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追溯国人的归属感
“没有信仰的人,归属感在哪”,直到以军事治国的清朝之前,古代哲学的发展都是如日中天,起于殷、周,形成于春秋,鼎盛于战国,百家争鸣。
中国古代哲学实际上是以儒学作为其发展「中轴」经历了政治哲学与宗教哲学之间的融合变化,建立了以「内圣为王」的哲学文化。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在于西方哲学起源于海洋文明,东方的哲学起源于土地文明,西方的哲学家金句频出,西方整体在于总结,东方在与感悟内心。
写「中国哲学史」的除了冯友兰先生外,吴怡老师以“整体生命哲学”的角度,重新梳理了中国哲学的思想流派以及发展脉络。通过书中提到的“道”“理”“用”三个顶点构成的三角框架,来阐述生命哲学的转化方法,偏向哲学方法论的研究课题。
从先秦诸子百家,再到汉代董仲舒、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初新儒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结合生命哲学的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系统的梳理了东方哲学的脉络。
最难得的是,书中的内容让哲学不再遥远,从抽象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普通人可以看的懂的方法论,让哲学不再是名言,而是「入世智慧」。
东方的哲学是具有整体性的,不止是形而上的知识体系或者某类理论学,而是一种关于生命、宇宙甚至现实社会的整体性思考和体悟,源自于生生不息的土地及生活,发展与农耕文明。
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不想知道真相是什么。这种兴起于春秋时期的东方哲学,延续至今,正是无神论的东方人对于生命的价值寄托和归属感,是一种来自于生命的力量。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哲学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