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保:首款新定义下的重疾险终于上市,买新品还是原有产品?
小编注:重疾新规落地,旧款产品购买倒计时!1月31日即将全部下架,哪些重疾保险值得买?快看这一篇,小编带你抄作业→ 点击直达
新旧交替之间,我们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坤鹏论保
2020年,对于我国重疾险市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自6月1日开始公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公开征求意见稿)》开始,重疾险市场便停止新产品更新,大家都在坐等重疾新定义落地。
直到11月5日,中国保险协会正式公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正式执行。
市场都在翘首以盼,看看新定义下重疾险会长什么样。
转眼间半个月时间过去了,我们期盼的第一款以新定义为标准的重疾险终于上市了,横琴人寿推出了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
这款新定义下的重疾险到底怎么样?
我们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本文重点内容:
怎么还会有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
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基础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的特点
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理赔宽松吗?
新旧产品对比,哪个性价比更好?
一、怎么还会有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
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粤港澳大湾区,只能说明你out了。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
它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截止到2019年末,粤港澳大湾区总人口达到7264.92万人。
在之前鹏哥介绍过,这次与《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一同公布的,还有《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
大家更关注重疾新定义的改变,实际上,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的成果包括以下六方面:
首次编制了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病种合计经验发生率专属参考表,助力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需要;
首次编制了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恶性肿瘤——重度、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特定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为保险公司健康保险产品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首次编制了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两种老年人代表性病种发生率参考表,开创了专门针对老年重疾经验发生率研究分析的先河,对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的创新和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升级了编制技术和方法,全新编制了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全国病种合计经验发生率表,更新了2007版定义规范下的全国病种合计经验发生率表,充分反映了当下重疾的风险变化,为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有力保证;
形成了数据收集、校验、理赔病理等重疾数据信息标准,进一步夯实了行业数据基础;
形成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编制报告》及其副本《国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读本》,为国家医疗卫生研究和国民健康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排在《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成果第一位的,就是首次编制了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病种合计经验发生率专属参考表的推出,是保险公司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的基础和前提。
2020年11月15日,横琴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疾病保险(A/B款)通过广东银保监局备案,正式面向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开始销售。
二、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保障怎么样?
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分为A款和B款两种。
A款:保障28种重疾+3种轻症;
B款:保障100种重疾+36种轻症+18种中症。
不难看出,这两款产品,特点比较鲜明。
A款是严格按重疾新定义标准推出的重疾险产品,疾病中只包括了新定义下的28种重疾和3种轻症,没有其他任何多余的保障。
B款更多融合了以往重疾险的特点,重疾有100种,轻症也在规定的3种疾病基础上扩展到了36种,同时还包括了18种中症。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保障情况。
单从这个列表来看,感觉新定义下的重疾险似乎并不便宜。
保障怎么样呢?
我们需要更细致的了解。
三、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的特点
首款重疾新定义下的重疾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额外保障8种大湾区特定重疾
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病种合计经验发生率专属参考表显然不能白编制,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A/B款都包括8种大湾区特定重疾。
这8种特定重疾额外赔付50%保额。
不同地区气候、生活环境不同,所以也会有一些区域性高发疾病,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这8种特定重疾都是额外赔付保额。
以购买50万保额为例,如果确诊重疾在这8种疾病之内,除正常理赔的50万保额以外,还可以额外理赔50%保额,共计可以拿到75万。
2. 24种特定疾病额外赔付
除了8种特定重疾可以额外赔付外,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B款还有16种特定疾病保险金和8种老年疾病保险金,分别可以多理赔50%保额。
特定疾病保险金:16种,额外赔付50%保额,18-60周岁之内有效;
老年疾病保险金:8种,额外赔付50%保额,60周岁以上有效。
红色字体是重疾新定义下包括的28种疾病。
这里需要注意,24种疾病是按年龄分成两部分的,成人16种疾病,老年8种疾病。
3. 重疾前10年多赔付80%保额
重疾额外赔付是今年重疾险的一大特点,之前介绍的超级玛丽系列、达尔文系列都有额外赔付。
这次新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也保留了这样的保障。
投保前10年重疾可以多理赔80%保额。
如果在投保前10年确诊8种大湾区特定重疾或24种特定疾病,还可以额外理赔2份。
以50万保额为例,如果确诊疾病在8种大湾区特定重疾,额外赔付50%保额为25万,投保10年内额外赔付80%保额为40万,共计可以拿到保额:
50万+25万+40万=115万
保额翻了一倍多。
四、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理赔宽松吗?
作为第一款重疾新定义下的重疾险,我们很关心理赔宽松程度,毕竟这涉及到被保险人的切身利益。
1. 重大疾病理赔变化
重大疾病由原来的25种扩展成28种,其中有6种疾病理赔变宽松了,2种疾病理赔变严格了。
其他疾病理赔条件没发生变化。
如果只看疾病数量,显然新定义更友好一些,变宽松了6种,变严重了2种。
不过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按数量来判断。
比如恶性肿瘤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新定义中将恶性肿瘤进行分级赔付。
以甲状腺癌为例,按重疾新定义执行,甲状腺癌只赔付30%保额,而按重疾旧定义计算,甲状腺癌要理赔100%保额。
2. 高发轻症变化不一
之前我们介绍重疾险时都会介绍高发轻症。
重疾新定义之下,增加了必保的3种轻症: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轻/中度脑中风后遗症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
3种轻症以外的轻症,由保险公司自己说了算。
我们来看一下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轻症宽松和严格程度变化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中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的理赔变严格了,并且没有原位癌的保障,这方面非常不友好。
在旧版本重疾险中,原位癌至少也会放在轻症中进行理赔。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慢性肾功能衰竭定义也较为严格,要求满180天,还要符合另外两项要求才能赔。
旧定义中只需要满90天,符合其中一项要求就行。
五、新旧产品对比,哪个性价比更好?
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强制捆绑身故保障比较不人性化,不仅是保障至70岁需要捆绑身故,即使保终身,也必须捆绑身故保障。
这样无形中提高了保费。
对于真需要寿险的用户来说,鹏哥还是更建议可以单独购买一份定期寿险。
我们可以对比一些新旧重疾定义下的保险产品,这样更容易看出结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上图中重疾按旧定义执行的重疾险,保终身的情况下都没有强制捆绑身故,所以保费也是没包含身故的标准。
不过即便捆绑身故,这些保险的保费也会比新定义下的保险便宜。
甚至比只有28种重疾+3种轻症的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A款还要便宜。
目前看来,重疾新定义下的产品,无论是从价格上讲,还是从保障责任上讲,各方面都不太占优势。
当然,保险公司刚开始按重疾新定义推出重疾险,保守一些是可以理解的。
随着市场上按重疾新定义执行的重疾险产品越来越多,性价比应该也会慢慢提高。
如果现阶段购买重疾险,看来选择旧定义下的产品会更好一些。
至于再之后怎么选,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