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宽就愈香?小米34英寸曲面显示器众测分享
最近小米推出的两款显示器。一款为23.8英寸IPS显示器,一款34英寸曲面屏电竞显示器。这次众测的是34英寸的显示器,价2499元,预约的话到手价为1999元,还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
被玩坏了的sRGB色域
正好小熊前不久入手了一款34英寸曲面屏电竞显示器:泰坦军团N34SQ PLUS,并发布了评测文。
这款N34SQ PLUS其实是可以作为小米曲面显示器的对标产品来参考,因为生产厂家同是深圳市世纪联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在这篇文章中作了两款产品的基本参数对比,由于当时还没有拿到小米曲面显示器的实物,所以只好云对比了。现在有有了实物对该表作了修正。小米曲面显示器也是支持情景模式、分屏等功能(之前也没有宣传这两点)。
回复中大家认为小米曲面显示器的面板要更好,因为小米显示器宣传的色域为121%sRGB,而当时N34SQ PLUS标注的色域为95%sRGB(现在JD自营店已经改到同样的121%sRGB)。
在那篇文中我说:”貌似小米的色域值要高一些吧“,其实我心里也清楚很可能是同一批屏幕面板,不过没有拿到实物前我不习惯于下判断,现在实物到手我觉得在评测前得应该先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色域是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也是一个技术系统能够产生的颜色的总合。
1931年,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召集科学家们做出了最先采用数学方式来定义的色彩空间标准,这就是CIE 1931色彩空间,英文名都是Color Space,但现在大多数人都说“色域”而不说“色彩空间”,大概“域”是一个数学名词,可以更好地体现色彩是有范围的。 CIE色彩空间的范围就是那个最大的圆弧形区域。
sRGB(standard Red GreenBlue)通用色彩标准是微软联合HP、三菱、爱普生等厂商联合开发的,sRGB代表了标准的红、绿、蓝,现在绝大多数的数码图像采集设备厂商都已经全线支持sRGB标准。
其它色域标准还有DCI-P3、sRGB、NTSC、AdobeRGB等,也都是基于CIE色彩空间标准的色彩标准衍生出来的。从下图可以看到sRGB色域范围是最小的,但是作为我们日常使用是完全够的,其它色域都是应用于专业领域。
那么为啥有点显示器表明的sRGB色域是9X%,有些则是11X%,12X%呢。
其实就是个算法的游戏而已 。
首先是老实的算法,即覆盖多少sRGB的区域,就标注多少,这样最多也就是100%,如标注95%,98%,99%等等的显示器都是这种算法。
现在主流显示器的色域范围已经不局限于sRGB范围内,往往会超出很多,这就衍生出面积比的算法。
比如说一台显示器sRGB覆盖面积为95%面积,再超出sRGB区域部分还有25%面积,这样总和就是120%的面积,那么就标注成120%sRGB色域吧!
本质上这是一种宣传手段,也可以理解,但是确实把sRGB色域这个参数玩坏了,从此这个参数的参考意义就不大了,大家买显示器多看NTSC、AdobeRGB的色域值吧 。 当然确实主流显示器已经远穿过sRGB色域了,也许这个参数确实到了out的时候。
小米肯定不是第一个这么宣传的商家,同样肯定也是不会是最后一家,比如之前老实的泰坦军团现在也是把sRGB色域从95%改到121%,学好有多难,学坏多简单 。
为啥小熊敢说两款面板差不多呢,因为我有实物,因为我作了测试,这些都是云评测给不了你的。
使用Spyder5 Elites对两台显示器进行测试,色域覆盖率如下,小米的要稍好一点(个体也是会有差异的),但是色域覆盖面积基本一致,不会有20%以上那么明显的差别。
色彩还原准确度(色准)如下,N34SQ PLUS默认的色温太冷,调到用户色温来和小米的标准色温对比。可以看到两者大多数颜色的偏离情况都差不多,当然小米的还是要稍好一点。
搞明白色域的问题,我们再来进行传统的评测流水账吧
显示器开箱
▼没有的彩装,非常低调的,也没有没有复杂的型号,只有“小米曲面显示器”几个字,在这几个字下面,有产品特色的介绍,这几个字如果和整个包装面积来比的话,真是非常小了,它们是:“3440X1440分辨率,1500R曲率,144HZ刷新率”。包装另一面是同样的内容,只是换成了英文。
▼侧面有3级的能效标识和产品型号信息。
▼牛皮纸箱加泡沫,比较常规的显示器包装方案。
▼21:9宽屏幕,高度基本和27寸的差不多,就是更宽。
▼屏幕采用了三面窄边框,不过很明显的有内黑边。
▼
▼从底部看侧框部分有拼接,拼接部分包括顶部和两侧,摸了一下貌似是金属材质的,其它部分应该都是工程塑料。
▼三星的VA屏幕,曲率到达1500R,相比常见的1800R弧度更大了。
▼虽然是塑料材质,不过表面有哑光处理,有类肤的手感,视觉上也摆脱了塑料的质感。
▼背部中间有隆起,中部偏厚,这样也省去了电源适配器,为电源内置结构。
▼显示器右侧边上有5个OSD控制按钮,开关键比较大一些,便于触摸区分,整体反馈手感还不错。
▼支架安装的地方,量了下螺丝孔位距离是10cm,可以安装第三方支架。
▼小米的LOGO。
▼这款小米曲面显示器在理线藏线的设计上还是很用心的,显示器背面IO接口位置有个磁吸式的挡板,需取下挡板才能插线。
▼接口区域偏左侧(从背面看),包括:2个HDMI 2.0和2个DP口1.4以及一个音频接口,显示器并没有配备音箱。另外遗憾的是没有任何USB接口。
▼电源插口偏右侧。
▼显示器铭牌也在这里面。
▼配件有支架(2部分,需要安装)、一条DP线、一根电源线、说明书和一些安装螺丝。
▼纯金属底座和支架使用前需要用螺丝把两部分连接。另外能看到底部还有两条防滑条来增加稳定性。
▼螺丝有三组,连接支架的螺丝只有一颗,另外两组螺丝用于壁挂。
▼手拧螺丝,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以安装。
▼支架上部有个凹槽,并有open的标识,打开后可以藏线。
▼背面整整一条都能打开。
▼支架为快装/拆设计,安装非常方便。背面有一个按钮,可以控制金属键上可以滑动的塑料卡扣,按下能重新取下显示器。可以看到支架除了可以升降,还支持左右旋转和倾斜调整。
▼显示器很容易就安装完成。
▼屏幕边缘的厚度。
▼显示器背面。
▼支架花了很多心思在理线上,正面的孔洞在支架稍微靠上的部分;后面的孔洞在支架的最底部。
▼来看下理线的效果。
▼正面来看非常整洁,看不到任何线材。
▼鼠标键盘之类的线材想要通过显示器支架来打理也可以。不过由于正面的孔洞靠上,从这里穿出去不太美观,如果设计上能考虑到鼠标键盘的理线就更好了。
▼如果你有两台21:9的34寸带鱼屏,那么你真需要一个大桌子了 。
开机测试
▼售卖页面介绍这款显示器的色深(位深)是8bit,但是在显卡驱动中可以设置到10bit,这个价位应该是8抖10的,抖10也是10啊!
▼下面使用Spyder5 Elite进行屏幕性能测试,看看这台小米曲面显示器的屏幕面板素质能达到一个什么水准。
▼色域覆盖率测试:小米曲面显示器的sRGB色彩范围覆盖度达到了99%,AdobeRGB的覆盖范围达到了86%,NTSC达到了83%。色域的问题前面我们讨论很多了,这里就不再说了。
▼伽马曲线测试到达2.1,有0.1的偏离。
小米3曲面显示器有很多模式可选,色温也可以调节。使用默认的标准模式+标准色温来进行测试,不过为了测试最高亮度,将亮度调整为100。
▼100%亮度下最大亮度达到了308,色温7400k,稍偏冷(标准色温为6500k)。
▼色度均匀性测试:100%亮度下,色度均匀性最大偏差为5.1,一般。
▼亮度均匀性测试:100%亮度下,亮度均匀性最大偏差为13%,还不错,因为曲面屏作这个测试一般都没有太好的结果,N34SQ PLUS这项测试的结果为21%。
色准也叫作ΔE,它的意思是指某个显示设备显示的效果与标准色彩之间的差距。这个标准色彩是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据进行生成的。这个差距(ΔE)越小越好。ΔE越小,显示的色彩与标准之间的差距就越小,显示的色彩就越准。校色仪可以对12/24/48种标定过的标准颜色(实验室色样)作为色彩基准,对屏幕进行测量。一般的显示器ΔE可以达到5-6;而专业显示器需要达到ΔE<3的数值。
▼接下来再使用Spyder5 Elite测试下不同模式下色准,测试48种颜色显示。标准模式下(标准色温)的ΔE平均值分别为1.52,很不错了,校准后可以到达0.56,还是有潜力可挖的。
智能模式
▼OSD菜单有六大项,分别为亮度/对比度;图像;PQ设置;智能模式;窗口设置和设置。先看看智能模式。
N34SQ PLUS叫情景模式;小米34英寸曲面显示器叫智能模式,其实模式内容都差不多。
标准模式
▼标准模式下,默认亮度为80%、黑度为50%、对比度为75%,都可以调节;上面提到过标准模式下标准色温偏冷。
▼在图像界面中可以调整色温,选项有4种,分别为标准、暖色、冷色以及自定义。
▼分别测试4种色温,暖色其实最接近标准的6500k色温值,标准色温有点偏冷。显示器选择偏冷色也是个正常现象。
▼4种色温的色准测试,果然最接近6500k标准的暖色色准最好。
下面开通过一组屏摄来看看这块屏幕的表现
▼其实三种屏摄都差不多,看不出太大的区别,和原图相比,蓝色部分偏色最大,显得更鲜艳些。
▼这副图对比中,三组屏摄也差不太多,屏摄表现上饱和度明显比原图要高一些。
▼上面两副图大体来说屏幕的还原度还是非常高的,下面看一组表现不太好的。从光线上能明显看到冷暖色的区别,三组屏摄对原图的还原图都不太高。
不过鉴于很多人买到显示器后并不会去作设置上的更改,另一方面,偏冷色风格可能也是厂商想让这款产品到达的效果,所以下面的测试大多数还是选择了默认的标准色温。
节能模式
▼N34SQ PLUS叫图片模式,小米曲面显示器称为节能模式:默认亮度为40%、黑度为50%、对比度为75%,同样可以调节。亮度值降到不到160,确实很低。标准模式下(100%亮度)测得功耗为50w多,在节能模式下为不到30w,所以想要显示器节能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亮度。另外测试色温为7400,依旧偏冷。
▼节能模式的色准测试,ΔE平均值分别为1.74,比标准模式稍差了点。
游戏模式
▼游戏模式下,默认亮度为100%、黑度50%、对比度为75%,可调节。亮度达到最高;色温依旧为7500k。
▼游戏模式下测试色准,ΔE平均值增大到了2.24,一些灰色红色系偏色程度增大。
▼游戏模式相对于标准模式亮度有提高,另外清晰度、锐度也有提升。如果是吃鸡这类FPS游戏还是很合适的,毕竟吃鸡首先是个找人的游戏,亮度提高找人更加方便。
电影模式
21:9显示器当然是观看画面比例为21:9的片源最爽,不过如果是16:9的片源两边就会有大黑边,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电影模式下,默认亮度为100%、黑度为50%、对比度为80%,可调节。亮度还是比游戏模式低一些;色温进一步提高,到了8200k,风格更加偏冷了。
▼电影模式的色准ΔE平均值为1.96,相对标准模式,灰色红色系的偏色增大了一些
▼通过屏摄和标准模式对比,最明显感受也是亮度提高了一些,风格上果然也要偏冷一些。
▼
小米曲面显示器看电影感觉比用自家55寸电视看还爽快,大概是因为坐的距离更近,带鱼屏的画面沉浸感更强的原因。
低蓝光模式
▼低蓝光模式下,默认亮度为60%、黑度为50%、对比度为80%,可调节。亮度降低;色温降低到5800k,风格变暖了。
▼低蓝光下的色准,很多蓝色系和灰色的偏离程度都提高了,ΔE平均值到了4.65。
▼小米曲面显示的低蓝光模式只有一种,程度不可调。通过屏摄,亮度相对标准模式会低些,并没有明显的变黄现象。
RTS游戏
除了游戏模式,还提供了RTS模式,没有时间搞屏摄对比了,抱歉。
▼RTS模式下,默认亮度为85%、黑度为50%、对比度为80%,可调节。色温为7300k,还是偏冷。
▼RTS模式的色准测试,ΔE平均值为2.82,黑色、红色和绿色系偏离程度都增大了。
窗口功能
▼左右分屏和画中画功能,需要两个信号源,也就是需要两台主机。家里有笔记本的用户可能会用到。
▼左右分屏后,画面会有变形,试过已有的分辨率,都不行,可能需要自定义分辨率?
谈谈带鱼屏玩游戏
大家的一个大疑问就是21:9这种比例的带鱼,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会习惯使用吗?
其实这个尺寸也是大电影的标准尺寸,大家可以想想象下电影画面的比例出现在显示器上的效果。
首先来谈一下玩游戏:相对于16:9的显示器来说,由于超宽的屏幕可以将玩家的视线全部包裹,减少了对显示器边框的存在感,游戏时的注意力得到了集中,加上更为宽旷的视野范围和更强的画面沉浸感,相比传统的16:9的显示器相比使用感受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游戏对带鱼屏(16:9)的兼容也越来越好。对于不支持的游戏也可以通过显卡中的自定义分辨率,或是第三方作的游戏补丁来解决,来看下吃鸡的游戏吧。
▼吃鸡游戏设置是支持3440X1440这种分辨率的。
▼来几张屏摄,看看21:9的吃鸡是怎样的效果。
▼
▼
▼
▼
▼右键瞄准的视野,右边的视野宽广了很多。
▼
▼
用吃鸡开车展示下带鱼的赛车类游戏效果 。
▼通过截图来看下21:9和16:9的区别,吃鸡现在确实没有再裁剪画面了,可以看到左右视野明显明显拓宽了。
再来看看其它两款游戏的截图:
▼全面战争:三国
▼杀手6
硬件的代价
带鱼屏的视野加宽,沉浸感也更强了,确实更香了。但是代价就是对硬件的要求提高了。
3440X1440相对于16:9的标准2k分辨率(2560X1440),其实高度上的像素是一样,就是宽度上多出~34%,达到了3440,很接近标准4k分辨率(3840X2160)上宽度上的像素。
使用RTX2060S对3440X1440和2560X1440两种分辨率做了测试,感兴趣可以看看下文:
▼3440X1440 相比标准2k分辨率会带来2成左右的帧数下降。不过从另一方来说而如果从标准2k上升到4k,帧数会下降4~5成,相比标准4k显示器, 带鱼屏对硬件要求还是要低一些的。
像RX5700和RTX2060(S)这种中高端显卡,标准2k分辨率下吃鸡特效全开可以在60帧以上;分辨率到达3440X1440,帧数下降2成,好歹也能维持在50帧上下,但在此基础上还要达到144Hz就太难了。所以除非显卡直接选择RTX2080TI,144Hz还是玩《CS:GO》和《英雄联盟》之类对显卡要求较低的游戏比较适合。
Free SYNC
电影电视的一帧画面本身就是带有动态模糊,即在一帧画面上显示部分拖影会让人产生这一帧画面是动态连续的错觉,所以30帧也会觉得是流畅的。但游戏中输出的画面为即时渲染,即是一幅幅清晰的静止画面,所以画面刷新率越高,看到的画面就会越流畅。尤其对于FPS游戏来说,高刷新率能获得更流畅游戏体验。
▼在设置界面中可以开启Free SYNC。
FreeSync和G-Sync分别为AMD和英伟达为了解决对付画面不同步而推出的技术,方法就是让显示器等显卡,通过动态改变显示器的刷新方式来适应显卡的输出,但是需要显示器和显卡同时支持这两种技术。今年开始N卡也能支持FreeSync了。
▼显示器开启Free SYNC后还要在显卡驱动中开启。A卡就不说了,N卡驱动中显然小米曲面显示器并没有通过认证。
▼做了两组对比,包括Free SYNC开和关,大家可以体验下不同的效果,由于视频一般只能录到60帧,所以还是用相机拍吧,快门速度设置为200(1/200)。
关闭Free SYNC下的拖影和撕裂都很明显;打开Free SYNC基本完全消除了撕裂,但是拖影还是有些的。因为显示器的刷新率会视觉上的拖影;而响应时间会造成显示器的原生拖影,而大多数的IPS和VA屏的响应时间大多为4~5ms,拖影相对来说都会严重一点,当然高刷新率还是能缓解一些拖影的现象。
谈谈带鱼屏工作
一台电脑除了是娱乐工具,也是生产力工具。21:9相对于16:9的显示器来说在横向上拓展了30%的面积,可以同时开启两个以上的软件应用,不用切换应用窗口,当然这一点上双屏也是可以实现的,主要看个人的应用习惯。
▼但是对于应用和视频编辑有关的软件,带鱼屏真的是特别合适,如视频转动图,长长的时间轴用的真是特别爽。
总结
小米的第一款显示器,在大尺寸型号上选择了21:9的带鱼屏,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现在显示器还是以16:9为主流。
当然带鱼屏的优点也很突出,视野加宽后游戏体验更加震撼,看电影加有沉浸感的,同时非常适合作视频编辑工作或者多软件多窗口工作。双屏和带鱼屏怎么选择?如果从空间和价格角度来说带鱼屏都更加合算,也算是适合年青人吧。
再来谈谈面板:IPS面板的优势是可视角度高、色彩还原准确,但漏光严重,响应速度也一般;TN屏相应速度高,但是色彩和可视角度不好。VA是TN与IPS的一种折衷方案,这种大尺寸的曲面屏现在还是VA的天下,不喜也没有办法,这是技术和成本博弈的结果。
最后来谈谈价格把,1999的价格果然很香,而N34SQPLUS在近期也没有降价,看来是给小米曲面显示器来让路(对于联合创新来说卖小米也是赚钱了)。不过很快AOC就推出了同样价格的CU34G2X,根据之前小熊对色域的分析,大家还是不要以为面板上会有很大区别,所以这次貌似小米又在价格上影响了显示器行业。
现在小米手机以及定位高端,让红米来主打性价比,似乎要摆脱以价格取胜的方式,但是这款小米34英寸曲面显示器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价格,并没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地方,当然显示器要增添互联互通的功能也确实比较难。
小米要做杂货铺要做生态圈,不找代工厂也不可能。大家也可能会质疑代工厂,其实联合创新为很多厂家做个OEM,实力并不弱,但是成见还是难改变的,还得用好的产品来证名。
最后总结下这款产品的优缺点
优点
1)面板底子不错,色准非常优秀。
2)提供了多种模式和低蓝光功能。
3)外观中性,比较白搭。
4)支架设计很好,可以旋转、倾斜和升降。
5)价格不错(但需要抢)。
缺点
1)没有HDR功能。
2)OSD没有快捷键。
3)没有USB接口。
4)带鱼屏看16:9视频有大大黑边,很烦人。
5)3440X1440这种分辨率和144hz要同时满足,对硬件(主要是显卡)的要求太高。

seafoodtoast
校验提示文案
YipLan
校验提示文案
克利克萨斯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787108420
校验提示文案
不羁的风WKF
校验提示文案
咱屯硬盘
校验提示文案
Beta科技
校验提示文案
-我是天天-
校验提示文案
塞纳河小烤鸭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370650005
校验提示文案
我爱够级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331143691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wycs45
校验提示文案
Scottlove
另外据说字体发虚?不知道确实有这个问题吗,还是带鱼屏都是这个样子
校验提示文案
imjacob
校验提示文案
柏恩爹爹
校验提示文案
musicing
校验提示文案
Hades2046
校验提示文案
萝卜太郎
校验提示文案
halcyonday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355456173
校验提示文案
初锦
校验提示文案
初锦
校验提示文案
mozhubc
校验提示文案
musicing
校验提示文案
柏恩爹爹
校验提示文案
imjacob
校验提示文案
车轮滚滚
校验提示文案
ICEWATER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813411381
校验提示文案
Scottlove
另外据说字体发虚?不知道确实有这个问题吗,还是带鱼屏都是这个样子
校验提示文案
wycs45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科隆那厮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331143691
校验提示文案
咱屯硬盘
校验提示文案
橘坐
校验提示文案
一个叉烧包
校验提示文案
Mr_world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