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
这个双十一,自费购买了一台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已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来自发分享一下我的体验感受吧。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aff7aa96448719.png_e1080.jpg)
1.为什么会选择买雷鸟Q8?
主要还是对妹子设计&追剧看电影,以及我自己游戏需求的中和兼顾,
妹子每天都花大量时间在AI绘图的学习产出上,需要一款高色准、大尺寸(32、34寸)、色彩算法足够精确的显示器,设计师对显示器色准、画面算法调教的敏感程度要远远高于我,比如,一些平价IPS电竞显示器不可避免的sRGB色域不足,我基本无感,但她做图的时候往往都能快速察觉到。
按柴米油盐级的消费预算,色彩表现比较好的4K 60Hz 99%sRGB显示器是妹子做设计相对最实际的选择,但对于我来说,因为游戏是我工作和业余生活的双重需求,60Hz实在是接受不能。而且,有些平价生产力显示器的色彩调教偏向于接近原色,对于色彩饱满>色准的游戏需求其实也不算很搭。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aff942c9e59731.png_e1080.jpg)
两类需求整体权衡之下,我最终选择了这雷鸟Q8 QD-MiniLED 34寸带鱼屏显示器,它算是我俩需求的一个很好的综合兼顾,售价也只有3999,且没有明显的硬伤短板,走的是雷鸟一直以来的性价比路线。它的核心配置我整理如下: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affc20ed735966.png_e1080.jpg)
2.雷鸟Q8的实际表现--核心屏幕面板与多场景观感
雷鸟Q8在理论配置参数给出了99% sRGB(设计师狂喜),97%DCI-P3和△E<2的色准,最高全局激发亮度1600nits,具体的色准和不同模式区块亮度测试,网上有不少反馈了,我不再赘述,重点还是看体验。平心而论,这些对于一款主打性价比的带鱼屏QD-MiniLED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出挑的水准,比它贵一千的三星G8,虽然用上了更好的面板,但在色准差不多的情况下,峰值亮度还更低(1000nits)。至于屏幕面板,雷鸟Q8用的是自家的华星HVA,算是VA面板的一种进化形态(PSVA),理论上,华星光电自己的PSVA面板不仅可以把响应速度和色彩饱满度提升到Fast IPS的级别,在VA祖传的对比度优势上,HVA也能通过进一步的暗态漏光控制以提示实际的画面对比度与明暗层级。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am.zdmimg.com/202311/20/655b0064c95c87680.png_e1080.jpg)
比如上面这张《星空》的概念壁纸,即便是在相机镜头下,显示器两侧与四角也都是比较纯净的黑色,肉眼层面完全察觉不到漏光和光晕溢出,高亮控光整体集中在中间的宇航员与相应的特效上,银河星光向两侧自然递减变化。
正是因为较强的漏光控制和更好的对比度表现,HVA成了Mini LED显示器最主流的面板。毕竟MiniLED“向屏幕面板打光”的技术原理就决定了,无论多么精细的分区和灯珠分布,它一定会产生相对更大的光晕,相应的就需要更严格的漏光控制处理,PSVA、HVA自然就比IPS面板更合适了。
当然,只要光晕控制到位,MiniLED所带来的分区控光对于大型娱乐和HDR场景依然是公认的“价值拉满”。尤其是对于HVA面板来说,配置和算法到位的MiniLED和高HDR可以大幅提升PSVA、HVA显示器的实际色彩观感与饱满力。雷鸟Q8在QD-MiniLED(通俗可以理解为灯珠更小、分区更多更精细的MiniLED,属于TCL自研的一种高端屏幕面板技术及命名)上配置了1100+的分区和2300+的光区,并支持HDR1400,实际体验来看,偏高的配置规格确实能大幅拉升HVA屏幕的画面色彩情况,满足大部分游戏与影视播放色彩张力与明暗层级的需求。
比如上面这张《原神》枫丹场景的游戏内实拍,在雷鸟Q8 开启MiniLED与HDR 1400之后,不仅是天空、湖面与山体更加饱满养眼,整个画面的观感也更立体,更有层次感,对于这种架空设计的无缝大世界RPG游戏,更鲜活立体的游戏画面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b016a893351159.png_e1080.jpg)
没错,除了色彩饱满,对于MiniLED和HDR 1400,更需要重点保证的提升是整个画面的主次明暗对比度与色彩层级立体感,色彩的饱满程度我们可以通过调色、滤镜、改变显示器显示模式等方面来“曲面实现”,但画面的层次感和重点放大只能通过分区背光和HDR加持,而这也是MiniLED显示器相比于Nano、Fast IPS的最大优势,真的能给人一种“用了就回不去”的高端感。可以再看下这张《星穹铁道》鳞渊境的画面场景,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am.zdmimg.com/202311/20/655b0177dcd1e5555.png_e1080.jpg)
因为整个画面里背景、大海、近景的海底植被、地面都是蓝色系,一些宽色域、高饱和的Nano-IPS显示器当然能把这些蓝色做出很好的区分,但对于这些同一色系的色彩场景,理论上会更加需要足够精密的分区背光和高规格的HDR加持,大幅放大画面重点,降低非主要区域的亮度,让整个画面里不同的蓝色区分更鲜明,观感更立体,移动探索的代入感自然也就更高。
没有官方HDR的游戏尚且如此,更别说是越来越多原生支持HDR的大型3A了。这里我试着又随意拍了几个不同的游戏场景或多媒体素材,注意是随意拍的,因为没有技术原理重点讲解的突出需要,就不挑场景随手拍了。大家可以重点看看它们给你的画面观感是否足够分明立体,能突出重点,且做到自然,不刻意(所谓“刻意”就比如重点区域亮的特别突兀,或者画面背景有几块地方明显要更暗一些,和相邻画面区域的明暗衔接很不自然)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am.zdmimg.com/202311/20/655b018b4f5589947.png_e1080.jpg)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am.zdmimg.com/202311/20/655b018b46b459947.png_e1080.jpg)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am.zdmimg.com/202311/20/655b01a9a6ecc6449.png_e1080.jpg)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b01a85a21a2543.png_e1080.jpg)
这里顺带再分享个注意事项,现在低价位的MiniLED显示器越来越多了,不过有些低价位MiniLED显示器支持的色域范围和HDR规格也相对较低,比如93%的DCI-P3和HDR400。这种规格放在主打性价比的非MiniLED显示器上完全没问题,但偏低的规格也会导致MiniLED沦为“噱头”,MiniLED是一种屏幕背光技术,定位为“关键加分项”,它就像一个球队的教练一样,很重要,但如果球员不给力,那教练就是神也带不动……雷鸟Q8的MiniLED在实际体验上能带来那么明显的对比效果,也是建立在它的HVA面板及一定的屏幕核心参数配置之上,包括前面提到的99% sRGB,97%DCI-P3和△E<2等,
当然,平心而论,雷鸟Q8的MiniLED和HDR效果也谈不上“顶级”,三星那几款量子点带鱼屏的效果会更好,色彩更饱满讨好眼球,但雷鸟Q8给到了4000价位段内非常突出的QD-MiniLED HVA面板与比较过硬的实际素质表现,作为一款主打性价比的产品,我觉得已经表现的非常水桶了。
3.HVA屏幕的响应速度
前面提到雷鸟Q8是VA屏幕,可能有些朋友会好奇它的响应速度会不会“拖后腿”。当然雷鸟是HVA屏幕,和VA屏幕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前文也提过了。另外,从配置上倒也看得出来,雷鸟Q8有意地有通过一些额外的延迟控制,来进一步提升屏幕的响应灵敏性,降低屏幕延迟。
雷鸟Q8给到了1ms GTG的主流显示器最快响应速度,其实,别说VA屏了,至今都还有不少IPS屏幕依然在用1ms MPRT甚至是VRB响应速度来“偷换概念”,同样是1ms的响应,MPRT甚至不能同时开启Gync与Free-Sync,和GTG响应完全不是一个level……
G-Sync、Free-Sync这些自然也没拉下。实测雷鸟Q8的G-Sync能整体通过Nvidia的吊钟测试,开启之后,无论怎么截图,吊钟都没有任何撕裂,拖影也较小。说实话,VA屏幕完美通过Nvidia吊钟测试的,我个人遇到的不多。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b01c588a895298.png_e1080.jpg)
UFO Test拖影测试,雷鸟Q8在“快速”档位下能做到三个帧率档位都基本无拖影。雷鸟Q8的响应速度有三个档位,“普通”、“快速”、“极速”,对于大部分玩家,我会更推荐“快速”档位。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b01d81fd492222.png_e1080.jpg)
4. 雷鸟Q8 34寸带鱼屏的游戏视野与生产力实用性
3999的价格,能让一台34寸带鱼屏做到比绝大部分Nano-IPS都更好的游戏与多媒体观看画面,响应与流畅度也能跟上,对我这样的游戏和电影党来说,性价比还是挺OK的。当然,刷到这条内容的你,可能会好奇,34寸带鱼屏实际体验起来如何?会不会因为屏幕比常规比例要宽很多,而产生很多不适应,又或者是遭遇很多软件视窗的兼容性问题?
体验适应这块,我没法代表所有人的使用习惯,就我个人来说是无缝适应,包括用久了之后切换到上班用的笔记本也完全没有任何不习惯。雷鸟Q8显示器左右的横向距离大约是1m,通常人与屏幕的视距0.6~0.8m左右,居中坐姿看屏幕的情况下,人体双眼正中间和屏幕左右最两侧的角度的大致范围是55°--65°,而一般认为人体单眼舒适视域为60度,水平视角最大可达156度,对于大部分人,我觉得1m长左右的34寸带鱼屏,不会有什么适应问题。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am.zdmimg.com/202311/20/655b01ebb98092517.png_e1080.jpg)
软件兼容性这块,对于微信、QQ、音乐播放器等大部分非全屏软件,它们的UI大小比例都是固定的,与屏幕的显示比例基本无关。而至于全屏显示的软件,比如浏览器,Steam商店、PS、PR、剪映等,我这边暂时没发现有什么显示兼容性方面的问题。反倒是这种带鱼屏21:9的比例可以开更多的生产力窗口提高效率,类似于设计师、程序员办公桌上常见的两个显示器。但带鱼屏相比于两个显示器的区别,除了屏幕边缘操作更流畅(不用担心指针划到另一个显示器),还有就是毫无悬念的看电影追剧更爽了,以及……打游戏。
21:9带鱼屏带来的水平视野观感和画面信息量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这点大家应该可以想象,我就不多说了,直接放一组对比图作为展示参考。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am.zdmimg.com/202311/20/655b01f8b13575436.png_e1080.jpg)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am.zdmimg.com/202311/20/655b020c92cbd8227.png_e1080.jpg)
说到带鱼屏的视野优势,之前还看到过有朋友疑问,说如果自己的电脑配置带不动4K分辨率,但很多游戏内的设置又只支持4K宽屏与2K/1080P 16:9的画面切换怎么办?是不是这样就享受不到宽屏的视野震撼了?我这边用雷鸟Q8做了实测,以NVIDIA显卡为例,可以在Nvidia控制面板里先把分辨率调整到你的配置所对应的分辨率档位,比如2560X1080,这样就能在流畅画质下宽屏玩游戏了。2060的游戏本一样可以宽屏畅玩《明日方舟:终末地》。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b021978bcb7616.png_e1080.jpg)
5.外观与接口
屏幕表现之后,照例再来整理一下雷鸟Q8的外观、易用设计与接口扩展性。
背面与支架设计上,雷鸟Q8主打的是亮白与“准X型双曲线”黑色交替搭配的科幻未来风格,整体不是走特别硬派电竞的路线,毕竟整个显示器会定位的相对更高端一些,除了游戏也会兼顾更多高端观影、大型生产力场景,所以整体造型设计是鲜亮但又比较百搭,和电竞外设、潮流个性办公的书桌环境都能搭起来。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b02378ba9a3719.png_e1080.jpg)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am.zdmimg.com/202311/20/655b0237894853719.png_e1080.jpg)
但同时显示器也支持背部准X型双曲线的灯带发光,可设置为单色常亮(红or蓝)、呼吸、炫彩、运动四种模式,不过雷鸟Q8的灯效目前暂时不支持神光同步,这是雷鸟的第一款显示器,但作为屏幕面板技术领域国内大哥TCL长期发展的子品牌,还是期待雷鸟能打通更多的PC软硬件资源,解锁神光同步。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am.zdmimg.com/202311/20/655b0248b84843678.png_e1080.jpg)
显示器安装涉及到4颗螺丝,对于这个尺寸的显示器来说不算麻烦,屏幕面板与支架扣上,四个角分别打上螺丝即可,而且它的连接设置也支持与显示器摇臂支架的快速安装。官方支架支持左右旋转20°以及俯仰-5-20°范围的调节。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b0274f88984202.png_e1080.jpg)
显示器支架支持走线收纳,可以打开支架后盖将所有显示器走线收纳固定到一起,精简桌面布线,这点好评。另一个细节是这个支架虽然造型简洁明锐,但支架顶部并没有过尖过细,移动起来既能少点摩擦噪音,也更不容易对桌面、人体造成划伤。此外显示器是外置电源,右侧有一个可伸缩的耳机挂架。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b0282be28c8118.png_e1080.jpg)
雷鸟Q8的接口均在显示器的背部,包括一个DP1.4接口,两组HDMI2.0,一个支持PD 90W供电的TypeC口,1个USB 3.0 B口(上行,支持KVM控制),以及两个USB3.0 A型口。没有满血HDMI 2.1有点遗憾,但支持PD 90W,边用边充手机非常方便。另外显示器有内置2个3w扬声器。
OSD菜单是五维摇杆设计,菜单位置在显示器的正下方正中间区域,坦白说我个人会更喜欢屏幕后方的摇杆,因为左右上下摇杆的方向和菜单调整切换的方向是对应的。不过现在正下方的五维摇杆设计也很多了,在中高端显示器上也不少,熟悉适应一下也问题不大。
![雷鸟 Q8 MiniLED 显示器一个月体验报告:用了就回不去IPS屏幕了](https://qnam.smzdm.com/202311/20/655b0292e49225316.png_e1080.jpg)
6.产品体验总结
总体用下来,我觉得雷鸟Q8在配置确实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设计师对色准、对比度呈现力的需求,又能通过QD-MiniLED与HDR1400 带来“用了就回不去”的高端体验,至少我再回头看Fast IPS屏幕已经觉得“画面有点平”了。
另外,这块HVA屏幕在响应速度、色彩观感方面也完全达到了高端的级别,它的色彩调教还原虽然谈不上最顶端最饱满的一档,产品也有一些遗憾,比如不支持HDMI2.1,灯带没有神光同步,但售价还是控制在了4000以内。我不想拉踩,但平心而论,在4000以内的价格范围里,我个人觉得雷鸟Q8就是目前相对更水桶、优先级更高的一款QD-MiniLED显示器。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