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啃《三国演义》,必须搭配这套书方可尽兴
最近我迷上了一套书,这套书本来是打算买了给儿子看的,但他还没对纯文字书产生多少兴趣,所以至今他还没看起来。
而我最近有点闹心理性书荒——依我家的藏书量,客观上是不可能闹书荒的……——家里的故事类书籍都看得差不多了,只剩那些理论性较强的书还没看,最近也不太想费神看这些。所以在家里转悠找书看时,书架上整齐地站成一排的这套书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故事,虽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也是故事,索性就拿出来看看吧。
这故事就是三国演义,这套书是《李鹏飞给孩子讲三国演义》。
四大名著真正看过原版的,我只有《红楼梦》。记得那时是在高中,我花了暑假整整两个月把家里那套父亲的藏书《红楼梦》(尽管他没看过)给读完了,读到黛玉去世那一段还狠狠哭了一场。当时自然也有很多是没看懂的,但论书读完之后的印象深刻程度,数它之最。于是自然就觉得,四大名著真不是盖的。
后来,我又打算读《三国演义》,因为《西游记》和《水浒传》我都看过电视,大概知道情节,唯有《三国演义》电视我都没怎么看过,是最陌生的。可惜,我发现《三国演义》比《红楼梦》难读多了,它更文言文,而且每个人都有一堆不同的称谓(名号、字、职位等等),让我这个最怕记名字的人读得头大无比。读三国的时候,也是高三了,所以后来因为备战高考不能再读课外书,我才读到吕布杀董卓那段就没再读下去。
后来也一直没高兴再读。现在看到这个《李鹏飞给孩子讲三国演义》,就想着不如看看这套书把故事内容了解一下。
这一读就来劲了,我发现这样看三国演义的故事,特别轻松,也能读出其精彩。
这套书是按照《三国演义》原文顺序,来解读故事内容的。哪些故事对应原文的第几回,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等等,这套书里都写得清晰明了,因为是写给孩子看的,用的语言非常简单,通俗易懂,所以理解起来毫不费力。这让我感觉要了解《三国演义》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描述了什么样的人物,表达了什么主旨,读这套书比读原文更加事半功倍。
而且,经过这样通俗易懂的解读,又是讲故事的方式,我发现三国演义这个故事变得更加吸引人了,至少像我这种天生更喜欢情情爱爱的中年老母亲,竟然开始觉得这种讲权谋、打仗的男人戏居然也挺精彩的。
但还不仅止于此,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虽是文学故事,但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型,那些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运用广泛。不仅整个上学期间会出现在各种试题中,还会出现在步入社会之后的很多日常生活中——我就常常会因为不了解这段历史而觉得自己是白痴,而且我不了解的历史还不止三国这一段……
针对这一点,《李鹏飞给孩子讲三国演义》在讲三国演义时,还会把故事对比史实,再解释一些古代与现代不同的文化习俗,让我们了解三国演义故事之上,还能了解真正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可谓一箭双雕,一套书搞定很多事。
比如,非常有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段,书中的讲解就特别精彩,不但让我明白了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还把当时的军阀们互相怀疑、互相试探的背景讲得逻辑清晰,把人物形象描述得绘声绘色,还分析拆解典故中的“典故”,讲了“鸿门宴”这个故事,把曹操和刘备、关羽、张飞之间“话里有话”的对话给我们讲了个透彻明白,看得我相当过瘾。
然后慢慢看下去就发现,这书真值得一读,平日里我们常会用到的一些老话、典故,就像这个“青梅煮酒论英雄”、“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等,都在三国里。以往我都是一知半解,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真要看一遍三国才能融会贯通。
再说像曹操、刘备、吕布、诸葛亮等等这些人,谁不知道名字呢,但像我这样没看过三国的人,仅在上学时候学过的一些片段了解过他们的一些事迹,除此之外,对他们根本也不熟悉。但现在要我再去看一遍《三国演义》原文,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所以,我真的觉得这套书是买对了,别说以后孩子会不会看,至少现在对我来讲就是有用的。
而在我们家,我对孩子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我带头看这套书,引起孩子兴趣的概率很大,更何况男孩子比起红楼梦来多半会更喜欢三国(我家先生就更喜欢看三国)。
最后再说作者李鹏飞,人家是北京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在解读四大名著这方面那真是专家中的专家,根本不用怕人家会不会误导咱们,如果能发现人家误导咱们,岂不是我们能有做北大中文教授的水平了?
这书还配有一本《考点一本通》,还真是写给孩子们看的……
所以,嗯,不说了,我得继续去看了,这套书一共6本,内容比较多,我还没全部看完呢,得赶紧收尾了更文去看书啦。
dirstar
校验提示文案
dirstar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