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 无印——余音 GY-20 绕耳式动圈入门耳机
余音在近期发布了GY系列的新品,在经历了这样久的间隔,终于看到了这一余音最引以为傲的系列耳机的回归,作为老粉丝,大邪神也是激动不已。看到该产品已至编号20,便知道这款耳机的战略地位不低,至少是意味着与GY-10之前的产品作出分隔:是开启全新的产品规划?还是延续系列血统、预留编号名额?仔细想想,无论任一都令人充满期待!
在官方渠道的宣传页面上,GY-20有着这样几个宣传点:金属腔体、石墨烯振膜、可换线配置、SG-01技术下放、个性化贴纸外观等等,大邪神会在后文为大家尝试进行解读。
至于“SG-01技术下放”这一点,我将会单独发布一篇文章,横向评测“三款”SG-01耳机,尽情期待!
开箱体验
盒子很简单,外封皮加黑盒子,里面除了基本的海绵填充便没有更多,盒子够结实海绵够减震。考虑到99的售价,也无需要求更多。
外观看来,耳机表面没有任何可见的标识,除了平整、黢黑的面板,直白地展示着自己的磨砂化处理的金属。使用金属材质尚不明确,但密度很高却并不沉重,尽管如此也比同体积的树脂耳机更加有份量。
贴附的贴纸官方送出三款,形状尺寸并不复杂,动手能力强的朋友完全可以DIY,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和合适厚度的打印纸,在文印店打印之后手动剪裁,应该是蛮有趣的。如若兴致盎然,也可以尝试使用颜料喷枪自行喷涂设计,黑底磨砂还是很好附着颜料的。
声音风格
GY-20的调音风格比较“普通”,这么形容没什么问题,人们常说的的“杂食”不正是“普通”的一种吗?难不成对于不是金舌头(金耳朵)的大家,凉开水还需要喝出千般滋味?如此粗犷的判断显然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合时宜的,但一味鼓吹“若有若无的差异化”也必然是荒谬的。
GY-20基于中频的调音,流行音乐中的常用频段在这款耳机上有着足够的表现,单乐器独奏下的音色音准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对应高频位置与低频位置表现自然,虽无多么亮眼的设计与调整,却无论如何听来舒服、久听不累耳朵。因此作为日常使用的耳机来聆听,不会有什么不协调的感觉。我认为这就是这个价位耳机应有的状态,这种适合大多数耳机、大多数音乐的状态,没有明显的偏科,适合大众用家去选择。
因此,即使说GY-20的卖点并不在调音上面也无可厚非,只要了解到,在声音设计方面:石墨烯振膜是耐用、稳定、可以长时间服役的常见振膜材质,可更换耳机线拓展了耳机的可玩性,且可以充分挖掘耳机潜力,调音方面声音底色干净、能听清每一把主奏乐器、人声演唱音色清澈&音准OK,声音素质与基本审美理念在同价位属于偏高的档次——我想,对于大部分消费者就足够在其声音层面作出判断了。
选购指南
按照推荐耳机的思路,低于100的产品往往是十分需要区别玩家类别的,不同玩家对应了不同的需求。
对于更高价位的玩家这个价钱权当小玩具买来玩玩,或者作为礼物送人这个样子,若此,我更倾向于这类玩家仅当GY-20作为日用通勤、送人礼物这样。可能一些玩家看到了可换线设计,便思考将自己的高档耳机线换上,这样玩法本无可厚非,只是,大邪神所有这样玩过的耳机到最后都吃灰了。另外,全金属且价格低,丢到手袋里随便蹂躏,确实是对于通勤耳机的最佳需求。
对于正是这个价位的普通耳机消费者,其实面临的问题反而是选择范围广、同类产品颇多、GY-20的那些卖点无甚吸引力。这些是很现实的问题。仅从音色来说,我推荐的GY-20更多是出于它这种特点并不突出的调音,普通意味着普遍,这种声音适用于普遍的场景下的听音需求。当然,如若不喜欢入耳式或者绕耳式,也推荐选购余音GY系列的其他产品,没记错的话是这一系列是全线的金属产品,声音风格虽有不同却从不跑偏,都很不错。
可能我们习惯于对任何一件事物赋予一个代号,“名字是最短的言灵”,并将某种情感上的寄托融入其中,无论是延续历史还是期待未来;这一代号将伴随ta的整个生命周期,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很多东西,成为独一无二的印记。
相对于人类的生命周期,一件具体产品所能承载的厚重似乎始终有限,也许是害怕遗忘也许是更易识别,一件产品的出厂总会被贴印上这个代号,或者说,产品型号及其他必要信息。当我拿到GY-20,产品周身找不到任何一个印记,我看不到L/R,也看不到“GY-20”,黢黑的面板等待着色彩丰富的贴纸来装饰,未知与空洞,就像只要未曾佩戴便永远不知道插头的另一端在播放什么音乐——一款启封当下未有印记(无印)的耳机,想来也是一种诗意,未曾被定义,未曾被期待,便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是惊喜。
然而,诚然未曾看到表面上的标记,我们始终无法忘却“GY-20”这一代号的存在,作为消费者无法购买一款不可言明其型号的产品,作为评测作者我也无法评测一款我无法描述其性状及音色的耳机——有无印记这一点,仿佛从出厂与包装完成的那一刻就已经定义,即使抱着〇期待去面对它,却无法逆转任何它已然存在的事实。
“直到发生之前,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如此这般,便构成了来自当下与未来的鸿沟,每分每秒的流失都在构建属于它们自身的历史,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站在当下,依靠过去已知的信息,等待未来的结果到来,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对这一过程作出任何干预。可能这也是生而为这一物种最有趣的地方,酸甜苦辣,个中滋味丰富去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