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路上好帮手:漫步者Lolli Pods Pro无线主动降噪耳机使用体验
大家好,我是噩梦飘雷~
感谢张大妈的垂青,本次有幸参与了漫步者最新发布的Lolli Pods Pro无线主动降噪耳机的众测活动。
经过两周的高强度使用后,在这里向大家如实汇报这款耳机的实际使用体验,希望能为大家在选购时提供一些参考。
开箱、外观
漫步者LolliPods Pro的包装十分简约大方,正面的耳机图案为凸出类浮雕设计,细节满满。
包装盒的背面印刷有LolliPods Pro的特色功能及规格参数,混合主动降噪技术、环境声监听模式、AI通话降噪技术、AAC高清音频解码、20小时复合长续航、IP54防水防尘等级等,都是很棒的卖点。
打开包装盒,全家福如下:
内含耳机、充电盒、说明书、充电线、收纳袋以及供替换的两套备用耳套。
充电盒整体为亮面塑料材质,非常精致,正面有EDIFIER的印刻logo和指示灯。盒盖开关处有相应凹槽,一方面可以方便手指发力,另一方面可以不用眼睛观察,用手指触摸即可找到开盖方向。
充电盒背面有一枚按键,在对耳机进行配对等操作时需要用到。
充电盒的底部藏有Type-C充电孔,适用面很广,随意找个手机的充电器就可以给充电盒进行充电了。
实测开、关盒盖的时候手感很好,盲猜盒盖处应该有磁铁加持。
开盖时能感觉到略有磁铁吸力,盒盖翻转到一半时候可以感受到盒盖被另一侧的磁铁吸力接手,加速完成开启过程。
合盖时手感很好,也能明显感觉到磁吸加速的效果,且声音非常清脆。这一波细节可以给90分。
打开盒盖后,可以看到左右耳机静静放置在凹槽里。充电盒与耳机通过凹槽内的金属触点连接,并且耳机放入凹槽时也能明显感觉到磁吸力度,能听到耳机被吸进去的清脆声音。
耳机为左右耳独立对称造型设计,佩戴时只能戴入对应方向的耳机,不用担心戴错。
耳机柄部印有EDIFIER的logo,同时耳机背面的黑色拾音孔是用来采集外界声音的,用以进行相应的主动降噪/加强环境音等不同的操作。
使用感受
1.蓝牙配对
首先,在正式使用之前要对耳机进行蓝牙配对,操作方法如下:
根据说明,配对时耳机需要全部放入盒中,打开充电盒盖,长按充电盒背面按键约3秒,进入蓝牙配对模式,此时充电盒正面的白灯快闪。
此时使用手机搜索“EDIFIER Lolli Pods Pro”选择连接即可,成功配对后白灯常亮约两秒。
配对完成后,每次对耳机进行蓝牙连接时,耳机中都会播报“蓝牙已连接”的提示音。
2.佩戴体感:牢固且舒适
得益于Lolli Pods Pro的特殊造型设计,能较好的匹配外耳道的轮廓,塞入耳道后固定较为牢固,实测左右晃头、跑动时不易脱落。
同时,虽然耳机的固定效果更好,但是总体感觉还是较为舒适的,长时间(2小时以上)佩戴时耳道被耳套塞的略有发胀,但是并不疼痛,更换小耳套后可以有效缓解该问题。
如果感到耳套较大/较小等不适合自己耳朵的情况,还可以更换成包装盒内附送的两套耳套,以达到最舒适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如上图所示,在佩戴好耳机后,还可以直接对左右耳机分别进行双击、三击,以完成不同的操作,省去了掏出手机的麻烦,非常方便。
至于音质,由于本人并非发烧友,说不出来高低中频声场之类的专业术语,只能说个人感觉还是挺好的。。。
3.好用的手机端APP:EDIFIER Connect
在使用这款耳机时,强烈建议大家通过扫描说明书上的二维码,或者在应用商店里搜索EDIFIER Connect,下载这款漫步者专属的耳机管理APP。
使用这款APP连接耳机后,可以直观的看到Lolli Pods Pro当前的电池情况,同时可以在APP中对耳机的播放模式进行一键开关,右上角出还可以对环境音侦听水平进行调节。
同时,点击主页面上方的“设置”按钮,可以在其中找到更多选项。
其中就有耳机的说明手册,比印刷版的说明书详细多了。
在下拉菜单栏中也可以灵活切换 降噪/环境声/游戏 等三种播放模式。
4.降噪模式:让世界安静38dB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手机APP打开耳机的降噪模式,或者双击左侧耳机进行模式切换。切换至降噪模式时,会有语音提示音提醒。
Lolli Pods Pro通过精选麦克风和专业设计声学腔体,最高可以达到38dB降噪深度。
主动降噪的原理简要来说,就是通过外部麦克风实时录制环境噪声,录制的声音通过设计的前反馈滤波器进行滤波并反转相位180度 ,然后通过耳机喇叭播放。
耳机到手后,为了测试降噪效果,在多次乘坐城际客车的过程中进行了测试。
未开启主动降噪模式的时候,带上耳机后,还是可以听到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胎噪、风噪、发动机噪音等杂乱的声音,只是比没带耳机时噪音小一些、闷一些。
此时使用耳机听音乐时,由于外界噪音干扰,音乐细节听不大清楚,如果想听清,就得提高音量,但是这又加大了损伤耳朵听力的风险。
开启主动降噪模式后,随着一声“降噪模式”的提示音,耳朵里瞬间安静了太多,几乎听不到外界噪音了,效果对比超级明显,也可以听到耳机中更多的音乐细节。
此时哪怕暂停音乐,降噪功能依然可以发挥效果,耳朵里依然安静许多,不用忍受车上的嘈杂了。
这让以前没用过主动降噪耳机的我感到很惊喜,主动降噪的效果名不虚传啊!
5.环境声模式:清晰感知周围环境
在未开启主动降噪时,Lolli Pods Pro得益于入耳式耳套的加持,还是能够降低一部分外界噪音的音量,不过此时用户对于外界的声音感知会更迟钝一些,如果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还是会有安全隐患的。
针对这种情况,Lolli Pods Pro提供了环境声侦听模式,通过耳机自带的麦克风采集外界音波,经处理后送入耳朵,以达到增强对周围环境音量感知的效果。
经过实测,在办公室内使用默认模式(未开启主动降噪/环境声模式)时,工位对面的同事说话声音稍微小一点,就不容易听清在说什么了,得摘下耳机才能正常对话;开启环境声模式后,同事说的话一下子变得清晰了许多,不用摘下耳机也能听清了。
另外,在EDIFIER Connect中,处于环境音模式下时,还可以在APP主页面右上角调节侦听强度,提升对周围环境声音的收听效果。
6.游戏模式:延迟更低更跟手
正常情况下,蓝牙耳机在传输信号的时候,需要经历压缩打包、无线传输、拆开解压、数模转换(DAC)等一系列环节,对声音数据的压缩打包和编解码的过程需要消耗部分时间,所以蓝牙耳机的声音延迟是目前无法避免的,延迟只会减少,但是无法消失。
这个问题在看剧听歌时影响并不太大,但是对于需要快速反应的游戏用途时,就不得不予以重视了。
我个人比较常玩的手游是卡通风格的荒野乱斗,实测在未开启游戏模式的情况下,明显能够感觉到技能释放的音效慢了一拍,总感觉有些别扭;对于吃鸡手游这样需要听声辨位的游戏来说,影响应该会更大。
针对这个问题,Lolli Pods Pro提供了低至80mS延迟的游戏模式,但是可能是考虑到游戏模式的音质相对较低,该模式无法通过双击耳机进行切换,只能在APP中开启。
APP开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主页面--设置选项中开启,另一种方式是在下拉菜单中直接切换。
实测开启游戏模式后,音质略微有一点点下降,但是整体的延迟确实减少了许多,在游戏过程中音画不同步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8.续航与充电
Lolli Pods Pro标称的续航数据如下:
经实测,标准模式下5小时、降噪/环境模式下4小时的续航数据并无虚标,甚至还略有保守。
实测耳机的续航时间与播放音量有关,我个人为了保护听力,日常比较习惯低音量播放,所以实际的续航时间比标称的还略高一点。
满电状态下,充电盒可以为耳机提供三次完成的充电,降噪模式下共计16小时的续航时间,基本可以满足一周的通勤途中的播放需求了。
关于充电方面,充电盒使用Type-C接口进行充电,适用面很广。现在C口的手机充电线到处都是,日常携带时可以随意找根线就充。
为了测试充电速度,特意用了一天的时间将耳机和充电盒全部用至空电,实测充电1个半小时左右,充电盒上的红色指示灯即可熄灭。
这么换算下来,宣称的充电10分钟、畅听1小时还真是比较靠谱。
总结
漫步者LolliPods Pro作为400元左右价位的中端耳机,只需要AirPods pro价格的零头就能买到。其大厂出身的血统带来了精细的做工和过硬的质量,以及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设计的多种功能,不得不说,确实是一款诚意满满的产品。
如果需要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通勤出行,不想忍受周围环境的嘈杂;或者在办公室想静心思考,不想被杂音打乱工作思路,这款主动降噪耳机还真是很不错的选择。

值友9454233449
校验提示文案
小周什么都值得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454233449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454233449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454233449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454233449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454233449
校验提示文案
小周什么都值得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