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米,一个番茄,搞定美味番茄焖饭,米家电饭煲C1首秀!
大厨挑米,懒人挑锅,是厨艺圈子里经久不衰的槽点。
大厨日积月累,出菜无数,心思全在食材和工艺的钻研上,煮个饭也要挑遍全世界的好米,至于锅嘛,锦上添花而已;
懒人就不行,可能厨艺般般,全靠厨具来撑腰,手气来了就算再好的食材也能煮成饲料 玩笑了,这是我一人在家做的烫饭(其实很像韩国的大酱汤泡在饭里)▼
我是懒人一个,但不笨,会吃也爱做,如果有个好锅,说不定也能惊艳一回。在最不愿意下厨的冬天,我赋闲在家,为了健康不想吃外卖,又不想熏油烟,怎么办呢?正巧拿到新出品的米家电饭煲,不如来做一个懒人的定食——番茄焖饭。
说干就干,从哪开始咧?别急,锅子还在箱子里……
一章 开箱点货
▼锅子是从广东发来的,验明正身:米家电饭煲C1 3升
一看地址,再看外包装上生产企业“江门市乐米电器有限公司”,就知道是厂家直发,当然也没有“朕值到了”胶条。一边快速拆封,一边了解锅子的简单信息,各个相关部件的材料和国家标准,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的
▲这个包装细节我点赞,不用开箱看说明书就知道了具体的参数,实实在在,不用囫囵吞枣似的四处查这个册子那个说明。
▼箱子倒是不大,三两下就拆完了,先来一张标准照,颜值还是很高啊,一如既往地小米颜值。
歌里唱的是:你笑起来真好看。我借用一下,这只锅的白色很时尚,但是又说不出到底有什么巧妙,我想说“白得真好看”
箱内东西还是比较清爽,有这么几件:电饭煲本尊,一个涂层内胆,一个蒸笼、饭勺粥勺各一、量杯一个、电源线一根。
▼小蒸笼还蛮有意思的,看来这就是比电压力锅好的地方,可以隔水蒸点小东西。
西斜的太阳,懒散的映在阳台上,我很享受这个开箱的时刻……
▼取出内胆后,锅体的加热部件就是这样了,所有锅子的这个部分都几乎一样,传热的环节,而且有一种工业的稳重感,也是整个锅的重心所在。
二章 清洗开锅
人不打扮不好看,打扮好了您再看?果然人模狗样……哈哈哈,这是相声段子。锅不是人,刚拿出来最好看,捯饬过就旧了。但是新锅肯定是要洗洗的,简单介绍一下。
去除所有的塑料袋、标签、贴纸,包括一些容易忘掉的部位。把锅盖打开透着气,就算没有味道也敞敞。
▼把外盖的破泡器拆下来清洗,轻轻一抠就下来了。原来他们管这叫破泡器
把上盖的可拆卸式内盖拆下来清洗,顺便把内胆和蒸笼一并洗洗,用一点清洁液就行了。在拆内盖的时候,只要捏住两边轻轻往外一带就出来了▼
▼然后会留意到内盖中心有个金属柱,这就是内盖上的温感器,经由上盖和锅体的连接部位通向主板,不用管它。装的时候原位置推入,咔哒声响就ok咯
用清洁的抹布把锅内外擦拭一遍,去掉一些包装纤维和掉落的泡沫颗粒,插上电,内胆里放少量的水,开始工作。我用了最短的蒸煮模式,让新锅工作一下,受热,散发掉一些微弱的味道。不多久,蒸汽从破泡器升腾起来……
这种锅不同于电压力锅一旦上汽就不能打开,我这还能打开观察。如果你想喝点米汤的话,可以在沸腾中打开,舀出一碗再盖上继续煮,没有一点问题,只要注意别烫到就好了。
15分钟蒸煮完成后,自动蜂鸣提醒,这就算开锅完成咯。
三章 准备
要做番茄焖饭,真是超级简单,先把米淘洗两遍,备用,因为只我一个人,一杯米就够了。
番茄洗净,不用剥皮,用刀在底部划上一个十字,可以切深一点。
一点油,最好是植物油,不要动物油。我这里用的是一点香油,因为想尝个花样。最后是一点盐,不要多了,能尝得出咸味就ok。
如果有腊肠、咸肉、或者火腿什么的,可以切一点放。我今天就比较懒,冷天不愿意沾水沾友,索性啥都不加。
把内胆放入锅体,这里的水一定要比正常少一些,因为番茄里很多汁水,会补充进来。
顺便聊聊煮饭加水的问题。因为是电饭煲不是全密闭的,煮饭过程中水蒸气会跑出来,所以相比电压力锅要多放些水,但要多多少?建议按照米家电饭煲内胆的加水刻度线来尝试,水位刻度线的数字跟量杯米量对应,一杯米对应一个刻度。当然,我们未必弄得请东北米或者丝苗米,尝试一到两次就会掌握得很好。
Tips:煮饭的水稍微少一点比较好吃。
四章 精煮米饭
这款米家电饭煲有个热水快饭功能,可惜今天有个番茄在场,不太适合,下次可以用这个模式煮个饭。注意咯,加水必须是热水,要在70°C以上,这样才符合热水快饭的基础啊
因为这个模式固定了20分钟,如果水过凉了,势必会影响效果,带来多余操作耽误懒人时间。
为了一道懒人美味,也为了慎重首秀,我毅然的选择了精煮米饭,设定为40分钟。
煮饭的等待时间,继续来熟悉一下功能。选择模式很简单,模式也不复杂。注意这里的保温和热水快饭、热饭是不能单独设定时间的,其他几个功能可以再单独设定时间:
精煮米饭(40/60分钟)
煮粥(40/60/90/120/180/240分钟)
蒸煮(5/10/15/20/30/60分钟)
煲汤(60/90/120/180/210/240分钟)
蛋糕(60分钟)
至于预约模式,可以在设定好烹饪模式后,按预约模式在设定倒计时时间,没按一次增加15分钟,长按则以30分钟一次快速增加。
蒸汽袅袅,传来米饭和番茄的香味,闻起来就觉得味道不俗哦!滴答滴答,时间到,蜂鸣声响起。开锅咯
番茄的外皮已经软了,用筷子剥下扔掉,用饭勺搅拌均匀。样子看起来如何?我觉得很棒。茄汁化为无形拌入饭中,米饭因为红色的茄汁和颗粒混合着油脂,颗粒油亮。因为电饭煲的煮饭特制,米粒又显得很饱满
挑起一筷子尝尝,淡淡咸味,恰到好处的吊出了番茄的酸甜,食指大动,开吃了。
五章 复盘点评
本来是给米家电饭煲C1做测评的,做了一份番茄焖饭出乎意料的成功,把隔壁的小孩都馋哭了,有只喜鹊也飞到窗台叫喳喳,有只猫在楼下喵喵两声,莫非也是闻着香味来的?
复盘
1、这款电饭煲的颜值不错,放在餐桌上也是一个景,朋友圈入镜无忧。
2、电饭煲煮饭的优势:摘抄了一段知乎的评论,我非常认可
先说电饭煲的工作原理,水到100℃后开始沸腾,米饭实际上是被水煮熟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从排气孔排出,直到水分被完全蒸发完后电饭煲会停止加热。因为米饭是被煮熟的,所以米饭中含水量大,米饭颗粒很饱满,这也是很多人说电饭煲煮米饭好吃的原因。
再说电压力锅,同样放入米和水,电压力锅开始加热,因为是密闭环境,加热时产生的蒸汽排不出去,电压力锅内气压变高,气压变高水的沸点就变高,电压力锅中的水可以加热到110℃-150℃。所以米饭是高温高压蒸熟的,米饭含水量比较低,米饭会比较干。有些用户在蒸饭的时候会多加点水,想让米饭软一点,但不太好控制,水多了会把米饭泡烂,吃着黏糊糊的。
作者:喵喵折App,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28195/answer/620988699
追求米饭口感的朋友,可以试试电饭煲,虽然煮饭时间比电压力长,但味道的可控性比较大,而且开盖就吃,完全符合懒人不能等的特别要求。ps:电压力锅就算是煮好了饭,还要乖乖等减压阀掉落下去,简直是漫长的煎熬好不好?
3、3L大小完全满足小家庭的需要,清洗起来特别方便,特别是内盖和外盖破泡器可以直接拆下清洗,既不损坏电子元件又能保证死角的情节卫生,很棒!
4、亲测米饭的口感很清甜,软糯,比电压力锅做的米饭更饱满。个人觉得非常合适老人、小孩、爱美女生。
可以提升的地方:
1、电源线的插口位置在右侧,为了保护,所以前边一段很硬,是不是可以换到后部,或者让电源线换个样子更熨帖。
2、可否多配送一个内胆?煲个汤煮个饭都都想用一个锅,多一个胆就方便了。
3、因为上盖可以在工作中随时打开,建议做强调,以免误操作烫伤。
米家的电器有目共睹,性价比是很高的,我满意这次的众测产品,给米饭换个做法会带来不一样的味道。这一番茄焖饭一次成功,也多亏了C1的卡位出镜。呃,话说这个C1是不是想读作卡位王呢?
Hi,there!C1

向大佬学习!!!!!
真香真香。
随便啦,谁家没有几个锅呢,换着口味来
我也怎么觉得,同样的米煮出来不一样的味道口感,观感也不同,默默的买了高压锅
高压锅更容易让饭糊化,所以就容易粘黏了呗
在我国农村,凡是烧火做饭的农家,都不用电饭锅
我发现电饭煲的饭粒很容易做到一粒一粒的,电压力锅都会粘连
试过好几个,觉得没有电压力锅好吃
日本,几乎所有提供米饭的餐饮店都是电饭煲蒸米(除了寿司米>。压力锅是一种通用烹调电器,并不一定能把米饭做到最好,只能是熟的快,但电饭煲一定是的。
那也不是大多数人吧?从哪里知道是大多数
大佬不觉得电饭煲的饭甜么
吃过一堆电饭煲的饭还是觉得高压锅的饭好吃
西红柿确实有点大,小一点会效果更好
好好的一碗米让一个西红柿打败
哈哈,有创意,虾子放米上?
看起来不好吃 如果蔬菜换成虾就好了
原来大佬也用米家电饭煲
我觉得米家电饭煲挺好的,现在在用2L的小饭煲
哈哈哈,什么锅都能做,拿新锅试菜而已
又想骗我 买个锅 不存在的
大佬谦虚了,要不是是看过您其他的文章,我还真信了
哈哈,我也是渣渣刀工
嗯,确实是米的问题,你的手艺,换成普通米做出来的效果会很完美,
手抓饭需要的萝卜不需要切的细,要切的粗,所以像我这样的渣渣刀功切出来的都能用
不会,肉和胡萝卜是在最下面的,米是盖在最上面的,快熟的时候是要把肉和胡萝卜翻上来和米搅拌在一起,关于糊锅的问题,有水有油,控制好火候不会糊锅,控制不好火候就有可能糊锅,当然,想吃锅巴,收水的时候可以多收一会儿就可以
哈哈,材料用的都是手头现有的,胡萝卜我是用的刨子,刀工太差了,米粘应该也是米本身的性质
是的,没有接水的地方我也是才发觉有些不便
我是来蹭热度的,问一下两位,铁锅做这么久,是不是米粒都还在肉上不要搅拌?是不是这样没锅巴?肉会粘锅糊吗?
1.操作面板和锅盖是分体的,导致前面高出一块,有点不习惯。米家之前的电饭锅都是平口的。
2.没有接蒸汽水的小盒子,打开盖子这水就顺势流在台面上了。我拿了小碟子接水。。
做的饭还过得去吧 热水快煮的话就一般了
活捉大佬一枚
,刚看了您的文章,每一个步骤都非常正宗
,要不看您用的米,我都怀疑您是当地人了
,但有几个小小建议,第一,米可以换一下,不要用这种长粒米,用普通米就好;第二,胡萝卜可以切的粗一些,比现在的粗一倍就好,萝卜可以再多放一倍,可以把那黄色的胡萝卜和橘黄色的胡萝卜掺在一起;第三不知道是水放多了,还是最后水收的不够干,米粒有点粘,不够松散;第四,可以放黑紫色的葡萄干,感觉会更搭<也可以再加点杏干)。话说回来,很多当地人真的都不一定有您做的好,我瞎掰扯两句,希望您别见笑
我用敞口锅做过,你要不要去我文章视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