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工程师入手5900X平台,简单自用工具评测
如何才能快速换一种生活方式?参加#牛年Flag#征稿活动,征集你2021年的购物学习生活计划!>>点击查看活动详情<<本次征稿活动欢迎你的敢出敢买Flag、学习Flag以及各种生活Flag,优秀的投稿文章能获得优厚的大奖,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目标吧!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测商品为自费购买并作为生产使用。坚持独立的评价观点是笔者创作的基本底线,绝不会因商品来源不同而有所偏颇,请各位放心。如果技术项目合作,或是品牌想要找我儿子代言也是欢迎。
购买理由
天天刷值得买,也有四五年时间了。值得买上可以经常看到大神们晒INTEL或者AMD桌面级的评测,也可以经常看到晒NAS等,极少可以看到生产力评测。所以我来水一篇,刚刚剁手的5900X平台(虽然也可以归在桌面消费类)。(这一段和去年基本一样)
本人苏州芯片数字前端工程师,曾就职于某大厂(欢迎砸简历,现在这个大厂待遇绝对与时俱进,人员关系一直很平等,领导很nice,应届同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19年中换了个工作,领导也很nice,同事关系融洽,一半继续研发,一半跑江湖。一年半过去了,感慨良多,认识了各路人,接触了各式各样的项目,也得到了不算愧对家人的收入。
2020年入手E5-2680V3那套,非常稳定,中间只有2次非正常重启(可能也不是服务器问题,是网络问题,不得而知),最长稳定工作160多天。虽然性能已经是淘汰的,但是依旧协助我,协助我的团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物超所值我觉得早已达到了。
经过一年学习和去年的试错,心中一直有换一台高主频处理器的草,而且核心数不要太少,要能满足3-4个人同时使用,功耗也不要太离谱。
最终选择的是AMD R9 5900X处理器(12C 24T),华硕X570-E GAMING主板(板U套装,单买CPU好像没有货),猫头鹰NH-U9S,32GBx4 DDR4 3600金士顿成套内存,1T三星970 EVO,用的前同事送给我的9800 512MB显卡,安钛克New ECO 850W,银欣CS380机箱。狗东购买的散件,加起来一万五千多。
不得不点名表扬下京东的快递,春节照样是第二天到齐,即使有些件不是自营的(放在京东仓库,京东配送)。美中不足就是没啥折扣。
CPU选择的时候,倒是没有纠结太多,5800X,核心数量略少,5950x其实后来了解到,虽然默频比5900X低,但是最高频率还是比5900X高(这个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价格多了一些。这几颗最大功耗,标称是一样的。集成电路群里问了一圈,各路大佬貌似也没有使用过这个平台的经验。2700X的评价普遍很高。最后还是感觉5900X的性价比好一些,就定了5900X。
主板刚开始就觉得,这么能打的U,要配个高级点的板子,才能发挥出来,怎么也得X570。后来看了中正评测,觉得B系列好像和X区别也不大(请大佬们评论区帮忙更正吧),因为PCIE-4我暂时也没有用上,超频也不需要。最终选了X570-E,因为听说I供电不好(道听途说系列),带8个原生sata口,满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存储扩展需求。回来板子后,发现上面还有wifi6和2.5G的电口,后续也许会用到。
内存真的是乱选的,5900X这个我搜了好久,也没有得到能够非常接受的答案,尤其是这个fclk,完全看不懂。虽然本人就是搞DDR的(SoC中DDR控制器接口),但是系统层,还真是懵了。128GB的选择也不是很多,高主频的,C14的,看了一圈,都是8x2或者16x2这样。最终选了金士顿的3600,C18,寻思如果后续升级,还可以淘汰下来给别的机器用。
机箱一直种草银欣那个8盘位的,平时899,偶尔有839的折扣,可惜春节期间没有赶上,很是遗憾。机箱到了以后,感觉和心里所想有些落差。用料感觉比想象中要薄,提在手里也没有太多分量,每个面的金属,都可以轻易按动。硬盘架质量感觉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给力,倒是侧面有类似服务器硬盘架导光纤维,可以看到硬盘状态(猜的)。另外,这个机箱,对水排支持貌似不是很好,购物车里面躺着海盗船的360,今年是上不了船了。
水排上不去,就猫头鹰吧,安静点最好了,还没有光污染的问题。先是看了一圈大号散热器,发现银欣这个机箱,对高度有限制,146mm以下,最终找到了合适的NH-U9S,看下面评论说i9也没问题,我就放心下单了。
显卡无要求,随便插个能亮机的就行,所以电源按说也没有太大要求。但我还是上了个安钛克850W的,毕竟这玩意可以当传家宝用,看了看电源效率曲线,低负载也不错。吐槽下,排线太硬了,我看有人把线撕开一根一根的?
三星SSD 1T的,返修几乎没有吧。其实上一台杂牌的sata SSD,用了一年,最后都暴力的写,也没见到问题(不过总是感觉它随时炸机,这也是我购入新机器的动机之一)。后续再扩展酷狼/银河或是sata SSD吧。
东西差不多介绍完了,放点照片
外观展示
硬盘背板,两个风扇插座,白色电源是给风扇的。侧面有4个给硬盘供电的宽口,8个sata/sas口
开装吧
黑色塑料支架拆掉,换上猫扇的框架。两种不一样接口的框架,挑一个能装上的(一开始拿小号的比划半天)
机箱目前还没扣上,敞着给网友用几天
一次点亮,噪音确实不大,很安静
使用感受
本篇文章,就不跑EDA工具了(反应如果强烈,我可以再开一个帖子),跑一下自己写的ocr程序,这个程序,主要是做一些位操作(异或这类),切片,字节操作,主要对ALU,内存,cache,硬盘读都有一些要求。可以12核并行跑
本来以为可以1:2,目前看是1:2.7,惊喜意外,不只是核心的优势,估计内存和SSD都会有加成
跑12核的时候,功耗207W
python设置20 threads的时候,功耗还是207W,时间还是18秒
总结
速度大约是E5的2倍多,很惊喜
买的时候尽量在有折扣的时候,毕竟能省个大几百
装机太麻烦,下次一定要雇个人过来帮忙装好
功耗感觉控制的还是不错的

9600,古董,亮机用
这个是什么显卡
都是内网,稳定就行,防护倒是次要
我试了下7装不上,可能是x570的原因,具体我应该也解决不了
其实芯片行业,小公司现在用的最多的还是6.9
是啊,8.2今年绝版。明年统一stream,去年底的事啊!
大概6880价格
不会整啊😱
因为偶尔挂一下问题也不大
跑的8.2 linux,不是stream
8.2的4.18内核能跑5900x?
明年更新滚动版吗?
还是装7系稳一点。
我还停留在唯Intel不用的挂念呢……
干活的机器为什么不是ecc?
e5v3打鸡血补丁,免费提升30%
狗东第三方板u套装,linux多开几个vnc就几个人一起用了
5900X哪里买的?多少钱? 3-4个人怎么同时用?
断篇了,吐槽了两次
银欣这个机箱和大主板配合说实话不是很好,原装线不好理,sata那也比较紧张,有挤压硬盘背板电容可能
大佬是做400g高速serdes的呗
也许可以安排个下一代省城斯比工作者
再就是这个机箱和这个大主板配合不是太好,sata绕线很费劲,还有挤压电容的可能。线比较乱,很难理
接口
zsbd
不知道啊,如果真遇到降频了,我再开个帖子吐槽下
u9s压5900x真的大丈夫?
vivado的ug里关于综合好像是最多开8个线程,但是那条命令最高可以设置为32,不知道限制到底是多少。
个人感觉3960x优势在于更多核,内存支持更大。现阶段可能还用不上这么多,也许明年能安排上
vivado我个人觉得不用测了,应该就是主频反比例
兼职有时间不
你是做接口,ad还是电源的
请问大佬招模拟岗么
一万元的3960x线程撕裂者你值得拥有。。。
你觉得你有,那就自然有了
,如果在家办公更应该组个千兆通信网络,充分利用公司IDC资源,岂不是美滋滋?
同求vivado测试,最好搞个通用工程,这样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电脑测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