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K50一个月体验:三大优点两点不足!原来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使用Redmi K50手机快近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来,这款手机在性能实力、续航能力以及屏幕表现上,给我带来了非常深的印象。而这三点,也正是Redmi K50手机的三大主要卖点:天玑8100处理器、5500mAh电池+67W快充组合、三星E4材质2K直屏。
不过,由于我手上还有一部Redmi K40 Pro手机在用,所以不自然就会对其做一对比。对比下来,感觉卢伟冰在Redmi K系列产品的打造上,采取的举措并不相同,由此引申出一个“好钢用在刀刃上”还是“协调发展科学进步”的问题。
要谈各系列之间的体验差异,先从Redmi K系列产品的历史简单说起:
首款产品Redmi K20系列就不多说了,开山鼻祖只为打响市场,产品的代表意义不大。
我们从K系列的首款庞大阵营K30说起。这个系列的手机给人最大的印象是“百花齐放”,比如标准版中既有兼顾老用户的4G版本也有承担普及5G重任的5G版本,Pro版在性能发烧的同时,还有主打拍照的变焦版、纪念小米十周年的至尊版等,可以说每款产品都有自己的独门特技且细分差异化较明显。而且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至尊版还支持的是屏幕指纹解锁。
基于K30系列版本的综合表现及机海战术,在其生命周期内的全球出货量超过了1100万台,一举成功打造出了Redmi的明星级高端产品系列。
到Redmi K40系列后,机海战术继续保持,但对拍照的塑造就没了K30时那样特别发力(K30有个主打拍照的变焦版),但整体表现也在标准范围以上。K40系列的一个最大改端,是弥补了K30系列的屏幕短板劣势——采用了一块高素质的三星E4材质120Hz刷新率1080P分辨率的AMOLED屏,在同级产品中成为一款各方面表现最均衡的旗舰级手机。K40系列的细节方面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不说颜值设计,单就K40 Pro的X轴马达震撼之强劲,在我用过的手机中是反馈最好的,要强于手上的Redmi K50。然后有一个特征是,从K40系列开始,不管什么版本的配置,都采用了侧边指纹识别设计。
到了Redmi K50系列手机后,性能上,Redmi是将市面上的一切高端处理器和口碑处理器一网打尽,像天玑8100/9000、骁龙8Gen1全面覆盖,而且同期发布的升级版K40S还搭载了去年的口碑处理器骁龙870,给用户的选择不留任何遗憾。屏幕方面也是打造出了同价位中的巅峰水准,三星E4 2K直屏支持120Hz刷新率及DC调光,Pro版和电竞版更有DisplayMate A+认证加持,屏幕的综合表现能越级PK四五千元的顶级旗舰。续航上再次加强,像K50的67W快充+5500mAh电池组合相比K50 Pro的120W快充+5000mAh电池组合,谁高谁低已分不出高下,不再有此前Pro版与标准版之间的人为差异划分。
但是,我们知道,厂商的做机过程是一个权衡选择的过程,在K50系列各重点项目全面加强的同时,预算范围已确定的情况下,个别部分的环节配置就感觉明显不如了。比如对拍照的重视程度没有前两代产品高,X轴震动马达的震感也没K40 Pro有力干脆。
卢伟冰打造Redmi K系列产品的趋势变化,让我有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还是“协调发展科学进步”的思考!
其实以个人的体验感受,在预算有限下不得不对需求做一排序分析,最高的是99%使用机会的屏幕,次之为保证体验的性能,第三是满足长时间使用的续航(对个人而言)......至于拍照、细节等,不同的用户就有不同的需求考虑了。如果你是一位重视拍照的用户,显然K50系列并不一定适合你,但若是其它,K50系列各版本的侧重表现,显然还是当前预算范围内的最优解之一。
所以,以个人近一个月时间的Redmi K50手机体验来总结:好钢还是要用在刀刃上,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若预算有限却既想要这又想要那,这不是一个成年人的成熟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