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到底靠不靠谱,买了就亏,该不该赎回?
创作立场声明:个人经验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果你也曾经或正在经历一场“韭菜”的成长修行,来聊一聊你的经验和感悟吧~ 3月24日-4月23日参与#韭菜成长日记#征稿活动,记录投资生存指南,赢取京东e卡,连续3周投稿就送500金币~ 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春节后持续跌了一个月的A股,最近两周有了点筑底反弹的样子。广大基民手里的基金,有没有回点血?
今天聊一聊,基金是不是一种优质的理财方式?买了基金就亏损,应该怎么办,要不要赎回?正确的买基金方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01 基金是不是优质的投资方式
现金是100%会贬值的资产,银行存款的低利率也跑不赢通胀,想让手里的钱不贬值,就得找到能跑赢通胀的资产。
楼市和股市,是最大的两个资金蓄水池。
楼市里曾经也有空军和多军,也会为房价是涨是跌辩论不休。楼市用前20年的辉煌战绩,消灭了绝大多数的空军。只是在房住不炒、严控房价、一城一策的当前形势下,不同量级城市间的房价也会分化,后十年的房产投资难度已经显著提升了。
股市作为另一个蓄水池,是由所有的上市公司搭建起来的。
国家GDP的增速是由全社会一起贡献的,社会组成单元里,像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益福利机构是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企业,一起贡献了GDP的增速。
而这些企业里,相对来说规模大、管理先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够上市,上市企业代表了国家的先进生产力、贡献着巨额的社会价值。
虽有跌宕起伏、牛熊转换,但长期来看,指数永远会往上走,所有的指数都会往上走(董承非原话)。
基金,投资的也是二级市场的股票、债券等,偏股型基金的收益主要来自持有股票的分红、企业盈利的增长、企业估值的提升。
就以知名的宽基指数沪深300为例,选取沪深两市市值大、流动性最好的300家公司组成,不需要基金经理人为操作,被动跟随这300家企业的股价波动。而且会定期优胜劣汰,淘汰不合格的公司,换入优质的公司。
有种说法叫定投“沪深300”就是定投国运,你如果相信国家会一直稳定繁荣的发展下去,那么沪深300的市值就会越来越高。
所以股市、基金本身,肯定是值得投资的优质资产。
02 优质资产里的投资者为什么那么多人亏钱
股市在国内的社会地位,大概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七亏二平一赚”是一个股民收益的形象比喻,也贴近现实情况。
那么为什么股民只有1/10能在股市赚到钱呢?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基金在赚钱,基民却不赚钱呢?
这里面有A股的原因,A股还是个孩子,情绪极其不稳定,还有个不放心的家长,有时会关爱或者责备的多一些,就会影响到市场走向。
但是更多的还是投资者自身的原因。
股市处在熊市的时候,吸引不了新股民和新基民入场,亏钱的事情谁会感兴趣。
只有在牛市来临的时候,市场情绪日渐高涨,赚钱效应明显,才会有新资金被吸引入场。而这个时候往往已经是市场高位了。
绝大多数入场的新股民、新基民,能有什么坏心思,只是单纯的想来股市提个款而已。结果进场就被套,开始了要不要加仓、要不要割肉的煎熬之旅。
这也是股市、基金特别坑人的一点,大家都知道医生从业要经过多年专业学习,程序员编程要学习代码,但是进股市、基金赚钱好像没有什么门槛。等发现门槛的时候,已经被套住了。
有知有行对2014-2015年牛市期间基金申购赎回有过一个统计:
2015年4-6月,牛市顶峰的基金申购量,比基金行业十多年的积累还要多。
2021年春节前新基金发行募集了大几百亿,全民买基,也是这个效应。
所谓的,好光景只会带来坏经验,新韭菜只会在牛市长成然后被收割。
除了市场行情之外,支付宝发布的《一季度基民报告》显示,追涨杀跌、频繁交易也是造成“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困境的主要原因。
频繁买卖的“基民”较拿着不动的“基民”收益率平均少28%,追涨杀跌的“基民”较基金净值涨幅少赚40%。
03 进场就亏损,要不要割肉离场
进场就亏损,我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这轮行情还算不上大牛市,这次震荡也转不了熊。
刚进入一个新的投资领域,一般来说前期投入的资金体量不会太大。如果处于大牛市,指数一路上涨,持续在赚钱,会吸引你把家庭资产一点点的投注进来,越买越高,直至市场反转。
而现在小资金体量买入了两个月,就遇到了回撤,是一个及时的提醒和警示。
进入一个新的投资领域,前期赚了多少收益率并不是那么重要,搭建起自己的投资逻辑,建立能长期持续赚钱、不大幅回撤的投资体系可能是更重要的。
至于要不要割肉赎回,每个人的情况会不一样。
如果买入的时候就是想短期赚一笔,这笔投入的钱近期就要用,绿了再多也只能割肉赎回。
如果买入用的是闲钱,长时间可以不动,那么就可以继续持有,即使买在了山顶上,时间线拉长,也能把亏损弥补回来。如果持有的基金本身足够优质,还可以继续定投、择低补仓,拉低成本,等待市场周期的轮动。
04 定投基金,是适合普通人的投资方式
想在二级市场投资获利,又不想花太多时间、精力去研究企业基本面、跟踪经济周期走向、判断市场情绪,那么选择定投基金,是一个相对省心省力的投资方式。
毕竟A股有4000多家上市企业,去选中好赛道里的好公司,还要有一个好价格,在持有期间要克服市场情绪的波动,还是需要做很多深入的研究和拥有一颗强大内心的。
选择定投基金,相对股市可以少操很多心,在前期把功课做足,确定自己的投资风格和逻辑,定投指数或者主动基金后,大多数时间里就可以躺着不动了。
积极的基民也就是交易日15:00前看一下估值指导操作就可以了,比起股市盯盘要轻松愉快的多。
基金里有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这样跟踪大盘的宽基指数基金,有像中证酒!>、中证银行、国证医药这样的行业基金,也有像易方达蓝筹、富国天惠成长这样的主动基金。
选择定投指数基金,可以摒除人为因素干扰,被动获取股市的平均收益。
别看不起宽基指数,为什么众多主动基金的收益率要和沪深300做比较,就是因为跑赢沪深300就已经是一个优秀的成绩了。
选择行业和主动基金,可以追求比宽基指数更高的收益,同时也要承受它们更大的回撤。
行业基金来说,涉及到行业的周期轮动,比如这波下跌的白马和顺周期,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需要关注定投行业的市场估值情况,低买高卖,不能单纯的无脑定投。
主动基金来说,关键就在于选择基金经理了。
04 主动基金如何选择基金经理
如何选择基金经理,张坤曾经建议基金持有人问三个问题:
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是否自洽?
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是否稳定?
我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是否与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匹配?
在他刚发布的基金年报里,他有写到:“任何长期有效的方法,都有短期的失灵。基金收益根本上是由公司赚钱能力决定的。如果只因为股价上涨而买,是很难赚到钱的。因为股价必然有下跌时。”
当市场不利于自己时,又有三个问题:
我是否相信这个公司的底层逻辑?
是否对公司的长期逻辑充满信心?
假如股市关闭、三年无法交易,我是否还有信心买入这个公司?
这几个问题里,都体现了信心和信任。
买入主动基金的逻辑,需要建立在查看这只基金的历史业绩、持仓偏好、投资体系和价值观以后,和自己做一个匹配。
买入某只主动基金,体现了匹配之后对基金经理的充分信任。每个人的投资风格,都会遇上与当前市场风格相悖的情况,基金短期收益不佳的时候,要给予理解和信任。
还是拿张坤举例,张坤除了可以看到的傲人成绩以外,他身后还有看不到的调研团队,以及整个易方达的资源。许多股市大V,也是以张坤什么时候放开旗下基金的限购,作为市场转变的信息。
“赚钱蔡总,赔钱菜狗”,不是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应该做出的事情。当然,此处不是站台蔡经理,蔡经理的诺安成长,全仓芯片、半导体,结果同期收益率都跑不赢芯片ETF,不知道蔡经理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06 设定一个合理的预期
基金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短期的暴利。股市里还有老道的趋势流派、打板流派,或许能赚短线的钱、赚快钱,但是短线操作,在基金投资里,是肯定赚不到钱的。
基金的收益,以偏股型基金为例,其收益主要有三个来源:上市公司股票的分红、企业盈利的增长、企业估值的提升。
股市里全体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大概能在8%~10%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标准。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选择出股市里更优秀的那些公司,重点持仓,提高这个收益率到12%~20%。
能在从业年限内,达到长期年化15%~20%水平的基金经理,就已经是行业天花板的水平了。
所以基金投资,是一个需要本金积累和时间复利共同作用的过程。
最后,说一下要不要止盈的问题。
支付宝的《一季度基民报告》里有提到,有目标的止盈也能获得良好收益。举例说,设定我这笔投资的收益率就是20%,到了我就赎回。
这一点上我有不同的看法:
指数基金被动跟随市场波动,会存在高估或者低估,应该根据市场估值来做卖出或者买入的操作。
主动基金,我会选择相信基金经理,不做止盈和止损的操作,长期持有。可能会随着市场波动调整当期投入金额。
因为选择买基金,就是因为在股市里择不了股、择不了时。如果买主动基金又去止盈,就又回到了择时的道路上,而市场早已经用事实告诉了无数人,择时是做不到的。
原创不易,点个赞再走呗。
我是光年呀土豆,一名斜杠中年:生活家/央企HR/投资人/买房爱好者/装修小达人。关注我,会有很多惊喜。

层主应该是说年利率25%
比银行定期存款利息还低,有什么好开心的?
长期来看还是可以买的
离上一波大牛市太久了,都记不起哪一年。19底那一波不能算
所以要看基金经理穿越牛熊的长期表现。
说这些没意义,主要看未来股市行情,加上基金经理选股,再靠谱熊市也顶不住,再不靠谱牛市也不差
十年这么多是不是有点太少了。
我也对止盈不解,如果止盈赎回,那赎回的钱还要不要买基金,理财产品又跑不赢通胀,如果继续买基金,那为什么还要赎回,基金赎回申购还有手续费
炒股是自己操作,愿赌服输!买偏股型或股票型基金,就是花钱请人炒股,亏本金外搭管理费,机构反正用韭菜的钱,甚至玩个猫腻也不心疼!所以基金只能买货基,炒股还得靠自己!
看不懂,但我定投嘉实300整十年,每个月银行代扣,赎回两次,一次是15年,一次今年初,25%左右的获利,很省心
亏得差不所了
投资不是投机,更别想发财,把风险评估的每一道题都考虑清楚,用认真的态度去投资。
您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这都说的什么啊 应该叫初入股市一百问吧
可以试试,人生贵在折腾,就是都得先学习+交学费
有点搞不清是夸还是骂
等您的大作
写的还是可以,虽然用处不大。于不景气中,一道寻求安心和信心。谢了
现在基金的水文咋这么没水平呢。
也写了一个。
看样子过阵子我也写几篇。
还是楼主看现在基金文太多了,以为大家都喜欢看?于是
基金文多其实就是基金公司发现了新媒体的营销方式比较出货,然后愿意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