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龙?为孩子们科普“龙的传人”的故事

2024甲辰年已接近尾声,龙年仅剩数天就要归于下一次循环了。作为“龙的传人”的炎黄子孙,中国人为什么这么信奉推崇一个不存在的神兽形象——龙呢?那是近8000年前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中的龙形图案开始至今的一种家国情怀,民族图腾以及精神信仰。

什么是龙?它是一种神兽,被视为“鳞虫之长”,现在发掘到有关龙的遗址文物对于龙的描述或表达都有不同的形式。石器时代的远古部落使用的是蛇身、猪头或虎头、鹿角、鹰爪都动物元素拼接而成,可能和信奉不同动物图腾的部族相互兼并组合等有关,形成这么一个“混搭款”图腾!

从至今6000年左右出土的红山文化玉龙文物,整体呈“C”形的“中华第一龙”,再到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绿松石龙形器,再到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龙形玉佩的“S”形线条,其造型更为国民所接受,因为“S”形凸显了龙的灵动多变、曲折有致的力量和美感的结合!

随着历史演变,龙的形象最终具体为“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个形象也是我们最为常见的龙的形象,它时而飞翔于天,时而陆地行走,时而潜行于渊,行云布雨,呼风射电,对于民众而言,它是有威严的,地位高的神兽,被人们崇拜信仰!

这本《讲了很久很久的中国龙》,从文化发展、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论述了龙的起源、演变、类型以及和龙相关的的历史典故、成语词组等,不仅让我们迅速了解“龙”的历史渊源,还展示给我看到龙在历史遗迹、传统文化中的深远影响。

如果是奶奶带大的80、90后们应该都对戏曲有所了解,那么戏剧中少不了讲究的戏服道具等,从小我就就知道戏服上的图案代表的意义不同,文臣武将,戏服上一般是“飞禽走兽”,而三爪、四爪的龙服是皇族专用,而五爪龙服那可是皇帝专属,其他人只要有僭越,那就视为谋反,觊觎皇权!但实际上龙的爪数意义可不仅如此。

另外,熟悉“哪吒闹海”的值友们应该知道,哪吒废的敖丙是东海龙宫三太子,具体也是龙的形象,实际上关于龙子传说,我国自古就有“龙生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说法。而本书也对龙生九子有具体的介绍,从形象、性格特点、行为细节等出发,详细介绍了九子的不同。

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老二睚眦(yá 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老三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
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
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八子负屃(fù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老九螭吻(chī wěn),又名鸱(chī)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取其灭火消灾。

这本《讲了很久很久的中国龙》不单单为孩子们科普了龙的起源,还解读了很多关于龙的冷知识:像古代与龙有关的其他神兽,与龙有关的成语、古诗、故事等等,让人受益匪浅。 书本质量上架,印刷工艺上乘,色彩均匀却不深沉,细腻柔和又让人感受到了磅礴之气。纸张手感细腻均匀,不毛不燥,图文设计的审美优秀,文字排版布局合理,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喜好和倾向。

马上就要到蛇年了,在我的老家——河南腹地有个说法,蛇也是“小龙”,在这龙尾蛇首交际时,送给寒假中女儿一本关于中国龙文化的百科全书绘本——《讲了很久很久的中国龙》,应时应景,是一件不错的礼物,也希望广大读者朋友们撑起“龙的传人”的身份,共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

我是四海飘零
校验提示文案
凡尘漂浮
校验提示文案
Tony9999
校验提示文案
半分逍遥
校验提示文案
山上云
校验提示文案
半分逍遥
校验提示文案
Tony9999
校验提示文案
山上云
校验提示文案
凡尘漂浮
校验提示文案
我是四海飘零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