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亏22亿到逆势减亏95%,山东钢铁如何打赢成本“翻身仗”?
2024年,山东钢铁(600022.SH)交出了一份令市场震惊的成绩单——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高达22.58亿元,较2023年的4亿元亏损额呈断崖式扩大。这家成立于2000年、2004年上市的老牌钢企,正深陷业绩泥潭,两年累计亏损超过26亿元。

从巨亏22亿到逆势减亏95%,山东钢铁如何打赢成本“翻身仗”?
业绩滑坡并非偶然。2022年起,山东钢铁的营收和利润便一路下滑:2022年营收1023亿元,同比下降7.72%;净利润5.54亿元,近乎腰斩。2023年,公司由盈转亏,亏损4亿元;2024年更是雪上加霜,营收降至820.94亿元,亏损额飙升至22.58亿元。连续三年的下滑,折射出钢铁行业整体环境的恶化,也让山东钢铁的经营压力倍增。
山东钢铁的困境,是整个钢铁行业的缩影。近年来,钢铁市场供需错配问题愈发尖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持续加剧。下游需求疲软,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对建筑钢材的需求冲击巨大。与此同时,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压缩了钢企的利润空间。
山东钢铁在报告中坦言,2024年的亏损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回暖不及预期,钢铁市场环境未根本改善,购销差价大幅下降;二是公司自身生产波动及费用集中处理,加剧了经营压力。一位钢铁行业人士指出,2024年钢铁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下行,钢材价格持续下跌,而原燃料价格跌幅有限,导致不少钢企由盈转亏,山东钢铁未能幸免。
然而,寒冬中亦有暖意。2025年第一季度,山东钢铁迎来业绩修复的曙光。公司预计亏损145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38亿元亏损额锐减95%。这一转机,得益于外部环境的改善与公司内部的降本增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额同比大幅收窄,亏损企业总额减少91.3亿元。钢铁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成为关键因素——铁矿石价格下跌2.05%,焦炭价格暴跌21.1%。山东钢铁抓住采购窗口期,降低原料成本,缓解了此前高价原料带来的亏损压力。
与此同时,宏观经济的阶段性回暖带动基建、制造业等领域用钢需求回升,钢价止跌趋稳。山东钢铁通过构建“公司—厂部—车间”三级成本管控体系,推进工序降本、合同降费等措施,显著削减工序成本和付现费用。日照基地、钢城基地吨钢成本分别降低约65元和80元,为业绩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2025年,钢铁行业的整体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为8.5亿吨,同比降幅收窄至1.5%。机械、汽车、能源、造船等行业钢材需求将呈现增长态势,为钢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管志杰指出,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将为汽车、家电、能源、机械行业用钢需求注入动力。钢铁行业在高端钢材供给、产品提质升级等方面仍有巨大潜力可挖。对于山东钢铁而言,如何抓住这波需求回暖的窗口期,加速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控制,将是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
编辑有话说
山东钢铁的2024年,是一场惨烈的寒冬;而2025年的首季减亏,则是寒冬中的一抹微光。从巨亏22亿到减亏95%,这不仅是企业自救的成果,更是行业环境改善的缩影。然而,钢铁行业的供需矛盾并未彻底化解,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对于山东钢铁而言,真正的破局之道,或许在于如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浪潮中找到新的增长引擎。这场逆境求生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钢铁行业的复苏并非一蹴而就,供需失衡、成本高企等问题依然存在。对于山东钢铁而言,唯有内外兼修——既抓住外部环境改善的机遇,又持续推进内部降本增效和产品升级,才能在这场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
未来的钢铁市场,注定是一场“强者恒强”的较量。山东钢铁能否逆势崛起,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11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