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期  特斯拉Model Y 低频共振原因分析

2021-04-20 15:12:15 32点赞 53收藏 50评论

第0期  特斯拉Model Y 低频共振原因分析

另:本文有视频版,感兴趣的值友可以拉到文章底部观看。

各位值友大家好,这里是第0期NVH数据中心,我是郑博士。为什么说是第0期呢?因为当我们打算做第一期的时候,我被拉进了一个特斯拉

关注
品牌
粉丝:

  • 商品百科

  • 好价

  • 社区文章

model y 的车主维权群,在这个群里面,我和各位特斯拉model y 车主一起来分析他们最近碰到一个大问题——特斯拉model y 低频共振导致耳鸣的问题。

车主群截屏车主群截屏

这是一个非常不常见的问题。各位特斯拉的车主也非常厉害,通过他们自己的方法找到了导致他们耳鸣的原因——31赫兹的这个频率,这个31赫兹的共振频率来自于尾门。

车主测试截图车主测试截图

那么我们从原理上来分析一下这件事。这个噪声是属于路噪范畴的,路面是有粗糙感的,这些粗糙的颗粒会对车轮形成作用力,通过悬架,衬套传递到车内,这个就叫路面激励。

第0期  特斯拉Model Y 低频共振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在开发过程中都要经历粗糙路、光滑路、水泥刻槽路这三种路面,测试和开发车辆中,一般都会找出这三种路面测试过程中比较高的共振峰值,想办法在上市以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第0期  特斯拉Model Y 低频共振原因分析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如果我们想要优化这个路噪部分的话,我们就需要对悬架衬套刚度进行优化,同时也可以对轮胎轮毂的刚度进行优化,于是有一些车主出了一个能缓解这个问题的方案,就是放掉一部分气,降低轮胎胎压,这的确是能够降低轮胎的刚度,但是也会同时带来其他的一些问题,所以我这边不是特别建议这么做。路面激励进到车身以后可能被进一步放大的原因是来自于车身板件,因此,需要大幅提高的各个车身板件的约束刚度,所谓约束刚度就是尽可能在这些板件关上以后,变形量很小。我所指的是动态变形,就是在车子运行的时候,那些微小变形要非常小。提高板件的约束刚度,这样就不会进一步形成共振,放大这些噪声。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何提高尾门的约束刚度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

我们研究发现特斯拉model y 的后备箱铰链是两个非常细的铰链,橡胶块也只有三到四处,并且有的锁扣也不能完好关上。

两个非常细的铰链两个非常细的铰链

因此,从解决车身板件的角度上来说的话,应该大幅提高约束高度、频率,改变阵型,那么就应该在铰链的刚度上,橡胶块的位置、数量上以及锁扣的刚度上做文章。所以需要对尾门的铰链、对橡胶块的硬度、厚度进行加强,能够让整个尾门在盖住的时候整体处于刚性比较高的一个状态,减少变形,提高它的频率,这样就能进一步错开共振。第三种方法就是像劳斯莱斯

关注
品牌
粉丝:

  • 商品百科

  • 好价

  • 社区文章

库里南一样,在尾箱里面装一个隔板,这样能够大幅减少震动的时候,往车内传的这个声音。因为它在中间用隔板把它给挡住了,那么声音有一大部分能够在后备箱里面进行衰减,但是这个办法目前只有劳斯莱斯库里南在用。

劳斯莱斯库利南尾箱透明隔板劳斯莱斯库利南尾箱透明隔板

最后一个就是因为低频共振这个事,每个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它是具有人耳的敏感性的,很遗憾,我们国家现在对于车辆的噪声的限制大部分来说只有通过噪声,也就是车辆通过的时候它噪声应该小于是多少,这是有有国家法规的,如果通不过,车是没有办法上市的。

第0期  特斯拉Model Y 低频共振原因分析

对于车内的噪声,尤其是低频噪声是没有具体的法规来限制的,而一般在主机厂做开发的时候,都会想办法使车内的噪声低于竞品或者和竞品保持一个相同水准,这里不知道为什么特斯拉model y 在开发的时候没有使自己的噪声处于比较低或者和竞品相同的水平。我怀疑特斯拉可能是在美国的光滑路面进行测试,并没有针对中国的这种偏粗糙一点路面进行相应的路试,所以会造成上市以后就出现这个问题。因此在这里我想说,在开发过程中节约下来的经费和时间最终都会变成客户的抱怨,可能隐形的带来很多问题,可能是一种得不偿失的结果。以此为鉴,希望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所有的造车新势力和传统造车的OEM都能够在开发过程中,在针对本土化的生产之外,也要进行针对本土化的开发,这样的话才能真正的开发出适合中国人的产品。

因为人耳具有敏感性,有的人会感觉到耳痛,有的车主可能就觉得什么都感觉不到。我觉得对于感受比较严重的车主来说,在特斯拉出官方的解决方案以前咱们可以尝试用耳塞决觉这个问题,或者带具有主动降噪的耳机来弥补这个问题。对于我最后说的戴耳塞,这个我觉得因人而异,如果您不是说坐这个车或者开这个车,有很明显的,耳鸣耳痛,例如有的车主已经严重到要去看医生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的话我不建议你戴耳塞,因为戴耳塞和戴降噪耳机就像降低胎压一样会带来其他一些问题,比如说你戴耳塞可能会导致你对其他车的喇叭或者其他一些声音会失去感知,对开车不是特别好。如果您不是特别严重的话,我建议就是通过我们接下来做实验的一些缓解的方案,去缓解这个问题,然后静静等待特斯拉官方给出的解决方案。

以上就是我对特斯拉model y 共振问题的一个看法,也是NVH数据中心的第0期文章,希望能够帮助model y 的车主解释好这个问题,下期我们会在实验室用实车做一些缓解方案分析。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并转发,如果能打赏那就更好了,谢谢大家!

补充一下文章里没有说的两个点。1、很多尾门刚度不够的车就很容易发生低频耳压,比如MPV。在开发过程中会进行多轮优化来尽可能避免耳压,在允许的成本和时间范围内尽可能做到最优。2、有的车主感觉不到共振,可能是人耳敏感性,也可能是路面较好或者运气较好,尾门装配更接近最理想的状态。但是这也说明了尾门设计不具有稳定性(鲁棒性),不能要求安装的时候一点误差都没有才不会发生共振,那样的结果就是很大一部分安装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说明这也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好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安装时的偏差。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打赏
5人已打赏
50评论

  • 精彩
  • 最新
  • 置顶 想看视频的在文章末尾哦!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下一期是番外篇,关于实车测试的分析和缓解方案探讨。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我是NVH敏感者,关注并投币了 [刷我滴卡]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31Hz多数不是路面激励,36公里时速,10米/秒,31Hz对应路面起伏波长要达到0.32米,十分罕见。
    而路上最常见的4缸4冲程汽油发动机,31Hz排气噪声对应发动机转速930转,也不多见。4缸柴油发动机转速930转就常见多了。没了解过这个问题,他是个人猜测。发生耳鸣的时候,车附近应该有一台柴油货车并行。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31Hz车内能达到90dB,门板振幅快到毫米级了。这么大的震动幅度很好解决,解决方案:在尾门全贴铝皮丁基胶止振板,可以极大削减低频共振幅度,同时明显降低共振频率,施工合格的话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进一步削减震动幅度,同时大幅度降低共振频率,可以用铅皮丁基胶止振板,代价是多几公斤,还不够环保),推荐北京的平静隔音,自己动手,小几百,去隔音店大几百。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有车主已经做过了,效果不大,因为能贴的地方不多。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4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有文字版本 必须好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感谢感谢!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前来支持一波!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打赏了啊,感谢!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看过视频的前来报道!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欢迎欢迎!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看样子还是买特斯拉比较稳。又有国家帮忙维权,还有各种技术宅找bug,比国产车整你跟玩似的靠谱多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明白人!终于见到有醒了的人,同理可以换成可乐杀精至肾衰竭,洋快餐是垃圾食品等等噢 [邪恶]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国产你还想维权?直接喜提银手镯,多少前车之鉴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想去买特斯拉的车主还是会买,而坚定的油车主如我只会赞叹可回收火箭技术和星链技术~拥有这样技术储备的公司造车基本还是可以信赖的。有个案也有开死掉的,都正常。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特斯拉咋这么多问题的呢?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特斯拉应该算先驱者吧,这应该予以肯定,但要说是神车……美国人有造过好车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说了跟没说一样,没有任何实际解决方案。你是要加强铰链还是要增加一个约束耐磨橡胶?或者还是什么方法。啥都没有。讲一下常见大道理没用。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方案来了zsbd [龇牙]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买了特斯拉,个个科学家 [赞一个]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大众教会车友修车,特斯拉教会车友找噪音?买个车跟买个祖宗似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买个顶流车。小问题都能给解决。还是爽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解决完刹车问题直接要你命,对不起,我们不接受妥协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看来美帝的特斯拉车主***。。。肯定是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美国光滑路面?这误解大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满篇说了个寂寞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看了一些国外视频,我的国产Y门锁半锁状态需要用比较大的力推才能推进,国外看似手指用力就推进去了,猜测国产Y密封条加厚了,而且我的Y主副驾玻璃装配不一样,主副驾在开门锁时下降程度不一样,主驾多点,怀疑副驾装配问题导致下降不足,玻璃下降不足会导致门很难关上,因为门在关上的刹那车内空气不能从密封条与玻璃的空隙中排出,车内气压大于车外,车门反弹,一般车会在车尾留泄压孔,Y应该没有这个设计,我申请维修了,副驾车门开门状态下降多了,好关了。我怀疑进医院的那位车主不是低频导致,是因为主驾玻璃下降不足,每天被关门时的气压冲击,导致耳膜受损。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乘用车见多了,还没见过没在车尾设计泄压孔的,一般车尾左右各一个。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能开不就行了,真是事多!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呵呵,所谓墙倒众人推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人家已经把心思不放在车上了,人家开始搞人机合一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美国路面好光滑?笑死个人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美国的路面很光滑吗?纽约那些烂路......坑坑洼洼无人修复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5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举报成功

该举报信息「小小值」会优先核实并处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