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牛市—应对策略
真是彻底涨疯了,今儿中证消费暴涨5%+,深红利涨4%+。
外资继续撤退,看了下流向,主要还是撤银行地惨,抱团资产继续升天。
中证消费也是我早期的重仓品种,总体来说泡沫肯定比白酒小,但1月之前这波快速上涨进入高估值后,已经减仓一半,结果最近又发疯,踏空了不少...
做左侧价值投资就是这样,很容易过早卖出,错过泡沫钱,但好处是稳健不容易亏,做右侧就可以按我说的回落止盈。
简单说下中证消费这个指数,目前除一二线白酒龙头之外,就是猪肉、牛奶、调味品、啤酒等龙头,今天就是被猪肉龙头牧原股份和牛奶龙头伊利带飞的。
今年消费主动基金的业绩,平均收益只有80%,然而中证消费的收益是86%,市面上没有几只主动基金能干过中证消费。
干不过指数一方面是主动基仓位只有90%左右,第二是消费板块机构扎堆,很难跑出相应的超额收益,所以我一直说选消费选指数就行,主动基意义不是很大。
………
市场大涨的另一重逻辑,在于新基金疯狂发行的预期,近期又有一大批爆款基金袭来。
这些基金经理基本都是擅长新能源,消费,医药主题的一批人为主,比如孙迪,这哥们是广发高端制造的基金经理,主打新能源投资,去年133%的收益,杨栋的富国低碳经济混合,也是偏新能源,去年90%收益。
这些基金几百亿资金妥妥又要流向主流板块,公募抱团👉发行新基👉资产上涨👉循环反复。
无限上涨强化逻辑的鬼故事何时会被打破?
市场持续上涨需要不断新增资金。我举个例子啊:
就好比卖白菜,老王日产100斤,平时无人问津,突然城里来个买家一下买走所有白菜,而且每天买光,供不应求,那么老王就会涨价。
但大涨后老王开始提升产量日产1000斤来匹配卖家需求,结果突然有一天大客户不来了,那么白菜就会下跌。
公募基金的逻辑也就在于散户不断让代理去集体采购白菜,而买菜的多少,决定权背后是取决于散户。
市场不断上涨需要的资金是边际递增的,一旦达到某个上限,边际效应的斜率下来,市场就会开始横盘震荡,散户的收益预期都很高,那么就会随时会跑路,甚至引起踩踏。
再说现在白菜是供不应求了,但花菜却无人问津(金融、地产),为什么没有人买呢?
一是公募为了业绩和确定性,在利好政策下来之前,没人愿意先冲进去做炮灰,都想等政策确定了,或者趋势起来了,才愿意去跟风追涨,但因为老王的花菜量少,一旦买家进场,就会启动的很快,比如7月那波银行ETF涨停...
20年全市场公募发行了创记录的3万亿支撑了这波行情,今年预估也不会太少,看这架势全年预估可能不低于2万亿,甚至略超过去年也有可能。
考虑到美联储持续放水,我们小步跟进,如果散户资金向公募的转移能一直延续,核心资产就会被动加速冲顶,直到把A股估值推到一个顶峰的位置…
当然机构资金也不傻,不可能无限的推白酒,等白酒被推到70倍估值以上后,基金经理也不敢去玩击鼓传花的游戏了,那么届时低估的三傻可能会有补涨行情,就像14年先干大盘再干中小创,现在反过来走,等到低估三傻起来,最后开始漫长的价值修复,消化估值,一地鸡毛。。
当然也有可能这波行情压根就轮不到三傻,因为监管可能中间不断搞出新政策挤压三傻,逼迫机构继续在抱团路上越走越远,在机构去向三傻前提前把行情给掐灭了。
………
总之啥时候爆我也不清楚,毕竟牛顿都没这水平,不过追高的读者们请再来回顾下这个趋势。
如图,这是5月份的5G行情,启动的时候一个半月就飙涨了38.5%,牛逼不,概念劲爆不,5G就是未来,当时吸引了大一波小白进场接盘,再然后,机构就散场了,留下散户原地懵逼...
现在跌成这鬼样子
没上车的,追高前想好如何止盈止损,否则就算有浮盈也带不走;
已经上车白酒、新能源这类热门资产不愿割的,拿稳,随时做回撤止盈;
已上车,但手头没涨的,说明你的资产非常冷门,涨没事,放心跌也没你事,拿着大不了关账户,别做啥冲动事,就当存理财,等大妈聊到你的基金了,就可以拿出来卖了。

军工今天扑街你不说
一句话,追着钱走。有钱拉,再
也飞天。没钱拉,业绩不错一样不停跌。当然,有业绩的支持未来还是会回来的,但当下就跑输行情浪费牛市。
基金就是长期持有 你这么乱七八糟一大堆 说的都是废话
会的不难,中证白酒今天光荣撤场,历数十天盈利18%,知足常乐!
对工薪来说,小闲散资金无脑定投是王道
通篇都是废话,现在进场买高估值就是接盘。上干货:跌的多就涨,涨的多就跌,横有多长,竖有多高,别碰绩差股,除非赌业绩反转,买股票就是买未来。
以后的证券市场会有什么结构性的变化吗?
你说的很明白,我听的却不是很懂。所以股票还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普通人还是买买基金就够了。不要进去当韭菜。
春节开始定投澳银瑞信新能源,年末卖出,看看特斯拉未来比亚迪都涨了多少?这只基金只赚了15%,太让人失望了,那些基金经理都这种水平?
还有国家理财贵护士 这个肉馅! 拜托 教教你如何理财 1月底二月初 低吸某个 品种