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带你入门Mac——Mac指南
万字长文,多图预警!
题外话
上一篇玩转iPad的指南收到了非常多值友的点赞和收藏,居然有幸被小小值推送到焦点图,受宠若惊,在此非常感谢小小值得帮助,更加感谢值友对我文章的肯定。感谢!感谢!感谢!
进入正题:
Mac从进入中国一直以来已「装X」和「死贵」著称,特别是在星巴克「装X」。虽然最新的Mac信仰的Logo已不在亮,但「装X」和「死贵」的标签依然在。随着Mac这几年适配中国本土化,让Mac变得越来越好用。我第一次听到苹果公司还是因为iPhone,当时一机难求的场面让我对这家公司充满了好奇。而我第一次接触苹果产品不是它的iPhone,而是Mac。
购买Mac的原因很简单:「装X」。但是高昂的价格让我只能入手13寸MacBook Pro最低配,当时还不知道官网暑假教育优惠赠送Beats耳机,导致我白白少了一个价值“2000”元的耳机。不过好在Mac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改变了我对它的认识,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装X」和「死贵」的电脑究竟怎么样?
万字多图长文,如果你已经有Mac可以直接阅读软件部分,如果还未购买建议通读全文。
如何定位Mac
作为一款万元以上的电脑,除了自带的「装X」属性外,还有什么能支撑这万元的售价呢?我们先来看看Mac的优点(以下优点均是使用macOS,如装Windows请忽略优点):
外观设计简洁、经典
Air以轻薄著称,Pro以性能著称,但即使如此Pro的轻薄也比市面上大部分笔记本都薄。在轻薄这方面,只要性能够用,越轻越薄越好。Mac外观这几年一直没变,但即使现在看起来这样的设计任然不过时,全铝机身,有设计感的线条等等,可见外观非常经典。
优秀的屏幕,出色的音响
在4K普及的今天,Mac上的这块屏任然是数一数二的,更不用说早几年笔记本还没到2K的时候。Mac这块屏幕的出色不仅仅体现在屏幕硬件上的出色,还体现在和macOS的对高分辨率屏的支持,可以甩Windows电脑一条街。时至今日Windows 10 对高分辨率屏的支持才慢慢追赶上来。
Mac的音响在笔记本自带音响绝对是一流,在你看电影或听音乐时就能真实感觉到差距,让你更加融入电影本身。
强劲的硬件,优秀的工业设计
Mac上一直在推新的技术以及配合的硬件。推出的Retina屏幕、SSD替换机械硬盘、砍掉别的接口只留type-c等等,如此一系列的操作都是在让你的Mac在接下来几年的使用不会过时。这里的不过时不仅仅是系统反映够快,而且是在更新多个版本macOS之后系统任能够满足你的工作需求。Mac至少可以有3-5年的使用寿命,如果你仅仅是日常办公没有专业软件的话时间更长。
Mac内部空间的使用同样非常优秀,充分利用里面每一寸的空间,当你拆开后盖之后,对内部的功能设计、划分不得不佩服。
超长续航(针对笔记本)
Mac通过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可以满足日常办公一天的使用。当然如果是从事摄影修图、视频剪辑的话时间会缩短,但这也能比大部分的Windows笔记本的续航要好不少。
流畅而又稳定的macOS
Mac前面的这些优点都离不开macOS的功劳,对Retina屏幕的支持,对硬件性能的发挥都是macOS的作用。macOS在系统流畅度方面体验非常好,一方面能让你工作起来更加的顺畅、高效,另一方面在使用几年之后这种流畅度依然存在,完全不像Windows系统用过一段时间就要重装。
macOS的稳定性同样出色,在如此长的时间使用中死机的次数真的可以数过来。更重要的是你不用安装卫士软件、不用去管系统漏洞、不用去杀毒、没有烦人的弹窗、没有流氓软件等等,你要做的就是在APP Store中定期更新macOS即可。
同样和iPhone一样,macOS也有很多优秀的软件,这些软件也是系统粘性,让用户更加依赖Mac。
完善的生态体验
如果你是苹果的忠实用户,手上不仅有Mac、iPhone、iPad、AirPods、HomePod等设备,那么苹果的生态圈带给你的是1+1>2的体验。通过隔空投送、接力、跨设备粘贴复制等等让你在各个设备之间使用无缝切换,这样的使用体验在Windows上还未实现。
以上种种的优点带来的就是不管工作还是娱乐时带给你的沉浸感,特别是在晚上配合深色模式,让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Mac有如此多的优点,那么就没有缺点吗?当然有,比如笔记本的蝶式键盘问题、散热问题,iMac屏幕灰斑问题等等,但这都瑕不掩瑜。
当然Mac电脑并非适用每一个人,如果你是以下用户Mac电脑并不适合你。
非Wiondows系统不用的用户(老老实实买台Surface,也能「装X」)
游戏玩家(何必折腾自己呢)
专业领域软件不支持macOS(各个领域不同,可以问同事、学长、或者看看公司身边的人都在用什么)
差钱
现在我们对Mac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先来快速一览一下Mac的产品线。
Mac产品线快览
苹果官网现在在售的Mac分为笔记本、一体机和主机,笔记本包括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MacBook已经下架,不在讨论。一体机包括iMac和iMac Pro,主机包括Mac Pro和Mac Mini。在此我们仅简单谈一谈这几款产品的特性,希望能对你的选购有所帮助。以下均已官网价格为准,第三方平台价格经常变动,各位看官在张大妈家多多关注,会有低价。
笔记本:
MacBook Air(配备Retina款)
最有**的上网本,随着今年Air的更新,屏幕升级到Retina(视网膜屏幕),硬件也更新到最新处理器,这一切的改变都让这台上网本看起来更加专业。性能足够胜任日常办公,甚至可以完成轻度剪辑任务。轻巧便携,续航优秀,能满足在玩一天工作不充电。如果你没有专业软件需求这款笔记本是你最佳选择。老款的Air不推荐购买,过时的硬件以及低分辨率的屏幕。
MacBook Pro
MacBook Pro有两种尺寸可选,13寸和15寸。今年苹果更新了MacBook Pro系列,现入门款Pro也带Touch Bar,终于在万元以下能买到Touch Bar版本。13寸是便携和性能之间的折中,既有一定的性能完成专业内容的工作,同时又能兼顾便携性。15寸是笔记本性能的代表,今年i9处理器更加印证了这点,不过想发挥i9的性能最大散热还是需要面临的问题。15寸不仅仅是尺寸变大,更好的处理器、更好的显卡,以及更大的内存等等都是专业用户的首选,屏幕大工作起来就是方便。
台式机:
iMac
iMac有两种尺寸,21.5寸和27寸,同时有两种分辨率,4K和5K。和Pro系列一样,小尺寸主打入门,大尺寸在各个方面都有升级。21.5寸是4K,27寸是5K。iMac一体机的设计简洁,更强的性能、更低的价格非常适合不需要移动办公的人员。5K的iMac大家都称是买显示器送电脑,可见这款屏幕有多出色。
iMac Pro
专业用户首选,在此不再介绍。
主机(不含显示器):
Mac Mini
Mac Mini是接触Mac系统最便宜的选择,机身小巧,设计简洁,放在书桌上非常搭。小小的机身里面的性能也不弱,能够满足日常办公、娱乐甚至轻度剪辑。如果想接触Mac,或者做Mac、ios开发,这是个不错的选择,体验一下Mac系统的好用。
Mac Pro
同理,专业用户首选,在此不再介绍。图片是老款Mac Pro,俗称”垃圾桶“,新款Mac Pro,改成”奶酪“了。
由于现在Mac电脑的一体性,后期升级的空间并不大,所以建议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升级内存>升级硬盘,8G内存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使用需求,但如果是喜欢同时运行多任务或者剪辑视频时16G内存可以更加快速的完成,更何况如果使用3-5年呢。硬盘小可以通过移动硬盘(SSD)解决,内存则不行。
如果是15年之前的MacBook(包括15年)升级硬盘的可以参见我之前发的文章。
以上介绍的Mac电脑除Mac Mini和Mac Pro之外,针对学生和老师都有暑假优惠活动,在价格优惠的基础上赠送Beats Studio3 Wireless耳机,价值两千多,机会不要错过。
一体机和主机的配件不在此讨论,主要说一说Mac笔记本电脑(以下称MacBook)的配件。
MacBook配件选购
屏幕贴膜:不推荐
不需要,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手机不同,不需要用手指去戳(当然如果你是设计师需要和甲方沟通除外😀)。MacBook优秀的屏幕素质贴膜后多少都会有影响,如果想保持屏幕干净,简单的办法是定时用清水清洁即可,切记不要随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液体擦试,很容易将屏幕镀膜擦掉!!!当然也可以用专门的屏幕清洗试纸,推荐使用蔡司清洁湿巾。
键盘膜:不推荐
不推荐购买,MacBook设计精确,放上键盘膜合上笔记本之后,键盘膜会和屏幕摩擦,再打开之后在屏幕上能看到膜留下的痕迹。如果非要给键盘贴膜可以考虑贴纸性的键盘膜,在每个键盘字母上贴张贴张,这样一是保护了键盘,打字多了不会磨损,而是不会给屏幕留下痕迹。
保护壳:不推荐
这个就见仁见智了,设计师花费大心血将笔记本变得轻、薄,再好的保护壳放上都会将笔记本变得更重、更厚。看自己需求吧,觉得自己保护不到位的可以考虑购买。我的建议是不购买,自己给MacBook配合保护壳用过一段时间后实在受不了厚度就束之高阁了。
电脑贴纸:推荐
非常推荐,但是一定要买个好点的贴纸,特别是胶要好,不然时间长了就会粘的笔记本上。电脑贴纸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自己喜欢的图案,体现个性,另一方面也对铝合金机身提供很好的保护,避免了日常不小心的划痕。但这个贴纸对机身的侧面没有保护,保护能力不如保护壳,但却最大程度的保留的笔记本机身的轻薄。
内胆包:推荐
推荐购买,配合电脑贴纸使用,贴纸是保护日常使用避免机身划伤,保护套是在电脑移动时提供更好的保护,既能在移动时保护好电脑,又能保持电脑的轻薄。推荐小米有品笔记本内胆包,价格实惠。
扩展坞:推荐,必买
必买,使用MacBook没有接扩展坞那你用的一定不是正宗的MacBook,虽然苹果想打造云端办公,但现在真的实现不了。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购买,推荐购买多合一扩展坞。
笔记本支架:推荐
笔记本自身的高度真的不适合长期坐在办公室,久了颈椎会非常难受,推荐购买一款笔记本支架,竟可能选购一款稍微高一点的支架。
鼠标:推荐
MacBook上的触控板的使用体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特别是配合macOS使用。日常轻度办公不使用鼠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有时候甚至触控板的使用感受还要好于鼠标。但是如果需要经常使用电脑办公还是用鼠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我现在给配的是小米的一款2.4G无线鼠标,使用下来感觉很好,传输稳定,不受干扰,价格还便宜,不过这款鼠标不支持充电,但还是推荐。
键盘:看需求
自从MacBook换上蝶式键盘之后投诉不断,今年更新的MacBook已经是第四代蝶式键盘了,似乎苹果自己对这个键盘也没把握,直接就加入了键盘更换服务计划,为期4年,所以说可以大胆使用,是在不行就去换一个新的。当然如果追求键盘手感的话建议还是换个机械键盘,两者不可同日而语。Filco Minila Air 蓝牙版是我给MacBook Pro配的机械键盘,大小合适,手感非常棒。
再谈软件:Mac如此高昂的价格除了优秀的外观设计、出色的硬件配置之外,还有就是稳定易用的macOS,让我们一起看看macOS与Windows的区别。
Mac与Windows上手区别
MacOS虽然易用,但第一次从Windows上转移到Mac还需适应,比如最简单的桌面刷新,在Windows上没事总是点两下刷新,到了Mac上没(bu)有(yong)。下面主要谈一下两者的主要区别,方便各位看官能快速上手Mac。
程序管理
Mac上程序坞相当于Windows上的有常住应用的任务栏,上面可以自定义常用的程序。添加常用程序非常简单,找到程序直接拖到程序坞就可以。在设置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定义程序坞的设置。不同于Window的开始菜单,Mac通过五指向内划调出所有程序。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macOS和Windows有很大的不同。访达对应的是我的电脑,macOS上强调的是文件管理,弱化了磁盘管理,你只需要管理好文件即可。得益于macOS系统的稳定性,磁盘可以不用分区管理。Windows因为系统不稳定原因有时需要重装,通过对磁盘的分区可以将文件和系统分开管理,方便重装。
macOS和Windows的磁盘格式也不同。macOS是APFS格式,Windows则是NTFS格式,两者不通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Windows上格式化的U盘在macOS上不能使用的原因。当然如果将U盘格式设置为exFAT,这样在两种不同的系统中都可以写入。
软件安装与卸载
Mac上软件如何安装呢?用过iPhone的用户自然会想到APP Store,的确,Mac上有APP Store可以安装程序,但是更多的可以通过直接网络搜索下载安装。因为APP Store的限制,有很多应用在上面都找不到,那么可以直接网络搜索“软件名称+dmg”即可,搜到的软件.dmg和Windows上的.exe文件一样,都是程序安装包,点击按照要求安装即可。
软件安装也非常简单,从网络上下载的APP一般系统会提示“你确定打开吗?”点击打开即可正常安装。但你可能会碰到说应用不让打开的情况,并告诉你这是不信任的开发者。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如果你确定这个软件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在“设置-安全性与隐私”中看到你刚才要打开的应用,直接点击「仍要打开」即可。
大部分软件直接拖到”应用程序“文件夹中即完成安装,也有部分软件需要通过安装程序安装。同理软件卸载也非常简单,拖拽安装的程序直接拖到垃圾桶即可完成卸载。
Office如何
微软的Office现在已经登录APP Store,现在可以在Store中下载安装使用。Office现在有两个版本都支持Mac,Office2019和Office 365订阅都可以在Mac上正常使用。如果你是普通用户,Office对你来说和Window上没有太大区别,适应一下很快就能上手。但如果你是Office专业用户,特别是Excel重度用户那么Mac上的Office对于你的体验还是不如Windows上好用。
当然Mac上也有自己的办公套件:iWork。iWork三件套包括Pages,Numbers,Keynote分别对应Office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苹果系统免费使用,这三款软件可谓神器,简洁易用,很具有设计感,去搜搜ppt模板,再搜搜Keynote模板,你就知道差距了。但是论生产力还是要Office,毕竟大家都在使用Office,虽然这三款软件能导出为Office格式,但是还存在不兼容的问题。如果你身边的环境都是Mac的话,这三件套一定要试试。
当然还有很多区别,不过都比较容易上手。下面我们看看如何能更好的用好你的Mac。
如何用好Mac
Mac第一课就是学会用好它的触控板。
触控板&鼠标
Mac的触控板时至今日任然吊打Windows笔记本的触控板,有时你甚至不想用鼠标。所以先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去记住触控板的操作,相信我当你熟悉这些手势之后能让你的效率倍增。
在“系统偏好设置”——“触控板”中可以看到触控板的手势操作,非常简单,有手势操作演示,照着做即可。
当然日常办公中可能还是需要鼠标配合使用,这里只提一点,Mac插上鼠标之后转轮方向默认是反的,可以通过安装Scroll Reverse软件实现鼠标转轮翻转,记住触控板不要选择。
快捷键
神奇的空格键
空格键可以实现文件预览,对文件格式支持非常广泛,不管是office文档、图片、视频、压缩文件等等几乎生活中所涉及的文件类型都能支持。用好空格键,在查找文件时不用再打开,大大提高的工作效率。
快捷键
和Windows不同的是,Mac上没有Win件,但是多了Command键,而这Command键相当与Windows上的Ctrl键,Command+C 复制,Command+V 粘贴等等。贴张Mac上快捷键大全图片,只需要记住常用的几个即可。
分屏
如何更好的利用屏幕空间那非分屏莫属,macOS上系统已经自带分屏管理,只需点击最大化按钮不松,然后将程序放在你想放的位置,再选怎另一个并开的程序即可。当然macOS上自带分屏功能有限,推荐一款分屏软件。
Magnet软件可以在APP Store上下载,价格不贵,能给你提供更多的分屏模式,非常推荐的小工具。
触发角&屏保
在“系统偏好设置”——“桌面与屏幕保护程序”设置触发角,当你离开电脑时随手点击你设置的触发角即可启用屏保。推荐Filqlo软件,可以实现数字翻页钟的屏保,非常简洁。
Spotlight
Spotlight是macOS上的全局搜索,但这个搜索不简单。Spotlight不仅支持文件的搜索,还能支持简单的数学运算、汇率计算等等功能,比Windows上的搜索要强大很多。
系统安全
得益于macOS系统自身的原因,再加上Mac持有量比较少,病毒制作者往往都优先针对Windows,Mac上不用安装“卫士软件”,“杀毒软件”等。如果担心系统安全做好这两步即可,一是保障你下载的应用优先在APP Store下载,如果Store上没有就去官方网站下载,尽量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二是将系统防火墙打开。
如果你的文件非常重要可以打开“文件保险箱”,也就是给你的硬盘存储的数据加密,即使硬盘被拿走也不能读取数据。一般用户不建议打开此功能,会影响硬盘的读写速度。
如果你是在苹果生态圈里的一员,有Mac的同时又有iPhone、iPad等设备,以下功能一定要启用。
AirDrop
使用隔空投送,真的非常方便。不管蓝牙还是为WiFi都能无线传输文件,并且速度很快。
Handoff
接力可以让你在多设备上使用无缝切换。比如你刚在iPhone上看到网页,在Mac上Dock会自动多出一个浏览器,点击就是你刚才看的内容。再比如在iPhone上剪切的一段文字可以在Mac上的Notes上粘贴等等。
iCloud与其他自带应用
iCloud并不是APP,iCloud是苹果所有硬件的“云”,苹果系统融合做的如此到位也是得力于iCloud。默认每个账户会有5G的空间,再多的空间需要付费购买。5G空间足够你同步日常所需的各种APP信息,如果会利用各种云进行照片备份,利用电脑进行手机、平板备份,那么5G已经能满足你的需求。
通过iCloud你可以同步系统自带应用,如便签、提醒事项、iWork文档以及第三方应用,可以让你在多设备之间快速浏览文件。
能不能装Windows
Mac上可以装Windows,但是如果你想毁一台Mac,请给它只装Windows。 有以下四种方式:
只装Windows
强烈建议不要,Mac的硬件是针对软件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它的性能。如果你买了Mac只装Windows,那还不如买台Surface,价格更加便宜,性能更好,也有「装X」属性。
macOS和Windows双系统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既可以体验macOS系统,同时还能兼顾Windows系统。缺点在于Mac的硬盘空间本来就小,再分给Windows一部分更加捉襟见肘,同时系统之间切换需要重新启动。需要注意一点如果装双系统,Windows最好装Win 10 以上,因为Windows 10对高分辨率屏的支持更好。
虚拟机
推荐,虚拟机就是一款APP,在这款APP上可以运行Windows系统。Parallels Desktop和Vmware都是很好的虚拟机软件。使用虚拟机软件的优点在于动态占用硬盘空间,你用多少占多少,不像双系统分区时已经分好。同时虚拟机可以同时打开macOS和Windows。如果不打游戏和做专业软件完全能够满足你的使用。
Windows To Go
推荐,简单的说就是讲Windows装在一块移动SSD上,通过USB接口访问系统。不占用Mac的硬盘空间,缺点就是速度会慢一些。
macOS Catalina预览
今年的WWDC苹果发布了最新的macOS系统:Catalina。新系统进一步打通各个设备之间的隔阂,让设备之间联动。
强烈建议升级beta版之前备份系统,生产力电脑不建议升级beta版
关于Catalina系统最新变化有两点是我最关心的,也是这次更新中的亮点。
macOS支持iPad APP
随着这几年Mac电脑使用数量增加,虽然macOS上也越来越多本地化的应用,但任无法和Windows较量。与此同时,开发者对iPad的APP适配热度似乎不高,只是通过简单的拉伸来完成适配。Catalina支持iPad APP,不仅能增加Mac上的优秀软件数量,同时给开发者一个信号:开发一个iPad的APP可以同时适配iPad和Mac,增加开发者对iPad APP的开发热情。
Sidecar,不仅仅是Mac上的副屏
今年WWDC看到有Sidecar功能时我非常高兴,觉得自己买iPad又买对了,又为iPad不沦为视频播放器找到了一个好的理由。之前APP Store就有专门的软件实现iPad和Mac的屏幕互联,这次官方发布之后好评不断,不管是有线连接还是无线连接都能保持一个很高的同步速度,当然有线连接会更加快一些。因为自己不会画画,把iPad当做数位板没法体验,但网上的反馈还不错。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升级:
更好用的照片、备忘录、提醒事项、 Safari浏览器
屏幕使用时间:增加了屏幕使用时间,不过这个功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意义不大,工作没完成屏幕时间再长也要干完。
提升安全性、强化隐私:这次查找功能可以在手机、iPad、Mac丢失之后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定位,简单的说就是借助身边别人的iPhone发出你丢失设备的地址信息。
Apple Watch批准:可以通过Apple Watch控住Mac上的一些程序的许可。
全新的语音控制:看过老罗TNT发布会就知道电脑上也可以语音控制,不过Mac上的不用点击,全程语音控制。现在支持英文。
以上所有的更新都体现了苹果是一件软硬都很强的公司,能在自己的设备上实现软硬结合,继续打通各个设备之间的隔阂。这点真的很厉害,现在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做到这点。
Mac软件推荐
现在Mac上的优秀软件已经能够满足日常工作,在音影、文字、代码等领域都能提供良好的APP,在此列举的软件以日常使用为主,兼顾一些普通办公,再深度的专业软件请自行搜索。自己体验使用,难免遗漏,欢迎补充!
使用Mac之后你会发现同一个公司做的软件,Mac比Windows更好用一些,更准确的讲是抓住了APP的定位,专注一项功能,做好它就是好APP。软件下载优先在APP Store中下载,没有的建议搜索软件官网下载。
实用工具
BetterZip:非常好用的解压缩软件。
Scroll Reverser:外接鼠标之后,翻转鼠标转轮,符合Windows使用习惯。
Tuxera Disk Manger:Mac和Windows磁盘格式不同,前面已经讲过。这款软件能支持NTFS移动硬盘的读和写。
CleanMyMac:Mac硬盘空间十分宝贵,这款APP类似于“卫士”软件,但比“卫士”软件好用太多,界面简洁,功能强大。
Magnet:分屏管理软件,比系统自带的要强大。
QuickTime:系统自带的视频播放软件,在这只提一点,如果想给iPhone屏幕录像可以使用这款软件,画面和声音都可以录入,非常还用。
截图:腾讯的一款截图软件,小巧专业,就做好截图功能。
字典:系统自带,一款被忽略的软件,看英文页面非常好用。
Handshake:锤子科技开发的Mac上管理Android手机软件,简洁易用。
Sendanywhere:一款多平台的无线传输软件,可以在Mac上给Android手机传文件,同理可以在Windows上给iPhone传文件。
iMazing:Mac上管理iPhone和iPad的软件,比自带的iTunes好用很多。
迅雷:真的比Windows上好用。
办公软件
iWork三件套:上面提到了,见上文。
To-do:微软免费任务软件,收购了好奇清单,最终要的是支持多平台同步。
OneNote:微软免费笔记软件,功能强大,对iPad的支持友好,同时支持多平台同步,Windows上的OneNote是全功能。
网易邮箱大师:国内邮箱软件,国外有很多优秀的邮箱软件,但对国内邮箱支持的都不好,懒得折腾,适合小白用户直接上手,支持账号多平台同步。
PDF Expert:PDF软件,推荐这款是因为相比Adobe PDF阅读器更加专业一些。
Office 2019 & 365:Office已经登录APP Store,需要的可以购买,2019 是一次性买断,365是订阅制。
WPS:WPS终于登录了Mac并且免费。
Parallels Desktop:虚拟机,上文已经提到,见上文。
Chrome:强大的浏览器,可以和Safari并列使用。
Xmind:思维导图软件。
文字创作软件
MarginNote 3:iPad和Mac上非常还用的学术软件,可惜Windows上没有,无法多平台同步。
E-Study:知网学术软件。
Bears:iPhone、iPad、Mac上非常好用的文字创作软件,现在写稿都在上面,然后Markdown复制到需要发布的平台。
Notability:笔记软件,iPad上也有,可以通过iCloud同步管理。
音频&视频软件
爱艺奇、腾讯视频、优酷:之前Mac上的视频客户端是免广告的,随着Mac数量上升,现在没有VIP是不行的。
QQ音乐&网易音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QQ影音:QQ影音终于又开始更新了,iPhone版还要在等一等。
IINA:Mac上最好用的播放器,现在QQ影音和它来竞争了。
iMovie:系统自带的视频剪辑软件,比较容易上手。
Final Cute Pro:苹果官方视频软件,与Mac的硬件配合最好,能充分发挥性能。
修图软件
Photoshop:专业修图软件。
LightRoom:专业修图软件。
Pixelmator Pro:修图软件,这款和泼辣修图都可以满足日常修图。
社交软件
QQ:QQ比Windows版少了一些花哨的功能,只专注于通讯。
微信:电脑必装软件。
Maipo:Mac上比较好用的微博软件。
开发软件
Xcode:苹果官方开发软件。
以上介绍的都是Mac入门知识,如果想了解Mac高级玩法,欢迎关注我后续的更新。
尾巴
未来笔记本的终极形态是什么样?触屏?折叠?翻转?现在谁都不清楚。不过对于笔记本触屏苹果似乎给了否定。今年WWDC上iPad和Mac之间的融合,让iPad变成了Mac的触摸屏。可以肯定的是苹果产品生态圈的融合越来越好,设备之间无缝切换,进一步巩固了它生态圈霸主的地位。
各位看官,写稿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评论、打赏,谢谢支持!!!
各位看官,写稿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评论、打赏,谢谢支持!!!
各位看官,写稿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评论、打赏,谢谢支持!!!
TingSun
校验提示文案
simplekr
校验提示文案
风湿免疫
校验提示文案
独行菌
校验提示文案
张尼玛
校验提示文案
lifedesigner
校验提示文案
veryJF
校验提示文案
风中告退
校验提示文案
对面有鱼塘
校验提示文案
yunbiao
今年终于淘了一台二手MBP感受一下
校验提示文案
momo33
校验提示文案
liduxiao
校验提示文案
Nuclear-jin
校验提示文案
绿野仙踪
校验提示文案
史迪夫
校验提示文案
裤代没钱
校验提示文案
hotaru23
校验提示文案
言者員力
校验提示文案
天选之人丶
校验提示文案
暴躁的树懒
校验提示文案
sse03
校验提示文案
TheSkyTheLimit
校验提示文案
樂de二分之一
校验提示文案
丨隔壁老汪丨
校验提示文案
3个三
校验提示文案
可爱的小机灵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225070786
校验提示文案
koraasan
校验提示文案
GuSHENG
校验提示文案
Nuclear-jin
校验提示文案
hi_switty
校验提示文案
Incahuasi
校验提示文案
我不慌
校验提示文案
小田切瓜
校验提示文案
香蜜糊
就如同iOS手机打电话时必须一本正经翻通讯录,要不你就按出所有号码,差一位都不行,要不就要专门软件管理,对,还有高大上的办法“hi siri 给我的二奶打电话”。而安卓手机恨不得你输入一个线索就给你找出所有相关的联系人。
通话录音?不行!合着这世界上就你注重隐私,人家华为小米都不注重,然后你弄个Siri偷听客户!
一个挺伟大的公司,巨牛*的系统,偏偏老在细节上难为客户,骨子里瞧不起客户——你必须按照老子的规矩来。
校验提示文案
金灯剑
校验提示文案
Nyigheo
校验提示文案
WilsonL
校验提示文案
橘阳菜
校验提示文案
欧阳姐姐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