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U盘性能大乱斗之谁是王者

2019-12-26 17:36:42 11点赞 19收藏 22评论

近期入手两个大妈网红U盘: Lexar s37跟s57系列的64G,物流期间也看到其他值友的测评,显示s57不如s37,由于下面细说的原因,以及s37怕是要绝版的状况,还是入手了一个64G的s57,到手之后拿出来其他常见的U盘,顺手刷了一波测试

购买理由

这理由其实很无奈,家里自装的nas,本来是用个8G的U盘作为启动盘,不成想坏道,然后直接只读了,尝试了一下发现量产失败,只能开始搜寻合适的U盘作为替代品,原本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看了半天才发现,16G的也要快20,32G的2.0的也就25附近,又由于两年前买的CZ43(64G,当年过百)感觉用在nas还不错,看了下类似的价格,32G也要40,64G不到50,选择困难!

看了半天,又在大妈这里搜索了一圈,发现Lexar的两个U盘价格都很不错,等了几天,每个入手一个.

外观展示

拍照水平有限,开箱图就不上了,来直接点的,s57拆图(因为CG识别失败):

s57的芯片,大S,PF630-37ARs57的芯片,大S,PF630-37AR

s57主控,SM3281L-ABs57主控,SM3281L-AB

外观都类似,之前s37有紫色,现在就剩下黑色了:

s37黑色s37黑色

s37怕是因为型号比较老,CG轻松识别

ChipGenius识别SM3267AB的主控,镁光的芯片ChipGenius识别SM3267AB的主控,镁光的芯片

测试

老实说,走完一轮测试,才发现测试软件各有优劣,看自己需要来选择想要的结果,不多说没用的,先列一下使用的测试软件: 1. AS SSD; 2. ATTO; 3. FastCopy; 4. urwtest

花了几个小时,给s37跟s57跑了AS的全套,结果如下:

s37,文件格式FAT32s37,文件格式FAT32

s57,文件格式exFATs57,文件格式exFAT

连续写,差距明显,s37的71 vs s57的39,然而4k优势在s57,跟之前值友测试的小文件写入有相仿之处;

接下来是ATTO:

s37稳定s37稳定

s57有点看不懂s57有点看不懂

s37稳定的读取130,写入80,s57有点看不懂,读取稳定140,写入飘忽,能够飙升到120,也能下探到40+,啥情况?

走一波FastCopy:

单个大文件写入,s37必须老大单个大文件写入,s37必须老大

大量小文件写入,s57翻身大量小文件写入,s57翻身

混合内容写入,s37继续称霸混合内容写入,s37继续称霸

写入方面,大文件跟混合都是s37(68,43)比s57(23,16)表现好,那么读取呢?

大文件读取,s37去到超过145,而s57只有120+大文件读取,s37去到超过145,而s57只有120+

混合读取,s37仍旧以145+超过s57的116混合读取,s37仍旧以145+超过s57的116

小文件读取,s57勉强扳回一城小文件读取,s57勉强扳回一城

就读取而言,跟写入类似,同样是s37占优,在大文件跟混合文件均能维持140+的读取速度,很好

最后走一波urwtest,确认扩容情况:

s37的结果,没有扩容,读写平均去到140/69s37的结果,没有扩容,读写平均去到140/69

s57的结果,没有扩容,读写平均去到127/22s57的结果,没有扩容,读写平均去到127/22

就结果而言,两者都属于正常盘,然而s37性能明显比s57要好.

小结

就两者而言,s37比s57优势大太多,即使是小文件有所欠缺,在大多使用SSD的今天,如果用于文件传递,先打包再放到U盘,比直接拷贝绝对效率更高.

再:附上头图中U盘的测试结果以供参考:

魔王是啥设备?魔王是啥设备?

注意到有黄框,啥意思?就是AS SSD结果跟urwtest平均速度有显著差异的地方,CZ43由于没有完全跑过urwtest,所以只有下图:

最高速度只有24,平均12最高速度只有24,平均12

位置在1G之内,速度去到60M,一旦超过,立马只剩下最高24的速度,时间预估1小时,就没有跑完了.

根据测试结果,不负责任的反推CZ43/73的掉速,原因包括但不仅限于发热,缓存耗尽,大量使用的结果,预期应该放在15M的写入,读取则基本不受影响;

s57呢?我们再来看一下经典的波浪式写入:

波浪式写入,周期基本在5s波浪式写入,周期基本在5s

技能点发育不足,不知道实际情况,不负责任的猜测,有64/128M的伪SLC作为缓存(向SSD学习),写入的时候先到伪SLC,然后再写过去TLC(不确定,大概率是),转写的时候没有同时重新写伪SLC,导致0写入.

总结(不是最后)

先上完整版主图

完整版主图完整版主图

没错,魔王其实是固态硬盘,ADATA的SP900,官方数据连续读写是130/270(AS SSD数据),4k随机写91K(MB/s多款U盘性能大乱斗之谁是王者 )(4k随机这个数值感觉比较奇怪,根据下图,4k算9.1k iops感觉还是靠谱的),对比下来有差距,不过考虑到有使用痕迹,有分区,外挂易驱线,可以了,跑的也是10G而不是U盘一般的1G

单纯作为对比单纯作为对比

拿这个出来,简直就是大人欺负小孩,还拿出来干啥?别忘了,还有以闪迪

关注
品牌
粉丝:

  • 商品百科

  • 好价

  • 社区文章

CZ80(见识少,知道的这个是最早)为代表的一种叫做固态U盘的存在,将固态的主控用在U盘上,获得远超一般U盘的读写性能(不仅仅是连续,还有4k),原本2.5寸SSD+易驱线,对于固态U盘完全没法产生威胁,但是现在随着m.2接口的出现,降价,感觉固态U盘剩下的,主要就是不用额外携带连接线这个优势了.下图是借用ssk的pssd用户评价图,同样跑的10G:

性能不差性能不差

对比CZ80/880,4k应该还是要强很多的(固态U盘4k限制在桥接,都在10M附近),便携性稍差.

选择建议

看到最后,是不是觉得如果有s37就别买s57了?个人看法,是,不管是平常使用,还是量产PE.

但是,如果想玩一下WTG,或者有意U盘nas启动,s57还是可以考虑的,毕竟小文件读写有一定优势,其他U盘呢?CZ43便携(更容易丢),CZ48性能实打实(能稍微便宜点?),要是没有价格差距,或者能接受差价,还是上s37吧.

后记

nas用的U盘最终量产复活成功多款U盘性能大乱斗之谁是王者

多谢围观,下次再见!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打赏
4人已打赏
22评论

  • 精彩
  • 最新
  • 置顶 入手第二個s37,上來就跑urwtest,讀寫平均去到146.9/79.45,cg識別3267ae+mlc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挺好,刚好有个37的推送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多謝讚賞以及打賞 [得意] [得意] [得意]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太用心了,几十块的U盘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老話說得好,蚊子腿也是肉 [傻笑] [傻笑] [傻笑] [傻笑] [傻笑]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现在只想买纯Type C接口的大容量U盘,当移动硬盘用。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個人看法,除非對於體積,重量,多帶一根線有要求,否則強推去看看
    這種,飆王ssk也有類似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主要是不想多带一根线。另外是想用在手机和笔记本上方便。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6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楼主你有没试过ntfs,我的s37在ntfs下很少掉速了,exfat有时候会卡一几秒,不知道为什么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沒試過,測試都是直接fastcopy看平均速度,沒太注意到s37有掉速的情況,畢竟沒有s57那麼明顯的波浪形,傾向是緩存問題吧,另外記得有說法ntfs對U盤不友好,不建議使用,不過回頭有機會也可以試一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电脑小白,看了作者文章淘宝购入S37。因为平时单位网速快兼在单位时间长,用U盘把下的电影或电视剧拷回家看,请问用哪种格式格式化更适合?也请大伙指点一下,包括分配单元大小选择。感谢!!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沒有單體文件超過4G的就隨意FAT32跟exFAT,要是有,那就exFAT吧,ntfs說是原理不適合U盤,沒有深入瞭解過,不過起碼前兩種夠用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赞,数据说话!20银子支持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多謝老闆 [得意] [得意] [得意] 開心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4k快点的u盘有什么推荐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U盤還是算了吧,主控決定了性能不會好,衹能看連續讀寫,往上走考慮固態U盤,就是固態硬盤主控橋接SATA轉U盤芯片,以閃迪c80/880為典型代表,這類U盤現在也不少了,4k大多受限於橋接,大概在10m附近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19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举报成功

该举报信息「小小值」会优先核实并处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