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不断但商业化超预期,萝卜快跑将加速落地?
争议方面:
行车安全争议:今年 5 月下旬起,在武汉市民留言板上,有超 300 条留言涉及萝卜快跑,不少投诉称其在绿灯状态下停滞不前、红灯时冲入路口中央、转弯时卡顿不动等情况,并引发交通拥堵现象。7 月,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街头与行人发生轻微交通事故的视频被广泛传播,引发社会热议。
运营模式争议:有人质疑萝卜快跑并非真正的无人驾驶,而是司机从车里移到了远程操控平台,每一辆车的背后都有一个安全员盯着屏幕远程操控。
市场竞争争议:萝卜快跑价格实惠,与传统网约车相比有价格优势,引发了不少武汉的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的焦虑,也引发了关于其是否会抢占传统出行市场的讨论。
商业化超预期表现:
订单增长:据湖北发布的信息,萝卜快跑在武汉市的无人驾驶订单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 20 单,这一水平已与出租车司机平均日订单量相近。截至 2024 年 4 月 19 日,萝卜快跑的累计服务单量超 600 万次;一季度内提供的乘车服务约 82.6 万次,同比增长 25%。
市场空间大: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如果 “萝卜快跑” 能在试点城市 / 一二线城市 / 全国范围推广,中性预期下市场空间可达 426 亿元 / 529 亿元 / 1553 亿元,对应利润 142 亿元 / 176 亿元 / 516 亿元。
成本下降:今年 5 月 15 日,百度 Apollo 在武汉发布新一代萝卜快跑无人车,整车成本相较第五代车下降 60%,价格下探至 20 万元。

不过,目前距离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还有一定的距离。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政策的支持,萝卜快跑有望加速落地。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