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AONIC 50与BOSE 700:主动降噪耳机细分化场景应用的分水岭
去年上半年,舒尔一口气推出AONIC系列新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品牌旗下首款主动降噪耳机AONIC 50,随着近两年主动降噪耳机品类爆发式的增长,主动降噪耳机从爆发期正渐渐步入冷静期,甚至主动降噪耳机随着不同品类耳机的出现,正呈细分化场景应用的趋势。
在拿到AONIC 50之后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和我手上的BOSE 700进行下比较,BOSE 700是经过数代产品迭代后划时代的产品且具有代表性,AONIC 50虽然是舒尔第一款主动降噪耳机,然而舒尔SRH系列头戴式耳机在录音工作室丰富的积累以及后来者居上的优势,我还是非常期待会有不同的表现。
在体验了一段时间之后,个人认为AONIC 50主动降噪耳机主动降噪的应用主逻辑完全围绕着音乐聆听的体验展开,在这之前大多数的主动降噪耳机大都为了抵御通勤时外部吵杂的环境声音为主,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外观焕然一新的BOSE 700,作为一个从QC15开始就体验过历代BOSE主动降噪耳机的人而言,BOSE 700全新的设计语言的确有眼前一亮的冲击感,甚至会有“BOSE的工学设计师是换了一个人”的想法。
先说下对比之后简单的结论:BOSE 700主动降噪耳机适合大多数通勤场景,触控交互设计和多点配对设计大大方便多设备用户和快速调用功能;舒尔AONIC 50在大致的功能性上和BOSE 700非常相似,其使用特性除了通勤之外更多考虑的是确保用户有灵活的聆听环境来享受高品质音乐,因此舒尔AONIC 50也是一款适合那些想好好聆听音乐细节和品鉴的用户,这两款产品个人认为都不具有便携性,从综合性能上看BOSE 700更受年轻人喜爱,舒尔AONIC 50更符合发烧友和有一定音乐品鉴能力的爱好者。
----------不同性格 不同选择----------
BOSE 700是BOSE耳机产品历史上最具有颠覆性设计的产品,两根纤细的骨架滑入耳罩,金属与皮质材料的特殊搭配应用,打破了头戴式耳机固有的外观设计,几乎可以说对于愿意尝鲜的年轻人来说完全抵抗不住这种具有前沿性的设计风格,摒弃传统成熟的骨架设计是需要勇气也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试错成本的。
舒尔AONIC 50采用保守成熟的传统骨架设计,初印象厚重且扎实,大面积的阳极氧化铝用料搭配目测就非常舒服的皮料,非常迎合中国人的消费认知,坚实、耐用、高品质是在消费升级下大多数用户消费行为的标准,骨架也巧思的采用了圆弧线条设计并延伸到耳罩处,厚重中不失一份利落,然而相对硕大的体积和较为成熟的黑色和棕色或许更容易受到传统发烧友的青睐。
两款耳机都属于无法折叠携带的设计,综合相比BOSE 700的体积更为小巧一些,而收纳盒也同样非常注重纤细线条的应用。AONIC 50较大的体积搭配的同样是犹如月饼盒大小的收纳盒。BOSE 700一定会受到年轻用户的喜爱,舒尔AONIC 50则更倾向于那些有着一定阅历并明确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的玩家,这一点和舒尔的客群特征不谋而合。
----------舒适度是享受音乐的第一步----------
佩戴感是耳机使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还没有聆听到音乐之前,体感上的舒适能更快的放松心情进入到聆听音乐的心境中,甚至佩戴感受要优先于听感之前。从BOSE 700和舒尔AONIC 50两款产品的佩戴感受来说都很舒适。
对于头戴式耳机来说佩戴感包括使用时和闲置时两种状态,BOSE 700头粱采用柔软的硅胶材质,耳罩采用蛋白皮革整体佩戴感受轻盈舒适,舒尔AONIC 50接触人体的部分均采用高级皮革材质,这也是比较通用且奢侈的材料应用方式,皮革接触皮肤亲和并富有弹性,从整个结构体系来说也能吸收掉大部分的承重力,不同的是舒尔AONIC 50皮革内的填充材料更多,固然导致整体线条变的厚实不少,换来的是对于不同头型带来统一性的舒适度,而BOSE 700考虑到设计更优的选项,对于头大的用户来说可能会有些不适应。
在闲置时,两款耳机都不适合挂脖,BOSE 700挂脖后只有将耳罩平翻才较为舒适,但整体的造型大打折扣,耳罩内侧外露总是有说不出的违和感,舒尔AONIC 50耳罩体积较大即使将头粱宽松度放到最长依旧会有些不适, 这两款产品都不太适合移动时挂在脖子上而是放在耳机架上为佳。简单说来BOSE 700是你上飞机到酒店之间频次最高的产品,舒尔AONIC 50是你洗完澡想好好听一首歌却不想被家人打扰时使用频次最高的产品。
----------绕不开的参数----------
耳机行业发展至今,在单元驱动和技术应用上几乎没有非常大的突破,实现差异化的关键在于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在细微之处进行优化,以打造适合目标用户的系统,我们先来看下参数。
从两款耳机的参数很明显的可以观察到,BOSE更偏重于日常主动降噪场景的应用,舒尔AONIC 50则是以Hi-Fi的标准在做耳机,几乎通吃市面上所有的无线编码格式,甚至可以通过Type-C接口数字输入无损的96khz/24bit音源,可见舒尔格外的在意无线编码格式和单元驱动直径等规格,毕竟作为品牌旗下第一款主动降噪耳机不能输在自己最拿手的声音品质上。
----------交互与主动降噪----------
BOSE 700和舒尔AONIC 50最大主动降噪等级开启后都没有明显的耳压,预估主动降噪等级均在-30dB左右,两款产品的降噪模式逻辑则大相径庭:
BOSE 700提供10挡降噪等级+1挡环境感知模式,主要针对外部不同环境噪音进行微调;
舒尔AONIC 50则提供11挡环境模式+2挡主动降噪模式,舒尔主动降噪的逻辑是基于聆听音乐的感受,通过环境模式找到音乐聆听和外部环境之间最佳的平衡点;
两款耳机都具有模式记忆功能。
BOSE 700的主动降噪功能开启和关闭以及激活环境感知模式均可以通过耳机或是APP来进行操作,舒尔AONIC 50主开关则为耳机上的三段式按钮,APP仅能在当下模式下对感知模式等级进行微调,在不同模式切换上BOSE 700更为灵活直观。
然而BOSE的APP“BOSE音乐”一直被很多人诟病,有悖于人机交互初衷的设计让很多初次接触的用户表示完全无法理解,撇去这点不说BOSE 700首次应用的直觉式触控方式诚意满满,在交互上加分不少但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学习成本。
----------听个响?----------
从之前的参数可以获知舒尔AONIC 50无线编码可支持96khz/24bit,最高码率可达990kbps接近无损解码能力,仅支持SBC(44khz/16bit,最高328kpbs)和AAC(44khz/16bit,最高512kpbs)的BOSE 700就完全没有可比性?历史告诉我们不能光从一个点去以偏概全,我们还是要从实践中见真章。
第一耳的印象两款耳机的区别就非常的大,虽然硬指标的无线解码不同所带来的信息量也不同,而实际上BOSE 700和舒尔ANOIC 50的调音取向也是各有不同,BOSE 700声音在招牌技术Triport声学结构的加持下,音乐的氛围感营造的特别好,调音以讨亚洲人耳朵喜欢的人声+低音的风格为主,特别是在搭配iPhone的表现力上舒适度十足,信息量的缺失自然不适合大编制且元素复杂的音乐风格,流行乐等主流音乐更适合BOSE 700。
舒尔AONIC 50从驱动单元到无线解码,每个环节都充满着浓郁的Hi-Fi重造的印记,AONIC 50在其声音表现上采用的成熟调校方案,低频弹性饱满,弹性十足还带有一次温润,犹如半分熟的牛排纤维的弹性不会让你觉得低频干巴巴的太轰头,更好的扮演着烘托韵律的职责。中频人声风格非常接近于高保真的特点,人声离耳位置刚刚好,在钢琴和弦乐的表现上较为精准,音色饱满讨耳朵喜欢,高频延伸我个人非常喜欢,通透明亮没有刺。除了流行乐,舒尔AONIC 50也更适合爵士音乐、古典乐、弦乐等音乐风格。
对比之初的本意只是鉴于BOSE 700在主动降噪行业的标杆地位,将其作为主动降噪的标准拿来和舒尔AONIC 50进行比较,随着体验和对比的深入我发现针对客群特征的不同,主动降噪耳机也能为不同细分人群带来针对性的体验升级。
BOSE 700能满足大多数通勤应用场景的需要,搭配iPhone能实现非常好的声音表现;舒尔AONIC 50同样也能在不同的通勤场景使用,主动降噪技术的加持能更好的承托出接近无损高品质音乐的细节和特质,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下还能适当的调整环境模式保持音乐聆听的连续性。
从两款产品来看BOSE 700更适合愿意尝鲜的年轻用户,标志性的设计语言搭配行业标准的主动降噪能力,是很多被城市噪音困扰的年轻人所无法拒绝的。舒尔AONIC 50则更适合过渡心境之用,开着降噪模式从飞机上下来到酒店后想歇息片刻,切换到感知模式从匆忙的心境中慢慢静下来并沉浸在不亚于专业录音室品质的96khz/24bit声音空间中,不失为一种享受。兴许主动降噪耳机细分化场景应用的分水岭就从这一刻开始了。
streamx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133153338
校验提示文案
大猪小猪
校验提示文案
大猪小猪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133153338
校验提示文案
streamx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