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苹果 WWDC2019 大会还有哪些细节?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所有 WWDC 2019 报道文章:
走马灯式的密集发布,令长达两小时的WWDC 2019首日Keynote 并没有给人太多喘息的机会。在熟悉的圣何塞会议中心,tvOS、macOS、iOS、watchOS以及全新登场的iPadOS齐齐亮相,它们涵盖了当前所有的苹果软件生态,为全球果粉,送上了一份足够享用的盛宴。
tvOS 13
首先登场的是与国内用户关系不大的tvOS,在tvOS 13的版本中,苹果几乎重构了用户主界面,它和Netflix应用一样,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登录,提供完全不同的个性内容推荐以及主界面内容的显示。
事实上tvOS 13的改进并不算太大,另一项比较重要的新特性在于,tvOS13能够实现Xbox One以及PlayStation 4手柄的操控支持,使用蓝牙接收器,用户就能使用两款手柄直接操作Apple TV。
watchOS 6
运行于Apple Watch的watchOS终于来到了第六代,事实上它可以看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因为从watchOS 6开始,Apple Watch将会变得更为独立,苹果虽然没有重构它的操作逻辑和底层架构,但却重新开放了大量的API,这使得这块小手表已经能够彻底脱离iPhone,成为一台独立运行的设备。
WatchOS 6第一大改进在于提供了一整套全新的表盘,新的图形设计让人看起来耳目一新,这些更现代的设计会让你的旧款手表焕发新生。另外,苹果也为watchOS带来了更多内置应用,诸如计算器、有声读物以及录音机,现在这些应用已经能够完全脱离iPhone在手表上独立运行,App们也能够直接读取手表本地的资源和程序接口。
更为重要的是,在watchOS 6中,将会提供App Store的支持,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直接在手表中访问、查看适用于手表的应用,并在手表中直接实现下载和购买,无疑这将使得Apple Watch的独立性变得更强。
iOS 13
iOS13如约而至。作为每年的惯有环节,苹果也没有忘记用iOS12的更新成绩踩一下老对手Android:97%的用户满意度;在十亿个iOS版本中,有超过85%的设备保持最新,而在Android平台,仅有10%设备保持到了Android 9.0。
在业界一直流传着一个笑谈,传言在苹果CEO的桌面放有一个按钮,每年10月新iPhone发布前,只要按下这个按钮,无论之前拥有多高的流畅度,全球的iOS设备都将在一夜之间变得卡顿。这或许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无疑每一次新版本的更新,都会让用户在心中打鼓,究竟在带来新特性的同时,全新的系统究竟是否会造成手中设备的卡顿?
iOS 12无疑打破了这一传统,事实上相较于iOS 11而言,iOS 12的确为设备带来了更快的启动速度,它让iPhone X以及iPhone 7等设备的运行效率有所提升,而iOS 13也将继续延续这一点,它进一步优化了应用以及功能的启动时间,诸如iPhone XS Max等手机,将会获得更快的启动速度。
按照苹果的说法,在iOS 13中,Face ID的解锁速度提升30%,而应用程序启动时间也将提高两倍。
UI上比较重要的改进在于黑暗模式(Dark Mode)的加入,这也是万众期待的功能之一。在iOS 13中,用户终于能够开启黑色背景模式,与Android Q一样,它会使所有内置应用以及系统界面进入黑色背景状态。
近几年来,黑暗模式的确是智能手机流行的UI新趋势之一。虽然很难说它会获得所有用户的喜爱,但考虑到 iPhone已经全面提供OLED显示屏,配合黑色像素不发光的特性,黑暗模式的确会提供更省电的使用效果。另外,黑色背景在使用时也会让人的双眼感到更为舒适一些。
iOS 13也针对内置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升级,邮件、笔记以及Safari都开始变得更贴近macOS的桌面版本。比较大升级的在于地图,苹果几乎在iOS 13中重构了地图应用,它拥有全新的地图数据,并提供与Google Maps相同的街景模式,美国地区将在2019年正式上线,而全球其他地区的地图数据则需要等到2020年才能上线。
iOS 13也更注重隐私管理,在过去的iOS版本中,用户只能选择授权或是禁止应用使用位置信息,但现在用户可以选择“仅一次”授权,以更灵活的方式选择是否将个人隐私数据赋予应用程序。另外,当用户需要使用Facebook或是Google账户进行第三方登录时,iOS 13也会提供特殊的Apple登陆的选项,选择之后系统会自动形成虚拟邮箱数据,以确保个人邮箱和信息不会被这些第三方授权滥用。
iPhone是全球用户最爱用的相机,现在它的内置图片编辑应用也变得更强大。iOS 13具备一个全新的图片编辑器,它不止能够修改图片,也支持视频的编辑。用户能够对画面的亮度、对比度、高光、阴影、饱和度、亮度、白平衡、退镀、清晰度等信息进行准确的调整,甚至也能够直接在手机中旋转视频的画面。
iPadOS
“我们对于iPad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苹果软件负责人克雷格在WWDC说出了这样的话语。于是,在今年,iPad的软件第一次独立于iPhone,虽然它的底层仍然是iOS系统,但却被重新命名为iPadOS,在一些特性上也依据大屏幕进行了特别的调整。
首先,iPad将负一屏固定在主屏中,向右滑动后,Wedget小组件可以与图表一起显示在统一屏幕中。同时苹果也改进了iPad的多任务手势,诸如滑动、拖动等操作变得更流畅。另外,现在iPad也支持双屏显示同一应用了,这意味着当用户打开两个笔记时,可以将它们平铺在屏幕中。
全新的文件应用更贴近Finder的列表试图,现在它原生支持SMB文件共享,同时用户可以通过OTG方式直接读取U盘或是相机内的文件,这意味着iPad可以更自由地成为摄影师的好帮手。
更专业的定位意味着iPad也需要一个更专业的浏览器,现在iPadOS版本的Safari已经具备了桌面模式,它能完整显示桌面版的网页,并提供与桌面版Safari相同的文本空间以及快捷键。
另外,苹果也改进了Apple Pencil的性能,在iPadOS中,它的延迟从原先的20ms提高到了9ms,工具板也支持更多控件,第三方开发者也能提供第三方控件的支持。另外,Apple Pencil也能提供快捷截图功能,完成截图后也能够立刻对截图内容进行编辑。
macOS Catalina
在介绍macOS之前,苹果“意外”先推出了一款硬件产品——Mac Pro,这是四年前“垃圾桶”推出后,这一系列首次得到更新,而它也一如既往的提供了最高性能表现以及出众的性价比。
好了,接下去还是着重于软件部分吧!莫哈维沙漠离我们而去,卡特莉娜大步向我们走来。苹果将新一代macOS系统命名为Catalina,它的更新也不算多,主要在内置应用部分做出了些许改进。
首先 ,和传闻一样,macOS Catalina正式抛弃了iTunes,这一长达十几年的苹果生态标志性应用在这一代画上了句号。取而代之的是三款独立应用——Apple Music、Apple Podcast以及Apple TV。事实上iPhone以及iPad用户对于三款应用早已不陌生,因为它们已经存在不短的时间了。
Catalina最重要的变化在于进一步拉近了iOS生态与macOS生态的距离,苹果公布了此前代号为Marzipan的移植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开发者能够通过Xcode直接将iPad应用移植至macOS。当前,Twitter已经宣布会将iOS版本移植至Mac,而Atlassian也确定会将Jira的iPad应用带到Mac,苹果肯定会继续鼓励开发者打通两个平台的应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本身提供了屏幕拓展功能,现在iPad可以直接成为Mac的第二台显示器,这意味着又有一大批第三方应用会市去市场了。
除了整合写强大的功能外,苹果也通过Find My应用整合了过去Find My Friends以及Find My iPhone的功能。通过任意设备的入口,用户可以直接对自己以及好友的设备进行位置的锁定,即便设备未连接网络或者WI-Fi,跟踪也能通过安全信号以及蓝牙信号进行监控。
开发方面不容忽视的还有全新的SwiftUI,它在原有Swift的基础上提供了可视化图形界面,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构建针对macOS、iPadOS、watchOS以及iOS的应用,这将大大降低应用开发的入门门槛。
统一向前一步,一个结合更紧密的苹果生态来了!
一年又一年的WWDC,即便产品轮番着换,iOS跑向第13代,iPadOS正式独立,莫哈维来到了卡特莉娜,但苹果的业务结构决定了它仍然是一家“跷脚走路”的科技公司:iPhone的极度强势使它聚集了大量的现金流,并取得了极高的话语权,但在PC、流媒体视频播放以及智能穿戴领域,苹果都遭遇着强大对手的威胁,市场规模和竞争压力决定了它们都无法为苹果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
无疑,苹果仍然需要一条可靠的途径来分担iPhone的压力。在2018年,服务领域的崛起似乎让苹果看到了新的希望,长期iOS生态的积累让Apple Music等业务有了飞速增长,而它们也正牢牢将用户绑定在苹果生态中。
也正因此,无论是iPhone、iPad、watch还是Mac,都需要更紧密的结合才能让用户获得更一致的体验。事实上在今年WWDC上,苹果也正在践行这一点,它希望通过 iOS强大的生态基础,让更多应用惠及macOS,凭借更简便的开发手段,提高全平台的生态活跃度。
苹果会再次成功吗?我想会的。
本文经爱活网授权转载,原标题《苹果WWDC2019大会说了啥?看这一篇就够了》,作者:nic,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