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池中之物!影驰4090金属大师OC的机甲风装机测试
N卡的后浪到来了!
最先到来的是GeForce RTX 4090,具体型号是影驰RTX4090金属大师 OC,之前发过开箱视频,有兴趣可以看看,这篇主要来测试性能!
RTX4090的架构方面采用了全新的Ada Lovelace架构;工艺上采用了先进的TSMC 4N NVIDIA定制工艺,还有AI加成的新一代的DLSS 3技术。从技术参数来看,晶体管数量和流处理器数量较上代的3090Ti有很非常大的提升。
SM单元结构与上一代一样,还是分为计算模块,RT光追核心,以及128KB一级数据缓存/共享内存等部分。但RT Core光追核心从第二代升级到第三代,Tensor Core也从第三代升级到第四代,并独享对DLSS 3的支持,两者在官方宣传上分别比上代高3倍和5倍。另外传统纹理单元和光栅单元方面也都增加了不少。
显存方面还是24GB GDDR6X,与 3090 Ti和3090一样,不过L2缓存有所提升,将带来更好的数据通信性能。
可能是由于采用更先进的工艺,RTX 4090频率也大幅度提升,公版是2520MHz,实际可以运行在2700~2800MHz,小超下到3000MHz也没啥大问题。
不算完美的地方是功耗上涨到了450w,如果转接需要4个8pin的供电,所以还是使用最新的12VHPWR供电接口比较好,但这样就需要新购ATX3.0的电源了。另外新卡不再支持NVIDIA NVLink,豪横的双卡玩家也将消失。
影驰 RTX 4090 金属大师 OC的显基础频率和boost频率都要比公版小超频了一点,boost频率为2565MHz,实际测试下来基本保持在不到2800MHz,游戏时也没有降频现象的发生。
测试平台介绍
测试平台如下,硬件方面相对比较普通,但也基本能满足测试RTX4090的条件。
CPU:intel 7 12700K
主板:微星(MSI)MAG B660M MORTAR MAX WIFI DDR4
内存:宇瞻(Apacer) NOX暗黑女神DDR4 8G*2套装
SSD: 威刚(ADATA) XPG 翼龙 S70 BLADE 1TB PCIe4.0
显卡:影驰(Galaxy)GeForce RTX 4090 金属大师 OC
散热:乔思伯(JONSBO) 光影鼓TW7-240 黑色款 一体式水冷
电源:全汉(FSP)额定1000W Hydro G Pro1000
机箱:乔思伯(JONSBO)MOD-3 mini 灰色
显示器:泰坦军团(TITAN ARMY)P27A6V
系统:win 11 & 10
这次装机采用了版开放式机箱,以及机甲的风格,和金属大师这款显卡的调调也能相得益彰。
RTX 4090 金属大师走的是无光路线,但现在要想所有的配件都没RGB也是挺难的 !
RTX4090性能测试
之前测试过RTX3080ti,RTX3090,但都是在11代平台测试,时间上太过久远。而RTX3090Ti又很遗憾没有摸过,所有以下测试对比中加入的3090Ti数据均为网上媒体或KOL评测,作为对比数据不是很严谨。之前刚刚测试了RTX3080-12G,也把它的数据加进来,性能上较3090Ti落后大概10~15%,都是一手数据,作为参照物更加有说服力。
理论性能测试
▼
3DMARK测试截图
▼
以RTX3080-12G为100%计,RTX4090基本是它2倍的性能,超过3090Ti大概也有~80%,新卡的性能提升还是非常大的。
光栅化游戏测试
先来测试一些非光追的传统游戏。
▼
《刺客信条:英灵殿》的Bench,4k分辨率+极高画质下,达到非常流畅的120fps。
▼
《极限竞速:地平线5》 ,4k分辨率+极极端预设下,也是达到124fps。
▼
做下汇总对比表,在传统游戏上RTX4090的表现上并没有3DMARK表现的那么猛,比RTX3080-12G高出大概60%,比RTX3090-Ti高出大概50%,这个原因稍后我会再聊到。
光追+DLSS 2游戏测试
▼
《德军总部:新血脉》的要求比较低,在4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开启光追特效,即使不开DLSS,也能达到176fps。
▼
《赛博朋克2077》算是现在最难应付的游戏之一了,超级预设并开启光追特效,基本帧数减半,不过开启DLSS(平衡级)后,帧数可以翻倍!
▼
支持光追的游戏上,RTX4090表现的就非常好了,不管开不开追光和DLSS,RTX4090接近RTX3080-12G的2倍性能,超过3090Ti大概也有~80%+,基本和3dmark的表现一致。
战未来的DLSS3.0
DLSS技术(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学习超采样技术),是用低分辨率的输入来准确预测更高分辨率输出的过程,从而提高帧率。而RTX40独占最新的DLSS 3技术,能够借助 AI 生成中间帧。同时运用 NVIDIA Reflex 来同步 GPU 和 CPU,从而优化响应速度并降低系统延迟,DLSS 3 最高可将系统延迟降低至原生渲染的 2 倍。
▼
通过上面测试,可以看到赛博朋克 2077采用了DLSS 2技术(平衡级),基本可以将帧数翻一番,而英伟达演示的赛博朋克 2077 在全极致光线追踪模式下,DLSS 3 能将性能和响应速度分别最大提升至原生渲染的 4 倍左右!
但试下了《赛博朋克2077》,现在还是没有DLSS 3的选项的,以后有机会再来测试吧。未来也将有超过35款游戏确定会支持 DLSS 3。而且对于游戏开发者这说,从支持DLSS 2到支持DLSS 3很容易,因为大部分引擎开发接口是相通的,所有未来的支持DLSS 3游戏数量还是可以期待的。
分辨率的影响
前面的测试可以看到,使用RTX4090在4分辨率+最高画质下,大部分游戏都可以到达100fps以上,非常适合搭配高刷新率的4k显示器使用,那么其它分辨率下的效果咋样呢?
由于没有8k显示器,使用DSR模拟8K分辨率来做测试,可能和真正的物理8k分辨率还是有点差异。
▼
《战争机器5》在超高画质下,到了53fps,离最理想的60fps还是差了一点。
▼
《古墓丽影:暗影》在最高预设下,并开启超高的光追特效,在开启平衡等级的DLSS后帧数可以到达68fps。所以个人认为如果游戏支持DLSS,RTX4090应付8k的分辨率应该没啥问题。
那么再来看下2k分辨率下会发生什么?
▼
RTX4090的2k分辨率表现,和4k分辨率的帧数相比,有很多游戏的帧数幅度非常小,平均下来也只是提高了14%。
▼
而使用RTX3080-12G的话,从4k到2k的帧数提升是37%。
▼
通过监测发现,8k分辨率下,RTX4090的负载基本可以跑满,达到了99~100%;而4k分辨率下,大多数游戏的负载是80~90%;到了2k分辨率,很多游戏的负载会降到50~60%,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RTX4090在低分辨率下表现不佳。前面的光栅化游戏测试成绩不佳,很大原因也是有一些游戏不能使RTX4090到达满负荷来运行。
之前的RTX3090和RTX3080在1080p分辨率下也出现了这种情况,RTX4090的这种情况则出现在2k分辨率上,而且很多游戏4k分辨率的显卡负载也不算十分理想,是CPU性能不够?还是优化不到位?总之大核心显卡在低分辨率上表现不是很好。
生产力小试
测试中发现大部分4k的游戏的显存占用都不会超高10GB,即使是8k,显存也就是15GB左右的使用量,所以24GB的大显存很大程度还是为了生产力准备的。
▼
V-Ray是个渲染引擎,其内核可应用在3Dmax、Maya、Sketchup、Rhino等多个软件内,Benchmark中的GPU CUDA测试,RTX4090得分超过RTX3080-12G的2倍还多。
另外RTX40是支持AV1编码了,效率比H.264高40%,很多视频编辑软件或是插件都开始支持该编码器了。还可以通过 GeForce Experience 和 OBS Studio 录制高达 8K60帧 的内容,游戏录制规格也会大大的提升。
温度测试
室温~24度
▼
Furmark烤机测试,参数设定为1080p分辨率、0AA,10分钟后,频率减少到了2370MHz,温度稳定在~70度。到GPU-Z显示的功耗为442w,使用小米智能插座测得整机输入功耗为563W。如果是玩游戏的话,CPU的负载会高一些。整机的输入功耗为640w。
虽然是旗舰级的显卡,但是得益于出色的散热器设计,温度控制得是非常不错。当然功耗上比以往的显卡都要高的,850w~1000w的电源是必不可少的!
硬件介绍
显卡
▼
影驰 RTX 4090 金属大师 OC 显卡为3 年质保,并支持个人送保。包装除了显卡本体以及说明书和保修卡,还有一根12VHPWR 转 4X8Pin 线缆,一个显卡支撑杆套件。
▼
RTX30金属大师外观上还是使用了很多圆润过渡的设计,而新一代则变成了方正的造型,显卡外壳全部为银白色全铝合材质,边缘采用 CNC 工艺,尺寸为 352*153*69mm(含挡板)/338*139*69mm(不含挡板)。但和上代一样的是,依旧没有配备任何灯元素。
▼
采用了三风扇的散热结构,直径 102mm,11 片黑色扇叶设计,并采用了3 段式结构,且支持智能启停功能。
▼
侧面有大面积的镂空,直接可以看到内部的散热鳍片,左右分别印有 Geforce 和 GALAX 标识。中间有全新的12VHPWR供电接口,只要一根线材就可为显卡供电,当然也可以通过自带的转接线由4个8pin来完成供电。
▼
前端也有金属外壳包裹,不过留有孔道用于散热,仔细看前端有6根热管,但从侧面还能看到由2根热管成U型返回到核心部位,没有贯穿到前端。官方的数据是 4*Φ8mm+4*Φ6mm 镀镍复合热管,并标配了均热板。
▼
背板表面为灰色拉丝效果,周围有一白色线条作为点缀。
▼
前端有大面积的镂空散热开孔,有助于形成贯穿风道,提高换热效率。可以看到这部分是没有PCB板的,说明其实4090的PCB板并不是很长。
▼
I / O 挡板为三槽设计,接口为 3个DP1.4a 接口和 1个HDMI2.1 接口,相比上代并没有啥变化。
主板
▼
微星B660迫击炮的升级版MAX 版,有两点升级:支持PCIe5.0协议、支持CPU超外频。外观方面MAX版和标准板没啥区别,把两张主板放到一块也很难区别。内部供电同样没变,还是12+1+1相,搭配60A的DrMOS,CPU供电接口为8+8pin。
▼
MAX版现在只有DDR4的版本,4条内存插槽,最大支持容量128GB,最高支持4800Hz的内存频率。一个前置USB 3.2 Gen2 Type-C(10Gbps)和一个USB 3.2 Gen1 Type-A(5Gbps)扩展口;6个SATA接口,由于B660芯片组只提供了4个原生接口,有2个是第三方芯片提供的。
▼
两条PCI-E ×16插槽,第一条带有金属加固,支持了PCI-E 5.0,第二条×16插槽由芯片组提供,能提供PCI-E 3.0×4的形式运作,另外还有条PCI-E 3.0×1插槽。
M.2接口有2个,都有自带的散热片(冰霜铠甲)。全部支持PCIe Gen4,第一条直连CPU,不支持SATA协议的SSD,当第二接口使SATA SSD时,SATA8 将无效。
▼
一体式IO挡板,各种接口包括:USB接口部分:4个黑色的是USB 2.0、3个红色的USB 3.2 Gen 2 、1个Type-C接口是USB 3.2 Gen 2X2 Type-C;音频接口有5个3.5mm口,1光纤接口;视频接口为1个HDMI2.1+1个DP1.4;网络方面:1个2.5G-RJ45网络接口,还有两个WIFI天线的螺丝孔位。
▼
主板背面看不到第一条PCIE的穿板焊点,因为PCIE 5.0使用了SMT技术,在PCB背面是看不到穿板焊点的。
内存
▼
NOX暗黑女神采用了黑色的铝合金材质的马甲,表面手感有微磨砂感。
▼
导光条顶部有Apacer的标识,侧面有有NOX的标识,
▼
灯效是支持4大主板厂家的ARGB灯效软件控制,不用担心灯效不能同步的问题。
▼
可以看到顶部两端向外有扩展,如果搭配一些紧凑型机箱要格外注意兼容性的问题,尤其是和冷排。
SSD
▼
S70 Blade是一款支持PCIE4.0的固态硬盘,也支持索尼PS5的规范,入手为1TB容量,提供了5年保固。除了SSD本体,附件有提供一个散热片。
▼
自带散热片是纤薄型的,通过不干胶与SSD固定,粘上后不容易再拆下来,可以自行决定安不安装散热片。
▼
PCB正面上布置有一颗硕大的主控,型号为InnoGrit英韧科技的IG5236CAA,此外还有一颗海力士DRAM内存颗粒以及两颗威刚原厂封装96层BiCS FLASH 3D闪存颗粒。该SSDB采用了双面闪存颗粒的布局,另一面还一颗内存和2颗闪存。
▼
SSD的背面为产品的铭牌贴纸,有型号参数等信息。
▼
CPU使用的是12700k,把CPU,内存和SSD都装到主板上。
散热器
▼
乔思伯(JONSBO) 的新款水冷:光影鼓TW7,有黑白两色可选,支持intel的LGA 1700/1200/115X/2011;和AMD的AM4。
▼
冷头是圆柱形,顶部是镜面,通电后有乔思伯图形LOGO的叠加幽深效果光效,另外侧面一圈也都是有光效的。内部冷头采用了8级绕组内芯,2400rpm的转速,提供了160cm2散热面积的微水道,水泵的功耗为4.8w,比常见的3w高很多。
水管的两个连接处距离比较远,转动可以超过180度;底部采用了纯铜散热座,铣平工艺处理。供电为3PIN ,另外还有2个3pin的ARGB接口,一公一母头设计方便串联其它ARGB设备。
▼
冷排有12条水道,鳍片的做工也不错。
▼
自带风扇采用了Hydraulic轴承,支持ARGB灯效,内置12颗灯珠,扇叶为乳白色。背面四角有防震脚垫。4piin供电,支持PWM,风扇转速为600~1800RPM,风量32.47~83.04CFM,最大噪音为37.6dBA。
电源
▼
由于RTX4090采用了12VHPWR供电接口,使用4个8pin转接实在是不美观,选择了一款刚刚上市的ATX3.0电源:
全汉 1000W Hydro G Pro1000 金牌全模组电源,稍后会单独发一个视频为大家介绍这款电源。
机箱
非公的RTX4090显卡都很长,所以要选择机箱一定要注意兼容性,最后选择了乔思伯MOD-3 mini 。属于半开放式MATX机箱,机甲风格也更能彰显个性。
▼
比一般的MATX机箱大一些,但和自家的MOD-3 ATX机箱相比还是小了很多。整机尺寸:251MM (W) * 569MM (D) * 535MM (H)。两侧均配备了4mm钢化玻璃,支持显卡最长360mm,风冷散热器最高165mm。安装旗舰级显卡一点问题都没有。
▼
机箱正面采用上下两段式设计,也是充满了浓浓的机甲风。后面基本是全开放的结构,两边的钢化玻璃侧板通过多根滚花铝柱固定。
▼
IO在机箱前面板左侧,从上到下分别为开关机键、USB3.0 TypeA,3.5mm音频接口、USB3.0 TypeC,但 TypeC并非是原生的,而是转接,和TypeA共用一根线材连接主板的USB3.0 TypeA接口(5Gbps)。另外在两段前面板中间的接缝处有ARGB灯条,有线材可以接入主板RGB接口来实现同步。
▼
顶部可以支持240和280规模的冷排,也能安装360的冷排,但安装后冷排会伸出机箱一部分,稍微有点不协调。顶部的盖子并不能固定打开的角度,所以要安装冷排或者风扇还是得把顶盖拆下来。
▼
机身前部可以支持2个120mm风扇,不过需要通过拆卸螺丝来拆下2部分前面板,稍稍麻烦。安装的反吹风扇,所以前面的风道是进风。
▼
机箱背面可以挂装一个2.5寸硬盘和一个3.5寸硬盘,背线的空间也非常大,大概有40~50mm的余量,但这一面的侧板也是玻璃的,所以线材还得好好整理才能美观。
▼
电源支持标准ATX规格,最大限长为165mm。150mm 长的Hydro G Pro装入没有问题,160m长电源估计线材不太方便通过。
主机其它性能测试
CPU性能测试
▼
做了常规的跑分测试,i7-12700K的表现完全正常,另外说下,虽然是B660主板,但也是可以超频的,不过超的是外频,有空我会再玩下CPU超外频。
▼
10分钟FPU烤机,并没出现降频,说明主板供电和散热性能都是满足要求的,最终8大核心平均温度87℃,4小核心的平均温度79℃。12700k如果不超频的话240水冷还是勉强能hold住的。
功耗方面:AIDA64显示CPU功耗为230w,小米智能插座显示整机输入功耗为350w。
磁盘性能测试
▼
测试下S70 Blade的性能。在CrytalDiskMark中,超频前后的顺序的读取都是都突破了7100MB/s,写入速度也都达到了5500MB/s左右;在AS SSD测试由于不像CrytalDiskMark那样测试数据峰值,而是侧重平均值,所以测试成绩会低一些;而古老的Anvil's Storage Utilities的跑分还要在低一点。
总结
RTX4090相对上代的RTX3090Ti的性能提升还是相当大的,从游戏的表现上来看,大概有50~80%性能优势。要比RTX20升级RTX30的性能提升大的多。
战未来的DLSS 3看起来也是十分美丽,兼顾到流畅度、延迟和画质,并不会牺牲任何一方面。而且不靠物理核心,而是靠AI算法来提升性能的思路也是很有创新性的。
综合来看,RTX4090主要适应以下3个领域。
(1)在4k高刷新率显示器环境下进行电竞游戏
(2)尝鲜8k 60帧的游戏体验
(3)专业生产力领域应用。
RTX4090作为新时代的旗舰级显卡确实当之无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它。
装机方面的话,RTX4090块头都非常大,装ITX机箱的话挑战很大。我这次尝试了半开放式的MATX机箱,体积上比一般的MATX机箱大了一些。但外观上十分个性,也不用担心散热的问题,希望能对您的装机有参考价值。
seafoodtoast
校验提示文案
我是灯罩
校验提示文案
在寂寞中季节
校验提示文案
管家糯米鸡
校验提示文案
提尔皮兹
校验提示文案
含笑三不沾
校验提示文案
海绵宝宝
校验提示文案
啊鲁
校验提示文案
立冬的叶子
校验提示文案
tang251
校验提示文案
tang251
校验提示文案
立冬的叶子
校验提示文案
啊鲁
校验提示文案
我是灯罩
校验提示文案
海绵宝宝
校验提示文案
含笑三不沾
校验提示文案
seafoodtoast
校验提示文案
提尔皮兹
校验提示文案
管家糯米鸡
校验提示文案
在寂寞中季节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