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写一本小说,49岁死于车祸:他们只写了一本书,却惊艳了一个时代!
“请问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
“是的,先生。”
“那么,你有什么大作发表吗?能否让我拜读两部。”
“我只是写写小说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作。”
于是,男作家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
他说:“你也是写小说的?那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了,请问你出版了几部?”
“我只写了一部。”
“什么名字呢?”
“《飘》”女作家平静地说。
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 这段发生在玛格丽特·米切尔与男作家之间的对话,令人印象深刻。 而在世界文坛史上,有不少像她一样,终其一生只创作了一部作品的作家。 他们用一生践行了一句话:作品在精不在多。 今天库管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只创作了一部作品,却流传千古的作家们吧。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豆瓣评分:9.3
玛格丽特·米切尔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她出生于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
1937年她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1949年不幸死于车祸。
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飘》就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也是世界文学史上销量最大的作品。
故事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斯嘉丽,美貌而叛逆。
她爱上了英俊的小伙子艾希礼,但艾希礼选择了善良的媚兰。
妒火中烧的斯嘉丽一气之下嫁给了媚兰的弟弟查尔斯。
很快,战争夺去了查尔斯的生命,斯嘉丽成了寡妇。
为了撑起家业,斯嘉丽又结了两次婚,却没有一次是出于真心。当她发现今生真正的至爱时,爱又离她而去……
小说以斯嘉丽与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这本书生动再现了美国内战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献给南方的一曲挽歌”,也是历久不衰的爱情经典。
《飘》为玛格丽特米切尔带来了空前的名声与财富,却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她曾希冀的宁静生活,从此一去不复返。
实则玛格丽特已在作品中抒发了这样的无奈,人们无法选择生活带来的痛苦,却可拍一拍身上的土,起身紧一紧拳头,笑着说一句:“明天将是新的一天。”
安娜·塞维尔《黑骏马》
豆瓣评分:8.1
英国作家安娜·塞维尔,出于对人类虐待动物的强烈不满,写下了《黑骏马》。
这是一部轰动欧洲文坛的经典儿童小说。
像所有的经典小说一样,一百多年以来,《黑骏马》已风靡全世界,几度被拍成电影,历演不衰。
这个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作家,却有着令人叹息的命运。
安娜14岁时落下了残疾,从此拐杖就成了她行走时离不开的工具,但她仍然坚持自己驾驭由一匹矮种马拉的马车到处活动。
她创作《黑骏马》的最大愿望就是引发人们的善心、同情心,使他们懂得该怎样对待动物。
这是她身患重病的时候花了6年的时间写的,也是她写的唯一一本书。
小说出版后不久她就去世了,这本书累计销售了3000多万本。
从《黑骏马》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关心马,同样也关心人,对处境悲惨的人充满了同情和关爱。
小说主人公“黑骏马”是一匹漂亮的优种黑马,从小生活在贵族人家,受过良好的训练,性格温顺、善良,而且聪明、机智,主人非常喜欢他。
但是好景不长,主人家里有了变故,黑骏马不得不被卖掉。
他一连被卖过多次,接触过各种人:有喝多了酒就拿马撒气的醉汉,有动辄抽鞭子的出租马车车夫,有不把动物当回事的野蛮人,也有把动物当成朋友的好人家,尝尽了人间的甜酸苦辣。
黑骏马通过自己的眼睛,用惟妙惟肖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让我们每个读故事的人都感到:动物通人性,我们怎样对待动物,动物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就像英国诗人拜伦的诗句所说:
“你拥有人类全部美德,却毫无人类的缺陷。这不禁引发我们思索: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我们这样残忍地虐待动物,不正是因为我们漠视动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吗?”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评分:8.1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著名美国作家。
他于1951年发表《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引起世界性轰动,尤其受到美国学生的疯狂追捧。
这也是他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故事主人公,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
他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在第4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
他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
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的与虚荣的女友搂搂抱抱,
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找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
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这本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一时之间,各大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猎人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
甚至在1960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就给全世界无数彷徨的年轻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并且它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矛盾混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
《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后,学生们争相阅读,家长和教师也视小说为“必读教材”,把它当作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钥匙。
如果青春需要一部圣经,那它只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作家的经历和作品中窥见,为什么说经典一部就够了。
一辈子只写一本书,并且能永垂不朽,其实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他们有的人经历坎坷,命运曲折;有的人孱弱多病,一生都倾注在创作中;有的一朝成名,却选择隐居......
这些作家,都秉持着用心写好作品,不空写,不滥写的信念,传达自己的声音和态度给世人以启发。
他们都以真诚和坚持告诉我们:一个作家,应该有的态度应是怎么样的。
塞北的雪
校验提示文案
温暖的雪人心
校验提示文案
solo戈薇
校验提示文案
solo戈薇
校验提示文案
温暖的雪人心
校验提示文案
塞北的雪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