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劝退指南 篇一:徕卡 Leica M10
创作立场声明:赶时间的话请拉到文章结尾查看劝退要点
2020年11月末,我买了一部徕卡m10。
2020年初购入x100v,各种意义上的动摇在年末m10的账单中尘埃落定。作为主力用了一段时间,将信将疑卖掉了a7iii,如今又过去数月,可以来讲讲这部亦新亦旧的数码旁轴机。
徕卡m10发布于2017年,搭载24mp全画幅传感器,在今天看来也处在画质、像素和存储三者之间不错的平衡点。发布时作为卖点宣传的还有与胶片机M4一致的机身厚度,好于前代的高感表现,更为简洁的按键拨盘以及它们带来的操作上的便利。后续的m10-p和m10-r均采用相似的机身设计。m10-p采用了声音更轻的快门,加入触控屏和水平仪,可乐标和机身铭文有改变;m10-r在m10-p的基础上采用了更高像素的传感器,可乐标和铭文与m10基本一致。
实际使用中m10手感尚可,搭配现行summicron 50/2机身镜头重量为900g,铜制Summicron 35/2 Asph.则更重一些。作为参考索尼a7iii搭配55/1.8za的重量为931g,两者正面宽度相当,但m10造型紧凑又缺少把手,实际使用中感觉起来会更重一些。好在本来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功能需要频繁操作,三要素的调整都可以用舒服的姿势完成,没有自动对焦带来举起就拍的自信,但实际用起来也不算慢。
单独讲一下旁轴相机采用的黄斑对焦。什么相机成为身体的延伸这种鬼话我是从来不信的,同样不信的还有黄斑对焦用得好比自动追焦可靠。不过也还是有一些小技巧可以稍微帮忙提高对焦效率。首先对焦优先选择有明显边界的物体,同时避开水平边缘和垂直纹理 (当然竖拍的话是垂直边缘和水平纹理),因为后两者比较不容易看出有没有合焦。其次是追焦,如果是远近追焦可以尝试与被摄物同方向同速度转动对焦环,而不是相向而行,这样黄斑大致可以保持在被摄物上一段时间,足够按下快门;水平或是垂直方向的追焦就还是算了。当然这些操作都需要保持一定的景深,此外景深尺和超焦距这里不赘述。
官网图
那么接着讲画质。坦白说从a7iii到m10,做好了动态范围和高感被教育的准备,但实际上m10的画质还是诚意满满。没有条件定量测量,不过下面能看到dng文件中保留的高光阴影细节应该足够造了。此外色彩还原暂时也没有办法定量测量,观感上m10色彩相较a7iii厚重油润,若不是后期强行往回拉的话可能直出即德味。讨喜的发色配合观感极好的屏幕,上一次感受到这样的快乐还是理光GR1代。
最后来说购买理由,简单来说,是因为这则并不太相关的微博。
太长不看的话,也没关系。对于拍照来说,不论最后有没有买,徕卡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件事情,有多少人信仰就有多少人诅咒。于是想要用眼睛和肌肉去实际感受一下,即使没有办法离相互理解近一些,也能离现实近一些。实际使用了几个月之后,我怀念眼控拍猫,怀念最近对焦,怀念一键4k,怀念老镜一堆。
不过抄起m10拍照的时候,什么也没在想。
结束之前,虽然说是劝退,但是愿意在相机上花这笔钱的人,要么不用劝,要么不听劝,开心就好了。一些似乎不经常被提到的缺点,列在下面:
6-bit识别镜头偶尔会失灵
相机没有办法记录准确的光圈信息
没有翻转屏
没有水平仪
没有办法连机身充电
早期机身可能会有绿线问题,可通过固件修复

哈哈哈哈深受其害的感觉
快门时滞倒是感觉还好 曼哈顿大桥那张拍的时候人在车上 能拍到全靠相机反应快
最近对焦方面 出了apo35之后就变成了我的缺点
2.最近对焦距离根据镜头的不同0.7m~1m
缺点补充:1.快门比快门按钮慢不到1s
看完黄斑对焦的技巧,看来我只能继续用穷人版莱卡——富士了
我也在等待a7m4,r4其实像素太高了,反而噪点严重……
啊啊感谢 我这边在好像正常 其他帖子如果不是很早期应该用的是一样的图床 可以刷新试试
原来如此啊 这倒是没想到 没有长期用过240
我最近入了个m10,感觉黄斑比之前240还淡
为什么图都读不出来,其他帖子都能看
哈哈哈哈那是因为黄斑淡吧 近期徕卡还好啦
因为眼睛没有手动模式吧,手指在黄斑里晃俩下骗眼睛对焦到黄斑区域
挺好的 现在二手价格感觉还挺稳定 玩一玩或留或卖都不应该亏太多
哦哟鱼刺老师!微博不是我写的 不过还是祝好!
a74出了我可能也会买回来继续接老镜
厉害了 这是什么道理呢
要么不用劝,要么不听劝,开心就好。
看通了人性。
资金有限,琢磨着弄个成色的二手来玩玩,能节省小一万的开支,镜头有现成的了..
有点类似lz,07年左眼视网膜局部脱落,手术之后一直还算稳定. 也还一直玩手动老境,每年依旧买几个镜头.
黄斑对焦还有个小技巧,对比度低的拍摄物或光线暗时,右手食指在旁轴框外晃俩下,人眼就会做相应的调整。
照片不错啊,有Instagram上的大师街拍的味儿了
很喜欢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