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00后看的书居然这么“野”
很多领域,00后已经在走在时代的前沿了。 打游戏方面,很多00后能跟8090后玩到一起。
而说到读书,不同年代的人区别有时还是蛮大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00后现在最爱看啥类型的书籍。
网文阅读的快乐是短暂的
陈述人:阿诺要减肥
出生年:2000
现职:互联网公司项目小组长
我每天都读点东西,最爱看的还是网络小说。 现在的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很难沉下心去阅读一些历史名著、文学瑰宝,但是对什么《剑来》《雪中悍刀行》《大奉打更人》之类的爽文小说,却是情有独钟。可谁又能说,这些不是瑰宝呢? 就像最近在追读一本网文,《灵境行者》,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作品跌宕起伏的剧情能很好抓住我的眼球,让我情不自禁的继续读下去。
不过,阅读网文所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很少能从中学习到什么,也很少有网文作品能丰富扩展读者的见识,阅历。 网络文学是满足快阅读的产物,有些文学风格能给我带来感官刺激,比如这些年很火的克苏鲁文、穿越文。 进入职场后,我也会逼自己去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比如前段时间刚看完的《符号里的中国》。
这本书以一种图文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就个人而言,阅读这本书,比直接让我去阅读一些带着历史背景,文化因素的名著来得舒适。
因为我更认为,读书是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而不是为了某些目的学习的工具。 我也非常喜欢买书,从最直接的漫画书到厚重,晦涩难懂的文学著作,只要作品里面有我喜欢的东西,认可的文字,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将它买下来。 毕竟,收藏一本书,再泡上一杯茶细细研读,哪怕阅过了百遍,也可能在第一百零遍的时候,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买书只在实惠的时候
陈述人:MIN吃辣椒
出生年月:2001
现状:大学生
作为女孩子,小说是必不可少的。室友们玩手游时,我喜欢戴上耳机自己在寝室床上一边听歌一边看书。喜欢听房东的猫的歌。 近两年看小说比较多,特别是很多在网上火了好多年后被翻拍成电视剧的。 平时主要在小说网站上订阅,上下班或者吃饭的碎片时间都会打开APP追更,有时候甚至会熬夜看小说。
小说之外还会看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书,比如最近在看《民国文学十五讲》,看这一类书的速度会比小说慢很多,而且本身没有小说故事有吸引力,所以相比之下看的量很少。
另外就是会出于特定目的去看一些工具书,挑有用的部分看。
比如,为了考证,我七七八八买了很多书,考证后,把这些书“高价”卖给学弟学妹,别问为什么二手的还价格更高,我的笔记不是免费的!
休息日会经常去书店逛逛,看看有什么新上架的书,或者纯粹感受一下氛围。
因为一般去过书店后就会有一种罪恶感,然后产生非常浓烈的看书意愿。
基本不会在书店买书,因为书店大多数时候书都是正价出售,即使是打折,也没有电商便宜。
比如某段时间沉迷日本文学,喜欢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去书店一淘,打扰了,薄薄一本要40多,够两杯奶茶了。
现在很多书店的书都是可以拆开看的,我一般看到感兴趣的书会直接在书店看,如果当时看不完,我会去网上找电子版。
有些确定很喜欢的书会去买实体书,但买回来之后很少会再看,基本是用来收藏。
其实现在我买书都很谨慎。买书一时爽,搬书火葬场。
虽然现在实体书很便宜,有些甚至只要一杯奶茶钱,但是想到搬寝室以及未来找到工作搬到出租房时的痛苦,我都会按住自己的手。
女孩子也爱看《世界酷刑史》
陈述人:不瘦到90斤不换头像的LL
出生年:2002年
现状:大学生 大二,课业很忙,下了课除了学习,最大娱乐就是看小说。
出去玩吗?谢谢了,封校时间比我睡觉时间还多,我都在想我的大学四年是不是都要在学校度过了。
没有活动,连十佳歌手比赛都不搞了。每天出校门不能超过1小时,还要和辅导员报备,否则可能被记过甚至开除。
要聊读书是吧?最近在看云岌的一本书《乘鸾》。
古言异能,女主是大玄师,会观气抓鬼等术法,性格果断属于女强文,男主在这世是一个十几岁的皇子,嚣张跋扈,看起来风流矫情,实际上腹黑并且隐藏自己的实力,性格有点像《楚乔传》的男配萧策一角。
故事大概是,女主回到60年前穿越到明家一小姐身上,在明家抓了鬼,撞破明家隐藏的黑暗故事,在女主帮女主的妈妈进行明家的活动的时候,女主与男主相遇并产生的一系列故事。
男强女更强,男主出现的不多,主要女主搞事业。 喜欢看总裁小甜文,悬疑灵异文,双男主杂食文,猎奇主角文,杂食口味好看的都会看。
之前看的最多的就是青春疼痛文学,榻上王爷狠狠爱的类型,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青春校园的七彩头发,笑一笑琉璃眼珠子会闪耀眼的光芒,有校草校霸非亲生哥哥的疼爱。 还有反套路搞笑,比如尼古拉斯赵四的类型。虐的选择性看。
这几个月我会关注一些《逻辑思维》《世界酷刑史》等书,大概是闲暇时间太长整个人都有点抑郁了。
这类书没啥电子版好看,只能买实体。
一般这类书会在网上买,有时候网上推荐的《女生徒》《嫌疑人》等书也会进行购买,不会选择书店购入,除非知识类付费教学书籍。 但是网文一些的实体书,在初高中手机信息不发展的时候购入的比较多。
现在的话,没有特殊原因不会去书店买书并且看书。
做个00后考研可太卷了
陈述人:Jackson
出生年:2001年
现状:大学生
最近在看的书是由哈罗德·伊尼斯所写关于传播媒介的《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因为,我在备战明年的考研,传播学硕士。 从小父母就对我的书单管理很严格,久而久之,我自己养成了父母喜欢的看书习惯。
后来顺其自然考进国内顶级高校。
有同学问我,当初高考是怎么考进去的,现在想想,我的回答是凡尔赛。我说:因为国内最高的大学就这家了,我的分数就读那个吧。 我高中开始,比较集中于人文社科类方面的书籍,若是我细分,主要着眼于传播方向的书籍,例如传播心理,传播媒介跨文化传播以及传播过程的书。
最让我印象深刻或者说最喜欢看的书是《跨文化传播学》,这本书是由美国三位学者所编写的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所发行的书籍。 但是我认为当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应该也要学会去辩证的思考这本书的优缺点,这不是指一定要找出其中的印刷错误,而且从理性客观分析这本书所传递出来的文化价值观。
就像即使这本书是一本教材书,但其中仍然有着缺点。
例如,文中当中所引出的数据过少、过老;通篇都是以美国学者的角度去进行看待,因此会出现传统的民族自信,从而导致描述并不客观;翻译内容并不是特别准确。
根据目前的电商贸易以及外文书籍的稀缺性,所有很少会去书店购买。 大四是真的忙,一边复习考研,一边搞毕业论文。 明年考研压力很大,上一届学长学姐们说,就业不顺利,今年辅导员都建议我们多考研。
别的我不知道,图书馆越来越挤了。
写在文末
每年423读书日,我们都在担心,现在娱乐方式那么多,大家的碎片时间已经被某音、各种手游占据得满满的。 一项互联网研究数据说,中国成年职场人的碎片时间已经从每天的5小时压缩到了2-3小时。
甚至很多人每天被996压榨得完全没有碎片时间,能打开手机看个新闻客户端都是坐车时挤出来的时间。 那么,留给阅读的还有多少?
马上,很多00后都要步入职场了,目前他们还有碎片时间,未来能否继续保持阅读习惯? 管他呢,能带来快乐的阅读就是好阅读,哪怕每天只有30分钟留给读书。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