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ID.系列直降4万杀入15万级市场:续航621km硬刚比亚迪,老车主获现金补偿
在新能源市场持续白热化的背景下,大众汽车于2024年通过大幅降价策略试图重新夺回市场主动权。其中,ID.与众作为大众安徽推出的首款纯电轿跑SUV,官方降价4万元后起售价下探至16.99万元,引发市场强烈反响。这款原本定位20万区间的车型,通过价格调整直接闯入15万级主流新能源SUV战场,与比亚迪、广汽等自主品牌形成正面竞争。

从市场反馈来看,降价确实为ID.与众注入了活力。其续航621公里的长续航版本在16万级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后驱版4.7米转弯半径和四驱版5.6秒破百的性能表现,成功吸引注重驾控体验的消费者。不过相较于竞品,其100kW的充电功率和低配车型缺失360°全景影像等配置,仍显露出传统车企在智能化配置上的保守。

其他车型的降价同样取得显著成效。速腾通过近5万元的价格调整,将起售价拉低至8万元区间,月销量稳定在1.8万辆以上;途观L在终端优惠后重回月销1.6万辆阵营,验证了合资品牌在燃油车市场仍存较强号召力。值得关注的是,大众针对ID.与众老车主的现金补偿政策,既缓解了品牌信任危机,也为后续价格调整积累了操作经验。
但价格战背后折射出大众转型的深层困境。ID.与众与ID.4轴距仅差1毫米的"换壳"质疑,暴露出MEB平台车型同质化问题;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3.8%的财报数据,则揭示了以价换量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面对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在电动化技术、智能配置和成本控制上的全面领先,大众仍需在保持德系底盘调校优势的同时,加速本土化技术研发和供应链优化。
当前市场格局中,消费者在15-20万元区间首次出现德系纯电与传统燃油车型价格倒挂现象。这种变革既打破了合资品牌溢价神话,也倒逼企业重新审视产品价值构成。对于大众而言,降价或许能短期提振销量,但如何将百年造车经验与新能源时代用户需求深度融合,才是决定其能否在下一轮竞争中突围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