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i价格屠夫 ifory安福瑞 USB-C to Lightning 编织线拆解分析
创作立场声明:自行购买。自行拆解。
前言
今年iPhone接口换用USB-C的希望再次落空后,大家对苹果坚持使用Lightning的吐槽仿佛弱了很多。期待被现实捶打多次之后就会这样,甚至一个“未来跳过USB-C直接无线”的传言也能引得不少人YY。
从2012年iPhone 5的初次亮相开始,苹果Lightning已经渡过了8个年头,极其长命。而对应的线材也从原先的USB-A to Lightning充电最高12W,到2016年随着iPad Pro更新到USB-C to Lightning,带来了18W的快冲特性。也就是今天要拆的这款线材。
从功能上讲,Lightning本质上就是USB2.0,落后现在全功能的USB-C不止一个时代。不过单从结构上讲,Lightning有不少优点,比如引领了正反插的潮流;并且端子是平的,没有弹片,安全性高且理论寿命非常长(仅仅指插头不包括线身)。
买苹果第三方配件很简单,就两种:MFi认证,和非MFi。MFi 的全称是 Made for iPhone/iPod/iPad,表明产品符合并通过了苹果公司的标准和测试。产品在设计、质量、兼容性方面会比较可靠。非MFi产品情况复杂,不作推荐。
MFi都会在产品包装正面显著位置标出。
不放心的话可以去苹果MFi相关网页(https://mfi.apple.com/account/accessory-search)上查。
说了这么多说回这条线。经常买配件的大概都知道,通常一条MFi认证的基本款非编织USB-C to Lightning线(以下简称C2L线)的常见特价在25到30块左右(Ravpower,绿联等品牌)。而本文的这款ifory安福瑞MFi认证C2L线在双11前夕把价格降到了19甚至更低的价格,而且还是尼龙编织的线身,并且是线材界一线代工厂立讯精密代工,性价比炸裂。当时特价的供货量还相当可观。
不过到底怎么样,还是看拆解。
拆解
包装是ifory一贯的素色包装。MFi标准在正中。长度为0.9m,过3A电流。包装上看应该是主推美国市场的规格。
背面是厂商信息。立讯Luxshare代工。
线由纸卡固定。整个包装都没有使用塑料,赞一个。
线身特写。属于基本款的尼龙编织,平淡无奇,这种编织不算特别紧密,如果刮破尼龙线会松散地比较快。软硬程度中等。没什么毛刺。
和绿联的MFi认证C2L线对比一下。这个“灵感来自山水画”的ID设计一言难尽。
从插头侧面破开。比较软的塑胶材质。
拆开插头外壳。可以看到“山水画”是两个贴片,比较特别的是里面包裹了纸质的胶带。
继续拆开包裹钢壳的透明胶壳。到这里都没什么难度。
可以看到钢壳里面还有一层胶。一层又一层。再里面就是PCB了。
撬开钢壳尾部,线身末端包裹用于电磁屏蔽的铜箔。
来到了拆解最难的地方。钢壳的激光焊接极其牢固,在已经撬开一个口子的情况下还是无法将其破开。
只能请出电钻了。
破开(拆解到这里一定要注意保护,很容易受伤,建议戴手套)。
去掉钢壳,可以隐约看到透明胶壳包裹下的长方形芯片和印字,典型的苹果风格,应该就是C94无误了。
PCB特写。正品C94端子。MFi认证C2L线必备的也是最主要的零件。
PCB另一面特写。
上图是充电头网的mophie 的MFi认证C2L线拆解(来源:www.chongdiantou.com/wp/archives/45135.html)对比可以看到,端子都是一样的C94。
顺便把USB-C头也拆一下。
USB-C端子非满pin(有些插针空着)。但这个并不是缺点(苹果的一些线也不是满pin),原因你后面会知道。
印有1720应该是日期。LX为立讯缩写。版本1.1。
去掉端子钢套。可以看到非满pin设计插针。USB-C公头一共有24跟pin,每面12跟。因为需要满足复杂的功能和高速传输,每跟针都非常细,且密。所以一旦制造公差超标,或者接触不良,会导致相邻的针接触产生短路的情况。有些用户的任天堂Switch用了一些第三方底座变砖就一定程度上和USB-C设计有关系,具体可以去网上找相关文章了解。所以说在满足正常功能的前提下,非满pin设计并不算缺点,反而可以避开一些和质量较差的母头发生接触不良短路的情况。
在这里又想提一下USB-C一个有趣的点就是,它的公头其实是传统意义上的母头。因为USB-C公头其实是一个“被插入”的姿势的插座,只是套了个钢套看上去像是“插入方”。而母头恰恰是带有插片的“插入方”。
拆解结束。光是Lightning端就有这么多零碎。
阴谋论
经常看到这样一种说法,就是某些厂商的MFi线和非MFi线混着发,却并没有拆解实锤佐证。个人对这种没有实证的阴谋论当然是不屑一顾,但这个阴谋论的狡猾之处就是无法证伪,毕竟谁都没法把每个品牌的每个批次的MFi线都拆了看。个人的判断是,在品牌声誉和被MFi永久黑名单的风险面前,应该很少有厂商会如此下作。除非品牌打算要跑路了最后捞一笔。
推荐程度
因为特价不是每天都有,所以没法给出统一推荐。
20元以下无脑买。这句话可以放在这里。
总结
MFi规定USB-C to Lightning线需要使用C94 Lightning端子(金属头+PCB),USB-IF认证的USB-C公头,以及过3A电流的线。什么意思看到这里明白了吗?
市面上所有的MFi线里子都一样。全文重点就是这句。
所以从19元人民币的ifory,到218的Anker PowerLine+ III拉车线3代,内部基本一致,区别就是外壳,线身长度和材质,包装这些。
很多做营销的朋友应该知道,Anker的拉车线是非常成功的营销案例。在同质化严重的充电线市场,Anker通过一系列以“拉车”为创意的策划和病毒式营销,成功地打开了中高端充电线市场,也可以说硬生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编织线”品类,被无数后来者效仿。
当然Anker的线材品质是过硬的,早前拆过Anker的MicroUSB线,铜线用料相当扎实。跟当时的同行相比,这样的品质是出众的;但是以手机厂商配线的标准,也没什么特别。
至于编织线,显然不是什么解决用户痛点的设计,回想一下你用过的线都坏在哪里吧。充电线最容易坏的是管尾的部分,也就是端子和线身的连接过渡处,因为这个位置要经受频繁弯折,并且有些人拔线喜欢扯线而不是捏着端子。编织线对于这里的耐用性没什么太大帮助。
金属外壳品质感高一些。但也容易刮花其他设备。
但是在这个靠颜值就能爆火的时代,充电线为什么不能靠颜值呢?你如果这么问,我还真无力反驳。
起码让你的亲戚朋友们不要再买19块的品胜罗马仕之类的非MFi线吧。
回见。

针外露其实真的不太好,很多跟线都是被小孩塞嘴里然后针黑了坏的
没有啊,网上说不能迷信响2次。
插电有没有响两次?
我原装的一套都有这个弹窗,不要紧张,一次两次的不能说明什么
15元一根撸了4根
对不起 我没有仔细看,我重新去店里看了一下,aukey都是认证线啊,ragau的确是混的,而且只有一种认证线。是很奇怪
这两个牌子都没有MFImi认证,注意,认证是MFi 即Made For iPhone(iPad iPod)而不是他们用来混淆视听的所谓“PD认证” 快充认证等等,pd是个公开的协议。你用MFI当关键词去搜,这两个店搜不出结果。
我有个问题,我最近在看的ragau,aukey的数据线,官方旗舰店有mfi认证线卖,也有你说的十块钱一根的白线卖,这个跟你说的第二条对不上啊。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用Benks的pd线,能半小时冲满50%, 用Ifory就只能充满30%, 充电器用的是网易严选的72W 4口PD充电器和30W双口快充充电器(PD+QC)都是一样情况。
头很大,带壳的谨慎看清壳子兼容性
你看看绿联现在在售的还有没有非认证的lighting线
绿联不就同时生产认证和非认证的线?
說得很對,誠信是商業的根基,
量大从优
紫薯布丁
买了十几条了
iPad Air2 ios9.3,认证线也是提示不支持配件
1. Lightning出来比USB-C早,并且以苹果的影响力说引领了潮流并没有问题
2. 我指的是“插头”。母座不叫插头。即使把母座包括进来,原装iPhone的母座也是非常扎实,并且因为pin少,理论上发生接触不良的概率比安卓要低。
买条数据线都那么贵,那么费劲,我穷还是选择安卓吧
C和L基本是一个结构,只不过公母刚好反过来,所以L的插片线可以省掉钢套,C是的插片是母座不能省掉钢套,否则容易被拔焊,而且省掉也没意义,节约不了空间。
Lightning有不少优点,比如引领了正反插的潮流(好吧虽然c也是正反插,但你说引领就引领了吧);并且端子是平的,没有弹片,安全性高且理论寿命非常长(仅仅指插头不包括线身)——这我就不能同意了,C和lighting的插头插座结构基本就是反过来,C口多几根针而已,L线没有弹片,C插座也没有;反之l的插座和C的线一样是有弹片的。如果说弹片容易坏的话,那么显然是C的设计更合理,换根线比换个母座容易多了吧?所以还是不要尬吹,而且苹果的线质量怎么样大家其实心里有数。
耐用性肯定有影响。如果只是拆外皮留着管尾的话稍微好一点。
很简单,一个万能表就知道真假。有芯片能通电,没有芯片不能能电表没有反应。
把插头外壳拆了用有影响吗
双十二这牌子两根mfi的pd快充线才33,确实性价比牛*。
因为便宜,同长度同编织带认证的线,其他牌子不低于30
这玩意你买来看还是买来用?自己考虑,我买了两套给婆娘,反正比那些A接口的颜值高
双十二不到10块一根,真香
买了两根。
市面上所有的MFi线里子都一样,我为啥要买这么丑的屠夫?
觉得太丑了,没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