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鞋评-实战 | Nike Zoom Kobe VI Protro:只有Z 不配有K
还不知道如何选鞋?
编辑:果子
校对:文胖
摄影:冕哥
剪辑:小鹿
不是所有的protro
都能在减配之后还成为年度最佳的
千人千脚 每双鞋都有适合的主人!Hello大家好,这里是最懂你的WEN鞋评,我是果子。
在过去的2年我们自己评选的榜单中,zk4protro和zk5protro不仅仅是榜上有名,更是在后卫的榜单中占据了非常靠前的位置,所以同样是protro的zk6,还能延续这一“神迹”吗?不好意思,这次难了。甚至对比元年,它有了质的下滑。
先来看看还不错的地方,原汁原味的鞋面还是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当年的感觉。整体的包覆感非常不错,轻质、透气、刚性再次“奇迹般”地完美融合。
最内层的网眼材质贴合感很强,舒适性也不错,飞线提升了包裹,也加强了侧向支撑,最外层的聚氨酯凸点配合网眼材质延展性和刚性都不错,三层鞋面各司其职,同时协作得也很出色。
不过和zk5protro一样,鞋楦偏窄,鞋头位置也内收都也有些过分了,瘦脚还好,只要脚型稍稍偏宽,就会觉得前掌位置被挤得很难受,顶脚情况很明显。所以如果你想入手的话,还是建议直接买大半码。
后跟就是梦幻般的体验了,记忆海绵懂的都懂,永远的神,内置港宝加上外置大面积tpu的双重锁定让它的包裹支撑都无懈可击。还是那句话:只要zk的壳子还在,它就不会是一双烂鞋。
然后就是整体的稳定性,不用多说,这就是防侧翻的标杆,永远的天花板。超低的重心,瞎眼可见的延伸,科学的鞋面外底落差……这真的就是防侧翻的满分展示板。
至于抗扭嘛,我们为什么会对碳板有谜一样的痴迷?还不是因为它足够出色嘛!这抗扭,这足弓支撑,能挑出毛病算我输啊!最后的外底,新鞋还有些挑场地,灰多的内场初期会有些滑,不过磨合好了之后就是内场永远的神。
但是耐磨,外场真的想都不要想,除非你家里有矿当我没说。所以为什么这些环节都是原汁原味的,对比元年就有了那么大的差距?问题显而易见了:中底。
首先,虽然它和zk5一样,都是前掌更换成了zoom turbo,但是它要比zk5更加明显的是,对比元年的zk6,它的前掌高度增加得更明显。在拍摄素材当天我们穿了一双元年的zk6作为对比,二者的重心有了非常直观的区别。我们必须要正式元年的zk6经过这么多年了,气垫肯定有了极大的衰减,但是抛出这个元素,也会感觉protro会把前掌的位置垫得更高了一些。
因为zoom turbo的气垫形态,这一体验区别是可以想象到的,它原本就要比元年鹅蛋形的zoom air厚,再加上设计没有改变,前掌重心势必是要比元年的高。其次,最灾难的还是后跟。
是,你很软。是,你脚感很像zoom。是,你踩着可舒服了。但你还是泡棉诶兄弟。赝品再好也是赝品,雷碧做得口感再想它也成不了真正的雪碧。
本就被垫高的前掌,加上一踩就塌的后掌,前高后低简直不要再明显,在考虑到后续泡棉会出现的衰减,这样的中底真的是一团糟了。
而且作为连锁反应,后续在泡棉衰减之后,整体的稳定性其实也会相应得有所下滑。其实如果它用到的是常规的泡棉,做硬一点,我甚至觉得都会比这个样子好。
仅对于中底来看,zoom turbo的反馈还行不错的,场地感也属于上乘。后跟的缓震嘛……后卫够用,锋线内线我觉得还是算了。庆幸它是ZK吧,如果这样的中底搭配的是其他任意的鞋型,我觉得那双鞋恐怕都没救了。
还有一点连带反应就是,在中底出现衰减之后,它的抗扭是会有所下降的,即使是有碳板,也是难以挽回的。并不是说它会出现灾难性的下滑,但绝对不会是极致的感受了。对于这双鞋protro,我只想说:庆幸你是zk,还好你是zk,你特么也配叫zk
性能评分(客观性能实战配置)
鞋面性能:9分
中底性能:7分
抗扭保护性:9分
抓地稳定性:9分
防侧翻安全性:9分
总分:43分 (满分50)
主观评分(主观消费穿着体验)球鞋适应分:8分性价比:4分耐磨:5分轻质化:9分(9码 370克)球鞋一体性:10分
总分:36分 (满分50)
它差吗?对比如今市面上的实战鞋它甚至还是T1级别的,可对比元年来说,啥也不是。如果以后这样的复刻还是如此严重的阉割,这样的ZK,我不再为情怀买单也罢。WEN鞋评,最会买真鞋的文哥,只说真话的球鞋自媒体。感谢各位点赞关注转发。
信了你的“鞋”,记得点击关注,留言转发加评论,我们下期再见。

头图是啥子鞋?
文化潮流鞋了,和实战的差距比原代更大
本来就是在折扣店出现的货色,就因为Nike一顿猛如虎的操作,好好的工业产品成了情怀的代表….
钩子,真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