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镇馆之宝放在入口大厅?因为这家博物馆的宝贝忒多啦
把襄阳博物馆作为我在襄阳游览的收官之处。虽然襄阳作为千年古都,但是在这片土地上,我所看到的古迹,实在寥寥无几。
去过古隆中,但更多的是仿古建筑,去过夫人城,但经过历代维修,早已不是当年韩夫人修建的城墙,至于城墙上的汉白玉雕像则是1982年新雕刻了。
对于襄阳博物馆的展览其实并没有抱多大的期望,因为曾经去过一些市级博物馆,感觉对于文物的保护和展览,明显有点敷衍。
所以当经过安检,看见展厅里立了一座铜马,我压根儿没把这当回事儿,心想这大咧咧地放在展厅里,连个玻璃罩也没有放,会不会是个复制品?
因此我没有看明文介绍,也没有拍照,就顺着保安的指引上楼找展厅了。
但当我游览完襄阳博物馆后,才恍然大悟,这家博物馆居然把自家的镇馆之宝,就这样明晃晃地放在了大厅。
这座青铜马高163厘米,长163厘米,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时代最早(三国)且体型最大的青铜马,堪称“华夏第一铜马”。
在我得知真相后,想折回一楼却发现博物馆的线路设计是单向的。走出展馆后,重新到入口大厅,和保安小哥说:我以为那是个复制品,没想到是真的,想进去拍照。
保安小哥不屑地眯了眯眼,摆摆手让我进去,心里肯定暗念“咳……不识货。”
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有限,只能把最有代表性的给大家看,可襄阳的历史太悠久,应该从哪里说起呢?
那就从新石器时代说起吧。
新石器时代出土最多的就是陶碗、陶罐,但襄阳博物馆里却有品相完好的陶鼎。
还有这三小只,看出来了吗?是三只陶塑小鸟,出土于2005年襄城区王树岗遗址。
此外,襄阳还出土了很多青铜器,除了一楼的镇馆之宝青铜马之外,还有战国“大司马”铜鼎,商晚期“冄父戊”铜爵,春秋早期“锤鳞纹铜壶”等等。
除了这些,襄阳博物馆里的宝贝还真不少。比如这件战国晚期的错金嵌玉鳖形铜带钩。
带钩是古人衣着上一件重要的配饰,束缚腰身的同时也能起到装点的作用。如果细看这件文物,会发现上面的纹路清晰,一只生动的鳖的样子,不仅如此还能同时把金和玉两种材料相融合。即使历经千年也依旧能够使用。
在2006年襄阳东津陈坡大墓被发掘,同期出土了超多战国时期的文物。光这一个墓就能开一个特展,但低调的襄阳博物馆只是开了几个展面,展示了其中最精美的文物。
来到三楼,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对,这里又发掘出几个大墓,三国时期的“刘表”墓1994年被发掘,2008年樊城菜越社区也发现一个三国时期的大墓,出土了做工精美的釉陶楼,这座陶楼一层的门,穿越千年,至今依旧能够开合。
这间博物馆里的好东西太多,因此在布展上重点都放在了唐朝以前的文物,至于明清只是用两个展厅稍稍带过。
参观完博物馆后,还可以登临昭明台。昭明台原是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不过历经千年早已毁坏,如今的昭明台是考证昭明台1000多年的历史基础上,于1990年重新修建的,2008年襄阳市博物馆搬迁至此。
襄阳市博物馆游览攻略: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北街1号
开放时间: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
门票:免费

襄阳,emmm好像没啥景点
镇馆之宝能这样放的,应该是仿制品,只是普通人看不出区别。
襄阳 千年古都 逗谁呢
我大襄阳的宝贝
看看护栏距离。不是仿制品。也不是国家一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