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活死人”案
2016年8月,一对年轻夫妻拿着两份死亡证明来到辽宁省建平县派出所,要求民警办理销户事宜。死者是女子的父母,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死亡日期竟在十多年前。
警方再一核对,更加震惊了,去世的男人叫杨亮,是个被警方通缉了23年的杀人犯。
1993年5月6日晚上,杨亮持刀将受害人王川和他儿子杀害、将王川妻子刺成重伤后潜逃。
经查,案发前一年,王川让做屠宰生意的杨亮为自己杀了一头猪,并说好价格三百元。可事后,王川一直未付这三百元,还和杨亮因为这事多次发生激烈的争执,结下宿怨。案发当天下午,两人再次争吵,杨亮气冲冲地离开王家,晚上就拿着刀来报复了。
因案发后王川家人忙于救治伤者,没有第一时间报警,以致错过了最佳追捕时间,当民警赶往杨亮家中时,他早已不知去向。
警方以建平县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追踪,半个月过去却始终没有发现杨亮的行踪,正当民警一筹莫展时,又传来一个坏消息,杨亮的妻子和女儿突然消失不见,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
事实上,自案发后,杨亮的家人一直处于警方调查之中,但因为当时通讯不发达、技术不先进,民警只能依靠最传统的蹲守展开工作,一不留神就让杨亮钻了空子。
建平县四周有很多原始森林,一旦穿入进去,几乎就和外面断了联系,而警方要想对林子进行大范围搜捕,根本无法做到。加之当年刑侦技术手段实在匮乏,多年来,虽然警方围绕杨亮及其妻子的社会关系开展了大量走访和布控工作,却始终没有捕捉到他们一家人的踪迹。
而受害人这边,王川和他儿子王羊死后,王川受伤的妻子终日以泪洗面,哭坏了双眼,王羊当时也已成家,老婆还怀了孕,在王羊死后,成了孤儿寡母,生活异常艰难。
建平县不大,发生过的重特大案件数量不多,因此,这起20多年悬而未决的案子几乎县里的每个民警都知晓。如今,潜逃的凶手突然死了,民警当然不会轻易相信,而是本能地觉得当中存在蹊跷。
警方向杨亮女儿询问她父母的死亡原因,得知杨亮于2000年春节前后在黑龙江省暖泉村患心肌梗塞死亡,他妻子于2005年在黑龙江省龙爪镇患脑出血死亡。
杨亮女儿的说法完全没有消除民警的疑惑,因为,2000年时,杨亮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壮,突然患心梗的机率非常低,再者,他们是两夫妻,死亡地点却并不相同。
这会不会是一起有计划的“金蝉脱壳”呢?
建平县警方高层会商后,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在建平县调查杨亮的女儿女婿,另一路则赶赴1500公里外杨亮夫妇的死亡地点展开调查。
民警先去了存放杨亮骨灰的领口县殡仪馆,不仅没有杨亮的登记信息,死亡证明上写的死亡地点暖泉村里也没人认识杨亮一家。
民警带着疑惑继续走访,当村民看见杨亮女儿的照片后,告诉民警说她叫张小玲,是村里一家人的媳妇。
通过多名村民辨认,警方确定张小玲就是杨亮的女儿。显然,她跟随杨亮外逃至黑龙江后,在当地改了名字。
民警立即想到,杨亮会不会也换了名字隐居于此呢?但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村民看到杨亮的照片后,都说不认识,大家同时反映,从没见过张小玲娘家人。
警方来到杨亮女儿的婆家,按理说,杨亮再怎么回避外人,也不该不见亲家。果然,侦查员从这家人的表情看出了古怪,但他们却守口如瓶,没吐露关于杨亮的半个字。
民警没有办法,只得从外围调查着手,花费一番功夫后,总算打探到一条消息,有段时间,张小玲带着两个儿子在外市的光义矿生活,儿子就在那边的小学读书。
光义矿是黑龙江有名的黑户区,这里很多人因各种原因没有户口和身份证,用着假名、化名甚至代号生活,对杨亮来说,这是个绝佳的藏身之所。
警方将杨亮两个外孙的照片拿给校方辨认,校方找出了他们的资料,并带着民警去了张小玲一家曾经租住的地区。民警以此为中心进行走访,终于得到了重要信息:杨亮曾在这里居住过,但当地人并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知道当年他经常与一位姓王的工友喝酒,两人走得很近,而这位工友早在几年前去了领口矿区。
专案组立即赶往领口,找到了王姓工友,他告诉民警:张小玲的父亲叫张大海,两人2004年在光义矿区打工时认识并成为朋友。
死亡证明上写着杨亮死于2000年,工友却反映他2004年还在煤矿打工,毫无疑问,张小玲拿来的死亡证明是假的,杨亮很可能仍以张大海的身份继续存活于世。
工友回忆后告诉民警,杨亮(张大海)妻子在2005年因病去世,之后,他就离开了光义矿区,两人也失去了联系。
假的死亡证明由杨亮的女儿张小玲提供,显然,张小玲是重要知情人。杨亮的妻子离世后,女儿就成了他唯一的亲人,只要他还活着,就一定会与女儿保持联络,警方决定以张小玲为切入点继续侦查。
通过对张小玲通讯信息的分析,警方发现,她曾多次联系黑龙江虎林市一个号码,而她通讯录里对此号码的备注为一个“大”字。
杨亮化名张大海的名字里就有个“大”,还有,大字一般是对长辈的尊称,有的地区更是将“父母大人”简称为大,那么,张小玲联系的这个“大”是不是她的父亲呢?
专案民警们都很兴奋,觉得离解开这道跨越23年的谜题的答案不远了……
调查确认,张小玲联系的“大”住在虎林市的一个农垦社区,为防夜长梦多,专案组请求当地警方协助,迅即控制了此人,可等专案民警赶到后才发现,“大”并不是张大海,他也称从不认识这样一个人。
民警惊诧不已,难道方向错了?
可当民警询问他和张小玲关系时,他称只是一般朋友,偶尔联系一下,这和实际情况不符。警方结合以往一些类似案例分析,此人很可能是张小玲和杨亮中间的一个传话者。
杨亮是杀人逃犯,他找的传话者肯定是绝对信任的,那他肯定和此人关系匪浅,绝不会随便找个人充当。民警遂分析,杨亮和此人的距离应该很近,甚至就在一个村。
民警悄然进行走访,印证了这个猜测,有村民先认出了张小玲的照片,说她时不时就会到村里来,见一个远房亲戚。
这个消息让警方大为振奋,叫来村干部,问明那个“亲戚”的住所就围拢了过去,确定他在家后,迅速闯入控制。
这一回没有扑空,顺利抓到了张小玲的远房“亲戚:杨亮。
杨亮被抓时,没怎么反抗,而是说了一句话:“23年的账,该结了。”
归案后,杨亮对自己当年的行为供认不讳,同时向民警表示,终于可以睡个舒坦觉了,也能回到那梦里回去无数次的家乡了。
快到建平县时,民警听到,杨亮嘴里哼起了那首《离家的孩子》:离家的孩子流浪在外边,没有那好衣裳也没有好烟……
杨亮犯案时才20多岁,正值壮年,即便23年过去,也才五十来岁,可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六七十岁的老者,可见这一路逃亡的日子真不好过。
杨亮妄想通过制造假死亡的手法蒙混过关逃避法律制裁,结果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当年一念之差不仅导致被害人家破人亡,也让自己一家人东躲西藏,可谓是害人害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