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办公电脑,这一篇就够了
想必疫情之下,大家都已经逐渐熟悉了在家办公的生活,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的办公设备并不是专业的,所以基于我最近的考量,我写一写办公机采购要考虑的要素,给大家参考一下,仅限于移动办公。全文三千字,希望能帮到在座的各位。
废话不多说,如果想要直接看list的人,可以拉到最后。
办公机最看重的是什么呢?我仔细想了一下,列表如下:
1.轻薄。
毕竟是为移动而生,动辄几公斤的电脑几乎第一时间会被排除在外。
2.坚固与可靠。
兼顾轻薄与坚固,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在零上40°到零下30°的环境里,从雨天到风沙天,你手里拿不稳,轻轻那么一摔,拿起来发现除了外壳破了一点其余的根本没影响,还能继续用,这就是可靠与坚固。
3.安全性与接口。
办公时候,自然需要高安全性,安全性不仅仅是指各种复杂的加密方式,更指你数据的稳定性,若是硬盘日常崩溃,那就算别的地方做得再好,也会被第一时间排除。比如ThinkPad在机械硬盘时代经常应用的技术之一就是跌落检测,对于非办公人士来说,这个功能要不要完全可以忽略,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个功能的存在与否可能就决定了他是否考虑这个机型。
接口方面更是要普适,兼容的接口越多越好,不是所有人都能随身带着转接线,也不是所有的转接线都能完美支持设备的。中间转接越多,这个东西越不可靠。
接口的适配性也要跟得上主流,基本的有线网接口,视频接口HDMI/VGA,USB-A接口等等,这些都是现在商业用户存量比较高的接口类型。而这些也都是生产力的代表。
并且,接口之间间距设计还要合理,不能多个接口同时用的时候会打架。其实一般的Windows笔记本接口设置远比mac系列的要好,首先是新款mac为了轻薄,强行砍掉不通用接口,其次就是即使是在Mac Pro一些老机型上面,它也不会给你通用接口,反倒是放一些不常用接口,比如mini DP口,并且接口之间相隔非常近,完全不考虑实际使用情况。这就是纯粹为了好看而放弃了易用性。
4.续航。移动设备次要关心的依然还是续航,不是所有人都有专业会议室,也不是所有的会议室都有电。一场会议开下来动辄三四个小时,若是设备续航不够,可能第二次就会直接被排除在外。
5.售后保修。
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溢价比较高的一部分。对于多数人来说,时间不值钱,系统也不值钱,自己上网查个教程随随便便就重装一下系统是性价比最高的事情。但是对于要办公的人来说,笔记本是最不值钱的一部分,里面的系统,专业软件,数据等等都是最值钱的。各种正版软件授权,系统的特殊设置等等,若是在时间比较紧张的时候,根本没工夫去自己查资料解决,这时候一个完善的售后网络与技术支持就能用小钱来买更贵重的时间。
假设一个场景,明天就要上台了,今晚一下飞机发现自己电脑莫名其妙开不了机,对于一般人会怎么做?可能有的人会选择自己查资料修一下电脑。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检修门槛过于高,他们也不愿意自己解决。这时若是你的电脑是大厂出品,如ThinkPad系列,只需要直接打电话,只要你身边有技术支持店家,就一定会有工程师上门。而反观小厂,要么就是找不到售后技术电话,要么就是车轱辘话说把电脑寄到指定维修点。
6.性能。
得益于牙膏厂数十年如一日的挤牙膏,我们办公机器的性能提升一点都不明显,最高端的处理器与最流行的处理器性能相差也不过是50%以内,而笔记本上的i7和i5区别又有多大呢?顶多是i7打开软件要2s,i5打开的话要3s,根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对于多数人来说,办公就是开几个专业软件,如office2019全家桶,matlab2019这些,再加一个浏览器多标签页面,再加一两个通讯软件。这些任务,我i5-4300U加上4G内存再加上SATA接口的256G固态都能完美应对。所以在性能方面,办公机根本没有太多的动力去追求高性能,反倒是一直在追求大家特别看重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7.外观设计。
既然是办公,自然不会特别个性化,主色调就是黑色和银白色。总不能上来开会时候,人家是黑色沉稳机壳,白光低调键盘,你一个硕大的外星人之眼闪瞎在座各位,风扇声音盖过讲台上讲话的人,键盘跑马灯花花绿绿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样的话,怕是不等到上级发话,你就直接把电脑扔了换一个本子加笔就上来了。
基于以上原则,我开门见山直接推荐的就是Thinkpad系列和Mac系列。虽然我现在正在用surface系列,但是我依然还是不推荐,因为我真正干活儿的电脑根本不会放在surface上。而现在的一些小厂产品,我更是不推荐了(之前我还犯浑推荐过,后来是真后悔)。
推荐理由:保有量高,稳定性好,售后网络庞大。
保有量高说明市场庞大,零配件数量和种类丰富,有专业的技术支持,你甚至都可以自己用现有的零配件装一台起来。稳定性好就不多说了,就是一句话:放心。售后网络庞大说明你不用操心出了问题被踢皮球。
Thinkpad
常见的系列分别为:
X系列:特点:小巧商务办公,屏幕尺寸多为12.5寸.
T系列:高端商务办公。T系列又分为T4XX系列和T5XX系列,区别主要在显示屏大小,T4系列为14寸显示屏,T5为15.6寸,另外15.6寸的电脑是全尺寸键盘,就是跟台式机似的有一个小数字键盘了。
W系列:图形工作站。屏幕尺寸15.6寸,与T5系列最大的区别在与W的系列用的是专业级的显卡quadra系列,T系列用的是Geforce系列显卡。
P系列:高端图形工作站。太太太贵,太大,P70系列17寸的屏,有图形工作站需要的朋友可以比较比较惠普戴尔,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X1 carbon系列:轻薄超极本。屏幕尺寸14寸。
E系列:不推荐。
综述: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的笔记本都是SSD了,不用担心卡顿的问题,显示器也基本以高分辨率屏幕为主。当然,也都砍掉了内置光驱,这一点其实在一些保密单位里面很不适合,需要额外买usb光驱。
对于一般用户来讲,选择Thinkpad,推荐T系列, X系列 和 X1 carbon系列。
处理器 i5就行了,i7除了徒增功耗,增加的性能完全抵不过降低的续航。内存大于等于 8G,硬盘不论是哪一种,(固态硬盘,还是普通硬盘,还是固态普通硬盘混合),总之要大于500G,尽量不要只买一个256G的机型,现在软件随随便便装一下就是几十个G,加上文档数据一存,很容易就满了。显卡独立不独立都无所谓,集成显卡我觉得更节能些,垃圾笔记本独显除了增加功耗,也是卵用没有,真的有需求的话直接上台式机不是更好么?
新款的电脑的接口也更新了很多,比如已经都没有老式的接投影仪的VGA接口了,即使是T系列和X系列,也进行了轻量化设计,没那么笨了。X1 carbon的就更少些,比如没有有线网的接口,如果需要有线上网,需要专门买个转接头。电池方面T系和X系是可拆卸电池,X1 carbon是不可拆卸电池,待机时间都长了不少,实在不行多买两个电池。
X1 carbon待机时间最长,正常办公用,5个小时没啥问题。
总而言之,按照你的预算情况,T系列, X系列 和 X1 carbon系列哪个顺眼随便选一个就ok,不一定非得买最新的款,最新款270,买260一样用,都不会后悔。
苹果
其实没什么说的
硬盘容量大于256G的没几个,也无法政府采购,根据自己的钱包随便选一个就行了,感受都一样,无非13寸,15寸大小不同。这里只是建议一下离不开windows的朋友,安装虚拟机,不要安装双系统,或者你可以从我之前的教程里面学着装一个WTG系统。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担心以后找不到的可以先收藏一下,以后翻出来查找也比较容易。
值友5474214836
校验提示文案
昙鬼
校验提示文案
德丙射手
校验提示文案
某某0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478078640
校验提示文案
namida
校验提示文案
呆萌的呆呆
校验提示文案
呆萌的呆呆
校验提示文案
namida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478078640
校验提示文案
某某0
校验提示文案
德丙射手
校验提示文案
昙鬼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474214836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