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的悲歌:脱离现实的速胜论

2024-12-06 17:01:37 1点赞 0收藏 1评论

过去两年,有些新能源车企拼命加杠杆,让行业和企业呈现出虚假繁荣。

到了今年前三季度,有的车企5000亿的营业额、250亿的利润,看似风光无限,但应付账款已经高达2400亿元,懂财务的人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主机厂占用了大量无需成本的、供应商的资金,将雪球越滚越大。

如果按照目前贷款基准利率4.35%计算,它的利润里,有104亿元来自于应付账款的利息。这还只是拉长供应商付款周期一项的贡献,不包括频繁更换供应商进行极限压价,供应商亏损的支援。

行业内有一个普遍的质疑是,它卷价格的底气真的是产品、技术的突破?市场和利润真的来自于正常的产品逻辑?

汽车业的悲歌:脱离现实的速胜论

一艘轰鸣向前的巨轮背后,是几千家供应商的血泪,和几十万汽车从业者的悲歌。

前几天,主机厂发文要求供应商在2025年再降价10%后,激起了供应商的集体愤慨,他们在反降价公开信中控诉,主机厂的压榨行为让供应商“要么卷死,要么饿死”。

01.

为什么会形成目前的状况?一个原因宏观经济环境,国内汽车有效消费需求不足。迹象在2018年前后就已经显露,汽车市场不再高速增长。

新能源车的份额,都是从燃油车上拿走的。到了今年,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50%,要想再从燃油车中抢份额,已经不会那么容易。

特别是纯电动车,最近一年多在新能源车销量中的占比,一路下滑。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该选择新能源车的消费人群已经买了,没买的也没那么容易改变决策。

有些车企可能不太研究大环境,因此陷在全球汽车大变局的自我麻醉中,想要在2025年打一场“决战”,干掉竞争对手,通吃市场。

核心问题是,市场能不能支撑。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是2018年前的年轻人,加杠杆刺激消费,基本没有作用。看看数据就知道,PPI已经连续36个月下滑,消费在持续萎缩。

比如最近两年,降低存量利润、降低一二套房首付、放开限购等等刺激楼市,但几年前还在通宵摇号买房的人,都不见了。

社会呈现出“老年人生机勃勃,中年人生无可恋,年轻人死气沉沉”的状况,也就是说,最有消费欲望的中年和年轻人,欲望都消失了。汽车行业内的人都看得到,最近几年,车企做市场营销时,也不太喊年轻化了。

过去几十年,很多企业的惯性思维是:只要是国家鼓励的产业,就要敢于加杠杆,赢者通吃。

但这样的逻辑,是建立在消费市场不变的前提下。因此过去几年,有一些行业已经出现过反面教材,那些疯狂加杠杆的企业,你会想到谁?是不是恒大。

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错位,才是本质问题。

还有一个困惑是,想赢家通吃的车企,将供应商和经销商绑架到同一条巨轮上,就一定能打死对手吗?

简单分析一下,国际巨头大众、丰田,资金、资源实力远高于自己,中国以外的市场还在他们手里,想三五年内打死,无异于天方夜谭;就算国内的车企集团,一部分是国企,一部分是已经上市的新势力和民企,而且各个地方政府对汽车产业也很渴望,绝对不可能见死不救,所以,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被打死。

利用非常规手段的速胜论,根本不可能实现,结局只会有两种:自己被拖垮,或者及早改变策略,放弃“卷”死对手的妄想。

02.

促使了有些新能源车企,对形势误判和卷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和特殊待遇。

因为享有跟燃油车不一样的政策,新能源车在成本、使用便利性等方面,占据着极大的优势。有些新能源车企,惯性地认为过去十几年搭上了国家扶持的顺风车,以后也可以。

不过,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第二阶段,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50%,比国家规划提前了十年完成目标。此时,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但市场过去三年的爆发,让有些车企赌性上头,开始放手一搏,比如将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延长到300天。很多车企只得被迫跟进,没有跟进的大部分车企快速被边缘化,整个汽车行业进入了“生无可恋”期。

现在,有些车企能给供应商90天的账期,都是一件很长脸的事,拿出来到处炫耀。这对于一个号称要在全球有竞争力的产业,相当讽刺。

很明显,只要新能源车还有特权,“卷”就不会终结。原因很简单,市场不公平,竞争就会变形。新能源车手握政策优势,相对燃油车,它有条件卷,相对于同阵营的新能源车,没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卷。

其实,油车和电车,在产品成本上,已经趋于同一水平。两三年前,新能源车企已经打出了“油电同价”,甚至电比油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补贴和特殊待遇就应该全部退出了,但事实上政策出现了滞后性,导致产业被拖进了沼泽地:燃油车企的利润卷没了,95%的新能源车企还没有盈利。

其实杠杆加得高的车企,比不盈利的车企还危险:雷爆不爆,最终取决于汽车有效消费需求有没有增长,或者能不能找到新市场,将杠杆释放。

有人说,现在新能源车企都在出海,开拓了海外市场,找到了增量市场,杠杆效应就可以最大化。

尽管这两年车企喊出海喊得很凶,出口销量也确实大幅度上升,这说明中国的汽车产品在海外的竞争力确实不俗。

但如果你研究一下地缘政治,去看一下全球浪潮,会发现逆全球化越来越凶猛,欧美的民粹主义大行其道,特别是“红脖子”懂王再次上台,反移民、贸易保护主义等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大潮。

也就是说,中国汽车出海和历史上其他国家汽车产业的全球化都不一样,有可能是一个贸易保护盛行的时代。有人说,欧洲不是要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吗?可能会,但中国车未来对欧出口,肯定比惯性思维上做预期要困难很多。

在产业政策上做调整,已经势在必行。此前欧洲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加税,其中一个理由是反补贴。尽管我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应该正视的是,新能源车特权确实存在。

这也是我支持“油电同权”,调整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在国内取消其不限行特殊待遇,让市场做选择的原因。

近期,相关部门已经调低了新能源汽车、光伏的出口退税,可能已经意识到了新能源车出海存在的问题;工信部也放话,不要放弃燃油车,强调“油电同权”是大势所趋;调整油电失衡的政策,其实也是出海的需要,很多国家的销量现在主要来自于燃油车,未来出口燃油车还有很大的市场。

无论从新能源车本身的健康、有序发展,还是燃油车的并存和互补关系,以及国内外市场的统一考量,政策都不应该再支持新能源车加杠杆,“油电同权”已经迫在眉睫。

展开 收起

帕萨特 430PHEV 混动商务版订金,德系品质,油电混动

帕萨特 430PHEV 混动商务版订金,德系品质,油电混动

暂无报价

Volkswagen 大众 ID.UNYX与众

Volkswagen 大众 ID.UNYX与众

249900

Xiaomi 小米汽车 SU7

Xiaomi 小米汽车 SU7

暂无报价

TESLA 特斯拉 Model Y

TESLA 特斯拉 Model Y

263900元起

Firefly 萤火虫 25款 标准版

Firefly 萤火虫 25款 标准版

暂无报价

XIAOPENG MOTORS 小鹏汽车 P7+ 25款 602km 长续航 Max

XIAOPENG MOTORS 小鹏汽车 P7+ 25款 602km 长续航 Max

209800

LEADING IDEAL 理想 L6

LEADING IDEAL 理想 L6

暂无报价

XIAOPENG MOTORS 小鹏汽车 MONA M03

XIAOPENG MOTORS 小鹏汽车 MONA M03

119800

BYD 比亚迪 海豹06GT

BYD 比亚迪 海豹06GT

146800

ZEEKR 极氪 ZEEKR 7X

ZEEKR 极氪 ZEEKR 7X

229900

BYD 比亚迪 秦L

BYD 比亚迪 秦L

119800

TESLA 特斯拉 Model 3

TESLA 特斯拉 Model 3

265900元

Mercedes-Benz 奔驰 纯电G级 25款 G580 首发特别版

Mercedes-Benz 奔驰 纯电G级 25款 G580 首发特别版

2170000

LEADING IDEAL 理想 L9

LEADING IDEAL 理想 L9

429800元

长安启源 E07

长安启源 E07

289900

AVATR 阿维塔 12

AVATR 阿维塔 12

暂无报价
1评论

  • 精彩
  • 最新
  • 唱衰新能源弯道超车遥遥领先的大政方针。。。居心叵测,其心可诛。。。恒大是房企的辉煌,BYD是车企的顶峰,只要不倒尽管吹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