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孩子的分离焦虑如何解决?亲子依恋类型是关键!
本文经章鱼王的宝贝们授权发布,原标题:开学啦!孩子的分离焦虑如何解决?亲子依恋类型是关键!,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上周一,上班第一天的早上,我尚且怀着一颗悲痛的心,面对着即将离家上班的残酷事实。还来不及收拾自己的情绪,便陷入了兜兜小朋友的安抚工作中。
在我开工他开学的这一天,小家伙突然上演了一出“我不要去幼儿园,我要跟妈妈去上班”的苦情戏。看着那张哭的稀里哗啦的小脸,我心里肉痛之余,也明白这是“分离焦虑”又复发了。
上次如此发作还是刚入园的那会儿,如今算上托班,都已经整整入园1年半了,怎么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呢?
于是我找了一位做幼师的朋友求教,学来了不少干货。
别以为分离焦虑只会发生在刚入园的小朋友身上,中班大班的小朋友也常有发生的。曾经有个大班的学生,中午吃饭吃到一半,突然就不吃了,开始哭,问她为什么哭,就说突然想妈妈了……
01
至于如何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那得先分清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依恋类型。
根据宝宝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心理学家.爱因斯沃斯将亲子依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和混乱型四种类型。
A
安全型依恋
妈妈在场时,能自如安逸地操作玩具,并不总是依靠妈妈,更多的是用眼睛看妈妈、对妈妈微笑或说些什么;对陌生环境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
妈妈离开时,宝宝的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一定影响,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妈妈回来。
妈妈回来时,宝宝会立即寻找与妈妈的接触,并且很容易经抚慰而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
父母在这种关系中对宝宝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宝宝知道父母的负责和亲切,甚至父母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宝宝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B
回避型依恋
妈妈在场时,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妈妈离开时,他们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
妈妈回来时,有时也会欢迎妈妈的回来,但时间非常短暂。
父母对宝宝表现消极,很少满足宝宝的需求;或者,对待宝宝过分热情,经常做一些他们认为对宝宝好的事,而宝宝实际并不需要。这类宝宝没有和父母建立起特殊的亲子关系。
C
矛盾型依恋
妈妈在场时,时刻警惕妈妈是否在身边。
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
妈妈回来时,对妈妈的态度又很矛盾,一边想让妈妈安抚他,又在行为上拒绝和妈妈接触,还时不时的瞅妈妈一眼。
这类父母对宝宝忽冷忽热。这种态度会让宝宝产生困惑,为了吸引父母关注,他们也采取各种方式来尝试效果,要么粘人,要么哭闹。如果仍然得不到期望的关注,他们就会变得暴躁易怒。
D
混乱型依恋
妈妈在场时,宝宝就表现得很没有安全感。
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出短暂的发呆,或哭泣,或发怒。
妈妈回来时,宝宝的表现比较无所适从。妈妈拥抱他们,他们的表情会比较茫然,情绪会稍显忧伤,会躲开妈妈的目光。一些宝宝在得到妈妈的安抚后会大哭,或者表现出一些奇怪的、冷漠的姿势。
混乱型依恋的宝宝通常受过父母的忽视,或者受到过父母对其身体上的虐待。属于精神上有创伤的一类。
02
接着,再来看看说说分离焦虑。分离与依恋是相对应的,依恋关系建立得不好的宝宝,处理分离情绪就会出现困难。
分离焦虑会经历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妈妈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根据依恋关系来看,如果宝宝在幼儿园里,遇到一个好的老师,顺利地移情到老师身上,就可以比较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
所以,老师是个很关键的人物。
03
但兜兜已经在一年半前刚进托班的时候经历过这三个阶段了,如今这突发的焦虑又是哪儿来的呢?
在我那幼师朋友的帮助下,我整理出了这几个主要原因:
离校时间较长,生活作息被打乱
这次的寒假,兜兜的幼儿园并没有放很久,一共也就8天,但加上之前兜兜生病请假,连起来大约有两周多的休假时间。算起来,是兜兜入园后,休的最久的长假了。(兜兜幼儿园的放假时间基本和大人上班时间一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寒暑假)。
加之春节期间的旅游和走亲访友,兜兜的生活作息没能和上幼儿园期间保持一致,他那小脑袋里已经把幼儿园生活归入到“陌生”那一类里了,回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自然是要焦虑的。
老师形象的错误利用
旅游期间,每每兜兜调皮捣蛋,老人就会说类似的话“你再不听话,我就打电话告诉你们X老师,让她来管你!”兜兜会一脸认真的回答“老师过来太远了,要坐飞机的。”
我当时觉得不妥,但碍于情面没有及时制止。
年幼的孩子,本身对老师、对陌生人就会产生胆怯的心理,如果家长在家里强化暗示,会使得孩子更加惧怕老师、从而害怕上学。
你看,这不,后果就来了……
缓冲期不充足
整个假期,几乎都是在玩耍中度过的,哪怕最后一天都是在温泉馆里度过的。虽说期间有和兜兜反复提过,再过几天就要回幼儿园咯。但现在想来这样做还是很不妥的,没有留够缓冲期,相当于直接让兜兜从“天堂”回到了“地狱”。反差太大,连大人都未必能很好适应,何况是个孩子呢?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至少留出1~2天的时间,让宝宝在家里,慢慢把节奏调整回和幼儿园同步,并开始以积极的状态去告知他返校这件事。
这两天好好玩吧,马上就要开学了,去幼儿园就没那么轻松了。
老师告诉妈妈,幼儿园里准备了好多新的玩具和礼物,要发给回幼儿园的小朋友!真棒,妈妈也好想要去幼儿园玩呐!
04
已经陷入焦虑了,又该如何补救呢?
和老师沟通
朋友给我的建议是,先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下兜兜的情绪状况,让老师在幼儿园里多关注一下他的情绪,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根据老师的指导,在家里也同步配合,帮助兜兜尽快调节回原来的状态。
找一个心爱的物品
这也是情感转移的一种方式,找一个宝宝很喜欢的玩具或物品作为替代品,陪着他一起上幼儿园,让他觉得自己不那么孤单。
我们给兜兜带了假期里新买的小飞机,情绪立马有所好转。
夸幼儿园的好处
尽量多描述幼儿园好玩的地方,并引导宝宝结交朋友的兴趣,吸引自己上幼儿园的愿望,切记不能强迫。
兜兜的幼儿园在寒假里做了一些简单的布置更新,我就拿着老师拍的照片使劲夸,“幼儿园真漂亮呀,是不是和你出去住的酒店一样呀”这小子对住酒店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么一说,果然是击中他的痛点了。
避免在送别的时候提钱
不要说爸爸妈妈因为要上班挣钱,必须送宝宝去幼儿园,这会剥夺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孩子会想“钱重要,还是我重要?”
可以把上班比作上幼儿园,大人和宝宝一样,每天都需要去一个地方,晚上再回到家里,但是要避免提挣钱的概念。
到今天,已是开学第二周了,兜兜情绪渐渐趋于稳定,虽还没有恢复到节前那种快乐满满的状态,但终归是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了。
今天是大部分学校开学的第一天,你们家的宝宝“开学哭”了没?TA的是否正在经历分离焦虑?TA的亲子依恋又属于哪个类型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哦~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