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18-1937》
2022年开始的俄乌冲突又一次将“陆战之王”——坦克打下神坛,网上的视频充斥着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巡飞弹、自杀无人机“开罐头”、飞炮塔的场面,曾经被吹上天的豹2/M1A1等西方坦克也没逃脱神话破灭的命运,而坦克为了应对威胁披挂铁“栅栏”、打起钢“雨伞”,甚至套上铁皮造乌龟壳的窘相,一时也成了笑柄。互联网上坦克无用论甚嚣尘上,仿佛无人机成了战场主宰,坦克等有人装备都已过时。然而一些战场纪实视频里,步兵冒着车毁人亡的风险,也愿意乘坐有装甲防护的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在坦克掩护下向前线突击;进攻受阻除了呼叫炮兵和无人机,很多时候需要坦克提供直瞄火力支援来打开进攻通道。而其他国家军队总结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也没有放弃坦克等重装备,反而加快推进新型战车的研发,对已有型号依据战场经验进行改进(增强主被动防护、携带巡飞弹/穿越机等),重启/翻新库存的坦克装甲车辆以扩大装甲兵编制,无不说明坦克在现代战争中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历史上坦克等装甲战车最辉煌的岁月,无疑是波澜壮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和西欧平原的闪击战、北非荒漠的大范围运动战、东线冻土的大规模包围歼灭战,坦克战车无一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二战的另一个主战场——中国战区及亚太战场却是个例外,由于主要参战国(中、日两国)的装甲战车技术落后,其战车发展和作战史被大多数人遗忘。中国战车发展史更是鲜有问津——连年战乱致使原始资料大部分遗失,大量细节被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以致被许多历史学家、文学作者误会甚至曲解。鲜为人知的是,当时的中国是除德国外世界上第二个成立独立装甲师的国家,第200师也是继1935年德国组建三个装甲师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成建制的装甲师。
本书作者对中国战车发展史进行了十余年的研究,在收集了大量中日两国相关史料、当事人回忆录及遗存照片的基础上,编著了这套反映上世纪初中日两国装甲部队历史沿革的丛书,希望通过装甲兵这一单一兵种的视角,解读中国抗日战争糅合着血性与悲壮的一面。
《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丛书分为两部,本文介绍的《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18-1937》讲述了中日两国从1922年初组建装甲兵到1938年前双方装甲部队交战的历史。全书分为古代中国战车及近代坦克的诞生、早期日本装甲车辆的引入及开发(1918-1930)、早期中国装甲车辆的引入及发展(1922-1930)、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中日局部战争(1931-1933)、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装甲部队之初期发展(1929-193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日本装甲部队发展(1932-1937)、抗日战争初期(1937-1938)七个章节。
本书为大开本、近500页的厚度,拿在手里很有些分量,书中除了详实、专业的文字记录,还包含了大量作者收集的珍贵历史照片,以及战车参数、部队编制表格,图文并茂,适合对抗战史、二战史以及装甲战车发展史感兴趣的读者。当然作为专业历史书籍,也具备一定的阅读门槛,对普通读者来说略显枯燥。
去年双十一期间3.6折购入(不算红包和支付有礼),这价格和往年的双十一、618活动优惠相比,只能说一般,2024年京东图书优惠活动越来越不给力了。不过30多就能买这么一部内容充实的大部头书籍,还是非常超值的,值得推荐。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