明的明暗对比,而且对于数字音乐回放,和传统的cd/黑胶系统比,差异最大的其实也是声音缺少重量感,这点来说是比较难得。不过声音本来就是很个人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彼之蜜糖,我之砒霜非常常见。就好像auralic的东西,我用上了,除了升级就没改换过品牌,因为他家的东西的声音正好完美切合我的喜好。而我也有朋友则对他家的声音弃若弊履。很正常。所以对于仙籁的这种声音表现是否能打中你的点,还是建议自行试听、判断。
简单总结下吧:
优点:
仙籁的声音特质表现的很充分,会让系统的声音改变很大,如果这种特质切合了用家的审美,可以说无可替代。
缺点:
贵。属于那种我看了眼价格,就和台湾一个评测者心有戚戚焉,他评测的最后一句也是我此刻想说的“有幸是自己听到,不幸的就是...我买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